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2)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开始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3)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4)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宵草、夜开花等,都是昼闭夜开的花。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
(5)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摘自《植物也要睡眠吗》)
15、根据文意,把“有些花儿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这句话还原到适当的位置。应还原到第______段前。
16、第3段中举蒲公英花和胡萝卜花的例子要说明什么?
答:
17、本文具有语言生动的特点,请你举出一例并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
答:
15、第(4)段。 16、各种各样花儿睡眠的姿势各不相同。
17、示例:(1)如“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植物(红三叶草)昼开夜合的睡眠现象。
(2)如“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植物的花儿睡眠的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
(3)如“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花儿睡眠的姿势各不相同。(4分)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节选自法布尔的《绿色蝈蝈》)
10、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描写蝈蝈的叫声的语句,简要说说“我”所感受到的蝈蝈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答:
11、这两段主要是写蝈蝈的歌声,开头为什么要从蝉写起?
答:
10、“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其余的则是伴唱”蝈蝈的叫声特点是音低而柔和。
11、写蝉一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二是便于把它们作比较。它们都善于歌唱,不过两者的叫声不同,一个大而强,一个低而弱。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节选自《看云识天气》)
7、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用文段中的原话回答。
答:
8、按照云的不同光彩,云可以分为哪四种?它们的色彩是怎样的?
答:
9、“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天气规律?
答:
7、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8 、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虹,彩色圆弧;霞,红色。
9、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2~26题。(14分)
① “稀土”一词源于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他于1794年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后来被称作硅铍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物质,经分析证明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后人称作“钇土”的Y2O3)。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代表着一类元素,一直沿用至今。
②世界稀土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印度。资料显示,2011年在全球已探明的1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6%;俄罗斯稀土储量为1900万吨,占全球19%;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全球13%。
③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在军事方面,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能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航天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
④在冶金工业中,将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里,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
⑤在石油化工方面,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媒铝催化剂大1。5倍;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⑥在玻璃陶瓷制作中,稀土氧化物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塑料及金属餐具等的抛光;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⑦稀土是一种稀有的可再生资源。但近年来,我国稀土私采乱挖、浪费资源、走私等情况猖獗,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仅为60%,大型的民营企业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稀土资源被大量浪费,并由此引发巨大环境问题。
⑧一是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由于稀土矿含量很低,开采中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每开采10吨稀土氧化物要剥离表面和出池尾沙1000-1600立方米,破坏大量地表植被。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
⑨二是稀土提炼、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稀土湿化冶炼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氨、氮、硫酸根、氯离子,放射性物质超标达几倍到几十倍。这些有毒的溶液长期残留地下,一旦污染地下水资源,后果不堪设想。稀土焙烧、冶炼和电解系统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未经处理或治理不达标排放现象还相当普遍。
⑩稀土开发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稀土行业走过弯路,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选自《中国环境报》有删改)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23.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稀土是“工业黄金”?(4分)
24.第⑦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5.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第⑧段中“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21世纪教育网
一句中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22.稀土的发现、分布、用途及开发带来的危害。(2分,每1点0.5分)
23.军事方面、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的制作。(4分,每点得1分)
24.过渡(承上启下)(2分)
25.举例子(1分),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说明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造成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或具体、准确说明了稀土开采造成了生态破坏问题)。(1分)
26.不能(1分)。约是指大概,表估计,意思是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占地大概20多亩,删掉后与客观事实不符(1分),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7题。(11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①在祖国的西部,在那遥远的地方,自古流传着许多自然质朴的民歌。其中“花儿”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吟咏主题、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朵盛升于大山乡野的奇葩①。
②“花儿”也称“少年”,是中国西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花儿”滋长于西北青、甘、宁、新四块文化沃土之上,并为汉、回、土、藏、撒拉、蒙古等民族传唱。按地域流派划分,“花儿”可分为洮岷“花儿”和河湟“花儿”两种。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更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河湟“花儿”最早见于明代,至今流传了 500多年。
③“花儿”的唱法跟曲调有关,不同的曲调有不同的“令”。按照演唱区域划分,可分为“湟源令”“川口令”“循化令”等;按照演唱民族划分,可分为“土族令”“撒拉令” “保安令”等;按“花儿”的衬词又可分为“白杜丹令”“水红花令”“沙燕儿绕令”等等。 民间自发形成的“花儿会”为这种民间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据统计,河湟地区有上百种“令”,至今仍在举行,并且规模盛大的“花儿会”达30多处。
④热爱自然,热爱“花儿”的河湟人,________是劳作田间、放牧山野,________赶赴集会、外出打工,________在赶车的路上,一有闲暇,________要漫上几句悠扬婉转的“花儿” 以表心怀:“‘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②。”在这里,人人熟悉“花儿”的内容和唱法,人人有一副唱“花儿”的好嗓子,男女老幼遨游于“花儿”的海洋,尽情表 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⑤河湟“花儿”的取材十分广泛。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zōng jiāo 人文、民俗风情,从天文地理、自然风物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凡人类生活中的万象百态,无所不包。
