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用数学解决“幽灵堵车”》,然后回答文后问题。(11分)
每个月,你有多少时间浪费在堵车中?答案:难以计算。最让人沮丧的是那些表面上看似没有任何起因的堵塞: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也没有封闭施工的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堵塞,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车流又会毫无征兆的顺畅起来。
这种莫名奇妙的堵塞现象被交通专家称为“幽灵堵车”。在拥挤的公路上,很可能仅仅由于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造成短暂的停顿,就会在这辆车的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这条道路像撞上幽灵一样发生了堵车。哪怕第一辆车停下来后只需要2秒钟就能启动,可到最后一辆汽车启动时,所需的时间可能就要几十分钟了。研究显示,如果处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那么一名新手司机的急刹车就可能引发一场“交通海啸”,受影响的路段可长达80公里。
其实,道路并没有真正被“堵”,只是产生了汽车行驶的时间差越大。由于第一辆车的刹车,后面所有的司机也必须刹车,后面所有的司机也必须刹车,一辆一辆车传递下去,带来的“波动效应”,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公路交通整体减速。
此外,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也是“幽灵堵车”不断扩张的原因。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那么几秒钟的停顿就很容易化解。但事实正好相反,越是堵车的时候,便越有人想钻空子,希望能插队往前,而这只能让已经堵塞的路况更为恶化。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们试图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找到解决“幽灵堵车”的方法。他们发现,这种爆炸后所产生的爆震波,这种爆震波是一个可以自我持续的波形,不断向外扩展。而且在这种波形中还存在一个临界点,就像黑洞的“事件视界”一样。当发生“幽灵堵车”时,位于临界点内外的司机都无法得知对方区域的情况,相应的他们也无法判断交通状况何时才能得到改善。
在掌握这些情况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团队试图利用流体力学方程来计算造成交通拥挤的变量,从而控制堵车蔓延的趋势。
同时,数学模型也表明,如果驾驶员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不但可以节省燃料,更有望消除“幽灵堵车”现象。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以 80公里/小时的速度均速行驶,比以110/小时走走停停要好得多。在车辆众多的一般道路上亦是如此。
21、根据文意,请给“幽灵堵车”下一个定义。(2分)
22、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我们每次出行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车路上。
B.、第一辆车刹车,后面也必须刹车,从而带来连锁反应,车辆走走停停,导致大面积的公路交通整体减速。
C.、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往往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D.、如果我们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度行驶,不但可以节省燃料,而且有可能避免“幽灵堵车”现象的发生。
23、文章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4、结合今年“双节”严重堵车的现象,你认为交通部门要制定哪些措施?在公路上设立哪一条标语缓解堵车现象呢?(3分)
[1805caa445a3ca27.gif]
阅读短文,回答14-17题。(12分)
神奇的稀土
①稀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稀土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稀少的土”,其实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再加上性质相近的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每种稀土元素都有着极丰富的光、电、热、磁特性。
②稀土数量稀少。虽然理论上的稀土全球储量绝对值并不小,但是高含量的稀土仅存
在于特定的矿藏中,且分布极不均匀。真正能集中开采的稀土矿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
③稀土作用巨大。目前,稀土已被广泛用于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等13个领域40多个行业,尤其是在功能材料应用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稀土在工业上虽然总体用量少,但是对于提高各领域产品和系统的功能上效果很明显,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增效作用。
④然而,稀土之所以成为资源争夺的焦点,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它能广泛应用于导弹、智能武器、喷气发动机、导航仪及其它高新技术上。可以说,稀土广泛应用在陆海空__的武器装备中。
⑤在陆军的武器装备中,稀土元素可用于装甲用钢材料。如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出的稀土碳钢,由其制成的装甲钢抗击力提高了70%左右。而包含稀土元素的可延展性球磨铸铁制造的迫击炮炮弹杀伤力大大提高。
⑥稀土元素还可以用在火控瞄准系统中,如美国引以为豪的M1A2坦克凭借自身先进的火控系统,能够在战场上做到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主要是它装备了独特的激光测距仪,这就要用到稀土金属钇元素。在海湾战争中,美军M1A2坦克的激光测距仪测距距离为4000米,而伊拉克T-72坦克的激光测距仪只能达到2000米。同时,美军坦克还装备了含有稀土金属镧元素的夜视仪。结果,在沙尘漫天的战场上,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美军坦克都占有无可比拟的绝对技术优势。
⑦在空军的武器装备中,稀土应用的程度更深。17种稀土元素在航空维修领域都有用途。其中镝、钕、铽、铕、钇是飞机上最重要的5种稀土金属元素,它们可用于飞机的热障涂层、有色荧光材料和电机永磁材料。而稀土金属的高强度和高耐用性,还大大减轻了飞机的自重。如在美军的F.-22战机上,机体和发动机都大量采用了稀土铼元素,以满足超音速巡航对机身坚固性的高要求。在机载精确制导弹药中,含有钐、钴稀土元素的永磁发动机则在武器的操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⑧在海军的武器装备中,也有稀土金属大显身手之地。铼元素可以极大地强化钛合金,从而用于制造极高航速和较大潜深的合金潜艇。苏联上世纪60、70年代制造的P.级、“阿尔法”级、M.级和S.级潜艇都属于钛合金潜艇。这些潜艇的航速普遍达到40节以上,潜深可至400~600米,远比当时鱼雷25~40节的平均航速和最大400米的潜深优越得多。这种鱼雷追不上、够不着的潜艇,一度成为美国海军的心头大患。
