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宁波)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12分)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 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0年

4.25本

0.73本

16.78分钟

12.07分钟

2011年

4.35本

1.42本

14.85分钟

16.64分钟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 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 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4分)

4.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4分)

1.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2分)

2.B(2分)

3.①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④我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⑤民营书店入不敷出。⑥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4.【示例】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于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以色列人学习,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③民营书店的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民间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4分,每点2分,结合材料呈现现状1 分,针对现状写出启示1分,言之有理即可)

(2012年福建福州)

海 光

①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赏绚丽的海光。海光,是海洋生物发出光亮的自然现象。有趣的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乌贼,都有这种发光的代表。

②细菌小得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面貌,可是它却出人意外地利用呼吸氧气的机会,借助这一生理反应,放散出蓝绿色的光彩。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

③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

④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天夭。

⑤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__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

⑥还有一些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

⑦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__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选文有改动)

1、选文②-③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两种方式,一是 ,二是 。 (4分)

2、请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6分)

(1) ;(2) ;

(3) ;(4) 。

1、细菌借助呼吸氧气的生理反应放光  比较高级的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4分,每点2分,概括合理均可)

2、(1)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2)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3)为了照明觅食,诱捕食物(4)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6分,每点1.5分,概括合理均可)

(2012年浙江衢州)

给抗生素“把把脉”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出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卡、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知道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出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厂家、药店、医院,受到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理整顿效果有限。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药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根据《科学24小时》等资料改编)

【链接材料】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人类传染病中约80%是有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1.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细菌都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B.很多耐药细菌毒力很强,所有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C.如今肺炎球菌出现了新种,上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D.人感染超级细菌CRKP后的死亡率达到了35%左右。

2.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3分)

3.在第③段段首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2分)

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4分)

【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现了头痛、发烧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因为家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卡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

1、(3分)C

2、(3分)唤醒细菌的耐药基因,增强细菌的修复功能,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每点1分,意同即可)。

3、(2分)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

4、(4分)流行性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不可使用抗生素,而她服用的阿莫西林、头孢氨苄胶囊都是抗生素。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药物也不行。

阅读《蜜蜂的“冬季俱乐部”》一文完成19—23题。(16分)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的季节,蜜蜂四处飞舞,天天忙碌不息。然而冬日里蜜蜂都到哪里去了?它们是怎样度过严冬的呢?

冬季是蜜蜂的休闲时期。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作为个体,它无法维持必要的体温。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而起伏。

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则不同。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来抵御严寒。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因为它们有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俱乐部”在每年初冬时节开始运作。当外界气温下降,巢内温度低到13℃时,蜜蜂们在巢内互相靠拢,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形成一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球体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它们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24℃左右。

为了抵御寒冷,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只能加快新陈代谢。它们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蜜蜂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位,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使得蜜蜂家族安然度过寒冬。那么越冬结球期间它们又是怎样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由外向内的互相传递得到食料。这样,外层的蜜蜂保持为一个动态稳定的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

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但幼虫无法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为了使“育婴室”内的温度不低于35℃,工蜂以密集的聚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蜜蜂正是依靠这“冬季俱乐部”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选自《自然科学》,有删改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御寒冷,蜜蜂须多吃蜂蜜,加强新陈代谢。除此之外,蜜蜂还有哪些办法来保持蜂团的温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假如有几个人困在了储存巧克力的冰窖中,他们打电话向你求助,在救出他们之前,请你告知他们从蜜蜂的身上学到的取暖方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仔细阅读本文,谈谈蜜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3分)

18、参考答案:本文介绍了蜜蜂是如何抵抗寒冷,度过严寒冬天的(3分意对即可)
19、1)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说明反复换岗只是调节蜂团的温度的一个方面20、球体最外面的工蜂,拼命地鼓动翅膀;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流岗位;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3分答对1点得1分意对即可)
21、多吃巧克力;拥抱在一起;不断地运动(3分,答对1点得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
22、勤劳精神、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自律精神4分答出1点1分,对3点即

低碳生活

①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如果碳排放量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将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这绝非危言耸听。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遏制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②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

