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经·氓》第五、六章,然后回答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本诗是否可称为“弃妇诗”
可以称为弃妇诗,诗中女主人公就是被遗弃的,她是讲述自己痛苦婚姻的教训。
阅读《氓》第五、六章,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本诗是否可称为“弃妇诗”
阅读《氓》第五、六章,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本诗是否可称为“弃妇诗”?
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3分)(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唐朝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酸翁亭记》-欧阳修-宋朝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一蒲松龄一清朝 D: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中轩敞者为舱 为人五B.若听茶声然 欣然规往
C.乃不知有汉 去后乃至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说说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嘻,技亦灵怪矣哉!”
1. B
2. 略
3.运用叹词和语气助词,表达对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由衷的赞叹。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1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其两膝相比者( )(2)诎右臂支船( )
(3)其船背稍夷(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7.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
(1)苏东坡(肖像特征):
(2)佛印(神态特征):
18.“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14.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分)
15 .(1)挨着,靠近(2)同“曲屈”,弯曲。(3)平(4)通“拣”,挑选 (4分)
16. (1)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2分)
(2)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分)
17.(1)峨冠多髯(2)绝类弥勒 ( 矫首昂视)(4分)
18.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2分)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1)“也”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2)“哉”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嘻,技亦灵怪矣哉!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下列各句中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后乃今培风 B:亦若是则已矣 C:而御六气之辩 D:彼且恶乎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