⑨在航天上,以钼元素为主的二硫化钼能够适应太空的高真空和宇宙射线的强辐射,成为各类航天器上必不可少的轴承润滑剂。
⑩由此可见,稀土的军事应用,不但范围广,而且用途关键。这是其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军工大国关注焦点的主要原因。
14.简要概括第⑥段的说明内容。(3分)
15.文章第⑧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细读全文,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稀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每种稀土元素都有着极丰富的光、电、热、磁特性。
B.稀土之所以成为资源争夺的焦点,是由于稀土资源稀少,并广泛应用于各生产行业。
C.理论上的稀土全球储量绝对值并不小,但可供开采的稀土矿不多。
D.我国是一个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
17.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3分)
14.稀土元素可以用在火控瞄准系统中。
15.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在海军的武器装备中,也有稀土金属大显身手之地。
16.B
17.“仅”表限制,是只有的意思,高含量的稀土只存在于特定的矿藏中,强调了稀土数量的稀少。
被误解的贵族
①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②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③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是一种荣誉感。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天生就是贵族,还可以靠国家的财政过一辈子。而西方贵族的荣誉则是自己争取来的,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教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即便嫡长子也不能安享富贵,而是要随国王鞍前马后地征战,战死沙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会为生命而放弃荣誉,而且一旦自己的荣誉受到玷污,他们宁死也不愿屈辱的苟活。
④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来南方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犯被处死。”
⑤西方的贵族从来不因为自己高贵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在他们看来,保护平民,甚至为他们去牺牲,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世纪分封制下的贵族,作为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虽然担负效忠义务,但他们并不惧怕作为最高统领主的国王,他们怕的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欧洲的贵族与臣民之间,其实是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如若贵族没能尽到保护臣民利益的职责,那么臣民就会出走。投奔遍布欧洲的自由城市,领主的势力也就随之衰落。而这也正是欧洲贵族尊重平民,勇于承担责任的根源所在。
⑥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
⑦西方贵族认为,生活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是相互关联的,与人相处时要讲原则,讲规则,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公平竞争精神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比如决斗,双方按规则站在20米以内,__互相射击,直到一个人倒地为止。这里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这个社会就变成流氓横行的社会,而充斥流氓的社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恪守规则的贵族精神可以阻止流氓社会的出现。
⑧同样的道理,西方贵族无论在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会遵循各种规则,破坏规则就是破坏道义和秩序,最终倒霉的不光是违规者自己,还有整个社会。
⑨贵族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贵族精神时,这个民族就不会被流氓精神和暴发户精神所折磨,而是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
16.第②段中加点词“暴发户精神”具体指 。(2分)
17.第③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
。(5分)
18.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内涵主要为以下三方面:(9分)
(1)
(2)
(3)
19.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通过例举现象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真正的贵族精神。
B.中世纪欧洲民众有出走自由的权力,贵族为拥有臣民而尊重他们。
C.本文主要运用了举列子的说明方法来阐释西方贵族精神的内涵的。
D.本文的写作意图在于抨击中国当今社会所普遍存在的暴发户精神。
20.请以你所了解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贵族精神在他身上的具体表现。(3分)
16.( 2 分)与平民精神对立,有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
17.( 2 + 3 分)作比较说明西方贵族的荣誉得来不易,揭示了他们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的原因
18.( 9 分)( 1 )具有强烈的荣誉感( 2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 )严格遵循各种规则
19.( 3 分)D
20.( 3 分)略(例举人物1 分,具体分析2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14题。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了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选自《语文新圃》,略有改动)
13、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第③段中的“这种现象”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3分)
