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15分)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⑨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18.文章说明了 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4分)

19.根据第①②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

20.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1.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 。(2分)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⑧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

18.物种正在加速灭绝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评分:4分。每空2分)

19.a授粉    b农作物    c饲料植物(评分:3分。每空1分)

20.列数字    作比较    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评分:3分。每空1分)

21.参考答案: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或维持生态平衡),(评分:2分。只答“独特的作用”得1分)

22.D(3分)    ’

燕山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共8分)

①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在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源远流长。从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亦即三皇五帝时代反映对神的图腾崇拜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景墙、长廊、园桥、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可见,园林建筑小品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②园林建筑小品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的确非同一般。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园林中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对美化环境和提高游人的审美情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例如上海东风公园门洞,隐现出后面姿态优美的吹笛女雕塑,为游览者提供了一幅动人的立体面,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把游人吸引至园内。可以说园林建筑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园林这个躯干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总结起来,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③园林建筑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辅以成功的布置,其自身往往就是园林的一景,倘能匠心独运,辄有画龙点睛之妙。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忘了去过的景区的名称,而它里面经典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却久久地印在脑海里。

④我国园林空间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有些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空间中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不仅具有导向的功能,而且具有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功能,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如园林景墙穿插园中,主要功能就是造景,或者分隔大空间,化大为小,或者将小空间串通迂回,小中见大,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显深邃。

⑤除具有观赏、组景作用外,还把桌椅、地坪、园灯等实用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园林建筑小品如果能够艺术化、景致化,可以渲染周围的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即使只是一块标示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思独特的园林建筑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很好的渲染了园林的意境。

18.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园林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这句话不能删去的三条理由。(3分)

答:

19.根据第③—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材料介绍的园林建筑小品起到了什么作用,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5分)

【材料】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景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才豁然开朗。

答:

18.如果删去这句话,其一,就不知道是什么使园林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了;其二,下文中的“园林这个躯干”得不到呼应,显得突兀了;其三,不能生动地表现出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了。(共3分。共3条理由,每条1分)

19.答案示例:留园入口处设计的两道景墙和中间曲折的走道,不仅能够引导游人进入园内,起着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很好地发挥造景的功能,充分利用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意趣;分隔空间,使景观的层次更深邃。(共5分。“导向”1分;“造景”1分;“增添意趣”1分;“层次深邃”1分;语言表达1分)

延庆县 阅读《人类水资源现状》,完成第18—19题。(8分)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8.下面说法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B.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方缺水严重。

C.我国污水处理率低,河流污染严重。

D.世界上约一半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19.阅读材料,结合文章,简要写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分)

答: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西线(未开工)、东线(在建)和中线(在建)三条调水线路。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势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可自流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供水,终点为北京。东线工程在扬州引长江水,借助京杭大运河等水道北上,因地势低需逐级提水北送。

18. (2分)D

19. (6分)必要性(3分)要点:结合文章,中国水资源8成在南方,北方干旱缺水。

可行性(3分)要点:结合短文,西线和中线取水点地势高,无须扬水水自流;东线虽需扬水但有老设施。

怀柔区 阅读《轻体育——世界体育新潮》,完成第18-19题。(共8分)

轻体育——世界体育新潮

①大家知道,轻音乐能解除疲劳,愉悦心情,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运动锻炼,可否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像轻音乐那样愉悦心情,调节心理,培养乐观精神呢?完全可以。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兴起“轻体育”,这是大众体育不断适应人们需求和不断科学化的必然趋势。

②“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它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轻体育有自己的特点。除了运动规则和运动技术简单外,其主要特点是使运动锻炼轻松化。运动锻炼者能以愉悦的心情参加自己所喜爱的运动。比如跑步,可以慢跑,也可以边跑边说笑;可以单人跑,也可以全家老少一起跑,还可以在音乐伴奏下跑步。轻体育重视的是让参加者心情舒畅,力所能及。因此,轻体育往往多与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相结合,老年人早晨跳交谊舞就是轻体育的一种形式。

