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中一个刚刚出现的分支学科。该学科致力于从零开始建立微生物基因组,从而分解、改变并扩展自然界在35亿年前建立的基因密码。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迫使某一细菌合成氨基酸。重塑生命是这一新兴科学的核心思想。

与基因工程把一个物种的基因延续、改变并转移至另一物种的做法不同,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系,让它们像电路一样运行。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的方法不同的是,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它是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各个活的部件的合成过程,就是一个“逆自然世界的过程”。

研究合成生物学的科学家们预言,合成生物学的成功将意味着科学的极大进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蛋白质研究工程师温德尔·利姆认为,合成生物学通过复细胞功能、消除肿瘤、刺激细胞生长和使某些决定性细胞再生,实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制造一个配备有生物芯片的细胞机器人,让它在我们的动脉中游荡,检测并消除导致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运用合成生物学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细菌,用来消除水污染、清除垃圾、处理核废料等,还可制造一种生物机器,用来探测化学和生物武器,发出爆炸物警告,甚至可以从太阳中获得能量,用来制造清洁燃料。

但是也有一些谨慎的研究人员认为,合成生物学存在某些潜在危险,它会颠覆纳米技术和传统基因工程学的概念。如果合成生物学提出的创建新生命体的设想得以实现,科学家们就必须有效防止这一技术的滥用,防止生物伦理冲突以及一些现在还无法预知的灾难。

2002年,纽约大学的病毒学家埃卡德·维默尔宣布他和他的研究小组从生物技术公司购买了DNA短小片断,并在DNA合成公司的协助下将它们连接起来,制造出了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这项研究的成功让维默尔完成了一项前人从未完成的工作。但他同时向人们发出警告,生物__主义分子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致命病毒,例如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以及一切目前人们拥有的药物均无法消灭的病毒。

9.根据文意,对“合成生物学”的解释不恰当的一个是( )(2分)

A.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B.合成生物学是致力于从零开始建立微生物基因组的学科。

C.合成生物学分解、改变并扩展了自然界在35亿年前建立的基因密码。

D.合成生物学通过人工方式迫使某一细菌合成氨基酸,达到重塑生命的目的。

10.合成生物学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下列表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复细胞功能、消除肿瘤、刺激细胞生长和使某些决定性细胞再生,实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B.制成各种各样的细菌,用来消除水污染、清除垃圾、处理核废料等。

C.制造一种用来探测化学和生物武器的生物机器人,用来监测和清除这些爆炸物。

D.借助细胞机器人,让它在我们的动脉中游荡,检测并消除导致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

11.文章最后一段中说:“维默尔完成了一项前人从未完成的工作。” 这项工作具体指的是( ) (2分)

A.他和他的研究小组从生物技术公司购买了DNA短小片断。

B.他成功地制造出了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C.他在DNA合成公司的协助下成功地将DNA短小片断连接起来了。

D.他发现,生物__主义分子完全有能力制造出目前人们无法消灭的致命病毒。

12.对下列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合成生物学各个活的部件的合成过程,就是一个“逆自然世界的过程”。(下定义)

B.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系,让它们像电路一样运行。(打比方)

C.他同时向人们发出警告,生物__主义分子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致命病毒,例如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以及一切目前人们拥有的药物均无法消灭的病毒。(举例子)

D.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的方法不同的是,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它是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作比较)

9.C  10. C  11.B    12.A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去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②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③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④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是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⑤说到儿童,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是甜食。千万不要以为甜食的甜味都来自普通的蔗糖,许多甜腻的食品,如蜜饯、雪糕、糕点等,加入的是甜度相当于蔗糖300一50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糖精钠经水解后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它能破坏我们的泌尿系统,很可能导致膀胱癌。

⑥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早起,买根加了疏松剂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碟牛肉膏牛肉和瘦肉精火腿肠,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下班,买点尿素豆芽和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

⑦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12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3 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

14 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加点字“约”在表达上的作用。(3分)

答:

