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 __,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性酒,家贫不能常得 (2)饮辄尽,期在必醉

2.翻译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用原文回答。

“赞语”中“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4.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

1.    (1) 嗜:  喜欢     (2) 造:  往、到   

2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闲言少静静 , 不慕荣利 ”         

   “ 环堵萧然  ,  不蔽风日 ”

4.  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亲旧知其如此

(3)不汲汲于富贵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

3.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1(1)(处所,地方)(2)(这里指旧交,旧友)

 (3)(心情急切的样子)

2(五抑先生)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3.(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竟然以宅边的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随意自然,绝不附庸风雅,性情何等率真洒脱。(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一旦读到会意之处.便沉醉其中,忘记了一切,特别率真可爱。(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以看出他随心而为,毫不拘束,率真放达。(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可知他面对穷苦的生活环境,依然泰然处之,并不追求物质享受,十分率真。(5)“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明他读书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特别符合率真的性情。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性酒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其言兹若人之

16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7 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8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2分)

19 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与陶渊明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19提示:他们或者空有一生抱负,却无法实现,或者不容社会,不愿与世俗同流。但内心都孤独寂寞,他们以酒销愁,以忘却在世俗中的失意。这种思想也难免有消极遁世的成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亦不其姓字( ) (2)每有意(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的译文: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我的介绍:

1.(l)知道; (2)体会、领会。

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如关键词语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3.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能从生活状泥、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五柳先生的率真脱俗。其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他淡漠世事,不尚玄谈,不爱荣华富贵的品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浣溪沙》)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庶竭驽钝, 。(诸葛亮《出师表》)

野渡无人舟自横;气蒸云梦泽;雪拥蓝关马不前;松间沙路净无泥;不戚戚于贫贱;攘除奸凶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下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是

A: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B: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