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问题。(17分)
①史载:1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13.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15.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16.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17.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13.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引出说明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14.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下定义、举例子。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15.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①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
②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16.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不十分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①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②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③实施控制性泄洪。④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太阳风暴
①曾经热映的一部电影《2012》让2012年这个普通的年份充满了各种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而太阳风暴成为了“2012”末世预言猜想的灾难制造者之一。太阳风暴的到来到底是否如同传言那样是毁灭性的灾难呢?
②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太阳黑子数量有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周期。剧烈的太阳活动是指太阳上的爆发现象,如太阳耀斑、日珥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被通俗地称为“太阳风暴”。
③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往往发生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太阳风暴。太阳爆发中剧烈增长的电磁波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磁化等离子体,冲击地球的磁层、影响电离层和地球高层大气,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急剧变化,形成空间天气过程。空间灾害天气对航天、通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直接的干扰,引发高技术系统故障,甚至造成更大危害,例如造成卫星失控、卫星载荷受损、导航系统产生严重偏差、短波通讯中断,大范围供电系统故障等。任何一次对航天、信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影响的太阳风暴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严重的。历史上由太阳风暴造成的灾害事故不胜枚举。正如我们受到台风、水灾和地震的危害一样,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太阳风暴的威胁。
④太阳风暴造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提高而增加。1859年发生了史称“卡林顿事件”的太阳风暴。该次太阳风暴就其规模而言,可以称之为“超级太阳风暴”或“超强太阳风暴”。在当时该太阳风暴对刚刚形成的电报网路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电报员触电、电报纸燃烧。这一事件的地磁效应,是近一百年来最强的1989年3月的太阳风暴三倍以上。后者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停电9个小时。假如“卡林顿事件”发生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造成的影响的确不可估量。在“超级太阳风暴”的冲击下,航天、信息系统可能被摧毁,电力系统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正因为如此,美国科学家提出警告,“超级太阳风暴”会让美国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他们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
⑤但“超级太阳风暴”袭击的危害并不是无限的,它的到来并非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当前社会上关于“超级太阳风暴”到来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的说法,主要源于对太阳活动的认识不清和相关灾难影片引发的臆想。国内外已有许多科学家对这种世界末日说法给予了批驳。
⑥太阳风虽然猛烈,一般却不会吹袭到地球上来。这是因为地球有着自己的保护伞——地球磁场。然而百密一疏,当遭遇“超级太阳风暴”时,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闯进来,但它的影响不至于毁灭地球。人类通过监测太阳活动的形成和演变,可以看到诸多太阳风暴可能发生的先兆现象。如太阳表面出现异常的黑子群,日冕中出现异常的活动,大规模爆发前的太阳磁场结构异常等。虽然人类不能准确预报太阳风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虽然这些现象不一定意味着“超级太阳风暴”发生,但人类的检测足以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而且“超级太阳风暴”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属于低概率事件。
⑦我国科学家在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加强了自主研究的力度,实施了关于太阳风暴和空间灾害天气前沿领域的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的系列研究课题,在基础研究和预报服务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太阳物理研究工作者在太阳活动形成机制、太阳爆发过程的能量积累和释放等重要的研究方向,都有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活动预报方法和模式,为我国多项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空间环境安全保障服务。同时,我国学者在多方面开展太阳活动研究国际合作。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我国太阳物理学者与印度科学家合作,由太阳发电机理论对第24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值作出了有影响的预报。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9.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太阳风暴进行了说明?(4分)
20.有人认为选文第①段十分多余,删去后文章更简洁明了。请你告诉他不能删去此段的理由。(4分)
21.第③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使用均十分准确,请分析其作用。(4分)
⑴甚至:
⑵任何一次:
22.作者列举“卡林顿事件”和“魁北克停电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2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超级太阳风暴”曾经对地球造成过严重的影响。
B. 如果太阳表面出现异常的黑子群,日冕中出现异常的活动,大规模爆发前的太阳磁场结构异常等,就意味着“超级太阳风暴”即将爆发。
C. 到现在为止,人类都不能准确预报太阳风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
D. 选文最后一段从“加强自主研究力度”和“开展国际合作”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为应对太阳风暴所做的工作。