A.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B.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C.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剥夺了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D.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14、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村概念很普遍,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
B.人类在早期进行人口流动时就意识到这样的活动会造成生物均质化。
C.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影响
D.野生动物种群会因为“生物均质化”而逐渐减少,甚至失去对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节选)
曹婉如
①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当人们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荣枯和动物的来去飞鸣同季节冷暖的周期变化之间有一定关系的时候,便产生了物候知识。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为了不误农时,人们很早就利用物候知识安排生产了,因此我国物候历的出现是比较早的。
②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记载过物候的著作是《夏小正》。《夏小正》全书不到四百字,文辞古朴简练,虽然用字不多,内容却相当丰富。它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特别是有关生产方面的政事,如农耕、蚕桑、养马等,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物候。这说明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由于农业生产上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收集物候资料,并且按月记载下来,作为适时安排农业生产的依据。因此,《夏小正》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为便利农业生产而记下的物候历,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③还有一部值得注意的著作是汉代的《逸周书》,其中有两篇是记物候的,一篇是《月令解》,另一篇是《时训解》。而这两篇当中的《时训解》是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一候是五天)记述的,这可以说是我国物候历编定形式上的一个很大的改变,它引起了后世人们对物候观测的重视。到了北魏(公元五世纪),这种形式的物候历被载入国家历法之中,以后历代大都是这样。到清代,太平天国在南京颁布的“天历”(用阳历)中,纠正了前代历书不顾物候地区差异的缺点,把南京所观测到的物候编成《萌芽月令》,并且把上一年观测情况附在下一年同月份日历之后,以便农家参考使用。
④两宋时期,我国在物候知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北宋科学家沈括对物候和高度纬度的关系、物候和植物品种的关系、物候和栽培技术的关系等都进行了研究,并在所著《梦溪笔谈》中记下了他的科学见解。最重要的是他指出了栽培作物的物候除受自然因素制约外,人的因素也就是栽培技术也起很大作用。他说由于“人力之不同”,“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能看到提高人类栽培技术也可以使农作物早熟增产,兼顾自然物候与人为技术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影响,这是非常正确又富有积极意义的见解。
16. 阅读②③两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空白。(2分)
我国古代的物候历在《夏小正》中是按 记载物候的,到了北魏之后,大都按 记述了,而到清代太平天国的《萌芽月令》则又进一步纠正了前代历书不顾物候地区差异的缺点,并与下一年日历合编在一起。
17. 从选文第②段内容看,画线句“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物候”为什么不可以删去?(3分)
答:
18. 第④段举沈括对物候进行研究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 结合上文的知识,判断下面这首诗能否算是记录了物候知识的古代文学作品,注意说明理由。(3分)
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答:
16. (1)一年十二个月
(2)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
(评分标准:共2分。(1)(2)每空各1分。)
17. (1)这句话能够说明《夏小正》一书并不是只记载物候的,(或“内容相当丰富”“记载有物候、气象、天象和政事等很多内容”)(2)更能够说明《夏小正》的确可以算是一部“物候历”,(或“而‘最突出’体现了《夏小正》在物候历方面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3)有这句,可以承上启下,文章显得更加严谨明确顺畅。
(评分标准:共3分。要点(1)(2)(3)各1分,意思接近即可。)
18. (1)沈括能够兼顾自然物候与人为技术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影响,(或“从多方面对物候问题进行研究”)(2)举他的例子,可以更加具体充分地说明(3)两宋时期,我国在物候知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评分标准:3分。要点(1)(2)(3)各1分,意思接近即可。)
19. 示例:
这可以说是记录了物候知识的古代文学作品,因为诗中所写(1)“桃花”开了“三两枝”,“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些都是选文所说的“植物的生长”;(2)鸭子“先知”“水暖”,河豚“欲上”水面,这些都是选文所说的“动物的来去”;(3)而这些现象都与当地初“春”“季节”“冷暖”的周期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正是选文所说的“物候知识”。
(评分标准:共3分。要点(1)(2)(3)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低温世界的奇迹(10分)
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梆梆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__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气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__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__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氮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档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15、低温的作用有哪些?(3分)
