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3)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 ,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出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6)《渡荆门送别》中,李白以“ , ”写出了他初见平原的辽阔情景,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1)尚思为国戍轮台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但使愿无违
(4)白头吊古风霜里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默写(5分)
(1)蒹葭凄凄, 。(《蒹葭》)(1分)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4)《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世俗喧嚣和公务繁杂的语句是: , 。(2分)
(1)白露未晞 (2)无为在歧路(3)干戈寥落四周星(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评分说明: 共5分,每空1分,错、漏、增字该小题均不得分。
背诵默写。(6分,其中默写5分,书写1分)
⑴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⑵历代诗人都喜欢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里,以“ , 。”两句描绘其壮阔之景;宋代诗人陈与义则在《登岳阳楼(其一)》中用“白头吊古风霜里, 。”将景色与个人身世结合,有无限悲怆之感。
⑶《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交代了夜游之因的句子是: 。
答案:⑴荡胸生曾云 ⑵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老木沧波无限悲 ⑶月色入户
评分:共6分。默写5分,书写1分。其中,默写分每空1分,每空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书写分以工整为准,整体给分,即不工整不得此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的诗文。(9分,每空1分)
(1)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2) ,幽径独行迷。 (梅尧臣《鲁山山行》)
(3)八月湖水平,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 。
(6)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 ,
。
(9分,每空1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2)好峰随处改 (3)涵虚混太清 (4)波上寒烟翠
(5)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9)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分)(1)化作春泥更护花; (2)甲光向日金鳞开
(3)天涯若比邻 ;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谁家新燕啄春泥;
(7)夜阑卧听风吹雨 (8)无限河山泪;
(9)会当凌绝顶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默写。(8分)
(1)寡助之至,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4)令初下, , 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5)求之不得, 。 (《关睢》)
(6)蒹葭萋萋, 。 (《蒹葭》)
(7) ,日高人渴漫思茶。 (《浣溪沙》)
(8)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a1813f4be9cf222.jpg]
填空。(10分,每空2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挽雕弓如满月”意思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这样的想法: 。
(1)留取丹心照汗青(2)劳其筋骨(3)抽刀断水水更流(共6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4)拉开雕弓圆如满月(将弓拉开,拉得像满月一样圆);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空2分。)
默写(10分)
(1)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3)黑云翻墨未遮山, 。(苏轼《望湖楼醉书》)
(4)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6) ,换了人间。(__《浪淘沙》)
(7)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
(8)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1)羌笛何须怨杨柳 (2)不破楼兰誓不还 (3)白雨跳珠乱入船 (4)应是绿肥红瘦 (5)凄凄惨惨戚戚 (6)萧瑟秋风今又是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8分)
(1)宁为玉碎, 。(《北齐书》)
(2) ,阴阳割昏晓。(杜甫《 》)
(3)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4) ,谁言天地宽?(作者 《别云间》)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的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蔑视保守势力的大无畏气概。
(1)不为瓦全(2)造化钟神秀 望岳(3)只缘身在此山中(4)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每空1分,计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