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 有多毒?

谢滨欢

1. 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制成毒胶囊,流向药品企业。

2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

3. 经检测,药品胶囊中的铬含量严重超标。胶囊之所以胶囊中会发生铬超标,是因为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代替了药用明胶。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猪皮和牛皮应是未经铬盐鞣制或未经有害金属污染的制革生皮或新鲜皮、冷冻皮。而制革厂的边角料只能用来生产工业明胶。

4.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而六价铬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毒素”了。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150微克/千克。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201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含有六价铬。

5. 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原因有两个,第一,鞣制虽然使用的是三价铬,但是工业用鞣制试剂并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第二,毒性较小,三价铬和毒性剧烈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2010年,河北大学科研人员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15个添加了明胶的食品样品中,有13个超过2毫克/千克的标准,其中10个超过了100毫克/千克。毫无疑问,这些市场上的食品样品中添加的都是工业明胶。

6.了解了工业明胶制作胶囊的危害性后,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都是不可取的。

7.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这是对文献的误读。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

8. 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 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

9. 面对毒胶囊问题,我们无需恐慌,只要理性对待,即可很好地避免再受侵害。

(本文有删改)

【注】1.鞣(rou)制:用鞣料加工兽皮、制成皮革。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

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

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

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

11.阅读选文第8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5分)

1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5分)

10.C

11.第一从颜色判别,毒胶囊颜色深、鲜艳。第二从柔韧度判别,毒胶囊易捏碎。第三从工艺判别,毒胶囊封口松,易拧开。

12.示例:对待胶囊类药品及毒胶囊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毒胶囊含有易致癌物,对人体有危害,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危害性,用科学的方法鉴别分辨,无需恐慌的。

阅读《飞向太空》,回答14—16题。(8分)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14.选文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的第⑥段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全文,说说舱外航天服应具有哪些功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出说明的中心内容,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

15.总结全文,与前文呼应,使结构完整;再次提出说明的中心内容,表达作者的观点。

16.防泄漏、供氧、防辐射、防撞击、减振、降噪(答出四点即给4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动)

19、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20、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1、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22、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

2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4分)

24、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3分)

19、示例一: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示例二: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的时代

   (答出“细菌发电”1分,答出“发展前景”的意思1分)

20、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1、“这样”是指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2、文章第④段说明了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答出“各显神通”的意思1分,答出“新进展”的意思1分)

[2c2d7d50795a01d0.gif]24、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走向3D时代(14分)

①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②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③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④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目下午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⑤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

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3D影像。

⑥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

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3D节目内容的话,3D电视就只

是一个摆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3D

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19.选文第①)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0.阅读第②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2分)

21。结合文意,说说真正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3分)

22.3D技术在未来还可应用于哪些领域?请你发挥想象,举一列加以说明。(3分)

2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

A.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进军家庭娱乐业。

B.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C.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3D电视将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

D.松下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照像机。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

E. 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19.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2分)

20.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位空间中的立体图像。(2分)

21.①资源相当有限②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③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3分)

[d818a66608705918.jpg]23.C D(4分,选对一个得2分)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17——21题。(17分)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17.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19.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0.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21.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17.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8.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l分)。

19.“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20.“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8分)

充满文化底蕴的漳州小吃

①漳州风味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传统的制作工艺,近年来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餐饮业声誉鹊起。在由福建省烹饪协会首次组织的“福建名小吃”认定会上,漳州市选送评定的风味小吃53个品种有48个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入围率高达90.5%。一时成了烹饪界注目的焦点。小吃业成为漳州人的又一金招牌,也成了漳州人的热门话题。

② “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唐代诗人丁儒在诗句中道出的漳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漳州小吃传承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原料资源,山禽、溪鱼、果蔬、海产皆为珍品。风味小吃品种繁多,猪蹄面、鲈鱼粥、手抓面、卤面、猫仔粥、五香卷、润饼、和合包、米烧稞、土笋冻、蚝仔煎等等,据漳州老烹饪家曾庆富先生介绍,竟有8大类250余种之多。难怪闽南有“玩在苏杭二州、吃在福建漳州”的民谚流传。

