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败军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赢,故克之。
D.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坻。
E.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F.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__________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念此私自愧, 。(白居易《观刈麦》)
④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⑤一封朝奏九重天, 。
⑥军听了军愁, 。《朝天子·咏喇叭》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①李白登临谢朓楼“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②范公撰《岳阳楼记》,“ ,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1)B F
(2) ①窈窕淑女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③尽日不能忘
④草色入帘青 ⑤夕贬潮阳路八千 ⑥民听了民怕
(3)(本题有2分为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背诵默写。(12分)
(l)子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 ,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喜《观书有感》)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比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思想境界更高远的诗句是:“
, 。”
(8)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签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
, 。”(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 “
, 。”(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1) 见贤思齐焉 (2)在水一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 出淤泥而不染 (5) 问渠那得清如许 (6) 沉鳞竞跃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分,每空1分。有漏字、加字、错字、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默写与补空(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1分)(文天祥《过零丁洋》)
(2) ,似曾相识燕归来。(1分)(晏殊《浣溪沙》)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达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的诗句是:
, (2分)
(4)《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感情,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 (2分)
(5)根据下面文字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2分)
马航失联揪人心
时至4月5日,马航失联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相关国家仍在全力搜索,但仍旧是一无所获。随着黑匣子电量殆尽,这一事件更是引发世人诸多猜测、不解,甚至是恐惧。马航失联事件,不仅给乘客家属带来巨大悲痛,而且对马来西亚国家的世界地位、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据悉,马来西亚的房产、旅游业已不同程度的受到马航失联的影响。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无可奈何花落去(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逝前头万木春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5)参考答案:家国双双受重创、 不良影响范围广
(句式整齐合适1分,内容表述恰当1分)
默写(7分)
(1) ,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身居陋室,无世俗和公务缠身的语句是: ,_ 。(2分)
(3)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表现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1分)
(4)毕业典礼上,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最后,他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鼓励同学们努力拼搏,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2分)
(1)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2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3)断肠人在天涯(1分。有错不得分)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默写(8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③ ▲ ,白露未晞。(《蒹葭》)
④水击三千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⑥其必曰“ ▲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 ▲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谁家新燕啄春泥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蒹葭萋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似曾相识燕归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 黄发垂髫 匹夫不可夺志也
按诗文原句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
A.、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B.、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C.、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D.、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E.、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F.、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G.、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略
(1)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
(3)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4)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江山代有才人出
(2)浑欲不胜簪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4)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古诗文默写。(8分)
(1)《爱莲说》里,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富于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3)晏殊的《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含蓄的表达出了诗人想通过做官来服务社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默写(15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
(2)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6)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两句诗是: , 。
(8)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光影的句子。 , 。(写出连续的两句)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 , 。 ,歌以咏志。
答案:(1)切问而近思 (2)雉从梁上飞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山回路转不见君 (7)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8) 【示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9)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默写(15分)
⑴采菊东篱下, 。 (《饮酒》陶渊明)
⑵ ,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⑶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白居易)
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相见欢》李煜)
⑸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
⑹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⑺大漠孤烟直, 。 (《使至塞上》王维)
⑻商女不知__恨, 。 (《泊秦淮》杜牧)
⑼伤心秦汉经行处, 。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⑽ ,可以为师矣。 (《论语》)
⑾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⑿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 (《岳阳楼记》范仲淹)
⒀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个人不能没有志气,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此之谓大丈夫”。
⒁读书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 ”。
【答案】⑴悠然见南山 ⑵遥看是君家 ⑶心忧炭贱愿天寒 ⑷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⑸人有悲欢离合
⑹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⑺长河落日圆 ⑻隔江犹唱《后庭花》⑼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⑽温故而知新
⑾晓雾将歇 ⑿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威武不能屈 ⒁两天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