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4分,每题2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2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4.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23.B(“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错,这句话描述的只是春天的景象)
24.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可读性)
【详细解析】24小题是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生动的语言有什么作用,平时要有所积累,主要是生动,有文采,有吸引力,激发兴趣。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习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俯仰生姿:
嶙峋:
审美:
珠光宝气:
(2)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高树好象低着头,低树好象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突兀的样子;领悟事物或艺术品的美;闪耀着珍宝的光色,这里指各种鲜花色彩的华美。
(2)议论,突出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中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要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解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呢?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
5.文中与第二段的内容相对应的句子是:
答:
6.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各是什么?
答:
7.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表现在哪里?
答:
8.苏州园林的池沼的布置是如何体现出自然之趣的?
答:
9.说明的语言要求准确,请在上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5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6共同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中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不同点是: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7
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8
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宜布置景物
9
略
“水立方”的神奇外衣
范晨曦
①距“鸟巢”(国家体育场)不远处,静立着一个方盒子般的建筑物——“水立方”(国家游泳馆),看上去像布满蓝色水泡般的梦幻外观,赋予了“水立方”女性般的柔 美,与阳刚的“鸟巢”遥相呼应。
②“水立方”之所以这样“冰清玉洁”,主要是因为它穿了一件由3000多个“泡泡”——蓝色气枕组成的膜外衣。从视觉效果看,这些蓝色气枕的组合是对泡沫状态下水分子结构的艺术表达。
③“水立方”的外衣不仅美丽,而且神奇。
④制成“水立方”外衣的材料叫ETFE(四氟乙烯)。它看上去只有牛皮纸那样厚,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虽然这种含氟的膜材料看似很薄透,但膜结构的抗压性很强,单块膜上放一辆轿车都不会被压坏。
⑤这层薄“外衣”能充分保证场馆的温度和采光。ETFE的透光率达到了90%左右,使游泳馆保持透明、美观,但也产生了场馆温度偏高、出现眩光现象的隐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ETFE膜上布满了上亿个与膜的颜色类似的镀点。这些镀点用来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镀点布成的点阵,就像一把把遮阳伞,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热挡在场馆之外;而在一个个镀点之间,所需光线仍然可以自
由通过,使场馆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充分。
⑥“水立方”这件膜外衣本身具有“自我清洁”的能力。“水立方”中方设计师、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方解释说,由于这种材料的磨擦系数很小,尘土不容易粘在上面。即使粘上了尘土,一点小雨,就能立刻将膜冲洗得干干净净。如果遇到类似沙尘暴这样的恶劣天气,场馆将会采用人工清洁的方法,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洁。即使人工擦洗,擦干净ETFE膜也要比自家擦玻璃、擦桌子省力得多。经试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20分钟之内,“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
⑦为了让“水立方”呈现梦幻效果,我们还需要给3000多块气枕充气。虽然“水立方”在外观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每块气枕却相对独立,因此,即便其中一块气枕泄气,也不会造成“水立方”膜结构的整体损坏。
(选自《百科知识》,文章有改动)
11.从文章内容看,国家游泳馆命名为“水立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12.阅读第⑤段,指出“镀点布成的点阵”的作用。(4分)
13.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4分)
(1)ETFE的透光率达到了90%左右。
(2)经试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20分钟之内,“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
14. 选文中好几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语句:
作用:
15.从全文看,“水立方”的外衣有哪些神奇之处?请分点概括。(4分)
11.形状像方盒子(1分),外观看上去像布满了蓝色水泡(或:组成“水立方”外衣的蓝色气枕是对泡沫状态下水分子结构的艺术表达)(1分)
12.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或: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镀点之间,所需光线能自由通过,使场馆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充分。(4分,每点2分)
13.(1)说明透光率并不刚好是90%,使文章表述更准确。(2分,答出“准确”即给2分)
