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天气的形成和危害
①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直接向大气排放大量粒子,城市群区域和大城市的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原本少见的天气现象“霾”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②灰霾指的是大气边界层乃至对流层低层整体的大气浑浊现象,能见度低于10公里。灰霾与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灰霾是在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90%,尤其是在大气逆温等稳定气象条件下,由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一种城市和区域性空气污染现象。灰霾发生时,细粒子浓度升高,大量极细微的干性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
③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增加,这是灰霾形成的重要因素。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自然过程排放的气溶胶有火山爆发时排出的火山灰,海水翻腾向大气释放的海盐粒子,植物花粉、孢子,大风扬起的沙尘等。人为过程排放的气溶胶包括工业、餐饮业和居民生活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烟气和汽车尾气中排出的颗粒物等。另外,各种气态污染物也可以通过气粒转化产生二次气溶胶。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机动车辆的增多,这种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
④气象条件,尤其是大气边界层特征,是灰霾天气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和控制因素。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城市的扩散能力。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楼房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的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即污染物横向的稀释越来越少,并且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垂直方向的大气边界层稳定层结是灰霾形成的另一个气象因素,稳定层结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限制其内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能及时排放出去。若遇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空气湿度较低时,积聚在近地面的污染物之间就比较容易发生各种反应,形成灰霾。
⑤灰霾天气出现时,室外能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交通阻塞,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可能导致城市病频发,城市公共危害加剧。灰霾日趋严重,导致空气污染加剧,严重危害了都市人身体健康。灰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于2.5μm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它们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灰霾环境还会诱发肺癌;细颗粒物上载带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如铅、镉、镍、硫酸盐、铵盐等还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诱发疾病。
⑥此外,灰霾天气的出现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且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灰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情绪。
⑦灰霾天气还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灰霾天气能够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减少日照时数,从而导致植物光合作用的减少;同时,灰霾可以沉降到植物叶面,也会阻滞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
⑧灰霾天气影响区域气候,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连连。灰霾粒子可以改变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引起气候变化,诱发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①这是灰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②这种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
16.灰霾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是什么?根据第③、④自然段文意简要说明。(4分)
17.根据第⑤段到第⑧段的内容,分点概括灰霾天气的危害。(4分)
18.结合文意,给“灰霾”下个定义。(4分)
15.(2分)①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增加。(1分)
②人为过程排放的气溶胶通过气粒转化产生的二次气溶胶。(1分)
16.(4分)工业、餐饮业和居民生活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烟气和汽车尾气中排出的颗粒物等增多。
楼房越建越高,静风现象的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各2分)
17.(4分)①室外能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交通阻塞,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②可能导致城市病频发,城市公共危害加剧。③导致空气污染加剧,严重危害了都市人身体健康。 ④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使传染病增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⑤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⑥引起气候变化,诱发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答出1点给1分,4分满分)
18.(4分)灰霾指大气边界对流层低层整体的大气浑浊(能见度低于10公里)现象。或:灰霾是由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一种城市和区域性空气污染现象。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说到儿童,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是甜食。千万不要以为甜食的甜味都来自普通的蔗糖,许多甜腻的食品,如蜜饯、雪糕、糕点等,加入的是甜度相当于蔗糖300-50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糖精钠经水解后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它能破坏我们的泌尿系统,很可能导致膀胱癌。
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早起,买根加了疏松剂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碟牛肉膏牛肉和瘦肉精火腿肠,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
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15.食品添加剂得以广泛运用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4分)
17.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可以适量使用塑化剂,它能让饮料更浓郁,有云雾感,更可口。
(2)第⑥段引用了网友的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周密。
18.根据文意,请你就食品安全问题给我们的市民和管理部门提一些可行的建议。(4分)
15.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4分)
16.(1)损害肝脏功能 (2)对男性生殖系统有害(或促使女性性早熟)( 3)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或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4)破坏泌尿系统
17.(1)错,“但凡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所以不可以使用塑化剂。