③漳州小吃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其产生尤其与民俗节日密不可分。清明节润饼、端午节碱粽、大年夜的五香卷、红白事的卤面,每一项名小吃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历史传说:“猫仔粥”里有南宋赵昺皇帝与陆秀夫逃难的故事,“卤面”有陈元光后人怀念先辈不忘乡情之意,“和合包”有夫妻破镜重圆的情节,“江东鲈鱼”亦有“严东溪孝母鱼”的记叙。这无一不使人在品尝风味小吃时,品尝着一段漳州民间文化。

④漳州小吃吸收了厦、泉、潮汕小吃的特点,形成了自己“鲜、香、淡”的独特风味,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江东鲈鱼粥仅以鲈鱼加米熬制,不加别味,竟成一道人人向往名菜。而随着漳州人向外发展,小吃烹艺也传遍海内外。最典型的是:在台湾有“不吃度小月,不算游台湾”之说的名小吃“度小月担仔面”,担仔面热碗,面稍烫一下即可捞起,撒上豆芽、香菜,再佐以肉糜、蒜泥、黑醋、虾仁,配以精心熬成的高汤。据台媒体介绍,这担仔面正是100多年前创始人洪芋头向漳州师傅学来的。

⑤由于价廉物美,漳州小吃深入民间,大街小巷,云集着各种各样小吃,吸引大量海外侨胞、台胞及游人前往品尝。一到晚间,遍布街头巷尾的各式酒楼、大排档,让人感到了“食在漳州”的浓烈氛围。漳州娱乐场所没有太多的市场,亲朋小聚、举家闲逛,漳州人的夜间休闲生活更多的是品尝小吃度过的。来一碗卤面,吃一条五香卷,在品尝小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从容与悠闲,就成了漳州一道独特的风景。

(摘自《腾讯旅游网》)

11.选文从几个方面对漳州小吃进行了说明。(4分)

12.选文引用了很多诗句和典故,有什么好处?(4分)

13.综合全文,请你谈谈漳州小吃深受欢迎,美名传扬的原因。(3分)

1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3分)

15.今年2月2日,第二届漳州小吃文化节在芗城区八卦楼文化城隆重开幕。适逢元宵佳节,富有漳州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及工艺品也在现场表演和展览,让广大群众既大饱口福又大开眼界。假如你和外市来的朋友一起到“小吃文化节”现场游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朋友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漳州小吃(应注意从地域、材料、做法、味道等多方面介绍,不得抄袭阅读材料)。(4分)

11.选文从“原料资源”、“小吃品种”、“历史文化”、“小吃风味”、“名气影响”等方面对漳州小吃进行了说明。(以上五项答出其中四项即可给满分)(4分)

12.①使文章内容充实,增加生动性趣味性。②体现了漳州小吃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4分)

13.漳州小吃用料精致、品种繁多,风味独特、鲜香淡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加上深入民间,价廉物美,因此深受欢迎,美名远扬。(3分)

14.示例:“漳州市选送评定的风味小吃53个品种有48个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入围率高达90.5%。”文章通过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列举出漳州小吃在“福建名小吃”评选中的入围率,说明了漳州小吃风味独特倍受青睐的特点。(3分,举例1分,分析2分)

15.示例1:“卤面”是由精选好的香菇、虾肉、猪肉、鱿鱼、笋丝、黄花菜,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佐料扁鱼、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酱、蒜香、蛋丝等。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芗城人民逢年过节、喜庆寿诞请客的礼食,沿传迄今已是千年的历史。(4分)

  示例2:“猫仔粥”是诏安正宗名点,用清肉汤做底,再放进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鱼片、肉片、肝脏、虾仁、牡蛎、香菇丝等生料,煽起猛火,等清汤滚过,再加上冬菜,调上胡椒粉、香菜、蒜油即成。“猫仔粥”米粒韧嫩、汤清而腥、气味鲜香、清甜爽口,令人胃口大开,百吃不厌。(4分)

示例3:“蚵仔煎”是将鸭蛋、面粉、海蛎、香菇、虾仁、肉丝、白菜等配料搅拌均匀后放在油锅里煎炸而成,尝一口外酥里嫩,鲜美爽口,蘸一点白糖或是蒜蓉酱更是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4分)(应注意从地域、材料、做法、味道等多方面介绍,抄袭材料不给分,如“度小月担仔面”)