(2)具体准确地说明人工清洗“水立方”省力(用水少、用时短)的特点。(2分,写出“具体”或“准确”给1分,写出“省力”或“用水少、用时短”给1分)
14.略15.①抗压性非常强②能充分保证场馆的温度和采光 ③有自我清洁能力 ④不易整体损坏(4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6.概括选段内容。(2分)
。
7.文中加点的“夜晚的艺术家”指的是 (2分)
8、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
(1)窃窃自语 。
(2)喑哑 。
9.你觉得选文中那句话写得最好,为什么?(请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说明方法等方面品析)(3分)
10.选文中作者用那些词语描写蝈蝈的声音的?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感情?(4分)
。
6.介绍蝈蝈的叫声(歌声)。 7.蝈蝈 8.(1)自言自语的小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 (2 )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9.略 10. “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喑哑”“尖锐”“短促”“清脆”“柔和”(能写出四个即可)。/喜爱、赞美之情。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17的题。
身怀绝技的地雷
说到地雷,谁都知道它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如果听到有人说地雷会自动寻找目标、主动进攻,恐怕会被当做天方夜谭。可是今天,随着遥控等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身怀绝技、武艺高强的新型地雷已经出现。
诡雷跟普通的地雷一样,由雷壳、炸药、引信三部分组成,它的特殊之处在一个“诡”字上。比如,可以根据敌人的偏好,将诡雷制作成外形精美的小物件诱敌去取,一取即炸;也可设置反排雷地雷,使敌人一排即炸。
智能雷可自动识别和摧毁目标,也叫自寻的地雷。它由特殊的探测器、微处理器、雷壳、雷体和引信等组成。当探测器探测到目标后,立即将信号传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计算出目标运动速度、并实施跟踪。当目标达到它的攻击区后,立即扑上去,追魂索命。智能雷的主动攻击性,突破了地雷以前只是一种防御武器的界限。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雷的命中精度、智能化程度也将大大提高。
化学雷严格来说是一种化学武器,它主要是靠化学毒剂杀伤敌人。化学雷由雷壳、毒剂、炸药、引信等部分组成。爆炸时,借助炸药的能量将毒剂抛洒出去,造成地面和空中染毒。化学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爆式,在地面或地下爆炸,造成地面染毒;另一种是空爆式,即化学跳雷。它采用电点火引燃抛射药,将雷体中的毒剂弹抛到空中爆炸,洒出毒剂。化学雷具有炸点均匀、毒剂扩散快、有效杀伤力强等优点,而又不会落到目标区以外。
核地雷具有一个核爆炸装置,以及一个包括导电线、发火装置、包装防护装置、判读器等在内的成套组合件。使用过程分为设置和引爆两个阶段,根据战术需要,可设在地面、地下和水下。在水下安装时,要先确定设置深度,设置后还委派专人警戒,确保核地雷的安全。引爆时一般采用定时引信、有线电操纵杆和无线电遥控引信。为确保万无一失,还要设置紧急情况下的备用操纵杆。有的核地雷可单兵携带,使用灵活,威力大,是名副其实的小魔王。
(选自《青年参考》)
13.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诡雷、智能雷、化学雷和核地雷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化学雷严格来说是一种化学武器,它主要是靠化学毒剂杀伤敌人。”其中的“严格来说”、“主要”两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的结构是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地雷是战争的武器,在呼吁和__对战争的今天,武器专家们依旧在研制包括新型地雷在内的各种新型武器。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不少于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诠释﹑打比方等
14. 引诱敌人上当﹑自动识别和摧毁目标﹑散射化学毒剂杀伤敌人﹑使用灵活、威力大
15.不能。去掉之后说明就不够准确了
16.总分式
17.(略)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8-12的题。
没有尘埃好不好
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厂里,甚至还会引起尘埃爆炸!
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没有尘埃,太阳直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这就是说,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太阳的威力。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快,也可避免过于急骤降温。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直接有关。实验征明,在没有凝结核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 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湿度达300%一400% 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
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故称“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3—10-7 厘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容易在它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 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将会走向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 产生致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8.“尘埃”令人讨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尘埃” 的好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举例说说第6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仅须说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尘埃有害,尘埃对人类又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也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本文请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拟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会产生污染;(2)引起爆炸
