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汉字“行”
①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
②“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g)”,“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③“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字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衢”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④“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⑤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15.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分)
19.本文围绕汉字“行”,介绍了四方面的知识,请写出前两个方面。 (4分)
(1)
(2)
(3)由“行”引申出的与“道路”相关的词义、词语。
(4)由“行”引申出的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
2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分)
21.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示例: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引出本文说明对象——解码汉字“行” (2分)
19. (1)示例:“行”宇本来的读音、词性、词义。(2)由“行”字构成的汉子,都和道路有关。
(意思接近即可) (4分)
20.逻辑(顺序) (2分)
21.示例:举例子。介绍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旁的店铺,用大家熟悉的生活常识介绍抽象的汉语知识,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意思接近即可) (3分
阅读社科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②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__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的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
③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④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
⑤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
⑥所以说,君子理直气不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选自2012年2月24日《京郊时报》)
7.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理直气壮,往往失了君子风范。B.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
C.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D.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8.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事例,一个是现代事例,这就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B.周作人的做法既表现了他的君子风范,又突出了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征。
C.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例确凿,说理充分,因而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②④两段是举例论证,③⑤两段是说理论证。
9.对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朗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B.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博大胸怀,表达了敬重之情。
C.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做法,令人敬重和信服。
D.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
C
B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
①虚拟性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京剧艺术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京剧的
虚拟性表演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摸拟生活实际进行的表演。
②大幕拉开,面积不大的京剧舞台上,除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之外,再没有别的
道具,只有等演员出场了,你才能通过演员的表演,知道这舞台上将要发生什么故事。
演员通过虚拟性的表演,既可以呼风唤雨,也可以把白昼变为黑夜;既可以把几天甚至
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秒钟的心理活动延展为几十分钟;既可以展现千
军万马的战争场面,也可以在转瞬之间跨越万水千山。这种虚拟性表演,能够在有限的
时空里表现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
③京剧演员的表演力图虚拟现实生活的情境,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间
的行为,以打更表示时间的变化等。《武松打店》是一出武戏,说的是武松夜宿孙二娘
的客店,因为误会,与孙二娘在黑夜中展开了一场搏斗。舞台上灯火通明,只摆着一张
桌子,两位演员摸索着闪转腾挪、追逐厮杀,有时近在咫尺却浑然不觉,分明是灯火通
明的舞台,现众却从演员的表演中感觉到,这是一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紧张激烈
的搏斗。
④需要指出的是,京剧演员的虚拟性表演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前辈艺人于连泉演
《拾玉镯》,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摸拟少女喂小鸡和做针线活儿的动作,他认真观察生
活中少女喂鸡的手势、眼神,反复琢磨她们做针线活儿的过程,这使他的表演达到了以
假乱真的程度。当然,这种虚拟性表演不完全是生活中的真实,而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的
真实,演员的动作必须是舞蹈化、节奏化的。
⑤京剧的虚拟性,既给观众带来了真实的感觉,也使观众获得了美的享受。
18.京剧的虚拟性表演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3分)
答:
19.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演员的表演是如何体现京剧的虚拟性的。(4分)
【材料】
京剧有一出戏叫《秋江》,说的是一位少女求老艄公驾船帮她追赶一个人的故事,
饰演老艄公的演员手里拿着一支长篙上场,接着做出靠岸、解开缆绳、推出小船等动作,
在行船过程中,两位演员的身体忽高忽低,很有节奏地起伏着,舞台上两位演员无论快
走还是慢行,距离绐终保持不变,直到两位演员下场。
答:
18、【解析】筛选有效信息并概括归纳——说明对象特点的概括。
答案要点:①虚拟性表演来源于现实生活,必须符合现实生活
②京剧演员要深入地了解生活,亲身去体验、认真去观察生活
③经过艺术加工,演员动作舞蹈化、节奏化。
1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证型材料链接题,学生须通读全文,理解作者所述京剧艺术的
虚拟性这一特点后,方能根据文章中2.3.4自然段有关虚拟性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及
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对材料中对京剧舞台上的一系列表演进行阐释,说明其表演是
如何体现京剧的虚拟性这一特点的。
答案示例:
演员拿着长篙,做出靠岸、推出小船等动作,舞台虽然是平地,但是两位演员的身
体很有节奏地起伏着,无论快走还是慢行,距离绐终保持不变,观众从演员的表演中感觉到,
这是一场两个人坐船的场景。这种借助真实的道具,角色行为进行虚拟,不仅在舞台上真实
细致地再现现实生活,而且演员的动作更加舞蹈化、节奏化,既给观众带来了真实的感觉,
也使观众获得了美的享受,体现京剧的虚拟性。
碑与帖