阅读下文,完成6-7题(10分)

PM2.5的京城游记

                     汪 去

  我是一个PM2.5颗粒。我们家族的中文名字叫颗粒物,我还有个英文名字叫particulate matter。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的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他们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和PM10与PM100两位老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的个头是最小的,我的直径只有2.5微米以下,所以科学家们给我取了名字叫PM2.5。

  2.5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粗细的1/20,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就看不到我。

  这些天来,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自然界的风,把整个北京城都逛了一遍。

  旅行途中,各种化学物质也开始学会了搭顺风车,像一些对人类有致癌效应的物质,如危害人类生殖系统的二�英,还有一些重金属,不厌其烦地靠近我们家族的队伍,想吸附在我们身上和我们一起旅行。虽然很不情愿,但我们本身是热情好客的,又磨不过他们的纠缠,只好同意了。

  在环绕北京城的旅途中,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原来分散在各个城区的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和病毒。庞大的队伍管理起来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没办法,就像人类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也鞭长莫及,只好随他们去了。

  旅行的这几天,北京城里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迟飞、道路拥堵,人类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我看到很多人又把非典时期买来的防病毒口罩拿了出来,戴了一层又一层,平常热闹的地坛公园最近也冷清了许多,据说是我们家族的旅行让他们产生了恐惧,大人和孩子都不敢出来散步了。

  家族里的有些兄弟姐妹,旅行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进去。直径超过10微米的PM100,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PM10可以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我,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顺利进入下呼吸道,再之后。我就顺理成章地进入肺泡之中,然后通过气血的交换进入到人体的各个血管。

  我本身并不能对人类造成危害,但是一些粘附在我身上的化学物质,诸如二�英、重金属,他们会对人类的身体器官造成伤害,让人类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对此,我也是无能为力。

  据说,最近我们家族内部也在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因为队伍实在是太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大;还有一个是来自人类的压力,他们认为我们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但是,平心而论,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如果人类可以少开一天车,少向空气中排放一些废气,也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土壤。如果说有罪的话,人类才是始作俑者。

(《知识窗》2012年第2期,有删改)

6、什么是PM2.5?(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PM2.5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空气中直径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

7、(1)PM2.5可携带化学物质和病毒进入到人体各个血管,会对人类身体器官造成伤害(2)导致雾霾天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4分,每题2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2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人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4.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23.B(“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错,这句话描述的只是春天的景象)

24.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可读性)大街”外,还有捡破烂,给同学买西瓜吃;帮助贫困生,把补助让给他人;为同学捐款、献血等)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31—34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4分)

纳米技术与永磁体

①提到永磁体,你大概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辆普通的汽车的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雨刮、空调器等几十个部位,都要使用到各种永磁电机、永磁电动器件和永磁声响器件,这些都离不开永磁体。

②永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吸引铁质物体的磁性材料。它们磁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最大磁能积,如果磁能积越大,那么实际应用需要的永磁体的体积将越小,用量和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③当前永磁体中磁性能最强、应用最广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主要为Nd-Fe-B系永磁体。

④Nd-Fe-B系永磁体,是1983年由日本和美国学者发明的具有最高磁能积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它的磁能积非常高。Nd-Fe-B永磁体的吸力可以达到自身的600倍,也就是说一块60千克的永磁体可以吸起重达36吨的集装箱。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

⑤在Nd-Fe-B稀土永磁制作的电机中添加极少量的镝和铽,就能够使电机中的磁铁变轻90%,它们是绿色能源产品的魔法配料。稀土元素镝和铽非常紧缺,世界上99%的镝和铽产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四川、江西等地。但开采过程却充满污染风险,用来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进入溪涧和河流,破坏稻田及渔场,污染水源,会引发极其恶劣的环境问题。严重缺乏稀土的日本和富产稀土但封存了本国稀土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稀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

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对磁性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纳米技术来提高永磁体磁性是目前科学研究主攻方向。

⑦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在纳米尺度上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复合在一起,就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制作出新型永磁体。这类磁体由于同时兼具了软磁材料的较高剩磁和永磁材料的较高矫顽力两大优势,新型永磁体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磁能积,因而具有了超强的磁力。