9.(1)反射、折射和散射太阳光;(2)调节地球表面温度;(3)产生云层、雷电和降雨;(4)阻挡宇宙有害射线
10.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举例略)
11.不能单方面地一个角度地去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2.(略)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纳米机器人
①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来尺度的微小空间进行加工制作的技术。当这种技术与仿生学结合在一起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②仿生学是根据生物学原理而进行的,它是生物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物理学家总是模仿生物的行为制造各种灵巧的机器,飞机是模仿鸟类飞行的产物,照相机是眼睛的仿制品,智能机器人更是当前科学家热衷发展的技术。
③ 当纳米技术朝仿生学渗透时,其基本内容就是研制微型机器人,制造一些仅有数千个原子组成的机器,使它们可以在细胞水平的微小空间内开展工作。
④ 瑞典已经开始制造微型医用机器人。据报道,这种机器人由多层聚合物和黄金制成,外形类似人的手臂,其肘部和腕部很灵活,有2到4个手指,实验已进入能让机器人捡起和移动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珠的阶段。科学家希望这种微型医用机器人能在血液、尿液和细胞介质中工作,捕捉和移动单个细胞,成为微型手术器械。
⑤微型机器人的设计是基于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事实上,细胞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纳米机器,细胞中的每一个酶分子也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纳米机器人。
⑥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使酶分子中不同结构域的动作就像微型人在移动和重新安排有关分子的原子排列顺序。细胞中的很多结构单元都是执行某种功能的微型机器:核糖体是按照基因密码的指令安排氨基酸顺序制造蛋白质分子的加工器;高尔基体是给新制造的蛋白质进行修饰的加工厂;加工好的蛋白质可以按照信号肽的指令由膜襄泡运送到确定的部位发挥功能;完成了功能使命的蛋白质还会被贴上标签,送去水解成氨基酸以备再用。细胞的生命过程就是一批又一批的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组群不断替换、更新行使功能的过程,这些生命过程所需的一切能量来自太阳。植物叶子中的叶绿体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制造粮食的加工厂;线粒体是把粮食中储存的太阳能释放出来从而制造能量货币ATP的车间;我们每人每天都要消耗大约相当于自身体重那么多的ATP分子,以支持我们的生命活动和繁忙的工作。细胞中发生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按照DNA分子中的基因密码序列指令井然有序地进行的。
⑦纳来技术与仿生学的结合可以使生物物理学家仿照生命过程的各个环节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微型机器人。可以预料,直接利用太阳能制造食物的机器很可能将在21世纪出现;利用纳来技术可以制造在血管中游走的机器人,以便专门清除血管壁上沉积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利用纳米技术还可以制造能进入组织间隙专门清除癌细胞的机器人,所有这些都已不再是天方夜潭。
18、解释下列词语。
(1) 井然有序:
(2) 天方夜潭:
19、根据文意,请给“纳米技术”和“仿生学”下一个概念。
(1) 纳米技术:
(2) 仿 生学 :
2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删除后会不会改变愿意,为什么?
(1)当纳米技术朝仿生学渗透时,其基本内容就是研制微型机器人,制造一些仅有数千个原子组成的机器,使它们可以在细胞水平的微小空间内开展工作。
(2)我们每人每天都要消耗大约相当于自身体重那么多的ATP分子,以支持我们的生命活动和繁忙的工作。
21、本文原题为“在血管中游走的机器人”,现在改为“纳米机器人”,你认为哪个标题切合,请谈谈理由。
18、(1)很有条理,丝毫不乱。
(2)形容离奇而不可信的说法。
19、(1)纳米技术是指在纳来尺度的微小空间进行加工制作的技术。
(2)仿生学是根据生物学原理研制模仿生物行为的高科技产品的生物物理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
20、(1)“仅”是“只有”的意思,删掉以后,就不能突出这些机器的微小,因为“数千个原子”是很小很小的。
(2)“大约”是不确定数,如果删掉,会误认为消耗的就是那么多的ATP分子。
21、略。(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5—19题。(15分)
起初,奥运会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比赛的场所,比赛的成绩也只是表明了一个新的速度、高度、力量等。可是,自从经济、技术、政治等进入到奥运会后,奥运会就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办奥运会是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就业,获取利润,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等等。参与比赛也是为了千方百计夺金牌、争名次,获取更多的奖金和奖金之外的无形有形的收获。这各种各样的体育之外的欲望的滋生和迅速膨胀,使得奥运会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越来越带有经济目的性,越来越被一些人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难得机会。因为太多的非体育内容的出现,因为大量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丑陋行为的存在,奥运会已经使不少人感到厌烦了。
如今,人们无论是在奥运会之前,还是之中、之后,所能听到、看到和感受的,几乎都是积极备战的紧张气氛,都是拼力训练的情景,都是相互调查了解的行为,都是各自封闭保密的私下运作等等。这样的情形,可能是比较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四年一次的比赛间隙。有总体设计的奥运战略,有具体目标的奥运会计划,有各式各样的奥运会资格选拔等等。奥运会人为地变成了一次世界性的体育战争,变成了世界性的体育搏杀。本来应该是影响、引导、推动民众体育运动的奥运会,现在变成了少数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花费大量时间、物质培养出的体育尖子人员的斗法斗技场。体育运动成了一种职业,成了人生的全部,成了唯一的目标,这样的体育难道还会是所有人的节日吗?