15 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使用。

B.可以适量使用塑化剂,它能让饮料更浓郁,有云雾感,更可口。

C.长期过量食用含有糖精钠的甜食容易患上膀胱癌。

D.我们鼓励适量使用无害或低毒的食品添加剂。

12 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的主要原因和危害。(3分)

13 下定义  列数字(3分,答对一种只得1分)

14 说明所列举的数据是作者粗略统计后得出的,数据不是很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3分)

15  B(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传统中华美食,对“油”十分讲究。 而现在,这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却有些谈“油”色变。调查发现,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摄入脂肪不科学有关。脂肪在体内堆积,对健康造成危害,而脂肪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②一边是美味大餐,却含有大量油脂,影响健康;一边是控制用油,保证健康,但味道欠佳。【甲】这似乎是难求两全的事情。【乙】人们正在寻找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享受美味大餐,又能保证身体健康。

③照顾到个人的饮食习惯,在高脂膳食的同时,可以考虑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在吃大鱼大肉的同时,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二者相互弥补,对人体健康较为有利。在吃油脂含量比较高的菜肴时,应该注意吃一定量的蔬菜。运用合理的膳食搭配来降低自身对油脂的摄入,在保证美味的同时,逐渐减少对油脂的依赖,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很多无法拒绝美食__的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④人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一些水溶性的维生素,就像蓄水池一样,当你缺乏的时候,它可以在你身体里存留;当你不需要那么多,它就会排泄出去。但是脂溶性营养素、脂肪这类东西,如果过量地摄入,又不注意运动,它就会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健康,引发疾病。

⑤不管是通过合理饮食达到膳食结构的平衡,还是通过运动达到人体营养摄入和释放的平衡,平衡都是我们健康生活中一个重要概念。均衡合理的膳食搭配,良好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只有这些达到平衡、和谐,我们才能获得强健的体魄。

18.阅读第②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的三个理由。(3分)

答:

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我国的两次“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的摄入量直线上升。1982年第一次调查,油的人均日摄入量为20克左右;2002年调查显示,平均数量已上升至42克左右。市场的繁荣,物质的丰富,让全国人民在20年间,食用油摄入量翻了一倍。

以上材料与原文中提到的哪一现象有因果关系?结合原文,试作简要分析。(3分)

(1)

【材料二】

实验人员采取灌喂的方式,每天给大白鼠食用高脂膳食,同时,还设计几个不同的剂量组,给大白鼠补充膳食纤维。通过观察,摄入膳食纤维较多的大白鼠组,它们的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大幅度地下降了。

借助文中相关知识,说说这组动物实验在调整人们饮食方式方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2)

18.答案要点:评分标准: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理由一,【甲】句,承接上文“难求两全”的两种表现。

理由二,【乙】句,引出下文“两全其美”的具体内容。

理由三,两句调换后语段的表达重点与原意不符。

19.答案要点:评分标准: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1)现象: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分析:①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摄入脂肪不科学有关。(脂肪堆积,危害健康。)

②脂肪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2)在高脂膳食的同时,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

评分标准:共2分。 “高脂膳食”、“高膳食纤维”1分,有利于健康1分。

阅读说明文《食品添加剂》,回答18——19题(共8分)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④【甲】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乙】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⑥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⑦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18.阅读第④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句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3分)

19.阅读链接材料,请你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并说明理由。(5分)

【链接材料】

某食品配料表

原料

比例

添加剂

比例

小麦粉

83%

山梨酸钾

0.7%

鸡蛋

10%

硫氰酸钠

0.2%

白砂糖

6%

腐乳红曲

0.1%

18.【甲】【乙】两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上文的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的内容直接相关,起到了承上总结的作用;其二【乙】句与下文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内容直接相关,起到了开启下文的作用;其三两句呈递进关系,语意强调后者,如果调换后语段表达的重点就与原文不符了。(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该食品不能安全食用。因为该食品添加剂中的硫氰酸钠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此外,食品添加剂中的山梨酸钾的添加量0.7%超出0.5%的规定标准,食用超标的添加剂,可能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共5分,判断1分,理由4分,意思对即可)