⑥礼赞生命、歌唱青春是“花儿”的主旋律。少年时代是人生中最为宝责的时光, 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憧憬着未来和希望。“花儿里赛不过藏金莲,人里头好不过少年。” “花儿”告诫青少年,青春易逝,要珍惜韶华,发奋学习,有所作为,才不辜负美好的生命和青春。“年轻的时候草尖上飞,老了时再不会后悔。”通俗的语言传递出老百姓朴实的人生观,它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典诗句一样,有着强烈的警示意义。
⑦诉说衷肠、歌唱爱情是“花儿”的生命。在田间地头,在除草的妇女们“尕马儿你拉回了来,拉回了缓来”的婉转的歌声里,蕴涵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也流露出一对在外务工丈夫深切的思念。在山岗野岭,年轻的牧人高唱“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一对儿杜丹”。歌喉里燃烧着青春的激情,传递着他们对爱情的憧憬。
⑧此外,“花儿”还涉及出门人对家乡的思念、亲朋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新时代风貌和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内容,虽数量相对较少,但情真意切,听来回味无穷。
⑨河湟“花儿”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比兴手法的使用,使河湟“花儿”生动传神,美如天籁。例如,“红嘴鸦落给了一河滩,咕噜雁落在了一草滩;拔草的尕妹妹坐塄坎③,活像是才开的杜丹。”
⑩河湟“花儿”以朴实、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曲调表达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河湟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注]①葩(pā):花。②个家:自己。③塄坎(léngkǎn):田埂。
23.第④段中空缺处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论 或者 乃至 就 B.不论 或者 甚至 都
C.无论 还是 甚至 都 D.不论 还是 乃至 就
24.选文第③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上”和“多”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用“||”划分选文⑤⑥⑦⑧段的层次,并说明其结构关系。(2分)
⑤⑥⑦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从选文来看,河湟“花儿”的基本主题有哪些?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C【解析】本题考査关联词语的使用。做这类题目时要明确这句话总体上是一个什么关系的复句,然后这个复句又由什么分句构成。这句话是说河湟人热爱“花儿”的,总体上是一个条件复句,应该用的关联词是“无论……都”;前面几个句子是一个递进复句,强调在任何时候都唱“花儿”,应该用的关联词分别是“还是”和“甚至”,故选C。
24.分类别 列数字
21不能。(1分)“上”指达到,是推测;“多”为整数后的零头。如去掉则为确定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6.⑤丨|⑥⑦⑧ 总分关系
27.①礼赞生命、歌唱青春。②诉说衷肠、歌唱爱情。③思念 家乡、亲友,展现时代风貌等。(答出前两点即得2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4—17题。(共8分)
黑色金子──石油
①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很多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航空煤油等都是石油产品,日常生活中部分电力的供应也来自石油。美国有45% 的能源供应来自石油,我国能源中石油所占比例为23%。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生活中有6000多种产品,例如润油膏、橡胶、合成纤维等等,都是石油产品。石油像黑色的金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开采。
②石油是怎么生成的?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在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如古生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③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④分散在岩层的石油又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石油不是聚集在沉积岩中,而是透过岩石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分布更低的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直至停留在被完全封闭的储集岩中。储集岩是聚集石油的岩石。储集岩形成了储藏石油的地质环境──圈闭构造,它是阻止石油被继续运移的地质构造。石油的这种聚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块海绵吸收一样。正因为有了储集岩和圈闭构造,石油才能够安静地在地下定居,等待发掘者的到来。
⑤石油的生成、聚集需要相当规模的储集岩及储集岩形成的圈闭构造等几个要素,上述诸要素任何一项缺失或“不佳”,都会对石油生成全过程产生影响或破坏,导致仅形成规模较小的石油生成、聚集,而不具备商业开采的价值。(选文有删改)
14.选文②—④段主要介绍了石油的 和 两方面的内容。(2分)
15.选文①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6.选文②段加点词“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17.资料链接:(2分)
201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对此,结合本文,请你列举两项在保护、节约、利用石油资源方面的绿色消费方式。
14.生成和聚集。 2分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15.举例子(1分),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石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1分)。
评分标准:答出“举例子”得1分,答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得1分。共2分
16.不能,“至少”起限制作用,说明了石油生成所需的最短(少)时间是200万年(1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共2分
17.示例:①少乘(开)车,多步行。 ②少坐飞机,改用其他绿色出行方式。
③少穿合成纤维衣服,多穿棉质衣服。 ④少用橡胶产品。
⑤少用润油膏,改用其他产品。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2分,多答不扣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共2分
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
王月
①为什幺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身处在彩色世界中的人们,会因为红色而激动,也会因为黑色而沉静,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关系。日本著名的色彩心理学家木下代理子指出:色彩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色彩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给人好运,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②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③说到色彩的魔力,我们先来回答文章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特别小心?因为不同的颜色即使处以同一位置,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④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会使人感觉黑色的那个格外重,而浅色的就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⑤日本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02分钟就出来亍,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幺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⑥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惹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选自2011年第6期《教师博览》)
17.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请问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进行说明的?(4分)
答:
18.第⑤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色彩能给人带来健康。 ( )
(2)文章开篇连续提出两个与颜色有关的有趣问题,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 )
(3)作者举黑色的保险柜给小偷第一眼感觉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理由。
17.(4分)视觉感受 重量感受 时间感受 疲劳感受 (每个1分,顺序不论)
18.(4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人的时间感会受周围的色彩扰乱(影响)。(2分,意对即可)
19.(3分)(1)×(2)√(3)√(每小题1分)
阅读下文,完成6-7题(10分)
PM2.5的京城游记
汪 去
我是一个PM2.5颗粒。我们家族的中文名字叫颗粒物,我还有个英文名字叫particulate matter。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的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他们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和PM10与PM100两位老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的个头是最小的,我的直径只有2.5微米以下,所以科学家们给我取了名字叫PM2.5。
