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最好的药
①我们对水了解很多,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水在身体内的运行,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②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仅靠水就可以治疗:心脏病和中风,因为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阻塞;骨质疏松症,因为水能使成长过程中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白血病和淋巴瘤,因为水能够将氧输送进细胞,而癌细胞具有厌氧的特征;高血压,因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剂;
糖尿病,因为水能够增加身体内色氨酸的含量;失眠,因为水能够产生天然的睡眠调节物质——褪黑激素;抑郁症,因为水能使身体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应。
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储水系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为如此,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碳酸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可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由此,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从而会表现出比“口干” 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④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此时,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 (节选自《水是最好的药》一书)
9.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0.请分析划线句的作用。(3分)
11.请你说说文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的。(3分)
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碳酸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
12.你的同学小丽每天都会喝两三杯奶茶,请你运用本文中相关知识对她进行劝阻。( 3分)

9.水可以治疗一些疾病(或水对人体有很大的作用)。
10.“约占体重的75%”,列数字,说明人身内有大量的水,水是人体构成的重要部分。

11. “往往”有“常常”、“时常”的意思,用在句中表示“犯常识性错误”的情况时常发生,突出了人们对各种饮料的偏爱而忽视了天然的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小丽,你喝可乐太多了,可不好,因为可乐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碳酸饮料,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所以你喝得多就会小便多,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就会更加口渴,你会感动腰疼痛,颈椎疼痛,严重的还会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

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一只两只、几十只蝗虫对人类和庄稼、植物构成不了威胁,一万只甚至一亿只蝗虫也可能对庄稼和植物不会造成太多破坏,前提是它们不同时啃食植物和庄稼。但是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庄稼,就会造成满目疮痍,旷野一片,甚至造成大饥荒。

例如,2006年6月,澳大利亚遭遇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省多达1/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此外, 2004年西部非洲发生蝗灾,也造成25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当地仅控制蝗灾本身就投入了6000多万美元。

研究人员发现,蝗虫造成灾害首先需要有数量,其次需要一致行动。如果一群蝗虫的数量达到10亿~100亿只,并且一致行动,它们可以延绵数百公里,并造成灾难。除了啃光农作物,而且会啃光树皮草叶。

多年来,人们对蝗虫的统一行动很不理解,因为蝗虫没有语言,也没有统一的思维,更没有统一的指挥,它们为何能统一行动,并且争先恐后,步调一致,造成深重灾难。 为了解开这个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杰罗姆•布尔 (Jerome Buhl)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想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在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的发育情况,以弄清它们集体行动的触机。研究人员把不同数量的若虫放置于一个80厘米宽的环形活动场所,并用VD拍摄它们的行动。当蝗虫的若虫数量较少时,它们只是沿着场地转来转去。但是,当若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时,它们开始如同一只虫子一样以自发的固定方向沿场地行进。

这类似于蝗虫在野外的行动。而在野外是约每平方米有 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更为有趣的是,当每平方米的若虫达到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地改变方向。在这种超级拥挤的情况下,蝗虫保持一心一意地向前的方向。这意味着虫子越多,其前进的方向越好确定,并有可能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蝗虫造成的灾难。同时,这也说明在一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个体成员一般别无选择,只有随大流,或集体无意识。

至此,研究人员只是稍稍弄清了当蝗虫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但是为什么生物个体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采取一致的集体行为,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能圆满解释。按一般的解释,生物的群体或一致性行为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比如,统一行动有利于自己和整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鸟儿集体飞行有助于相互照顾和有利于飞行,如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由于它既是食草,又是食肉动物,而且还可能吃同类,所以它们要向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也就是说,作为一只蝗虫来说,如果要避免被同类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统一行动。

当然,这种集体行为不仅限于蝗虫,很多动物如鱼、鸟乃至人类,都有类似的集体行动趋向。例如,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数量不多时,人们在大街上行走似乎很随意;但人数达到一定密度后,他们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队列,人们甚至会步调一致地行进。蝗虫的一致行动也类似于其他一些动物的一致行动,这就是有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例如,非洲草原上的斑冯、羚羊等集体大迁徙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不被食肉动物猎杀。