落入凡间的精灵

①无锡大剧院坐落在我国江南名城──无锡,隶属于无锡市太湖新城。大剧院占地面积约6.76万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米,高度超过50米。

②俯瞰整个建筑给人以很强的动感,由八片巨大“树叶”构筑起的屋顶,犹如一双振翅高飞的鸟的翅膀,形成了该建筑的主要形象。它们如一只戏水蜻蜓,静静停伏在蠡湖波澜不惊的水面上,而从空中俯瞰整个造型,又如八片巨大树叶,轻轻飘落于城市的亲水之畔。

③无锡大剧院工程由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芬兰PES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整座建筑具有江南独有的亲水韵味,又与身旁造型别致的蠡湖大桥相呼应。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遵循 “绿色设计”的理念,对生态的关注及对能源的有利用都被纳入到了整体设计之中。比如,形似“树叶”或是“翅膀”的屋顶形态,暗示着“绿色的思考”;最小化建筑的控温体积;使用附近湖水里的能量来为建筑制冷或制暖;利用“树叶”屋顶为其所覆盖的建筑提供遮阳;智能化与节能的建筑外表皮设计等。

④无锡大剧院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堪与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相媲美。它的落成,将进一步加强无锡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提升和扩大无锡的国际影响。

12.请说说无锡大剧院“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说说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说说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对生态的关注,(1分)对能源的利用。(1分)

13.(2分)打比方,(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无锡大剧院具有很强动感的外形特征。(1分)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16-19题。(共12分)
  尽管造成全球缺水有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人类没有管好水和合理使用水。
  造成世界各国对水的管理使用不合理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一种错误思维:水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可无偿获得的、不需付费的。因此。尽管任何世上万物离开了水、阳光、空气就无法生存,但由于无偿获得,因而体会不到他们的珍贵价值。
  就水的过度使用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消耗了世界上74%的水资源。在2000年全球有7200立方千米的水用于种植庄稼,而到2005年后由于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用于庄稼上的水就达到11000~13500立方千米。这其中由于使用不当、浪费和过度开发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在圭亚那和印度,过度抽取地下水用于乳业养殖已经摧毁了当地的水资源,澳大利亚最大的墨累-达令河(流经100万平方千米)也因为精耕农业用水而导致河床失水。而多数国家的城市,人们的用水虽然是付费的,但水价过低,也导致了人们并不珍惜水,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现象非常普遍。
  -----选自《百科知识》
  16、第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第三段中加点词“过度”可否删去,请简要分析。(3分)
  18、造成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读了本文,你认为怎样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3分)

 16、举例子,列数字,用真实的事例和确切的数据说明因为使用不当造成农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
  17、“过度”不能删去,表明是超过了适当的范围。在文中指过量的抽取地下水摧毁了当地的水资源。体现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根本原因是人类没有管好水和合理使用水。
  19、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11—14题。(12分)

时装生态轮回之道

①犹他州的奥斯汀·史密茨踏着滑雪单板从山顶上俯冲下来,“朋友说我姿势糟糕,但是衣服很酷。”他在博客中写道。他身上的滑雪服原料是回收的废可乐瓶,这种面料有个时髦的名字:“可持续面料”,由回收的可乐瓶、旧衣物的纤维、天然麻、无毒染料等制作而成。

②其实,这种利用废品、纤维再造制衣的技术在欧美国家已存在多年。人们也越来越接受“低碳装”的概念。不过它在中国这还是个全新的概念。现在,日本一家公司将这种可循环的服装材料带来中国并向李宁品牌提供。这种新型环保面料有一个新名称:ECO CIRCLE(生态轮回)。它是日本2002年研制出的一种面料,将回收的聚酯类衣物(制服制品)经过粉碎、化学反应、聚合等步骤再生而成的。美国老牌户外用品巴塔哥尼亚就使用这种材料。李宁首次把这个概念带入了中国,目前网球训练系列即将上市。

