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去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②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③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④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是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⑤说到儿童,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是甜食。千万不要以为甜食的甜味都来自普通的蔗糖,许多甜腻的食品,如蜜饯、雪糕、糕点等,加入的是甜度相当于蔗糖300一50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糖精钠经水解后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它能破坏我们的泌尿系统,很可能导致膀胱癌。
⑥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早起,买根加了疏松剂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碟牛肉膏牛肉和瘦肉精火腿肠,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下班,买点尿素豆芽和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
⑦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12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3 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
14 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加点字“约”在表达上的作用。(3分)
答:
15 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使用。
B.可以适量使用塑化剂,它能让饮料更浓郁,有云雾感,更可口。
C.长期过量食用含有糖精钠的甜食容易患上膀胱癌。
D.我们鼓励适量使用无害或低毒的食品添加剂。
(4分,每问2分)(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抑郁是把软刀子
①抑郁是一把软刀子,它切割着你的心灵,你能感到心痛,但是却看不到这把软刀子。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某一时刻都会经历抑郁的折磨,但是有时自己又感觉不出来。比如,在生活中什么都感到没有意思,情绪低落,不愿说话,更不愿搭理他人。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患有抑郁症的人思维缓慢,无精打采,唉声叹气,忧心忡忡。
②心理卫生专家把严重持久性的抑郁分为三种。一种是双向情感障碍,表现为既有情绪高涨的狂躁发作,又有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第二种是重型抑郁症,表现为抑郁长期发作,严重时有自杀行为。第三种是轻度抑郁,表现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持续时间达两年以上。
③一些心理门诊统计表明,后两种抑郁女性比男性高出一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件都是应激源,尤其是不良事件(不良应激源)对心理的刺激最大,它常常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便出现种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女性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多一些应激源和应激反应。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女性抑郁患者比男性多。
④抑郁产生的诱因当然是各种各样的。最近发生的一起女性抑郁症更让人了解到一些新的因素也可以引起抑郁。35岁的秦琳不小心患了丙型肝炎,医生为她开了能抑制肝炎病毒并能促进免疫系统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共同杀灭病毒的强效药物,结果,秦琳的肝炎得到控制,但他却陷入了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中,然后是极度抑郁。一天在家无人时,她往自己身上浇汽油,好在邻居及时发现。
⑤对秦琳的调查发现,她服用的是α干扰素和白介素-2是两种最常用的免疫促进剂,国外最新的发现表明,干扰素之类的物质虽然能有效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灭杀致病病原菌,但是,它们对情绪也有一种毒性,能诱发一些病人的苦闷心态,最后可能导致严重抑郁。
⑥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而且属于那种很轻的心理疾病。一般人都忌讳自己有心理障碍或疾病。其实心理疾病就像感冒一样,随时都可能在某一时期发生。女性发生的情况多一些并不意味着女性不如男性。相反,如果心理疾病能得到早期的治疗和疏导,反而会使人更加健康。对于女性来说,还有一大优越于男性的法宝,即“唠叨”。当你向亲人、朋友甚至同事唠叨一些事,宣泄了心头的积郁之后,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所以,家里的其他人应有意识地接受女性的唠叨,这对防止女性的抑郁和其他心理疾病大有好处。
⑦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大夫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疗法,并配合药物治疗、行为疗法、集体疗法等方法,很快就会见效,有时比治疗普通感冒还要简单。当然,对于严重抑郁患者,可能治疗时间要长一些,也会有反复,但是也非常有效。
19、读完全文,请说说文章主要说明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
答:(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0、从第②段内容看,作者认为抑郁是把“软刀子”,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引用秦琳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22、第⑤段“它们对情绪也有一种毒性,能诱发一些病人的苦闷心态,最后可能导致严重抑郁。”中“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1)抑郁症的表现 (2)抑郁症得病的原因 (3)抑郁症的治疗。
( 评分:每方面1分,共3分。)
20、有的表现为心境恶劣,情绪不佳;有的表现为情绪高涨的狂躁发作;有的甚至有自杀行为。
(评分:各1分,共3分,顺序不拘)
21、抑郁产生的诱因是各种各样的,一些新的因素也可以引起抑郁。
(评分:共2分。)
22、不能。因为“可能”表示推侧,干扰素导致严重抑郁的只有个别的例子,并没有得到广泛论证。如果去掉,则表明肯定语气,与原意不符。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1]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__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__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1]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7、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8、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
(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
(不超过10个字),最后 (不超过15 个宇)(3分)
19、第③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