(2) 错,引用网友的话,进一步说明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语言诙谐,但让人震惊,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e1987f066e5a7531.gif]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的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说:“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默。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的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须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已,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抢。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事,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1.丹麦音乐大师为什么决定录取朱丹进乐团?请简要概括回答。(4分)
12.下列句子具体生动,请作简要赏析。(4分)
(1)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2)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
13. 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4分)
14. 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1.他认为朱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听见了朱丹在纪念碑前的演奏,他被朱丹的民
族精神所感动。(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2.(1)通过外貌描写(或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暗示了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2分)(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纯真坚韧以及纪念仪式的肃穆。(2分)
13.渲染寒冷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内心的悲伤。(一点2分,共4分)
14.朱丹是一个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要结合文章内容,答出
两点得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说明文阅读(9分)
动物与气象
①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的一些举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在大气探测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民间看天经验,仍不失为重要参考资料。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②一是缺氧引起的动物异常。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天空云量增多、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这些现象容易造成溶解水中的氧气减少,满足不了水生动物的生活需要,致使鱼虾将头浮出水面或跳出水面来呼吸氧气。因此。在群众中有“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等经验。同样,由于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减少,会出现“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的现象。
③二是带电粒子变化而引起的动物异常。实验证明,带正电粒子和带负电粒子对动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正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感到舒适、心情愉快。另外,雷雨、冰雹、大风、风暴、龙卷风、台风等天气都会产生次声波。根据研究得知,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是一种周期为4~8秒、近似正弦的振动。在1 000~2 000千米处,它的声压一般有几百帕。在台风外围的强风区可以产生10赫左右的次声波。这种次声波人们是感觉不到的,但往往被一些动物所感知。据初步分析,泥鳅、蚂蝗的异常行为与伴有雷雨大风的冷锋或切变线天气的活动有关。这可能是引起“泥鳅跳,风雨到”的一种原因。
④三是动物本能的反映。例如,生在陆上、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一般都在夜间单独行动,但是大多数甲鱼生蛋的时期和生蛋的位置大体相近。因此,在群众中有“甲鱼生蛋一条线”的说法。不少地方在群众中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据说,甲鱼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据分析,这可能是甲鱼本能的反映。因为从甲鱼生蛋到孵出小甲鱼,一般在夏秋季节需要20天左右。如果正当小甲鱼出壳时,河水少、蛋位高,刚出生的小甲鱼因爬到水中去的路长,容易干死在半路;如果蛋位低,甲鱼蛋容易遭到洪水冲毁。甲鱼为了繁殖后代,在世代进化中逐渐形成了防止幼子遭受灾害的本能。类似这种情况的动物还有许多。如“母猪衔草,大雪会落”“喜鹊做窝高雨水大;喜鹊做窝低雨水少”等。
⑤四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例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大雁、家燕、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去越冬,一到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这种奇异的行为,有的说是候鸟的本能,有的说是由于候鸟具有适应空中生活的敏锐视力,并能记忆熟悉的广大范围。据说人类的视野半径为9.6千米,而飞翔在2 000米高空中鸟的视野可达100多千米。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否认,候鸟迁徙时间的迟早是由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利用候鸟的迁徙时间来判别当年天气季节变化的谚语。
⑥五是天气反常的影响。由于某时段天气出现反常可引起动物的行为异常。例如,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它的含义是,在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由于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它又叫变温动物。根据实验和实地观测得知,一般青蛙在环境温度8℃以下时开始进入休眠期,当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即可造成其死亡,环境温度在10~15℃时是其最佳活动条件。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每年到秋末,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青蛙就钻进水塘潮湿的地面或杂草堆下越冬。有的趴在水中,把背露在外面,用皮肤进行呼吸。到了冬末春初,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青蛙即可恢复其活动。往往在午后可听到微弱的“呱呱”叫声。根据研究证明,湖南一些地区在2月上旬末到中旬初的时段内,若出现连续3~5天的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以上,其中有l~2天的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一般在3月底4月初将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早稻秧苗易受冻害,造成严重烂秧现象。群众的这种经验就是利用动物的异常行为来分析判断后期天气变化的。
⑦可见,动物测天气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摘自《气象知识》)
13.对全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今天,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些民间看天经验,仍然不失为必要参考资料。
B.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一些举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
C.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行为大致有五种。
D.可根据动物的行为来分析天气变化。
14.对全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比较 举例子 下定义B.列数字 作诠释 下定义
C.引资料 分类别 摹状貌D.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不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