③李宁将这些旧服装回收上来(不过目前这个系统只接收本产品的旧衣),送进工厂,化学分解后,这些服装将变成新的面料。这类衣服会在标签上标出“衣年轮”标记,标记越多,代表它再生的次数越多。据龟井范雄介绍,“ECO CIRCLE”作为“可持续面料” ,它的生产从旧服装回收、送进工厂、化学分解、到新面料形成,这过程将使生态圈系统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各降低大约30%。

④即便旧衣回收的环保意义和技术让人津津乐道,但推广旧衣回收再生的活动还是困难重重。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英国人每年在衣服上的支出约为600英镑,丢弃衣服价值却高达400英镑。每年有63%的废旧衣服被丢弃,进入垃圾填埋和焚烧场,能被回收上来的只占16%。在中国,人们对旧衣也同样排斥。据《新知客》联合珍古道尔环保组织发布的《 “衣年轮”低碳着装调研报告》显示,35%的被访者选择丢弃旧衣物。

⑤即便在垃圾分类最成熟的国家,衣服也属于最难回收的一类。因为其往往由混合面料构成。尤其是化纤和混纺的衣服,由于含有多种原料及各种颜色,一般人很难辨别,再加工的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对衣服进行百分之百的回收处理。

⑥在日本,回收1千克旧衣成本为20—30日元,跟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成本相当。李宁副总裁方世伟也承认,ECO CIRCLE产品的回收无疑会加大配送渠道等运营成本,他希望越来越大的市场能带来整体成本的降低。

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知客》的调查中,受访者中有约37%的人首选棉麻为主的衣服,化纤仅占2%。大部分民众不愿因为环保而牺牲舒适,这也是回收再生的化纤类制品目前大部分仅应用于运动外套的原因,舒适性也将成为厂商面临的挑战之一。

(来源于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 2012年01月)

11、选文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根据第②段内容,给“ECO CIRCLE(生态轮回)”下个定义(40字以内)(3分)

13、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行文思路,请你在第⑥段的段首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2分)

14、有人对“ECO CIRCLE”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请你根据文中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ECO CIRCLE”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及理由。(4分)

材料一:国际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认为,服装行业的振兴重点:一是扶持符合生态、环保和资源综合再利用的生产。二是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的面料工艺设备研发。在满足时尚、款式、功能性等新消费诉求的同时,必须呼吁服装产业走低碳化的道路。

材料二:在旧衣回收、加工的低端产业链上,在离城市的较远区域,很多小服装回收厂把旧衣切碎,制成拖把等,然后把它们销往更偏远的地域,最后都成为了垃圾。旧衣很难再回到城市人的身上。

11、文章开篇以奥斯汀·史密茨衣服的事例引出说明对象——可持续面料;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的满分)

12、ECO CIRCLE是一种将回收的聚酯类衣物(制服制品)经过粉碎、化学反应、聚合等步骤再生而成的面料。

13、回收成本高也是新面料运用厂商的难题(回收成本高也是一大难题、回收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能对概括出本段主要内容即可)

14、示例1:我认为“ECO CIRCLE”的发展前景不好(令人担忧)。因为大多数人对穿旧衣服比较排斥,而且回收成本高;再加工的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对衣服进行百分之百的回收处理;加之大部分民众不愿因为环保而牺牲舒适。(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理由是多方面的,能给出两个以上的合理理由就可得满分)

示例2:我认为“ECO”的发展前景很好(良好)。因为“ECO CIRCLE”本身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面料;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当前各国政府(世界各地)提出的“低碳化”理念(节约能源),加之可以得到政府的扶持。所以它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乐观的。(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理由是多方面的,能给出两个以上的合理理由就可得满分)

生命与气候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有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3分)

9.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10.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4分)

11.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4分)

12.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4分)

     8.   【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9. 【答案示例】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本文说明内容是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进化的前提是时间的推移。

10.略1.com

11.  【答案示例】“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所以不能删去。

12.   【答案示例】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

核污染知多少(14分)