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在积极研究用纳米技术制造一种被称为“纳米复合永磁体”的新型稀土永久磁铁。它是利用纳米技术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相互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⑨根据理论推算,利用一片直径为12.5厘米的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永磁体,将足以吸起7吨重的卡车。新型永磁体的磁能积的大幅增加,将大大缩小永磁材料体积,可以使新兴的电动汽车更加小巧灵活,也可以使庞大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变成便携手提式,甚至可以使曾经难以想象的10兆瓦风力发电机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小到可以放进掌心,却可以为一艘小型邮轮提供动力的强力磁铁。

⑩不但如此,新型永磁体大量使用了廉价的铁元素,降低了稀土元素特别是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的镝和铽的用量,减小实际使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并有效提高了磁性能。这非常有助于减少世界各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有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原文有改动)

31.从文章内容看,为何新型永磁体会有超强的“磁力”呢?(4分)

32.“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一句中“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34.“严重缺乏稀土的日本、富产稀土但封存了本国稀土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稀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结合本文内容,请你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31.由于同时兼具了软磁材料的较高剩磁和永磁材料的较高矫顽力两大优势,新型永磁体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磁能积,因而具有了超强的磁力。(4分)

32.“目前”一词不能删掉,从时间上限制;(1分)Nd-Fe-B永磁体是现在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不代表将来磁性最高。(1分)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

3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准确具体地突出了“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1分)

34. 示例:控制原材料的出口;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答出一条即可得3分)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0分)

越来越酸的海洋

①在4月22日第4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前,《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把人们关注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视角从大气带到了海洋。这篇文章宣称,由来自不同大学的21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经过检测和评估地质记录后,得出结论:目前的海洋酸化速度是3亿年来的最高值。

②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100万吨以上的速率被海洋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释放出氢离子,使得海水的pH值下降。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但到2012年,海水表层pH值降低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除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被称为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③一份来自夏威夷附近海域20年的数据显示,工业革命以来,海水表层pH值从1960年的8.15下降到8.05,这表示,海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加了30%。

④不仅如此,海洋酸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海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及其所导致的海洋酸化速率比两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快了近100倍,而末次冰期被认为是最近一次的二氧化碳急剧上升期。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如按照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进行,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

⑤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以后,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均大幅下降。钙化速率的下降,不仅影响到了浮游性钙化生物,如颗石藻等向底层海洋的碳输送,还会影响到钙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珊瑚藻以及造礁珊瑚种类在加倍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其钙化速率平均下降30%。

⑥多项研究表明,海洋酸化还可能通过食物链,造成原本不同种间的配子受精成功并形成杂交种,造成种质混乱,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某些浮游动物在喂食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浮游植物后,繁殖率显著下降。

⑦有研究者在模拟实验中发现,严重酸化的海水中,小丑鱼幼鱼将失去听力、视力、嗅觉,无法发现敌害,也丧失了相应的逃逸和生存能力。对甲壳类、贝类、鱼类及棘皮动物等海水养殖生物的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显著地影响到幼体发育,降低成体的钙化率和呼吸活动,改变机体能量代谢方式,干扰感知和运动行为,抑制免疫防御系统的活性,引起生物体代谢异常、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已经有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是一种生理胁迫,会使得藤壶的成活率显著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同样会导致海胆的尺寸和重量均明显变小。

⑧由于人类从未经历过这种变化,并且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对酸化引起的海水化学变化敏感性不同,以至于无法确定海洋酸化的生物学效应,也就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8. 什么事海洋酸?(2分)

答:

9.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威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阅读全文简要回答。(3分)

答:

10.简第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3分)

答:

11.以下分析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浮游动物在喂食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浮游植物后,繁殖率在短时期内会显著下降。

B. 珊瑚藻以及造成礁珊瑚在加倍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其钙化速率将会平均下降30%。

C. 即使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

D. 虽然人类从未经历过海洋急剧酸化的过程,但仍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答:( )

8.(共2分)海洋酸化是指海洋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

9.(共3分)

(1)“会是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大幅下降;

(2)可能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会引起生物体代谢异常、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一每点1分,不简要酌情分。)

10.(共3分)

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产生的严重影响。(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11.(共2分)

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