B.第段中加点的“这种奇异的行为”是指“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
C.青蛙是恒温动物,在正月上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就意味着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
D.“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句谚语所表现的是动物因缺氧引起的异常现象。
[07752aa293c533dc.gif]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0——13题。(17分)
在节日里徜徉
①有的日子,值得人们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②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____在__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③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霏霏细雨,浸湿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妁哀思。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得到彻底爆发。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延续至今。现在的灯会集中在夫子庙举办,自春节始,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夜,灯如海,人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 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
④人的生命之树缀满了节日的彩灯。有些节日不具有公众性而具有个体性,只属于你自己。生日,就是隶属于你名下的日子。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你踏着这个日子走向成熟。这一天,是你年轮的标志,是你生命的刻度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加减法规则越来越明晰而透彻了。婚庆日,也是隶属于你的特殊日子,它是婚姻的里程碑。因为婚姻里有太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跌宕起伏,这个日子就显得特别珍贵,值得庆贺纪念。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这些个体性节日也许不像公众性节日那样有确切的指向和鲜明的主题,但它们依然蓬勃在你的生命家园里,不管你珍视还是遗忘,它们总是按时来按时去,脚步匆匆而踏实,使你的生命丰满起来。
10.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6分)
11.用自己的话概括②段的主要内容。(3分)
12.阅读③段中的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1)分别写出句中隐含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2分)
历史故事: (1分)
传统习俗: (1分)
(2)自选角度对画线句作简要品析。(3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写春节的部分提到南京的金陵灯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
10. A公众性节日 B 民族传统节日 C生日 (每空2分,计6分)
11. 具有政治色彩节日的意义和人们庆祝纪念的方式。(每点1分,计2分)
12. (1)历史故事:屈原投江;传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 每空1分,计2分)
(2)示例①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端午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示例 ② 准确传神地表现出端午习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意对即可,2分)
13.以金陵灯会为例,说明各地衍生出许多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意对即可,2分)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75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出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
②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所以“先驱者”与“旅行者”探测器只能算是冲出地球大气层的“航天”,还远远谈不上冲出太阳系的“宇航”。
③对于飞出太阳系的宇宙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④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7、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先驱者”与“旅行者”没有飞出太阳系的根据。(2分)
18、第②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9、人类要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的两道难关是什么?(2分)
17、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 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来计算 现在的太空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具备飞出太阳系的条件 (答出2点即可)
18、不能。“约”表示大概的意思,如果去掉,说明就是1.5光年的距离,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各1分)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选自山西旅游网)
13、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为其具有 的特征。(1分)
1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⑴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⑵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15、选文画线句中的“一般”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13、(1分)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如果还答形似柳叶等也可)
14、(2分)⑴打比方,形象地描写出刀削面在锅中翻滚的姿态,给人以美感。
(2分)⑵列数字,说明了厨师削面速度快,技艺高超。
15、(2分)削面有时也会用到菜刀。去掉“一般”表达就不准确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问题。(17分)
①史载:1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13.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15.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16.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17.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13.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引出说明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14.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下定义、举例子。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15.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①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
②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16.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不十分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①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②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③实施控制性泄洪。④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太阳风暴
①曾经热映的一部电影《2012》让2012年这个普通的年份充满了各种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而太阳风暴成为了“2012”末世预言猜想的灾难制造者之一。太阳风暴的到来到底是否如同传言那样是毁灭性的灾难呢?