(1)日本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哥斯拉》,讲的是海洋生物受到核试验辐射影响,产生了DNA变异,最终产生了巨大怪物哥斯拉的故事。到目前为止,日本东电公司已向海洋中排入1.15万吨含低放射物质的污水。日本核泄漏对海洋的污染确实存在,尽管上演现实版《哥斯拉》的担忧不大会成为现实,但是专家提醒——

(2)如果说日本3·11大地震及海啸是天灾,而由此引发的日本东电公司核泄漏事件则是天灾加人祸,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核污染。据报道,4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取水口处附近的海水取样,碘-131浓度超出日本国家标准500万倍,铯-137浓度超标110万倍。日本排放低放射物质入海,也许不会因为辐射产生哥斯拉那样的怪物,但却会对海洋造成严重的污染。

(3)碘-131是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相同。但由于它的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而碘的稳定性核素原子核内只有74个中子,碘-131可发射β射线(99%)和γ射线(1%),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7.6天。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由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

(4)天然存在的铯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铯-137则属于放射性同位素,会释放γ射线;其半衰期达30年。如果通过进食或呼吸摄入了铯-137,或受到沉降在地面上的铯-137照射,都会对身体有较持久的影响。铯-137进入人体会积聚在肌肉组织中,并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5)将低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肯定会造成海水的污染。日本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已经检测出放射性铯,达到每千克526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放射物暂定标准值设定的每千克500贝克勒尔。此外,在这种小鱼体内还检测出每千克1700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碘。茨城县渔业协会已要求全县渔民不要再捕捞玉筋鱼。

(6)据日本官方报道,即使成年人每天食用受此污染海域的鱼类、贝类及藻类,也只相当于每年遭受0.6毫希的辐射,仅为人体在自然界中每年受辐射量的2.4毫希的四分之一,因而“不会立即产生辐射污染”。日本官方的言论十分严谨,那么将来会怎样呢?目前没有权威的回答。

(7)4月5日,从北京、天津的菠菜表面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卫生部专家表示,京津地区菠菜中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其含量仅相当于国家核辐射核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水平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水平,对公众健康无影响。实践证明,用水冲洗可以有效的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Xkb1.com

(8)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核污染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关注事态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日本核泄漏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广大群众在这一严重的灾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恐慌,也不掉以轻心。面对日本核电站给地球环境带来的严重核污染,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和现代科技手段,这一问题终会得到妥善解决。

12.文章以日本电影《哥斯拉》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13.阅读全文,此次日本东电公司核泄漏事件具体有哪些危害和影响?结合文意,分点概括。(4分)

14.第(6)节中“日本官方的言论”具体指什么?为什么笔者认为此言论是“十分谨慎”的?

(3分)

15.文章最后号召广大群众在这一严重的灾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恐慌,也不掉以轻心,请阅读新闻链接,并结合本文相关内容,写一段话说服你的家长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日本核辐射事件。(4分)

新闻链接:

新浪网: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刮起了小范围的“抢盐风”。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不少民众纷纷开始抢购食盐。

12.以人们熟知的电影开头,亲切可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核污染有关知识的说明。

13.(1)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A 会造成海水的污染; B  会对海洋生物如鱼类、贝类、藻类等携带有害的放射性物质;(2)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响  A 碘-131中的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由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B铯-137会对身体有较持久的影响, 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3)对周边国家(如中国北京、天津的菠菜检测到极微量的碘-131)的影响。

14.具体指“不会立即产生辐射污染”。(1分)笔者认为此言论“十分谨慎”的原因是日本官方言论中用“立即”一词限制了不会产生辐射污染的时间范围,言论中传递的信息是当前食用受污染海域的鱼类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将来或较长时间内是否有影响,日本官方没有权威回答。

15.爸爸、妈妈(1)国家有关部门对日本核泄漏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2)根据权威消息,目前检测到的蔬菜放射性物质含量相当低,对公众健康无影响,不要轻信谣言,造成心理恐慌。(3)如果对购买的蔬菜不放心,只要用水多冲洗,就能有效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