16、用低温灭鼠的原理是什么?请根据第二自然段概括回答。(不超过40字)(3分)
17、低温打捞与常规打捞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2分)
18、根据文章的说明,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再举出一种低温的用途。(2分)
15、低温粉碎、除虫灭害、打捞沉船等 16、低温液氮释放之后体积会急速扩大,能把鼠穴中空气排净,使田鼠窒息而死。 17、节省时间 18、空气液化,保存食品,生命冷冻,应用于生物制品、化学试剂、血浆、疫苗、菌种、生物样本等低温保存(答对一种即可)
阅读选文《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完成12—14 题。
①一些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届时将给地球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禁会问,这次太阳风暴是否真的会到来?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②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它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③空间天气和人类关系密切,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人造卫星。2000年7月14日,日本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高新卫星”(ASCA)在太阳风暴中失去能源,姿态失控,几个月后便坠入了大气层。在几个小时内,太阳风暴就能使人造卫星的寿命缩短大约两年。因为带电粒子会侵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同时它还会在电路中引发错误的指令,或者造成放电等卫星故障。此外,太阳风暴能量的注入会使得地球大气层膨胀,增加了低轨卫星的大气阻尼,让它们提早坠落。
④接下来毁坏的是供电系统。1989年3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有600万人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度过了9个小时,因为太阳风暴毁坏了电网中的变压器。原来,随太阳风暴爆发时侵入的等离子体,会造成地球磁场的快速变化,变化的磁场在电网中诱导产生电流。但是电网的设计无法应付这些直流电,于是最大的危险就会出现在电网中造价高昂且难于更换的变压器上。不断上升的直流电会产生强磁场,它会使得不堪重负的变压器磁核饱和,其结果就是变压器的铜线升温熔化。
⑤太阳风暴还会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它不仅会干扰传播信号的电离层,还会产生额外的噪音信号。在2003年万圣节的太阳风暴中,除了民航客机的导航系统受到影响,太阳风暴中的高能粒子还干扰了飞机的无线电通讯。特别是对于高纬度地区的航线,由于地球磁场的保护作用较弱,太阳风暴甚至会使得航班改变航线达数天之久。
⑥太阳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活动高峰年,会向外面抛出很多物质,就像“打喷嚏”一样,这让离它1.5亿万千米的地球也“感冒”。其实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一直存在,只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建立的高科技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这些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因而技术系统的灾害事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目前来看,对于太阳爆发活动敏感的高技术系统主要有:航天、通信、导航、电网、输油管道等系统。
⑦但是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并非那么“耸人听闻”。太阳风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太空,而由于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阻挡效应,生活在地球上并不会因此受到过于明显的干扰。专家们表示,当太阳风暴活动活跃时,黑子不断燃烧、爆炸,期间释放的大量紫外线会使地球上空的电离层浓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从而造成对短波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包括部分无线电都不通过电离层传播信号,因此一般的太阳风暴对地球表面的通信影响不会太大。理论上,一般的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成致命威胁。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8期)
12.文章以“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3.阅读全文,概括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造成怎样的灾难性打击?(3分)
14.文中“打喷嚏”“感冒”这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4分)
12.引起读者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导入说明内容。
13.损害人造卫星(1分);毁坏供电系统(1分);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1分)。
14.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使人易于理解(3分)。
阅读《警惕!基因恶魔将要杀出》,回答13~15题。(10分)
①美国塞莱拉基因组公司董事长克雷洛·文特尔警告说:“人类掌握了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的基因草图以后,人类也就走到了自身命运的最后边界。”
②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杀人不见血的基因武器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成本低,杀伤能力强。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英格兰北部布拉德福德大学马尔科姆·丹多教授在《生物技术武器与人类》一书中说,只要用多个罐子把100千克的炭疽芽胞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立即感染毙命。据称,美国曾利用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种病毒的DNA相结合,拼接成一种具有剧毒的“热毒素”基因毒剂,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倘用其20克,就可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③另一方面,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难以防治。只要将病毒放在一只普通的密码箱中,就可轻易通过海关检查;只要将基因细菌或病毒喷洒在空气中或者倒入饮用水里,就可让成千上万的人毙命。当被毒杀时,人们还会蒙在鼓里,以为是流行病在作怪。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病菌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密码,即使清楚敌人使用了基因武器,要查清病毒来源与属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1995年,当美国西南部流行一种名为hantavirus的病毒时,美国科学家动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手段,用了5天时间才查明病毒属性,找出抗病毒方法。