③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是轻体育的又一特点。传统体育观念,往往注重运动负荷,认为每周要锻炼5次至7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锻炼时要倾注全力,要让身体感到疲劳。体育界还有个口号:“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在发达国家,70年代兴起跑步热,成千上万人跑马拉松。美国的詹姆斯•菲克斯是马拉松运动员,曾获万米跑冠军,然而竟猝死在跑步途中。尽管他因潜在性心脏病发作而死亡,同跑步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跑步量过大是个诱因。

④体育学者的研究证实,为了增进锻炼者的身心健康,低负荷的锻炼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相反,高负荷的锻炼,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

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医学家认为:精神紧__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年龄在52岁到70岁的30名中老年人分成两组,这些人都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暴躁等疾病。试验时第一组15人,服用镇静药,另一组不服任何药物,只是每天进行15分钟轻体育活动。试验结果表明:轻体育比镇静药效果好。

⑥轻体育既可解决缺乏运动问题,又可解决精神紧张问题。让我们像热爱轻音乐那样热爱轻体育吧!

18.本文中介绍的“轻体育”有哪些特点?(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5分)

(1)阅读下面两个案例,分析案例中老人受伤或死亡的原因;给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提出至少一条建议。(2分)

案例一:

天津市北辰区一老人超负荷晨练,突发疾病猝死。专家提醒,老人冬季锻炼应适度。

尚老汉每天坚持晨练。今日,尚老汉冒着严寒,先做了50个仰卧起坐,又做了50个俯卧撑,最后做蹲起运动时摔倒在地,送往医院后证实已经死亡。(来源:天津《渤海早报》)

案例二:

55岁的李女士平时酷爱体育锻炼,每天早晚都要坚持一个小时的急走训练。但有一天她下楼时突然感觉膝关节疼痛,不能伸屈,不能下蹲,持续不能缓解。武汉市中医院骨伤科专家诊断后告诉她,由于过度锻炼她患了骨关节病,需住院治疗。(来源:39健康网)

原因:

建议:

(2)从你观察到的体育锻炼项目中,列举三种属于轻体育的例子。(3分)

答:

18.使运动锻炼轻松化  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  运动规则和运动技术简单

19.(1)原因:体育锻炼过度  建议:采用轻体育锻炼形式

(2)答案略。答题要求:符合轻体育的三个特点;不能用本试卷选文中的例子。

密云县 阅读《生物的技术》,完成第18-19题。(共8分)

生物的技术

①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但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揭露出其间存在的秘密。

②前不久,有一个外国科学家带着五只鸽子,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飞,它们都准确地回了家;第二次,这位科学家又到同一地点去放飞,但是这一回却在每一只鸽子的翅膀下系上一小块磁石,实验结果,其中只有一只飞回了家,其余都没有能够飞回来。这个实验表明,鸽子所以能够从陌生的地方飞回来,是依靠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来定向的,一旦在翅膀上给它系上一块磁石,就扰乱了它对地球磁场的“感觉”,而使它迷失了方向。原来鸽子竟是一位掌握地球磁场的飞行家,它掌握了这种“技术”,使它在千百年中赢得了“信使’的美名。

③其实,在自然界中掌握物理技术的生物却不在少数呢!

④我国云南省的大理,有一个蝴蝶泉,相传每年4月25日,总有数不清的蝴蝶从四面八方前来聚会,构成一幅奇妙绚丽的景色。这么众多的蝴蝶,为什么能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据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蝴蝶之间是通过无线电联系的,天线就是头部的一对触角。蝴蝶放出的电磁波,能传播得很远,它的同类用触角收到这“无线电话”以后,就会确定对方在什么地方,前去聚会。

⑤蝙蝠的体内有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用来探索周围空间,确定探索物的方向和距离,辨别出它是什么。它的灵敏度和可靠度超过人类目前能够制造的同类仪器。蝙蝠喜欢捕食夜蛾,但夜蛾却时常能逃避它的天敌的袭击,因为它的身体上“装设”有微弱的超声波接收器。能够接收到蝙蝠发射的超声波。

⑥响尾蛇能感觉到红外线的辐射;深海中某些鱼类有如一架精确的电流计,灵敏度几乎达到几亿分之一安培。

⑦人们越深入研究,就越来越多地发现多种生物所掌握的“技术”的奥秘。“生物技术学”这门新兴的科学也就这样诞生了。

⑧人们已经开始记录鱼类和鸟兽发出的超声波,在捕鱼和狩猎工作中,把超声波放出来,使它们自投罗网。目前,发送与鸟类惊恐时发出同样超声波的器具已经出现在飞机场上,用以吓走干扰飞行的鸟群;也可以用来代替“稻草人”,守卫果园和庄稼,惊吓害鸟。人们从各种生物的磁学、电学、超声波、无线电通讯等等“装置”中将能找出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类制造的同类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度,以及如何减少耗费的能量和减小体积的途径。大自然为我们安排下了多好的场所!