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如果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超过50只,蝗虫就会采取集体行动,最终造成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所以,在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如喷洒杀虫剂,有可能会以最小的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蝗虫这样的集体行为类似其他一些动物的一致行动,这样做是有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

B.在自然界以最小成本来实现减少蝗虫危害的条件是等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来喷洒杀虫剂。

C.蝗虫在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的时候,无论在室内还是野外,它们都会一致行动,而当每平方米的若虫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地改变方向。

D.本文条理清晰,先介绍蝗虫统一行动的现象,说明其危害性,接着说研究人员对蝗虫统一行动的研究,最后指出怎样以最小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11.第2自然段“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一句中,“甚至”和“有些”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文章来看,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的机制有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C(“野外是约每平方米有 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 

11   不能去掉, “甚至”表程度,强调“集体行动包括统一繁殖”。(1分)“有些”表范围,并非全部。(1分)如果去掉,就变成“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包括统一繁殖,这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这与原文不符合,所以不能去掉。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2      (1)当蝗虫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2)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

(3)作为个体的蝗虫,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

(4)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 (答案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我们的被窝里有多少螨虫(15分)

①心情不好?独自蒙着被子睡大觉?呵呵,你是不可能独自睡大觉的!

②我们的被窝里总有不计其数的螨虫,它们不仅把我们身上脱落的皮屑作为大餐来享用,有时还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你要想独自睡觉是不太可能的。

③螨虫和蜘蛛是“同门兄弟”,都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不过螨虫的个头比蜘蛛可小多了,一般只有0.1~0.5毫米长,肉眼很难发现。把螨虫放在显微镜底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身体是半透明的,有8条长满绒毛的腿。

。已经发现的螨虫有3万多种,其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有粉螨、蠕螨、疥螨、尘螨等。粉螨主要在人的食品中繁殖;蠕螨主要寄生在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是导致酒糟鼻、脱发的元凶;疥螨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层,极易导致人体皮肤过敏和瘙痒;尘螨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它们分布在毛毯、被褥、床垫、枕芯、空调、地毯、沙发等缝隙处,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螨虫。

⑤尘螨不咬人,偶尔会进入人的肺中引起肺螨症。它们的主要危害是由排泄物、蜕皮、尸壳形成的微粒引起的。这些微粒飞扬于室内空气中,被过敏体质者吸入,就会引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症状。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70%的哮喘是由尘螨引起的。

⑥那我们的被窝里究竟有多少尘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专家曾经对两户居民家的被褥进行过测定。不测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有户人家三个多月没洗被子,被子上平均每4平方米就有约10只螨虫。这样算下来,一条被子上差不多住了100万只螨虫!而另外一家人坚持每星期洗一次被子,螨虫就少了许多,不过一条被子上仍然有大约10万只螨虫。

⑦怎样才能清除被褥里的螨虫?除了定时清洗床单、被套,经常晒被子和褥子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将螨虫杀死。另外,晒被褥的时候千万不要拍打表面!一旦拍打,尘螨的排泄物和尸壳就会随着粉尘飞扬出来,进入你的呼吸道,引发感染和过敏。正确的方法是在收被褥的时候戴上口罩,用刷子将被褥缝仔细地刷一下,去除螨虫和各种微粒。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螨虫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有8条长满绒毛的腿。

B.所有螨虫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尘螨的主要危害是由它们的排泄物、蜕皮、尸壳形成的微粒引起的。

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螨虫。

6.用“虽然……却(但)……”的句式在第④段段首加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3分)

7.第⑥段中“10万”和“100万”两个数字有什么作用?(4分)

8.请运用本文知识,对下面案例中的王奶奶说几句话。(5分)

隔壁三岁的小弟弟一直跟着王奶奶。一天,王奶奶晒完被子,用一跟木棍敲打着棉被,跟在身后的小弟弟便开始不停地咳嗽。

5.(3分)B 6.(3分)螨虫虽然个头小,数量却极多,几乎无处不在。或:螨虫虽然个头小,但数量巨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大。(意对即可)