④虽然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难题,但基因武器一旦出现,其战略威力将比核武器还要大,因为拥有这种武器的人不必顾虑对自己及对地球整体环境的破坏。基因武器的使用者再也不必兴师动众,而只需在战前将基因病菌投入他国地域,或利用飞机、导弹等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地域,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就会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内患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丧失战斗力。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就是从武器的使用到发生作用都没有明显征候,即使敌方发现了也难以破解遗传密码和实施控制,所以,基因武器一旦使用,便会使敌方某种程度上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⑤其实,人们早就认识到了遗传基因工程有被滥用的可能。1972年联合国即通过了“禁止试制、生产及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1975年联合国再次通过了决议,“禁止使用生物化学武器”。但少数国家发展生物武器的步伐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的转折关头,人们应扪心自问:我们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世纪,还是一个____的世纪。
13.本文标题中所说“基因恶魔”是指什么?为什么称之为“恶魔”?(3分)
14.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4分)
15.选文第④段“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一句中加点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13.基因武器(1分)。杀伤能力强(1分);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难以防治(1分)。
14.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突出了基因武器杀伤能力强的特点(2分)。
15.不能,“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说明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不只一个(2分),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阅读《人脸识别技术》一文,完成12—15题。(12分)
①现代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这是一项高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②在全球范围内,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人脸识别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的。不被察觉的特点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易被欺骗。相对于指纹识别而言,人脸识别还具有非接触式(非侵犯式)的特点,因此更加友好、自然,更易被人们接受。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④在公安刑侦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场或车站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查询目标人像数据寻找数据中是否存在重点人口基本信息,来抓捕在逃案犯;或者在商场、体育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监视,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⑤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逐渐从公安刑侦领域,推广到民用市场,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具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盗门也被推向普通老百姓家庭。人脸识别系统防盗门配有特殊的液晶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电脑,数据库就建在这里。厂家上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用一个摄像头对主人的脸部骨骼进行扫描录入,再将主人的脸部骨骼生成几千位的密码,然后将密码数据库存入防盗门的数据库中,当主人回家时,只要在门前一站,具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门前的人的脸部,防盗门立即开始识别。一旦确认来人是这家的主人,防盗门就会自动打开。再如利用人脸识别辅助信用卡网络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拥有者盗用信用卡等。
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我国向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迈进,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将逐渐增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人脸识别技术和识别系统的性能也将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务大众。
12.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特点?(3分)
13.分析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4.第⑥段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5.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请你发挥想象,另举一例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可运用在哪些方面。(4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