18.文章为什么详写信鸽的“技术”,而且把它放到文章的最前面写?(3分)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判断出材料中的生物和武器各属于何种生物“技术”?(5分)

【材料】

2010年9月19日,厦门市,“蜻蜓大军”出现在同安大同街道新安路上。上万只蜻蜓低空聚集,漫天飞舞。猫头鹰昼伏夜出,一旦判断出田鼠的方位,便迅速出爪,一举奏效。40年代末期,人们研制出一种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其功能与响尾蛇相同。燕子每年春季归来时,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它们去年搭的窝。

答:

18.答案:信鸽充当“信使”的现象广为人知,详写有助于人们了解生物的“技术”;写在最前面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共3分。共两点,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19. 答案:蜻蜓是电磁波,猫头鹰是超声波,空对空导弹是红外线,燕子是地磁场。

(共5分。共4点,答对4点就得满分,错1点扣1分)

平谷区 阅读《走近反式脂肪酸》,完成第20—21题。(共7分)

走近反式脂肪酸

①路过西点屋,诱人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人们很难抵挡这样的__力——吃一块奶油蛋糕吧。正在此时,你的脑袋也许会飘过一丝疑虑:公众近期关注的反式脂肪酸问题是不是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身体?诱人的奶油蛋糕,还能吃吗?吃了之后,会生病吗?

②反式脂肪酸也称反式脂肪,它可分两类:一类是天然的,一类是人工制造的。前者是牛羊肉和牛羊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不高,经过研究证明对人体没有危害;后者是在油脂加工和烹调过程中产生的,过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③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分为“有意生产”和“无意生产”。“有意生产”始于1910年的氢化技术,它可以让植物油具备动物油脂的功能,就是氢化油,后经研究证实,氢化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无意生产”的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加工或烹调过程中产生的,只要是液态油脂,都富含各种“不饱和脂肪酸”,用180℃以上高温长时间加热,比如油炸、油煎等,都会产生反式脂肪。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因此,长期、过量食用反式脂肪酸,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④植物油氢化后常温下呈固态,氧化稳定性好,口感佳,可塑性好。含氢化油的植脂奶油在烘焙行业用得十分广泛,它容易打发、能很好地保持蛋糕的形状,吃起来有奶香味。烘焙点心用的起酥油多为氢化植物油。因此,在奶油蛋糕、奶油面包、曲奇、炸薯条、薄脆饼、油酥饼、麻花、沙拉酱,尤其是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干、泡芙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香香滑滑的奶茶、咖啡伴侣、冰淇凌、人造奶油巧克力中也不例外。

⑤一般来说,厂家不会直接在食品标签中标注含有反式脂肪酸,而是羞羞答答地进行遮掩。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需要多加辨别。如果在食物标签中看到含有氢化油、植物奶油、植脂末、奶精、人造奶油等,就要小心里面是否会含有反式脂肪酸。特别是所谓的“奶精”,其实一点牛奶都不含,是氢化植物油和糊精、香精、乳化剂等成分的混合物,其中脂肪含量达20%-75%。植脂末的本质也是奶精。在咖啡伴侣、奶茶中奶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巧克力配方中所标注的代可可脂、类可可脂,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造的氢化植物油,也含有反式脂肪酸。

⑥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之一,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比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还要糟糕。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还会减少可预防心脏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易导致血栓形成。美国研究人员认为,大量摄取反式脂肪酸会加快认知功能衰退,引发老年痴呆。我国一项涉及20个城市的调查也表明,如果以每天摄入0.5克反式脂肪酸为基础,每增加0.1克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会增加1倍。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诱发肿瘤、哮喘、Ⅱ型糖尿病、过敏等病症。反式脂肪酸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成长中的青少年也有不良影响。