20、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3分)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17说明“小品建筑”名称的由来。(2分,意思对即可)
18 “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 “群体性’的内涵 以太和殿为例作具体说明(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举例子(1分) 说明建筑群体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并起着重要的作用。(1分)
20“九龙壁”属于小品建筑。(1分)它是“宁寿宫”中的一个独立的、但又与整个建筑群相配的小建筑。它起到装点“宁寿宫”的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20题。(共6分)
方便食品
①方便食品的优点是烹饪简单,易于储藏。满足这两点,重要的是保质。几十年来,人们研发出三种制作方便食品的方式:脱水、速冻和抑菌。
②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其中也包括微生物,如果把食物中的水分去掉,导致食物变质的微生物便很难存活,食物保质期也就会延长。
③方便面是将面条先像织布一样盘织在一起,再经过蒸煮使之熟化,而后便放入油锅炸透定型,脱去面条中的水分。用油炸来脱水,不光是为了让面条易于保存,更重要的是能令它经热水一泡便迅速回软涨发。因为面粉中富含小麦淀粉,如果只是简单烘干,它便会在面条表面形成一层类似保护壳的膜,水分子很难进入。而经油炸后,这层膜上会形成许多微小气孔,水分子便可由此进入,使面条变软涨发。
④方便米线和方便粉丝也是人们常吃的东西,它们的原料分别是大米和土豆(或红薯),它们所含的淀粉中小麦淀粉很少,因而米线和粉丝的脱水,完全不需要油炸,蒸煮后直接烘干就可以了,再遇热水时,便能直接吸水涨发。但是米饭和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米粒在煮熟后,黏性会变得很大,互相粘在一起,直接脱水无法保证每粒米的干燥程度一致,所以对它脱水就要换另一套路。淀粉在湿润的环境中,若经短时间加热,性状将发生改变:变得本身虽不黏,但再遇热水就会非常黏软,且体积膨胀,这个过程就叫“α化”。经过“α化”处理并烘干的大米便得名“α化大米”,也就是方便粥饭的原料。然而遇热水后的“α化大米”,并非是米粒做熟的状态,只是具备了类似的口感,好在并不影响营养和消化。
⑤速冻又叫急冻,也就是把食物急速低温冷冻,通常在-18℃以下的环境中才能实现。除了脱水、速冻,对付好氧性微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隔绝空气,让它们不能有氧呼吸。这就需要一个密封的环境,真空包装的食品就是这样做到的,将包装袋中空气全部抽走,既不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又可以延长保存时间。罐头的保鲜也是同理。而要想消灭厌氧性微生物,就必须依靠防腐剂了,当然它对好氧性微生物同样奏效。如今,最常用的防腐剂是亚硝酸盐、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这三种物质能破坏微生物体内的各种酶,但因此也多少带些毒性,故而罐头和真空方便食品不要吃得太多。
(取材于《省事与保质》)
19,阅读文章第②-④段,说明其中提到的方便食品不同的脱水方式。(3分)
答:
20.小张同学酷爱一种名为“多过多”的果杯,每天至少吃一杯。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相关知识,分析该产品说明存在的问题。并劝说小张少吃这类食品。(3分)
【材料】
下面是该罐头果杯的产品说明。
【商品正面】多果多果杯(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
【商品背面】品名:糖水黄桃罐头果杯
配料:黄桃、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山梨酸钾
贮存条件:常温避光保存
保质期:18个月
存在的问题: 劝说:
19.参考答案:第一种是利用油炸方式脱水,第二种是蒸煮后直接烘干脱水,第三种是先将食材“α化”处理后再烘干脱水。
评分标准:共3分,每种方式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20.存在的问题:产品说明中“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与实际不符,因为山梨酸钾就属于防腐剂,因此产品有虚假宣传的问题。(2分)。劝说:小张,这种罐头里含有防腐剂,带有毒性对身体不好,还是尽量少吃吧(1分)。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0题。(共7分)
给抗生素“把把脉”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厂家、药店、医院,受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查整顿效果有限。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发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19.第②段结尾处的例子意在说明: 。(3分)
20.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的例很多:王阿姨出现了头痛、发烧等症状,因为家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不见好转,第二天,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且非细菌性,医生给她开了药,于是服用。第三天,为让自己早点痊愈,王阿姨在服用医生开的药的基础上还加服了原有的头孢氨苄胶囊。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材料,简要分析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4分)
【材料】
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人类传染病中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流行性感冒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形下7-10天左右痊愈,但有的人会感到疲乏无力,且会持续2-3周。
答:
19.(3分)滥用抗生素是如何诱导细菌感受态产生,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增强的。
20.(4分)阿莫西林、头孢氨苄胶囊都是抗生素,而使用抗生素要严遵医嘱,自行服用是错误的;且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也不行;王阿姨患的是流行性感冒且非细菌性,属于病毒感染,不可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形痊愈时间一般为7-10天,过于心急又滥用了抗生素头孢氨苄胶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7分)
①有人在亚利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颗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的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到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的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竞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 13 米多,侧根长 6 米以上,根幅 14 米,相当于冠幅的 30 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特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8. 选文第①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 ,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链接材料中“纺锤树”有什么抗旱本领?并做简要说明。
【链接材料】 (4分)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身材高大、体形别致的树。这种树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超过5米,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巨大的纺锤竖立在地面上,人们叫它“纺锤树”。当旱季到来时,它脱落完身上的叶子,以“节约用水”来维持生命;到雨季时,它不但能很快地长出叶子,而且能拼命地“喝”水,迎接下一个旱季的来临。