2.5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粗细的1/20,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就看不到我。
这些天来,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自然界的风,把整个北京城都逛了一遍。
旅行途中,各种化学物质也开始学会了搭顺风车,像一些对人类有致癌效应的物质,如危害人类生殖系统的二�英,还有一些重金属,不厌其烦地靠近我们家族的队伍,想吸附在我们身上和我们一起旅行。虽然很不情愿,但我们本身是热情好客的,又磨不过他们的纠缠,只好同意了。
在环绕北京城的旅途中,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原来分散在各个城区的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和病毒。庞大的队伍管理起来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没办法,就像人类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也鞭长莫及,只好随他们去了。
旅行的这几天,北京城里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迟飞、道路拥堵,人类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我看到很多人又把非典时期买来的防病毒口罩拿了出来,戴了一层又一层,平常热闹的地坛公园最近也冷清了许多,据说是我们家族的旅行让他们产生了恐惧,大人和孩子都不敢出来散步了。
家族里的有些兄弟姐妹,旅行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进去。直径超过10微米的PM100,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PM10可以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我,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顺利进入下呼吸道,再之后。我就顺理成章地进入肺泡之中,然后通过气血的交换进入到人体的各个血管。
我本身并不能对人类造成危害,但是一些粘附在我身上的化学物质,诸如二�英、重金属,他们会对人类的身体器官造成伤害,让人类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对此,我也是无能为力。
据说,最近我们家族内部也在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因为队伍实在是太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大;还有一个是来自人类的压力,他们认为我们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但是,平心而论,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如果人类可以少开一天车,少向空气中排放一些废气,也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土壤。如果说有罪的话,人类才是始作俑者。
(《知识窗》2012年第2期,有删改)
6、什么是PM2.5?(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PM2.5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空气中直径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
7、(1)PM2.5可携带化学物质和病毒进入到人体各个血管,会对人类身体器官造成伤害(2)导致雾霾天气
丝路织锦
青玄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结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__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
②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③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④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总之,羊、鸟、麂、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yī sī lán jiāo 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凡骑射、饮酒形像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
⑤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善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
⑥初唐时期,联洙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沿途丝路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花蕾的配合,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图案样。联珠团花”幻多变的饱满女晶腻,层次也更丰富·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⑦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蜩文物戒妙:主要是擐韩,少量为缔、墟和批靖。邵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抿锦上所表现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最瘫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摧眼夺目·仿佛讲述着车为凡扣的历蔓细节,也再班向世人表明·塞上鸵铃、太蘸孤烟妁鲑辆之路,不仅但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重是中西文化最向汇流的遣琏,
8从织法上看,织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9细读第⑥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的特点。
8【参考答案】平纹经锦,斜纹经锦,联珠纹锦.
【详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从二段中“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答案应该在二段后的内容中提取,在提取时要注意具有标志意义的语句,如“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 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等。
9【参考答案】中国花卉与西来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新图样;图案饱满,轮廓细腻,层次丰富。
【详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做题的关键是审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盛唐之后”,这样范围就确定了。范围确定之后再进生概括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aef33a0a7262e908.jpg]
阅读《最佳饮料——白开水》一文,回答16—20题。(共12分)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 【A.】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B.】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C.】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30毫克/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克/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D.】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0C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0C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17.为什么其他的饮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3分)
18.第④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2分)
19.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它所在的正确位置是( )(从A.、B.、C.、D.处选择)(2分)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参考答案】16.最佳饮料——白开水 逻辑顺序
17.一是饮料中糖分和热量偏高过量饮用会引起肥胖或渐趋瘦弱;
二是饮料中的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引起消化不良;
三是饮料中的电解质会降低食欲加重肾脏负担;
四是长期饮用纯净水会造成营养失衡;
18.不能删去,“一般”是限制性词语,是说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大多很高,并不是全部都高,去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说明方法:举例子和列数字
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成人每天正确的饮水量和方法。
20.B
【详细解析】本题为说明文阅读。
16小题要知道基本的说明文术语及意义。
17小题要确定范围,提炼出答案。即文章第四段,同时有词语上的标志。
18小题是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理由的回答上要注意模式“该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去掉后会出现的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19小题为说明方法的考查,要写全面,注意运用说明方法的语句本身及其前后语句的内容,正确作答。
20小题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尤其是“其实”承上的作用特别明显,是对上文错误认识的一个纠正。所以应放在B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