7.(4 分)(1)准确说明了被窝里螨虫之多(2)通过10万和100万的对比,说明了经常洗被子对于消除螨虫的重要作用。

8.(5分)王奶奶,被子上有许多螨虫,会引发哮喘病和过敏性鼻炎的,您在收被子时,最好戴上口罩,用刷子刷刷被褥缝。让小弟弟也离得远一些,您看小弟弟都咳嗽了。

如何给地球降温(9分)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将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龙学峰)

13、文中第(1)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3分)


15、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16、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2分)

13、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给地球降温,迫在眉睫。(2分)
14、(1)在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2)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光镜;(3)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3分,每处1分)   15、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2分)
 16、示例:①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普及使用太阳能),用以吸收紫外线;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③给机动车辆安装吸收尾气设备,减少热量的排放;④按国家提倡的度数使用空调,减少热量排放,节约能源。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2分,如有其它答案,设想合理亦可)

硬盘的选择(13分)

⑴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它的依赖越来越显著,很多文字资料、照片、视频文件都存放在电脑里,而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传统机械硬盘由于读写速度慢、功耗大等缺点而被人们所诟病,固态硬盘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硬盘的发展方向。

 ⑵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控制单元负责读取、写入数据,存储单元负责存储数据。固态硬盘按存储介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前者的优点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存储单元有写入次数限制,因此使用寿命有限,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后者应用范围很窄,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使用寿命很长,但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

⑶固态硬盘相对机械硬盘的最显著优势就是读写速度快。固态硬盘可以在低于一毫秒的时间内对任意位置的存储单元完成I/O(输入/输出,也可以理解为读写)操作,在衡量磁盘性能的主要指标IOPS (即每秒的输入输出量或读写次数)上,固态硬盘可以达到机械硬盘的几十甚至上千倍。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电脑时通常会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如聊天软件、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无论是在不同程序之间切换,或者是新开启某个程序,或者只是打开一个文件夹,固态硬盘都会体现出速度快的优势。

⑷此外,固态硬盘还有低功耗、无噪音、低热量、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大等优点。而且由于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因此固态硬盘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震动,具备相当高的数据安全性。基于以上优点,固态硬盘在航空航天、军事、视频监控、金融、医疗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缺点:第一,固态硬盘成本高,价格通常是机械硬盘的5-10倍;第二,存贮容量较小,目前,固态硬盘的最大容量也远远低于机械硬盘。

⑸在这种情况下,又有生产商开发出混合硬盘。混合硬盘是处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中间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即在机械硬盘的基础上,加上了大容量的缓存(闪存芯片),以提高硬盘性能。与机械硬盘相比,混合硬盘大幅度提高了性能,成本上升又不太大,而与固态硬盘相比,它又具有机械硬盘的大容量。

⑹混合硬盘的原理和Windows7中的ReadyBoost功能相似,两者都是通过增加高速闪存来进行资料预读取,以减少从硬盘读取资料的次数,从而提高性能。不同的是混合硬盘是将闪存模块直接整合到硬盘上,在对数据进行第一次读写时,性能和机械硬盘完全一样,但第二次读写时,因为数据完全在缓存里进行存取,速度就和固态硬盘一样了。而且,当缓存中存储的数据量已经比较大,不再需要磁盘进行频繁读写时,混合磁盘会将磁盘转入休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混合硬盘的功耗和固态硬盘几乎一致。

⑺如果你希望磁盘容量大、价格低廉,那么,机械硬盘仍然是你的不二之选;如果你对使用体验要求较高,又不在乎价格,那么你可以尝试固态硬盘;如果你的容量和使用体验都有要求,那么混合硬盘可以满足你。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5期)

10、相比较与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有哪些优点?(3分)

1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4分)

(1) 前者的优点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2)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硬盘的功耗和固态硬盘几乎一致。

12、指出文中第三段划线句所运用的说明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13、结合文意,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混合硬盘的工作原理。(3分)

10、(1)读写速度快;(2)低功耗、无噪音、低热量、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大;(3)具备相当高的数据安全性。(3分,第二点必须写全)