②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太阳黑子数量有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周期。剧烈的太阳活动是指太阳上的爆发现象,如太阳耀斑、日珥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被通俗地称为“太阳风暴”。
③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往往发生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太阳风暴。太阳爆发中剧烈增长的电磁波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磁化等离子体,冲击地球的磁层、影响电离层和地球高层大气,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急剧变化,形成空间天气过程。空间灾害天气对航天、通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直接的干扰,引发高技术系统故障,甚至造成更大危害,例如造成卫星失控、卫星载荷受损、导航系统产生严重偏差、短波通讯中断,大范围供电系统故障等。任何一次对航天、信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影响的太阳风暴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严重的。历史上由太阳风暴造成的灾害事故不胜枚举。正如我们受到台风、水灾和地震的危害一样,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太阳风暴的威胁。
④太阳风暴造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提高而增加。1859年发生了史称“卡林顿事件”的太阳风暴。该次太阳风暴就其规模而言,可以称之为“超级太阳风暴”或“超强太阳风暴”。在当时该太阳风暴对刚刚形成的电报网路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电报员触电、电报纸燃烧。这一事件的地磁效应,是近一百年来最强的1989年3月的太阳风暴三倍以上。后者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停电9个小时。假如“卡林顿事件”发生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造成的影响的确不可估量。在“超级太阳风暴”的冲击下,航天、信息系统可能被摧毁,电力系统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正因为如此,美国科学家提出警告,“超级太阳风暴”会让美国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他们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
⑤但“超级太阳风暴”袭击的危害并不是无限的,它的到来并非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当前社会上关于“超级太阳风暴”到来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的说法,主要源于对太阳活动的认识不清和相关灾难影片引发的臆想。国内外已有许多科学家对这种世界末日说法给予了批驳。
⑥太阳风虽然猛烈,一般却不会吹袭到地球上来。这是因为地球有着自己的保护伞——地球磁场。然而百密一疏,当遭遇“超级太阳风暴”时,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闯进来,但它的影响不至于毁灭地球。人类通过监测太阳活动的形成和演变,可以看到诸多太阳风暴可能发生的先兆现象。如太阳表面出现异常的黑子群,日冕中出现异常的活动,大规模爆发前的太阳磁场结构异常等。虽然人类不能准确预报太阳风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虽然这些现象不一定意味着“超级太阳风暴”发生,但人类的检测足以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而且“超级太阳风暴”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属于低概率事件。
⑦我国科学家在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加强了自主研究的力度,实施了关于太阳风暴和空间灾害天气前沿领域的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的系列研究课题,在基础研究和预报服务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太阳物理研究工作者在太阳活动形成机制、太阳爆发过程的能量积累和释放等重要的研究方向,都有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活动预报方法和模式,为我国多项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空间环境安全保障服务。同时,我国学者在多方面开展太阳活动研究国际合作。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我国太阳物理学者与印度科学家合作,由太阳发电机理论对第24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值作出了有影响的预报。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9.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太阳风暴进行了说明?(4分)
20.有人认为选文第①段十分多余,删去后文章更简洁明了。请你告诉他不能删去此段的理由。(4分)
21.第③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使用均十分准确,请分析其作用。(4分)
⑴甚至:
⑵任何一次:
22.作者列举“卡林顿事件”和“魁北克停电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2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超级太阳风暴”曾经对地球造成过严重的影响。
B. 如果太阳表面出现异常的黑子群,日冕中出现异常的活动,大规模爆发前的太阳磁场结构异常等,就意味着“超级太阳风暴”即将爆发。
C. 到现在为止,人类都不能准确预报太阳风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
D. 选文最后一段从“加强自主研究力度”和“开展国际合作”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为应对太阳风暴所做的工作。
19
[1230c300cef6e2c0.jpg]
20【答案】第①段由灾难电影《2012》及“2012末世预言猜想”引入(1分),引出了说明对象(1分)——太阳风暴(1分),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
【解析】本题考查开头的作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21【答案】⑴表强调,指程度深(1分),说明空间灾害天气对人类的干扰程度可能到达造成危害的地步(1分)。
⑵表强调,指每一次(1分),说明每一次对航天、信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影响的太阳风暴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严重的,没有例外(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词语解释1分,结合文章分析该词1分)
22【答案】真实具体地(1分)说明太阳风暴造成的影响(1分)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提高而增加(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方法为: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的特点。分析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
23【答案】B
【解析】从文中第⑥段“可以看到诸多太阳风暴可能发生的先兆现象”可以看出这些现象并不意味“超级太阳风暴”即将爆发。
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12.第②自然段中“不过”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3.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写下来,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其作用。(2分)
答:
14.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
12.(2分)不过,意思是“只有、仅仅”,这里指工蚁的寿命短,说明蚂蚁王国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2分) 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具体地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作比较:突出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14.(2分)
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蚂蚁的本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