19
[1230c300cef6e2c0.jpg]
20【答案】第①段由灾难电影《2012》及“2012末世预言猜想”引入(1分),引出了说明对象(1分)——太阳风暴(1分),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
【解析】本题考查开头的作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21【答案】⑴表强调,指程度深(1分),说明空间灾害天气对人类的干扰程度可能到达造成危害的地步(1分)。
⑵表强调,指每一次(1分),说明每一次对航天、信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影响的太阳风暴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严重的,没有例外(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词语解释1分,结合文章分析该词1分)
22【答案】真实具体地(1分)说明太阳风暴造成的影响(1分)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提高而增加(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方法为: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的特点。分析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
23【答案】B
【解析】从文中第⑥段“可以看到诸多太阳风暴可能发生的先兆现象”可以看出这些现象并不意味“超级太阳风暴”即将爆发。
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12.第②自然段中“不过”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3.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写下来,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其作用。(2分)
答:
14.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
12.(2分)不过,意思是“只有、仅仅”,这里指工蚁的寿命短,说明蚂蚁王国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2分) 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具体地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作比较:突出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14.(2分)
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蚂蚁的本领很大。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23.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文中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分别说明了赵州桥结构坚固和形式优美的特点。
C.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的特色与四周景色配合的顺序写的。
D.本段文字没有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4.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23.D(“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便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4分)
微波武器 冯永平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微波武器还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24、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25、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3分)
26、在文中找出两种说明方法。并举例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7、第四段划线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8、你如何看待现今社会科技进步,武器的杀伤力不断攀升这一现状?(2分)
24【答案】说明了微波武器的杀伤力。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答“作用“或”攻击作用“也给分。
25【答案】构成:(1分)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杀伤对象:(2分)①杀伤人员②干扰和****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③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文章中找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即可。
26【答案】①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②示例:第四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微波武器的攻击目标非常多。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答对两种说明方法给2分,举例分析正确给2分,共4分)
27[77bbc8ad020c0fb2.jpg]28【答案】略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光明杀手(5分)
①人们对气体和噪音等有害物质所造成的污染较为重视,而对那神不知鬼不觉的污染,却很陌生而失去警惕。
②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光照环境里的时间明显地多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但在五彩缤纷的光世界里却存在着损害人体健康的严重隐患。
③现代灯光的使用无形中扰乱了祖先为我们拨好的“生物钟”,造成人体生理节奏的失调,越来越多的人因睡眠不足而心跳胸闷、精神萎靡,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④光的污染无处不在。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阿诺德·威尔基斯认为:日光灯是引起偏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闪烁的日光灯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眼睛,导致疲劳、偏头痛,心动过速;日光灯发出的带有蓝色的看不见的紫外线,如过量吸收有可能使皮肤癌变。
⑤当您漫步市区,商场里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使人眼花缭乱。那眩目刺眼的强烈光波,能导致生物体内大量的细胞遗传变性,使不正常的细胞增加,正常的细胞死亡。还会造成神经功能失调,扰乱肌体的自然平衡,引起头晕目眩、烦躁不安、食欲下降及乏力、失眠等症状,损害身心健康。
⑥舞厅是青年人的消遣娱乐场所,但那色彩斑斓的激光束透过眼睛晶状体,经聚集后集中于视网膜上,焦点温度可高达70℃以上,从而造成对眼睛的热损伤。当人们受到过度的激光辐射后,会出现种种不适,严重的还会出现痉挛、休克等。
⑦光对人体的污染还表现在极强光的危害上,如燃熔、冶炼以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强光,烧玻璃时所放射出来的强光与人工光源中的激光,它们给眼睛所带来的强烈刺激十分严重,有的人甚至会出现盲斑或白内障。尤其是行驶在路上的汽车突然开亮的前灯、闪光的信号灯、机场的灯光标记等耀眼光源,对视觉的危害更加严重。
⑧因此,如把光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应该正确使用灯光,协调亮度。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线,经常打开窗户,让阳光进入室内。尽量避免受强光的刺激,尤其是婴幼儿更不应暴露在强光、大功率的日光灯下,以免给眼球组织带来损害。
12.文中列举了哪几种光污染?如何减少光污染?(3分)
13.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2.文中列举了不断闪烁的日光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色彩斑斓的激光束、极强光这四种光污染(各0.5分)。减少光污染应该正确使用灯光,协调亮度。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线,经常打开窗户,让阳光进入室内。(答到“正确使用灯光,协调亮度”即可给1分)