11、(1)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的固态硬盘。(2分)
   (2)缓存中存储的数据量比较大,不再需要磁盘进行频繁读写,混合磁盘将磁盘转入休眠状态(2分)

12、作比较、列数字,突出了固态硬盘相对于机械硬盘的最显著优势就是读写速度快。(3分)

13、通过高速闪存,第一次将闪存模块直接整合到硬盘上读取,以后数据完全在缓存里进行存取,减少从硬盘读取资料的次数,提高性能,读写速度快,功耗小。(3分)

带你认识手机彩码(15分)

①二维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有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以二维码标准为核心,将手机作为载体,而展开的手机二维码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大型超市、地铁、商场、机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随处都可见二维码的身影。

②识读应用是二维码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平面介质上。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内的读码软件,轻轻对准平面杂志或是海报上的二维码一拍,就可以将二维码图形立即转化为文字,或是连接到相关网址,更方便地实现手机上网或内容下载。

③然而,随着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二维码信息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的主动识别需求,但目前大部分终端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受技术、终端、信息容量等瓶颈限制,二维码现在主要用于被动识别,其在主动识别方面鲜有作为。于是,手机彩码应运而生,走向前台应用。

④手机彩码是建立在二维码基础之上,加上黑、蓝、绿、红4色矩阵构成的彩色三维图像矩阵码。有别于二维码依据黑白像素的大小来表达信息,彩码以四种相关性最大的单一颜色红、绿、蓝、黑作为信息载体。相比二维码技术,彩码采用模糊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对图形和色彩设计的容忍范围更大,因此彩码整体形态可以表现得十分丰富。彩码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新的信息携带方式和新的识读手段,使得彩码的识别更加高效、便捷、可靠,而且价格也更加低廉。

⑤作为解决二维码技术和应用瓶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条码技术,手机彩码是通过颜色和形状承载信息量,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二维码的几十倍,其应用比二维码也更加广泛。一般的商品以及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可以附有相应的手机彩码,用户拍摄彩码图案主动识别彩码所包含的信息,即可自动链接到相应的WAP网站上,直接浏览商品、下载折扣券、用手机支付购票等,也可随时随地体验铃声、游戏、视频等主流媒体信息。在日韩等国,手机彩码的使用已经普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户外屏幕、广告牌、杂志、商品、电影海报、广告宣传品上随处可见各式设计新颖的手机彩码,它比以往的识别方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⑥在我国,彩码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天津有一定的发展。天津联通创办了彩码生活网,并推出“e票通”业务。“e票通”业务采用彩码识别技术,以手机为载体,通过彩信将彩码发至用户的手机上,是一种集电子打折卡和优惠券合二为一的手机电子凭证。客户凭手机彩码到“e票通”特约商户申请,即可享受各种购票、购物等优惠消费。

⑦虽然手机彩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受到缺乏统一的手机彩码标准和规范以及商家和用户的认知度较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手机彩码在我国的发展还将经历一定时期的培育和磨合,才能形成大规模的应用。

⑧手机二维码的出现,实现了二维码应用从固定到移动的飞跃,建立起了人与物之间的普遍连接,因而成为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移动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及3G时代的到来,手机彩码技术必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并融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

(《百科知识》2011年11月)

11、二维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限制是什么?请从三方面具体说明。(4分)

1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4分)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二维码现在主要用于被动识别,其在主动识别方面鲜有作为。

14、根据全文内容,写出下面说法的依据。(4分)

手机彩码技术必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

11、①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②信息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③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的主动识别需求,目前大部分终端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每点1分,语言组织表达占1分)

12、作比较。(1分)突出了手机彩码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新的信息携带方式和新的识读手段,(2分)使得彩码的识别更加高效、便捷、可靠,而且价格也更加低廉。(1分)(若答“作诠释”分析合理也可。)

13、不能删去。(1分) “主要”一词表明被动识别在二维码诸用途中的地位,(1分) 去掉“主要”一词就不能表明二维码除了被动识别外还有其他作用了,(1分)表意就不准确、不严密了。(1分) (分析合理即可。)

