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示填空。(12分)
①子曰:“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②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______________。(《生命的意义》)
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______________。 (《春》)
④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⑤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
⑦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对花草的描写表现出早春蓬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达黄昏时游子思乡之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③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 ⑥老骥伏枥 ⑦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⑧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⑨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默写(错字、添字、掉字均不得分)(9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2)青山有幸埋忠骨, 。
(3)梅雪争春未肯降, 。(4) ,自将磨洗认前朝。
(5)“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春冬之时,则 , 。
(7)《论语》中辩证论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便引诗情到碧霄(2)白铁无辜铸佞臣(3)骚人搁笔费评章(4)折戟沉沙铁未销
(5)吹面不寒杨柳风(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默写: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作者远离家乡,为国戍边却未能建立军功,壮志未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渔家傲 秋思》中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动态表现不同,但同样写战事紧张、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渔家傲 秋思》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⑤.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点明全篇所言均是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诗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但情感基调十分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报效君王、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
⑧.《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再现激烈战争场面。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化用《三国志》典故,表现少年狂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浊酒一杯加万里 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③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⑦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⑧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⑩ 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二.
根据课文填空:
(1)起义的导火线是“ ”。
(2)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
② 。提出了“ ”的起义口号。
(3)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深刻含义是:
(4)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① ②
(5)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 “ ” 一句可见摇役之重;残酷的刑法 ,“ ”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 ”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提出的起义口号是:__(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 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展现其远大理想(4)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①_②_(①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5)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1)苛重的兵役, “戍死者固十六七” 一句可见摇役之重;(2)残酷的刑法 ,“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
中考链接
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写出其中的两句,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默写。(8分)
(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弄判官归京》)
(6)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佳肴))
(8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2)长河落日圆(3)苔痕上阶绿(4)烟波江上使人愁(5)千树万树梨花开(6)山重水复疑无路(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教然后知困(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古诗文默写(10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 翼《论 诗》 )
(2)黄梅时节家家雨, 。 (赵师秀《约 客》 )
(3)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 参《逢入京使》)
(4)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
(6)《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
(7)诗人笔下的月亮灵性而富有韵味,请写一联含月的诗句: , 。
各领风骚数百年
青草池塘处处蛙
故园东望路漫漫
春潮带雨晚来急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默写(15分)
(1)悠哉悠哉, 。
(2)感时花溅泪, 。
(3)前不见古人, 。
(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5) ,死于安乐。
(6)北国风光, ,万里雪飘。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8)“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范仲淹《渔家傲》中“ ”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9)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俱备。”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1)辗转反侧
(2)恨别鸟惊心
(3)后不见来者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生于忧患
(6)千里冰封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
(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解析:2014 年3 月山西省考试说明,将必备的古诗文由50 篇增长为新课标要求癿的61 篇,这无疑给学子们加大了考试难度。同时,也进行了说明,古诗文背诵由原来的10 分增长到15分,考题形式变成前后空。这一点上降低了难度。
其中的第三小题和第九小题考查的是新增篇目,第六小题考查的是现代诗歌的背诵。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写出其他与船有关的一个连续的语句: ,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盖大苏泛赤壁云 嘻,技亦灵怪矣哉 .略
按原文填空。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