20.选文第②段说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酸“过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仔细阅读选文,具体说说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又哪些危害?(3分)

21.认真阅读选文第③—⑤段,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阐明链接材料中专家提出的“努力减少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的频度和数量;少吃油炸食物,少用煎炸方法烹调食物。”这些建议的理由。(4分)

【链接材料】12月1日,中国营养学会就反式脂肪酸问题召开研讨会,专家们对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健康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建议以及消费者指导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有专家建议:多选用天然食品,努力减少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的频度和数量;少吃油炸食物,少用煎炸方法烹调食物。

20.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易导致血栓形成;会加快认知功能衰退,引发老年痴呆;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会诱发肿瘤、哮喘、Ⅱ型糖尿病、过敏等病症;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成长中的青少年也有不良影响。(共3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要点:氢化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在制作过程中用的多是氢化植物油;此外,液态油脂高温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就越多。因此,吃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和油炸食物以及用煎炸方法烹调食物,都会让人摄入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长期、过量食用这种反式脂肪酸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共4分,联系文章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房山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2011年10月28日9时30分,加载由中国石油研发生产的生物燃料的一架国航波音747客机,在空中完成包括高度、速度等多项技术指标验证后,平稳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用于客机验证试飞取得成功,中国已具备提供航空生物燃料的技术条件。

②生物燃料的研究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研发生物燃料时,主要是从玉米、大豆、甘蔗等富含淀粉、糖以及油脂的农作物中,通过酶转换或者发酵提纯等传统方法制备,但因存在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等客观原因而饱受非议。于是催生第二代可再生生物燃料的研发,这种燃料是从非农作物原料中提取,不会存在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的现象。目前适用于航空业的原料主要有麻风树、亚麻荠、海藻和盐土植物。比如中国使用的生物燃料是从小桐子(麻风树)中提炼的,而美联航的生物燃料则是由海藻油提炼而成。另外,这种燃料更加环保。生物航空燃料可减少60%-80%的碳排放,另据废气排放检测数据显示,海藻燃料排放的氮氧化物,比传统航空煤油少40%,碳氢化合物少87.5%,生成的硫化物也更低,其浓度仅为传统燃料的1/60。更重要的是,第二代生物燃料与现有飞机的兼容性非常好。作为“普适性”燃料,它既能和传统的航空煤油混合,也可完全代替传统的航空煤油,直接为飞机提供能量。同时,航空生物燃料再生植物的种植,有助于促进所在地经济发展。于是,航空生物燃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人们的追捧。

③虽然航空生物燃料被称为航油的发展趋势,但就目前而言,第二代生物燃料也存在自己的瓶颈——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不足。目前航空生物燃料的价格大约是传统航油价格的3-5倍。另外,生产生物燃料的原料供给也是个问题,因为其使用的植物种植数量有限,可靠的供给来源成为一大难题。现在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中有85%为原料成本,所以未来如何提高种植规模、如何形成产业化都是生物燃料研发亟(jí)待解决的问题。

18.阅读第②段,分条列举第二代航空生物燃料受人们追捧的原因。(4分)

19.阅读材料,结合文章第③段内容,说一说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前景。(4分)

【材料】麻风树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可以在干旱、贫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长。适宜在热带、亚热带以及雨量稀少、条件恶劣的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是保水固土、防沙化、改良土壤的主要选择树种。它见效快,产量和含油量高,种植头年就有收成,产量逐年增加,果实采摘可达50年。目前仅四川一地的麻风树资源量即在26万亩以上,每年可产种籽17万吨,可提炼麻风树油6万吨。未来全国麻风树种植面积可达3000万亩以上,预计每年可产柴油580多万吨。

18.第二代航空生物燃料从非农作物原料中提取,不存在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的现象;这种燃料更加环保;第二代生物燃料与现有飞机的兼容性非常好;航空生物燃料再生植物的种植,有助于促进所在经济的发展。

(4分。“不与粮争地、与人争食”,“更加环保”,“兼容性好”,“促经济发展”每点1分。)