14、①手机彩码识别更加高效、便捷、可靠。②价格更加低廉。③包含的信息量大。④一般的商品以及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可以附有相应的手机彩码,用户拍摄彩码图案主动识别彩码所包含的信息,即可方便应用。⑤我国移动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及3G时代的到来,也为彩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答出三点即可,)

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抗震智慧

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16. 依据第②段,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堪称“建筑版太极拳”的原因是 。(4分)

17.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8.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 所以B.不但 而且C.倘若 而且D.非但 所以

19. 本文围绕中国古代木结构抗震智慧介绍的内容依次有(6分):

(1) ;(2) ;(3)建筑中带有斗拱;(4)

20. 第⑥段两个加点词“相当”能否替换为“很深”,为什么?(4分)

16.(4 分)其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以柔克刚”的思维,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至最小程度。

17.(5分)举例子(1分)、作比较(1分);

更具体准确地说明带斗拱的建筑能抵御强烈地震。(3分)

18.(3分)B

19.(6分)

(1)采用“以柔克刚”的思维(2分);(2)选择木材等作为框架主材并发展形成了柔性的框架体系(2分);(4)大量使用榫卯技术(2分)。

20.(4分)不能。因为“相当”虽然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尽管木塔庄严美丽且坚固耐久,也只能说明匠人们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因为毕竟是近千年之前,尚未达到“很”的程度,所以不能替换,“相当”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半机械的昆虫间谍

彭 欣

当你注意到身边有只蜂鸟或是蜻蜓在扇动翅膀轻盈飞舞时,你可要小心了,因为这些小鸟或昆虫或许也在暗中窥视你。据美国媒体__,美国国防部已投入数百万美元,应用仿生学原理研发微型侦察飞行器。经过多年研发,鸟类和昆虫间谍技术已逐步成熟。

“纳米蜂鸟”是加州航空环境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微型飞行器,它的翼展16.51厘米,重量与一节5号电池相近,虽然样子不起眼,但它的功能已经很完备。“蜂鸟”相当于一个迷你版的无人侦察机,腹部装有__机,飞行速度能达17公里/小时。尽管相貌和真正的蜂鸟相比略显僵硬,人造蜂鸟几乎拥有同样高超的飞行技巧:通过快速扇动身体两侧的翅膀,能够上下左右自由飞动,还能旋转和盘旋。此次研制蜂鸟飞机,是受美国国防部委托,历时5年,耗资400万美元才有所回报。研究微型间谍飞行器是一项颇具挑战的工作,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制造一架既能长期飞行,又能遥控或自主控制的飞行机器。

除了让飞行器变得越来越小外,研究人员打算走另一条“捷径”,将活生生的昆虫变成半机械的飞行间谍。美国的科学家正在实验,是否可以在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植入摄像头或传感器,并通过电刺激它们的翅膀控制其飞行。因为昆虫在每个变态发育阶段,其身体都会完成一次更新,伤口能得到修复,被植入异物后内部器官会重新排列。

这样的改造方案并非异想天开,但要改变昆虫亿万年进化所得的习性并不容易。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乔治·麦克加文指出:成年昆虫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产卵繁殖。要改造昆虫就得重新给它制定行为模式。事实上,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就曾有过失败的例子,他们希望利用蜜蜂和黄蜂来侦察爆炸物,但由于昆虫的本能占了上风,这些昆虫常会在“执行任务”时去觅食或交配。

作为DARPA“混合微电子昆虫”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改造了烟草天蛾。烟草天蛾的幼虫变成蛹后被植入一个微电子传感器,蛹成熟后变成寿命相对较长的蛾子。烟草天蛾们体内的传感器就能控制其肌肉,实现远程操纵烟草天蛾飞行。被植入烟草天蛾体内的微电子传感器仅有56平方毫米大,重0.5克。其携带的电池能产生5伏特的电压,刺激烟草天蛾的肌肉进行飞行。

