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

2、根据你对第1段中画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3、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12.桥之美

1 、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2、略 

3、示例: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或“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4、外形   形式优美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而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本文的作者是 A.,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新闻的__B____部分,开头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 C. 部分,交代了发电的 D. E. ,体现了新闻报道 的F. 性。 一则新闻,它的结构往往包括五个部分,即G.、导语、H.I.J.

2 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本文从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战争的场面虽然壮观,人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也让我们为之动容,但是但是战争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请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1__,导语,电头,地点、时间,及时性(或者填时效性)

标题,主体,背景,结语

2     为一方面。。。;另一方面。。。

3  略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闽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

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2.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3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突出解放南阳的重要意义。

现代文阅读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匪崇僖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

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3.本段文字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

A.采用倒叙。

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

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

4.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标题 人物(对象) 地点 事件 数量 气势 准确、简练地概括内容。

2.C

3.B

 4.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本段文字主要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突出解放南阳的重要意义。

鲍 西 娅 你这场官司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向安东尼奥)你的生死现在操在他的手里,是不是?
安东尼奥 他是这样说的。
鲍 西 娅 你承认这借约吗?
安东尼奥 我承认。
鲍 西 娅 那么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
夏 洛 克 为什么我应该慈悲一点?把您的理由告诉我。
鲍 西 娅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所以,犹太人,虽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请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说了这一番话,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可是如果你坚持着原来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执法无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夏 洛 克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 (节选自《威尼斯商人》)

13、鲍西娅劝说夏洛克让步,是她对夏洛克抱有希望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4分)

14、说说莎士比亚戏剧冲突的设计对表现戏剧情节的作用。 (4分)

13、(4分) 不抱希望。欲擒故纵,出场前已掌握全部案情,胸有成竹。

14、(4分) 巧妙的戏剧冲突设计,大开大合,起落有序,使得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引人入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
9.“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0.“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1.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一⑧/⑨一15   B.①②一⑦/⑧一15
C.①/②一⑤⑥一⑥D.①/②一⑨/⑩一⑩-15
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3.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8.第l段第一句。  9.“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lO.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  11.A 12.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13.D

(三)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雨 果

各位先生:

方才入土的人是属于那些有公众悲痛送殡的人。在我们今天,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维人物。一位思维人物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动。今天,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各位先生,巴尔扎克的名字将打入我们的时代,给未来留下光辉的线路。

巴尔扎克先生参预了19世纪以来在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一代,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希留之后一样,——就像文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精神统治者继承了武力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人;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理智是壮丽的、颖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带着我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__的感觉。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形式与一切风格,超过塔席特,上溯到徐艾陶诺,经过博马舍,上溯到拉伯雷;一部又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骤然之间就是现实的帷幕撕开了,留下一条宽缝,立时露出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象,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恶习,解剖热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与各个人有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由于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了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岗岩层的雄伟的堆积、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座子;未来负起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一下自己的亲娘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强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在我们中间,过着暴风雨的生活,充满了斗争、争吵、战斗、一切伟大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纷呶与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荣,也步入坟墓。从今以后,他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你们站在这里,有没有羡忌他的心思?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些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不时有伟大的死亡刺激充满了疑问与怀疑论的心灵,因而对zōng jiāo 发生动摇;这也许是适宜的,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使人民面对着最高的神秘,对死亡加以思维,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一个崇高的心灵,气象万千,走进另一世界,他本来扇着天才的看得见的翅膀,久久停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人看不见的另外的翅膀,骤然投入了不可知。这时候各个人心所能有的,只是庄严和严肃的思想。

不,不是不可知!不,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疲倦地再说一遍吧: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对着某些显赫的死者,人更清清楚楚地感到这种理智的神圣命运,走过大地为了受难、为了冼净自己。大家把这种理智叫做人,还彼此说:那些生时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灵!

(1850年8月20日)

16.雨果在这篇演讲中,是怎样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3分)

17.你是怎样理解“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3分)

18.评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19.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

20.你读过巴尔扎克的小说吗?谈谈你读后的感受。(4分)

16.“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人;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17.雨果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18.这是诗化的语言,“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19.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评价,实在比“永垂不朽”的话具体、生动得多。

20.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意在鼓励学生多读名著,从名著中汲取营养。谈感受可长可短,有切身感受就好。)

(二)

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演讲

郭沫若

年轻的朋友们!

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少恰好“5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而__又只要我做“5分钟”的滩头讲演,让你们好早点跳下海去,做你们的青春之舞泳。

我想了,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演讲:“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大家沉默5分钟!”于是当大家沉默到5分钟的时候,我便说:“沉默毕,我的讲演完了。” 大家假如要反诘我:“你向我们做5分钟的讲演,为什么叫我们沉默5分钟呢?”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

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讲演的,但是当我听了刚才×先生两分钟的演讲,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5分钟讲演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人引申来说一下吧。

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靠着年纪轻,假如是单靠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

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靠着生理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他为饥为渴地请人指教,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人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切实地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彻底一切,这是年轻人的第三特征。

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死了还年轻,假如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

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1948年)

11.这篇演讲辞是1948年郭老在萧红墓前对香港南方学院艺术系教师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演讲句式和用词口语色彩很强,使人倍感亲切。试举出一例。(3分)

12.演讲的开头极为巧妙,郭沫若用诙谐风趣的语言来说“5分钟”的要求,其作用是什么?(3分)

13.郭老转述评价×先生的演讲目的是什么?(3分)

14.“年轻精神”的内涵有哪些?(3分)

15.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年轻精神”应有什么新的含义?(4分)

11.该题主要使学生认识演讲的口语特点。示例:①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少恰好“5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不多不少”与“恰好”语意相同,但又起强调作用,是口语的特点。

12.给演讲创造一种活泼轻松的气氛,拉近了同听众的心理距离。

13.抒发对萧红的怀念哀悼之情,引出“人应该有年轻的精神”这一观点。

14.追求真理,博爱无私,勇敢坚毅。

15.略(该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应围绕时代主题,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等内容。)

阅读下边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一)

1955年1月26日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6.作者能按预期收到儿子的来信说明了什么?(3分)

7.作者为什么说“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3分)

8.你是怎么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的?(4分)

9.你是怎样理解这封信中的“坚强”的?(3分)

10.从这封信中你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4分)

6.说明父子书信往来频繁。并且心灵相通,互相关心,体贴。

7.因为儿子的演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祖国争了光,为听众带来了欢乐。作为父母,触景生情,定会高兴得涕泗横流。

8.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赤子战胜孤独,不感到孤独。

9.这里的“坚强”主要指“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10.此题无固定答案。能抓住以下关键处来谈即可。(1)是一个非常热情、充满父爱的人。(2)对儿子要求严格的人。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

9.“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0.“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1.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一⑧/⑨一15   B.①②一⑦/⑧一15

C.①/②一⑤⑥一⑥D.①/②一⑨/⑩一⑩-15

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3.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8.第l段第一句。  9.“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lO.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  11.A 12.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13.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