答:
18. 用具体事例突出植物抗旱本领的神奇;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 分)
19. 纺锤树的抗旱本领包括:减少水分蒸腾和贮藏水分以备不测的抗旱本领。(2分)解说(2分)
阅读《走近森林》,完成18—19题。(6分)
走近森林
① 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
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
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
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
⑧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18. 文章第①段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2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借助上文的知识,说说密云水库上游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原因。(4分)
1960年,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的华北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建成时,上游林地面积只有40万亩。50年来密云通过植树造林、爆破造林、飞播造林等多种形式,在库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行动。现在水库上游林地面积已达133万亩,林木覆盖率77.16%,密云水库上游已经成为北京林木面积最大、林木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18. (2分,每点1分)答案示例:将复杂的事物说得条理清楚;让人们从多个方面明白了森林里蕴藏的资源极其丰富。
19. (4分,每点2分)答案要点: 有效地涵养水源,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水库水质。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7—18题。(共8分)
① “稀土”一词源于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他于1794年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后来被称作硅铍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物质,经分析证明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后人称作“钇土”的Y2O3)。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代表着一类元素,一直沿用至今。
②世界稀土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印度。资料显示,2011年在全球已探明的1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6%;俄罗斯稀土储量为1 900万吨,占全球19%;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全球13%。
③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在军事方面,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能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航天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
④在冶金工业中,将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里,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
⑤在石油化工方面,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镍铝催化剂大1.5倍;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⑥在玻璃陶瓷制作中,稀土氧化物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塑料及金属餐具等的抛光;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⑦稀土是一种稀有的可再生资源。但近年来,我国稀土私采乱挖、浪费资源、走私等情况猖獗,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仅为60%,大型的民营企业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稀土资源被大量浪费,并由此引发巨大环境问题。
⑧一是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由于稀土矿含量很低,开采中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每开采10吨稀土氧化物要剥离表面和出池尾沙1000——1600立方米,破坏大量地表植被。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
⑨二是稀土提炼、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稀土湿化冶炼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氨、氮、硫酸根、氯离子,放射性物质超标达几倍到几十倍。这些有毒的溶液长期残留地下,一旦污染地下水资源,后果不堪设想。稀土焙烧、冶炼和电解系统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未经处理或治理不达标排放现象还相当普遍。
⑩稀土开发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稀土行业走过弯路,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选自《中国环境报》有删改)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4分)
18.阅读选文第⑦——⑨段,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从哪一个方面说明稀土开发带来的问
题 (4分)
【材料一】
江西赣州市的龙南县,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山上,山顶基本被削平,到处可见红褐
色的裸露的山体,与周围郁郁葱葱的两座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地人说,那座山就是
早些年开采完稀土后留下的山体,现在几乎寸草不生。
【材料二】
江西赣州市的黄沙村边有一条河,村民叫它黄沙河。村民们说:“以前我们喝水、
浇地都用河里的水,现在由于用来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携带泥沙流入河里,河水
浑浊不堪,我们用河水浇地只长苗不抽穗,人下一次河,手脚都会蜕皮。”
材料一:
材料二:
17.稀土的发现、分布、用途及开发带来的危害。(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8.材料一: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问题。
材料二:稀土提炼、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共4分,每个要点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19小题。(共7分)
①2002年10月中旬,英国《卫报》评出了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殊荣”的,竟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②塑料袋“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发明曾经使人类欣喜若狂。用塑料袋装食品,装衣物,装垃圾,重量轻,造价低,携带和使用方便。所以一经问世,使用者遍及全球。塑料袋的出现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产生的危害却伴随了它存在的全过程。