13.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说明了强光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很严重(1分)。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1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3.第④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4.“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中的“至今”能不能删除?为什么?(2分)
12【答案】①吸引读者的兴趣,②引出说明对象
【解析】 说明文开头的作用常常是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得兴趣。
13【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1种给0.5分,答2种或3种给1分);作用: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地震是随机性的,没有一定的规律,或说明2010年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解析】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14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去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②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③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④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是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⑤说到儿童,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是甜食。千万不要以为甜食的甜味都来自普通的蔗糖,许多甜腻的食品,如蜜饯、雪糕、糕点等,加入的是甜度相当于蔗糖300一50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糖精钠经水解后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它能破坏我们的泌尿系统,很可能导致膀胱癌。
⑥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早起,买根加了疏松剂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碟牛肉膏牛肉和瘦肉精火腿肠,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下班,买点尿素豆芽和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
⑦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12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3 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
14 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加点字“约”在表达上的作用。(3分)
答:
15 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使用。
B.可以适量使用塑化剂,它能让饮料更浓郁,有云雾感,更可口。
C.长期过量食用含有糖精钠的甜食容易患上膀胱癌。
D.我们鼓励适量使用无害或低毒的食品添加剂。
(4分,每问2分)(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抑郁是把软刀子
①抑郁是一把软刀子,它切割着你的心灵,你能感到心痛,但是却看不到这把软刀子。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某一时刻都会经历抑郁的折磨,但是有时自己又感觉不出来。比如,在生活中什么都感到没有意思,情绪低落,不愿说话,更不愿搭理他人。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患有抑郁症的人思维缓慢,无精打采,唉声叹气,忧心忡忡。
②心理卫生专家把严重持久性的抑郁分为三种。一种是双向情感障碍,表现为既有情绪高涨的狂躁发作,又有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第二种是重型抑郁症,表现为抑郁长期发作,严重时有自杀行为。第三种是轻度抑郁,表现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持续时间达两年以上。
③一些心理门诊统计表明,后两种抑郁女性比男性高出一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件都是应激源,尤其是不良事件(不良应激源)对心理的刺激最大,它常常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便出现种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女性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多一些应激源和应激反应。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女性抑郁患者比男性多。
④抑郁产生的诱因当然是各种各样的。最近发生的一起女性抑郁症更让人了解到一些新的因素也可以引起抑郁。35岁的秦琳不小心患了丙型肝炎,医生为她开了能抑制肝炎病毒并能促进免疫系统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共同杀灭病毒的强效药物,结果,秦琳的肝炎得到控制,但他却陷入了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中,然后是极度抑郁。一天在家无人时,她往自己身上浇汽油,好在邻居及时发现。
⑤对秦琳的调查发现,她服用的是α干扰素和白介素-2是两种最常用的免疫促进剂,国外最新的发现表明,干扰素之类的物质虽然能有效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灭杀致病病原菌,但是,它们对情绪也有一种毒性,能诱发一些病人的苦闷心态,最后可能导致严重抑郁。
⑥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而且属于那种很轻的心理疾病。一般人都忌讳自己有心理障碍或疾病。其实心理疾病就像感冒一样,随时都可能在某一时期发生。女性发生的情况多一些并不意味着女性不如男性。相反,如果心理疾病能得到早期的治疗和疏导,反而会使人更加健康。对于女性来说,还有一大优越于男性的法宝,即“唠叨”。当你向亲人、朋友甚至同事唠叨一些事,宣泄了心头的积郁之后,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所以,家里的其他人应有意识地接受女性的唠叨,这对防止女性的抑郁和其他心理疾病大有好处。
⑦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大夫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疗法,并配合药物治疗、行为疗法、集体疗法等方法,很快就会见效,有时比治疗普通感冒还要简单。当然,对于严重抑郁患者,可能治疗时间要长一些,也会有反复,但是也非常有效。
19、读完全文,请说说文章主要说明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
答:(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0、从第②段内容看,作者认为抑郁是把“软刀子”,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引用秦琳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22、第⑤段“它们对情绪也有一种毒性,能诱发一些病人的苦闷心态,最后可能导致严重抑郁。”中“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1)抑郁症的表现 (2)抑郁症得病的原因 (3)抑郁症的治疗。
( 评分:每方面1分,共3分。)
20、有的表现为心境恶劣,情绪不佳;有的表现为情绪高涨的狂躁发作;有的甚至有自杀行为。
(评分:各1分,共3分,顺序不拘)
21、抑郁产生的诱因是各种各样的,一些新的因素也可以引起抑郁。
(评分:共2分。)
22、不能。因为“可能”表示推侧,干扰素导致严重抑郁的只有个别的例子,并没有得到广泛论证。如果去掉,则表明肯定语气,与原意不符。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