虽然在实验中实现了对昆虫的控制,但科学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植入芯片的重量。美国科学家在两种甲虫的身上进行类似尝试:微电子系统被植入甲虫体内四个位置,尽管能精确控制飞行方向,但由于芯片的重量过重,第一种实验对象绿金龟根本飞不起来,只有第二种名叫拖瓜塔花金龟的大型甲虫能顺利起飞,最长飞行时间也不过1分钟。于是,研究人员着手改进电池,为了找到一种能持续长久提供动力的能量来源,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12年,这意味着电池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但是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是放射性元素对人体和生物体的机体具有致癌或遗传效应,其次是辐射可能会破坏微电子设备甚至昆虫本身。

科普作家莱恩指出,改造生物和仿真机械的技术一旦成熟,就将改变情报收集方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飞过的一只鸟可能是观测敌情的机械鸟;被改造后的昆虫会悄悄飞入嫌疑人或间谍的住所,不留痕迹地执行监听任务;在污染严重或有致命辐射的地区,大批人造昆虫能完成观测任务并全身而退……这样的变革只是早晚的问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民众对政府的怀疑和不信任。美国军方改造昆虫的灵感实际上来自科幻小说《雀鹰》,《雀鹰》也警示了改造生物可能引发的未知风险。在这部小说中,由于黑客入侵,头脑由芯片控制的巨型动物被歹徒利用。一旦昆虫间谍真的出现,它们面临的不只是技术困难,还有法律问题。昆虫间谍如果被警察用于侦查,就可能侵犯公民的隐私。随着越来越多仿生机器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将给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

17.在昆虫间谍的研制过程中,科学家们遇到了哪些难题?(4分)

18.简要说说让烟草飞蛾变成傀儡的原理。(3分)

19.文章介绍“纳米蜂鸟”的内容与题目并不符合,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20.对于研制昆虫间谍这一问题,有人欢喜有人忧,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认识。(4分)

17.答案:①如何制造一架既能长期飞行,又能遥控或自主控制的飞行机器;②寻找一种重量轻、能持续长久提供动力又安全的芯片。

评分:答对一个方面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烟草天蛾的幼虫变成蛹后被植入一个微电子传感器,蛹成熟后变成寿命相对较长的蛾子。烟草天蛾们体内的传感器就能控制其肌肉,实现远程操纵烟草天蛾飞行。

评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不能删去。“纳米蜂鸟”尽管不是“半机械的昆虫间谍”,但它是运用仿生学原理研制的新一代微型飞行器,是仿真技术趋于成熟的标志,为“半机械的昆虫间谍”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不能删去。

评分:判断1分,理由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昆虫间谍的研制有利也有弊,若能研制成功,就将改变情报收集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军事、案件侦查、人员搜救等领域;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被邪恶势力所利用,危害可想而知;如果被警察用于侦查,就可能侵犯公民的隐私;也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民众对政府的怀疑和不信任。

评分: 观点明确得1分,结合文意陈述理由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有一股强大的应力撕裂了它,而这股应力,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提供了巨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巨大的断裂系统。根本原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这两个大陆之间的相撞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

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摘自新浪微博,有删改)

12.文中画线句中的“大致”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为何四川多发地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以“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为题,有何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

12.不能,“大致”表估计、推测,并不完全肯定(1分)。用了“大致”表明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差不多排在西部的山区里,但并不完全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排在西部的山区”,太绝对化,和事实不符(1分)。

13.四川西部正处于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带(2分) 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便构成惨烈的地震(2分)。

14.采用设问句(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强震再袭四川的原因(1分)。

阅读《最佳饮料——白开水》一文,完成16—20题。(共13分)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 【A.】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B.】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C.】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30毫克/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克/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D.】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0C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0C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16、为什么其他的饮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3分)

17、第④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2分)

18、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它所在的正确位置是( )(从A.、B.、C.、D.处选择)(3分)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15、最佳饮料——白开水    逻辑顺序

16、(1)是饮料中糖分和热量偏高过量饮用会引起肥胖或渐趋瘦弱;(2)是饮料中的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引起消化不良;(3)是饮料中的电解质会降低食欲加重肾脏负担;(4)是长期饮用纯净水会造成营养失衡;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3分。)

17、不能删去,“一般”是限制性词语,是说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大多很高,并不是全部都高,去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答词意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8、说明方法:举例子和列数字(2分)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成人每天正确的饮水量和方法。(1分。)      19、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