③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碳”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正在努力减少自己的碳足迹,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瑞士,不仅大量应用了水利发电,而且公共交通设施发达,铁路得到广泛应用。挪威法律规定,砍伐树木后,限期之内必须补种幼苗。芬兰的能源利用结构十分合理,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整体能源利用的25%,是欧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其实“低碳”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样可以做到“低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一个人或一家一户的节能行动“减碳”的效果虽然有限,但全国每个人每家每户都行动起来效果就会非常惊人。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福子孙万代,是人类共同的夙愿。为了实现这个夙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自己,让低碳生活从每一天做起。

16.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科学研究表明”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2分)

答:

17.第③段文字,先总说,然后说明 。 (3分)

18.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材料给出解释。(3分)

【材料链接】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答:

18.承接前句,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绝非危言耸听”,有据可查;同时交代下句“气候变暖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速度快于预期” 是经过科学推测的。 (评分:共2分,每点1分)

19.先总说人类“碳”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然后说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普通人一样可以做到 “低碳”。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20. 略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电磁辐射

①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波辐射污染已被世界公认为第四大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主要由__输电线、短波、超短波、微波、电子游戏机、视频端显示器、移动电话等辐射源产生。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

②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③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④现实生活中,电磁辐射也在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磁辐射以光速传播,用以传递信息,在工业、军事科学、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雷达、卫星通讯、微波炉、热疗器、塑料热合机、电视机、收音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⑤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很有"个性",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不能透入内部而是被反射出来,所以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而含有水分的物体,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并产生热。人们利用微波的“个性”发明了微波炉等很多产品。

⑥鉴于电磁辐射的特性,专家建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把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20.电磁辐射对人体有“热作用”和“非热作用”两种危害,请简要解释。(4分)

“热作用”是指:

“非热作用”是指

21.阅读原文,对下面材料中陈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使用建议。(3)

电磁辐射会给人类带来污染,同时人们也利用电磁辐射的特点制造家电产品。

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作为低耗高能电器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在利用微波炉给软包装的牛奶加热时发现,如果把使用普通塑料袋包装和为了增加保质期在包装袋内侧镀了一层锡箔的两袋牛奶同时放进微波炉加热,到了预定的时间,普通塑料袋包装的牛奶温度比预想的要高,而包装袋加锡箔的牛奶温度和未加热前变化不大。

原因解释: (2分)

使用建议: (1分)

20.热作用三点:(1)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碰撞、摩擦。(2)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传导电流。(3)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3分)非热作用:电磁波干扰人体固有电磁场。(1分)

21.原因解释要点:包装袋有锡箔,微波不能穿透而被金属反射,牛奶接触不到微波不能被加热。微波可以透过塑料包装袋,牛奶吸收微波产生热。(2分)

  使用建议要点:去掉金属包装或使用耐热的绝缘材质器皿。(1分)

京城“老字号”

①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是对老字号的感情。然而近年来许多老字号都处于市场的尴尬境地,就经营与管理而言,加强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②“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在一定区域内有良好声誉的商号,此商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产品和服务是自己开发的、专属的、消费者认可的,有自己的原创产品;产品和服务多数是手工制品或以手工制品为主,过去多为自产自销,甚至前店后厂的优秀民族企业。老字号平均都有160年以上的历史,最长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

③目前,老字号日渐势弱,主要缘自西方先进经营理念和多种业态的冲击,由于老字号吃的是“老”,在发展中有许多制约。

④“草包金”现象严重。有人说外国货是“金包草”,凭借包装卖钱;而中国是“草包金”,凭借质量卖钱。北京老字号也处在这个误区中,虽然商品的质量是无可挑剔了,但就在包装上吃了大亏。缺乏品牌延伸意识。不失时机地实施品牌延伸,借以增加利润增长点,做大市场“蛋糕”,是老字号要思考的问题。这点同仁堂没有落伍,同仁堂,于清朝康熙八年(1699年)开业,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最终由一个小作坊式的药房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多亿资产的“药业航空母舰”,被誉为“国药第一品牌”。法律保护意识差。老字号的名字通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在产品经营中,名字就是“金字招牌”,但缺乏现代商标保护意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王麻子”剪刀之所以破产,原因很多。从民国开始,北京就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步入市场经济后,大量假货更是充斥市场。“王麻子”没有在品牌维护这个重点环节上投入力量,导致“假李逵拖垮真李逵”。当然缺少现代化经营意识也是老字号发展的桎梏。