19.生物燃料使用的主要植物麻风树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可以在干旱、贫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长;产量和含油量高,适宜大面积种植,这样就可以解决生物燃料原料供给不足,成本高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燃料的发展有着美好前景。

(4分。麻风树的特点2分,每一点1分;联系第三段内容解说1分;结论1分。)

大兴区 阅读《“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第18~19题。(8分)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

①“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了交会对接。11月17日,“神八”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②“神八”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是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之战,是继突破载人飞船天地往返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重大科技实践活动。“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会对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③“神八”将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使之成为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国际空间站。

④“神八”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⑤未来基本型空间站的建设,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可以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18.结合第②段画线句给“天宫一号”下定义。(不超过30字)(3分)

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神舟八号”虽然是无人飞行,但这次“神八”有形体假人随之上天,相关科学实验数据为明年即将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的载人飞船提供佐证。

【材料二】“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

(1)“神舟八号”成功发射的重要成果有_ 。(3分)

(2)“神舟八号”未来实现批量生产的原因是_ 。(2分)

18.天宫一号是能够进行空间有关技术试验的供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9.(1)“神州八号”有形体假人随之上天,与天宫一号实现成功对接,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实现宇航员在空间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佐证。

(2)“神州八号”具备为空间站作空间渡船的功能,同时我国具备了发射大型飞行器的能力。

(共5分。每个要点1分)

通州区 阅读《萨其马里的硼砂》,完成第18—20题。(共10分)

萨其马里的硼砂

云无心

①不久前,央视曝光了一些萨其马中使用硼砂的“__”,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其实,在东南亚和中国一些地区,把硼砂添加到食物中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 硼砂并不是“化学合成”,而是真正的“天然产物”。就来源而言,它跟海盐、蓬灰、卤水这样的“草莽英雄”差不多。

②硼砂的化学组成是四硼酸钠。它具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化妆品中也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上,也经常用来消毒。既然可以灭菌,那么用在食品中,也就可以防腐。不过,它之所以被用到食品中,主要是因为在水中呈现弱碱性。就跟拉面使用的蓬灰,或者做馒头用的面碱一样,弱碱性使得面团更加筋道,从而产生更好的口感。其实,在食品添加剂引起人们的关注之前,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把它加到食物中。比如中国、印尼,就有把它加到拉面或者肉丸中的做法。而在伊朗,硼砂甚至是鱼子酱的传统原料。

③就象许多其他的食品成分一样,“用的历史悠久”“用的人多”完全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安全问题。只是因为它的危害不那么立竿见影,人们没有注意到而已。美国很早就禁止了硼砂添加到食品中。因此,伊朗的鱼子酱,因为含有“违禁添加物”,就无法登陆美国。而美国的鱼子酱,只能使用大量的盐来防腐,在味道和口感上,也就无法象伊朗的“地道鱼子酱”那样美味。因为鱼子酱不是常规的食物,通常人们也不会吃很多,而其中的硼砂用量也不大,所以美国也有人主张对它网开一面。

④所有的“毒性”都是由剂量决定的,那么硼砂的有毒剂量有多大呢?从动物实验来看,大鼠的半数致死量是每公斤体重2.66克,而食盐也不过是每公斤体重3克。也就是说,用硼砂毒死老鼠,需要的量还是很大的。【甲】不过,食物毕竟不是吃不死人就算安全,【乙】人们更关心的是在什么剂量下,对健康不产生危害。这方面的数据不是很多,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2004年发表了一份专家意见,评估结果是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这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对于硼砂,大致是0.1克。

⑤当然,这个量是考虑了“安全系数”的。意思是说,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而超过了,可能会有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受到伤害。达到更大的量,可能会呕吐、腹痛、腹泻等。而长期大量摄入的话,则可能影响生殖发育。

(《读者·原创版》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8.硼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分)

答:

19. 阅读第④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3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欧洲居民甚至允许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的原因。(4分)

【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硼酸盐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这个0.1克的量还要包括从食物、饮水等所有途径摄入的量。EFSA的评估结果是,欧洲居民的每天摄入量远远低于10毫克。所以,他们甚至允许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在欧洲,如果看到编号为E.285的食品添加剂,那就是硼砂了。

答:

18.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1分)在医疗上,用来消毒;(1分)用在食品中,可以防腐或使其产生更好的口感。(1分)