③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里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市场上被人们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其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由于聚氯乙烯的性能差,加工成薄膜时必须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和稳定剂,添加的物质大多是有毒有害的。
④研究还表明,塑料袋在高温下使用,塑料中的有毒成分会很快挥发出来,从而对食物造成污染。当烫热的食物放进塑料袋中时,塑料袋受热可能会产生一些聚二苯、聚三苯等致癌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
⑤塑料袋最大的危害在其使用后。废弃的塑料袋,因为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和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也不会分化、降解。大量弃置的塑料袋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于是人们企图通过焚烧的方式解决问题。事实和实践证明,这一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产生新的危害——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
⑥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世界上一些知名海湾,海底的珊瑚因被漂浮在海面的大量塑料袋遮住阳光窒息而死亡。还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据悉,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
⑦看来,塑料袋退出社会生活舞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1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划线句中的“全过程”及其“危害”是什么?(4分)
19.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对下列材料中的描述作合理解释。(3分)
【材料】
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几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18.4分。
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添加的物质对人体有害。(1分)
②使用过程中遇高温产生有毒物质对健康有害。(1分)
③使用之后变成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如果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动物误食会造成死亡。(2分)
19.3分。
①因为用塑料袋装食品,装衣物,装垃圾,具有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一经问世,使用者就遍及全球,所以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几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1分)
②因为它重量轻、数量多,所以散落在土地、河流、高山、海洋……无所不在。(1分)
③因为塑料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和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所以它们是“永生”的。(1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7分)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从骆驼鼻孔中得到灵感,计划完成一项貌似不可完成的任务----在沙漠里种植一片人造森林。这个计划建在卡塔尔的巨型露天温室耗资330万英镑,将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生态系统带到这个地球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一切都得益于这种驼背哺乳动物的鼻子。
科学家将借助自然力量实现“撒哈拉森林计划”。按照该计划,用于浇灌树木、蔬菜和水藻的水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地表水,二是用泵从沙地以下200米处抽上来的冷水将水冷凝。撒哈拉森林计划中灌溉系统的运作原理和骆驼鼻孔的作用一样。骆驼呼出湿气,鼻子马上将它们吸回,冷凝成水,这样骆驼就能在炎热的荒漠中活下来。晚上,这种哺乳动物还能用鼻孔从温暖潮湿的空气中吸入水分,从而保证体内进行正常的水合作用。
从骆驼鼻孔得到启发的设计师们表示,他们将把这一理论用在这个10000平方米的沙漠计划的取水方案上,目前已成功进行了相关试验。他们还将利用太阳能把水输送到这个巨大玻璃结构建筑物的任何地方。
炎热的沙漠空气会蒸发夜间形成的地表水,但巧妙地放置树篱可以将它们在逃入空中之前冷却下来,从而使这个温室保持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理想温度。树篱制造的较冷的湿气在这个温室周围流动,然后进入含有从沙地深处抽上来的冷水的冷管中,再次被冷凝。这将为温室里的所有植物源源不断地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潮湿空气。
撒哈拉森林计划的挪威籍首席执行官乔金-豪格表示:“卡塔尔的这个试点项目将证明用技术系统减少废水的好处。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是,那可能有助于设计有利于环境、社会发展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
撒哈拉森林计划的迈克尔-波林还是康沃尔“伊甸园计划”的主要建筑师之一,他对《新科学家》杂志说:“充分利用表面海水间的温差,确保该计划是环保的,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按照目前的计划建设的这个温室最快会在今年7月投入运营,11月在多哈举行第十八次缔约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游客将有机会亲临现场,参观这个人造的巨型沙漠绿洲。
18.结合文章上下文内容说说画横线句子不可去掉的理由(3分) (选自2012年某科技网)答: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本文内容分析,两项发明体现了哪些共同理念?(4分)
【材料】纳米比亚沙漠甲壳虫生活在每年只有半英尺降水量的地区,为了解渴他们从空中汲取相当于自身重量12%的水。NBD Nano创始人之一Deckard Sorensen受到这种沙漠甲壳虫的启发研制出了一种可以从空气中吸取到水分的自我填充水瓶,他希望可以在2014年将其在市场上推广。Sorensen坚持说这项技术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他说公司已经对外展示出了只需一些太阳能电池和一个可充电式电池就足以满足能源方面的需求。这表明这项设备很可能可以附设在交通工具,建筑,甚或一个跑步者身上,而仍然可以汲取到自身所发需的全部能源来使空气穿过有特殊涂层的设备表面。
答:
18、上文向我们介绍在沙漠里种植一片人造森林这个撒哈拉森林计划,下文为我们介绍这一计划中的灌溉系统的运作原理和骆驼鼻孔的作用是一样的。从而通过骆驼鼻孔的作用来介绍这一计划的运作原理。本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分:共3分,上文内容概括1分,下文内容概括1分,作用1分。
19、两项发明都源于仿生学,都用的是创新(从空中取水)理念,都考虑到节能环保,都利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可操作性强。
评分:共4分,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