⑤所以老字号要发展就要解决传统与现代这对矛盾。两者整合嫁接的好,老字号会焕发青春的魅力。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18.文章第④段说明了老字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说明 ,接着说明 ,继而说明 ,最后概括说明 。(4分)

答:

19.阅读链接材料,根据原文提出两条保护和发展老字号的措施。(4分)

材料一:

老字号大多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训。在各种媒体上,打过广告的老字号少之又少,老字号的宣传主要依靠百年累积的名气,随着老字号品牌观念的逐步减淡,老字号想依靠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传承下去将很难。电视剧《大宅门》《大清药王》的热播,无形中给同仁堂打了一支强心针。使之在香港、台湾、东南亚也家喻户晓。仅2005年一年出口额就达1.7亿。

材料二:

全聚德是北京一家有130多年历史的著名烤鸭店,以首创挂炉烤鸭名震中华。被誉为“天下第一楼”,如今已形成全聚德集团。先后向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世界不少国家派遣厨师或建立分店。同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了80多个子店。“全聚德”三个字在今天的身价已值数亿元,成为中华第一品牌。

(1)

(2)

18.“草包金”现象严重。  缺乏品牌延伸意识。  法律保护意识差。  缺少现代化经营意识。    每空1分。

19.(1)老字号要发展也要重视广告宣传,强化品牌形象。(2)老字号要在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发挥品牌价值作用。  每小题2分。


建筑的艺术(节选)

梁思成

①节奏和韵律是构成一座建筑物的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前面所谈到的比例,有许多就是节奏或者韵律的比例。这种节奏和韵律也是随时随地可以看见的,例如从__经过端门到午门,__是重点的一节或者一个拍子,然后左右两边的千步廊,各用一排等距离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下去。但是每九间或十一间,节奏就要断一下,加一道墙,屋顶的脊也跟着断一下。经过这样几段之后,就出现了东西对峙的太庙门和社稷门,好像引进了一个新的主题。这样有节奏有韵律地一直达到端门,然后又重复一遍达到午门。
  ②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水平方向上或者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若是把它分析分析,就可以看到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和音乐很相像。例如有一座建筑,由左到右或者由右到左,是一柱,一窗;一柱,一窗地排列过去,就像“柱,窗;柱,窗;柱,窗;柱,窗……”的2/4拍子,若是一柱二窗的排列法,就有点像“柱,窗,窗;柱,窗,窗;……”的圆舞曲。若是一柱三窗地排列,就是“柱,窗,窗,窗;柱,窗,窗,窗;……”的4/4拍子了。  

③在垂直方向上,也同样有节奏、韵律,北京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由下看上去,最下面是一个扁平的不显著的月台;下面是两层大致同样高的重叠的须弥座;再上去是一周小挑台, 专门名词叫平座;平座上面是一圈栏杆,栏杆上是一个三层莲瓣座,再上去是塔的本身,高度和两层须弥座大致相等;再上去是十三层檐子;最上是攒尖瓦顶,顶尖就是塔尖的宝珠。按照这个层次和它们高低不同的比例,我们大致(只是大致)可以看到(而不是听到)这样一段节奏。
  ④我在这里并没有牵强附会。同志们要是不信,请到广安门外去看看。

18.第②段中,作者是怎样说明建筑中的节奏与韵律的?(3分)

答:

19.阅读下面介绍颐和园长廊的文字,运用文章中的知识,说一说颐和园长廊所体现出的建筑的节奏美。(5分)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1992年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廊宽2.28米,柱高2.52米,柱间距为2.49米;廊中夹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答:

18.以一座建筑的柱与窗为例,把建筑的柱与窗的水平排列比喻为音乐中的节拍,把建筑的“柱,窗;柱,窗”排列比喻为2/4拍子的音乐节奏,把“柱,窗,窗;柱,窗,窗”、“柱,窗,窗,窗;柱,窗,窗,窗”的排列比喻为3/4、4/4,这样的比喻,将建筑的水平方面的节奏问题表达得非常具体形象。