奥运会正在被人们拼争和举办着,但是,这不仅仅是为了体育!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这只是少数人的事情!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原则,眼见着和大多数人愈来愈远了!比起奥运会来,我们普通人更加需要的是现实的体育活动环境、设施和场所,遍布身边的体育运动,才是我们大家的、真正的奥林匹克。
15.根据文意回答,下面符合“设计奥运会的最初用意”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种体育比赛,自然是免不了竞争的,竞争的目的,只能是纯体育的速度、力量、高度、技能的竞争。
B.为人们提供—个相互比赛的机会场所,影响、引导和推进民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C.举办奥运会能刺激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
D.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培养出体育尖子人员,使运动员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价值。
16.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更快、更高、更强的积极向上的竞技追求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归宿。
B.不断的激烈的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C.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并不是都能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的。
D.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体育运动。
17.奥运会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概括回答文中列举了哪些体育之外的欲望。(3分)
答
18.联系全文,说说“我们大家的”“真正的奥林匹克”应该具有怎样的内涵?(3分)
答
19. 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降下帷幕,描述最令你感动的画面,说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答
15.B(A、C、D项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16.C(A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外在表现。B项只是作者的疑问。D项是“远离奥林匹克精神”)
17.刺激经济,(1分)提高国家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1分)夺取金牌,获取奖金或其他收获。(1分)(整句全写出,未概括,总体扣1分).或:①举办方是为了借奥运会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提高本国政治地位,弘扬本民族文化和激励国民精神;(2分)②参与比赛者是为了夺金牌、争名次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欲望。(1分)
18成为纯粹的速度、高度、力量的较量(1分,或成为纯粹的体育运动,或答第一段第一句奥运会最初的用意,意对即可),是所有人参与的运动(1分,或答是所有人的节日),是身边的便利的体育运动(1分,或答现实的体育活动环境、设施和场所,遍布身边的体育运动)。19。描述画面2分,感动理由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事件,有专家担心可能会导致严重事故。为何会发生核泄漏事件?是否会造成和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一样的严重后果?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冯毅对这些疑问做出解答。
为防止核反应堆内大量放射线从堆芯穿透出来,一般反应堆设有三到四道屏障。第一道是把核燃料放在陶瓷芯块中,使得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气体产物保存在芯块中;第二道是合金制造的包壳,把陶瓷芯块密封在其中,使得其在高温下不与水发生反应;第三道是耐压力容器,避免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反应堆厂房;第四道是反应堆安全壳,一般是厚近10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墙,里面衬有防辐射金属材料,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安全壳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万一前面的措施失灵,它能保证周围居民遭受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核电站从选址到设计都有严格质量监控,对抗震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但这次日本遭受的特大地震,可能已经超过了当初的抗震标准,因此发生了泄漏事件。
核反应堆在停堆后仍需要对堆芯进行冷却,因为核燃料有自衰变余热,若长时间得不到冷却,会使得堆芯温度上升,导致核燃料棒熔化。一般停堆后,冷却系统泵所需的电力需要从外部输入,同时备有多台应急发电机供电。但日本强震后,福岛核电厂外电网瘫痪,应急柴油发电机短暂运行后也中断了。
虽然目前福岛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控制在安全壳内,但核电站安全壳面临超压风险。因为冷却水变成__蒸气后聚集在安全壳内,需要向外部大气进行排放,以避免安全壳密闭失效。如果安全壳失效,将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核扩散。
一旦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计划。在核反应堆自动停堆后,首先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冷却水的流失,冷却核反应堆堆芯;随后要封闭核污染区,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清洁;随后,要疏散周边人员;接下来,要根据泄漏的等级,疏散周围人员。
日本这次核电站发生的爆炸和切尔诺贝利爆炸有根本上的区别。切尔诺贝利是老式反应堆,核反应堆温度过高引发了反应堆周边结构和组织燃烧,进而发生爆炸。而福岛目前是氢气达到一定浓度后引发的化学爆炸,发生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之外。之前报道中提到日本核电站在减压时排出放射性蒸气,这些蒸气升高到3000米高空就会被稀释掉,如果吹到海上,不是长期持久释放,也会被海水稀释。
10.下面对核电站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4分) ( ▲ )
A.虽然核电站选址和设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抗震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但由于当初核电站设计未达到抗特大地震的标准,因此发生了核事故。
B.核燃料有自衰变余热,核反应堆停堆后仍需对堆芯冷却,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冷却,使得堆芯温度上升,导致核燃料棒熔化,因此引发了核事故。
C.一般核反应堆停堆后,冷却系统泵所需的电力需要从外部输入,由于应急发电机和核电厂外电网都中断,不能使冷却系统泵运行,因此引发了核事故。
D.冷却水变成__蒸气后聚集在安全壳内,需要向外部大气进行排放,以降低安全壳超压风险,正是因为向大气中排放了__蒸气而引发了核事故。
11.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一旦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计划。
▲
12.联系上下文,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
10、D(仅仅向大气中排放__蒸气不会引发核事故)
11、“一旦”也只是假设发生了核泄漏,删去了就表示已经发生了,“立即”删去体现不了时间的紧迫性。
12、通过对比说明这次事故远没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严重,消除人们对这次事故造成的恐惧心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