19.不能调换位置的原因:【甲】句承接上句“毒死老鼠需要很大的硼砂量”弱转,说明这里讨论的是安全剂量;(1分)【乙】句与下文的“不危害身体健康的硼砂数据”衔接紧密;(1分)【乙】句紧承【甲】句,进一步说明人们关心的安全剂量问题。(1分)

20.原因:欧洲食品安全局发表专家意见,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这是一个“安全系数”,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2分)而欧洲居民的每天摄入量远远低于10毫克,所以是安全的。(2分)

顺义区 阅读《低碳的误区》,完成下列各题。(7分)

低碳的误区

王彦佳

现在我们大多有个共识,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策略是“低碳发展”。我们天天在说“低碳”,要投资低碳项目、采用低碳技术,最重要的是确定这一项目或技术是否真为“低碳”。

以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为例,它就很难说是否是低碳技术。整个太阳能发电的产业链,它的运作过程如何呢?首先把沙子经过矿热炉,由氧化硅生产出工业硅,然后再得到晶片,这个过程需要电力的投入,属于原料生产阶段。随后把电池组件运到一个地方安装起来,建成太阳能发电站,这是设备生产阶段。最后到了发电阶段,就是运行这个电站发出电。

这样一个过程,真正发电之前的工作都是消耗能源的排放产业,只有到了最后一步才有可能做到低碳。而前面工业硅的生产属于高耗能行业,它的产值能耗一般来说是高于当地的平均值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不是一个低碳产业。如果排除工业硅的生产,只提光伏电池的组装,可能降低碳排放,但是整个过程都需要电,耗电量非常大。

再来看看我们比较熟悉、目前国家也在大力扶持的纯电动汽车。它的简单使用过程大家都知道,先发电,然后通过电网把电输到充电站。最近也有新型纯电动汽车可以直接在家充电,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是要充电后才能上路。上路后,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显现了出来,就是行驶过程中零排放。

与传统的汽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就是把汽车移动性的分散排放转化为电厂静态的集中排放。比起汽油汽车在大街上边行驶边排气,纯电动汽车的排气自然要容易控制得多。但是是否因此就能判定它属于低碳技术呢?

要判断这一点,其实就是要了解纯电动汽车的供电问题。如果电力全部来自于无碳或者低碳电源发出的电,它的每千瓦小时的电量排放非常低,那么毫无疑问纯电动汽车有利于降低排放,是低碳技术。但是从我国现有技术及以煤为主的发电燃料结构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做过分析,得到的答案是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发电端的排放,实际上高于汽油汽车。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低碳减排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节电就是间接低碳减排。有些低碳项目从理论上看无排放,但是消耗电力,属于间接排放。同时,有时候直观判断一个项目是否低碳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判,比如某些低碳园区的发展,消耗的能源反而更多。所以确定一个项目是否低碳要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教授)

18.本文作者通过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和“ 纯电动汽车”能耗的分析,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理?(2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

2011年4月,由台湾台达电子集团捐建的绵阳市某小学正式落成启用。考虑到绵阳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方采用了夏季以通风、隔热、遮阳、隔潮为主,冬季以集热、保湿、通风为主的太阳能建筑设计。

学校的每间教室里有大大小小共计24块玻璃。教室、办公和宿舍等主要建筑的屋顶部分设置了热缓冲层。宿舍楼顶还设置了种植屋面。学校多栋建筑的首层房间地面下还设置了架空层,使之与地面形成空气流动层,有效防止地面湿气进入室内,以达到隔潮作用。该校校长说:“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学校的夏季室内温度跟采用传统建筑技术的学校比要低2度-3度,一年可节约运行费用数万元。”

你认为这种设计方案是真正的低碳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8. 低碳减排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确定一个项目是否低碳要从整个产业链来看。

   评分:本题2分,两个要点,每点1分

19.要点:这种设计方案是真正的低碳。利用玻璃集热、楼顶隔热设计或种植屋面,地面下设计架空层等等,这些设计都是直接利用太阳热能或自然通风、隔潮隔热,没有间接消耗能源,所以没有直接的碳排放,是真正的低碳设计。

   评分:本题5分,内容3分,语言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