    评分:本题3分。

19. 颐和园728米的长廊由间距相等并不断重复的廊柱来支撑,这些廊柱如同五线谱上的一个个小节线,使得长廊有着整齐的节奏。长廊又以排云门为中心,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这四个攒尖亭在结构上对整个长廊起着倚衬和支撑的作用,又把长廊分为四个乐章,突出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使得节奏与旋律曲折回环,景色变化无穷,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评分:本题 5分。内容4分,语言1分

木版年画

    ①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真正地确立起来。

   ②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丰富多彩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③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史、zōng jiāo 、神话、传说、戏曲等,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木版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些描写民俗风情的木版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这些深刻地体现农民内心情感的作品,大量深藏在木版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木版年画是消费品,没人收藏,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纪木版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版,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木版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宝贵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

18.结合文章,说说第④段的“存世于中外的木版年画应该数以万计”一句中作者使用“应该”一词的三条理由。(3分)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19.最近两年,木版年画这种反映民俗文化的艺术品,收藏价值开始凸显。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哪些木版年画更具收藏价值。(5分)

【材料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装裱张贴,收藏民间木版年画成为这几年收藏界的新兴项目。像变法题材的《捉拿康有为》,表现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刘提督克复水战得胜全图》,还有介绍西方新科技在中国应用的《唐山真迹图》、《天津马路图》等都颇具增值潜力,而《民国初年月份牌》《大战天津图》《德日争夺青岛图》和解放区木版水印《1949年新年画》(12张全套)等更是文物级藏品。

【材料二】

外国人对中国木版年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海外华人的传统审美取向,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喜庆需求,还引发了欧美人对东方艺术的关注。在国际上,有许多图书馆、美术馆专门收藏中国木版年画,据统计,收藏中国木版年画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木版年画《一人一性,百鸟百音》,传达着对大千世界的包容心态,反映了普通中国民众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

18.①木版年画作为大众不可或缺的需求,数量非常多。②这些遗存仍散落在民间。③由于木版年画是消费品,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所以存世情况并不确定。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9.①清末民初的木版年画,因其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体现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②描写民俗风情的木版年画,因能够反映农民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评分:共5分。每个要点2分,语言表达1分。


中国风筝

中国的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美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寓意吉祥的图案。中国的风筝就是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为人们喜闻乐见。

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吉祥寓意:“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寓意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人们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风筝的翅膀和尾翼上画有蝙蝠衔着铜钱的图案, “蝙蝠”与“遍福”谐音,“铜钱”的“钱”与“前”谐音,铜钱象征富贵,中间又有眼,整个风筝寓意“福在眼前”。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 “喜庆有余”“平安如意”等。

长寿,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如在风筝上画有郁郁青青的松柏,松柏万古长青,象征长寿,风筝寓意“长命百岁”。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囍”风筝等,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等。

吉祥,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以瑞禽仁兽及其他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

风筝不但有这么多美好的寓意,而且放风筝还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因此,千百年来风筝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18.结合第②段划线句的内容,说出“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能删去的三条理由。(3分)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说出材料中的风筝图案有什么寓意?并作简要解说。(5分)

【链接材料】

阳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很多,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的风筝很漂亮:风筝的翅膀上有两朵盛开的牡丹,牡丹上面有祥云点缀,尾翼上是两条红色的鲤鱼,周围有莲花点缀。

18.如果删去“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一,就不知道谁受熏陶(或“受其熏陶”的主语就没有了);其二,“受其熏陶”中的“其”指代就不明确(或就不知道受什么熏陶而使图案具有吉祥寓意的)(或受什么熏陶就不清楚了。);其三,“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寓意就没有了产生的基础(或“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寓意就失去了产生的基础。或“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寓意产生的基础就不清楚了。)。(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寓意:富贵吉祥、连年有余。

解说:因为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主要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而材料中的祥云象征吉祥,牡丹花是百花之王,象征富贵。鲤鱼的“鱼”与“余”谐音,“莲花”的“莲”与“连”谐音,因此整个风筝寓意“富贵吉祥、连年有余”。

(共5分,寓意2分,解说2分,顺畅表达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