蒋勋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魏晋以后,书法界普遍认为“碑”与“帖”分别代表重拙朴厚和潇洒飘逸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魏晋之后南北朝形成了对峙局面,书法论述也一般习惯把“碑”与北朝连在一起,称为“北碑”。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主的“帖”,自然就被认为是流行于南朝文人间的“南帖”。比如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有径庭。
“碑”还原到原始意义,是指石碑上用刀刻出来的文字。这些石碑文字,最初虽然也用毛笔书写,但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技法的介入,这就改变了原来毛笔书写的线条美感。《张猛龙碑》字体端方,笔画厚重,许多线条的风格就不是毛笔容易表现的,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因此,“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
一九六五年在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王闽之墓志》石刻,刻于东晋咸康到永和年间,永和九年正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那年。王兴之、王闽之也是王氏家族中的精英文人,但是从墓志石碑的字体来看,却与王羲之书风完全不同。碑文字体方正,拙朴刚健,点捺用笔都明显看出了刻工的刀法,不像“南帖”,却更接近“北碑”。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如果在汉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代始终以竹简书写为主,纸的使用微乎其微。魏晋则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纸帛书写到了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力。汉字在以纸帛书写的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婉转,或“行”或“草”,潇洒飘逸,创造了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充分体现了“帖”潇洒俊逸的书法风格。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从另一个角度看,书法史上“碑”与“帖”的书风问题,或许可以有新的理解。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13.从全文来看,作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解”指什么?(2分)
14.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⑴第二段加点词语“大有径庭”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⑵第四段的作用有哪些?(3分)
15.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你更欣赏哪一幅?请结合文章内容,从笔画的角度说说原因。(3分)
《张猛龙碑》(局部) 《兰亭集序》(局部)
13.(2分)书写材料的不同造成了“碑”与“帖”书风的差别。
14.(5分)⑴指南北书法风格差别很大。或《张猛龙碑》、《兰亭集序》书法风格的差别很大。(2分)⑵承接上文,为“‘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作例证;为下文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解”提供依据。(3分)
15.(3分)示例一:我更欣赏《张猛龙碑》,与《兰亭集序》相比,它的笔画厚重,点、捺用笔利落、刚硬。示例二:我更欣赏《兰亭集序》,较《张猛龙碑》,它的笔画灵动,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
四合木,蒺藜科四合木属于落叶小灌木,草原化荒漠区强旱生植物,是1.4亿年前古地中海孑遗种,目前共存有l万公顷左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上称其为“植物大熊猫”。
四合木高30~50厘米,成簇生长。根节上生有白色的毛根,有光泽或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肉质,圆润翠绿,表面有一层白毛。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花期是5~6月份。在荒原上,它的长相可算得上是植物中的“美人”。【甲】四合木果期是7~9月份,果实为蒴果,四深裂,形成像四个小翅膀一样的结构,所以很多资料把它称为“四翅油葫芦”。有些人也把四合木称为“油柴”。这种植株含油量大,即使新鲜时也极易燃烧,当地牧民喜欢将其砍来当柴烧。近几年,由于保护措施到位,砍伐四合木的事情已经不见了,“油柴”这个词已很少被提及。四合木还是长寿植物,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四合木的主要分布地乌海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陆性气候强烈,年均降雨约150毫米左右,地下水位很低,植物种类很少,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堪称奇迹。
可是这种在高温,缺少水分、氧分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成功存活的孑遗植物,在水分、氧分充足,温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生存。【乙】1999年,昆明世博园种植了四合木,其他的植物来到这四季如春的好地方,都显出超常的生机,只有四合木竟然枯萎了!
四合木的生存既依赖于当地的环境,又在为环境做着巨大的贡献。四合木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强干旱地区生存的植物,固沙效果很好,沙子飘落至四合木生长的地区,都会在植株下方不断堆积,最后形成像沙丘一样的小山包,对我国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四合木成为濒危植物有诸多原因。四合木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但平均每次正常开花植株共占植株总数的1%,由于干旱和盐碱,种子发育和萌发常受到抑制,故其中又只有1%的种子能够成功繁殖。其自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的繁殖和更新速度都非常缓慢,而羊的啃食、当地居民的砍伐又导致四合木数量不断减少。但与山羊剪刀般的嘴巴和当地居民的砍柴刀相比,大量工厂的建设,给四合木带来的破坏要远远严重得多。20世纪90年代初,四合木分布区便利的水利、交通,丰富的矿产以及低廉的地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大片四合木连同它生长的地皮被铲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厂房,而这些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给四合木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近年来,沙漠已越过了黄河,乌海成了沙尘暴的必经之路。一系列环境教训使乌海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大意义。四合木的保护工作也成了当地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的重点。对四合木的砍伐行为被禁止,对四合木集中分布的核心区实行人工看护。
2002年,中国首家四合木珍奇植物保护所在宁夏石嘴山市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着手抢救“植物大熊猫”。2006年,四合木在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繁殖成功。
2006年11月,105棵四合木小苗落户北京植物园,大约经过一两年的生长之后,将分栽在植物园景观道路两侧,成为新的景观植物。成为城市绿化植物,也许将成为四合木数量发展壮大、告别濒危现状的新途径。
13.本文以“‘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14.四合木为什么会成为濒危植物?请概括说明原因。(2分)
15. 从甲乙两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6. 说明语言可分为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两种,结合文章,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种,有什么作用?(4分)
(1)在荒原上,它的长相可算得上是植物中的“美人”。
(2)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
13.交代了说明对象;把四合木比作“大熊猫”,说明了它的珍贵,唤起人们保护意识;题目新颖巧妙,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分,每点1分)
14.一是四合木的自身因素(或四合木的繁殖和更新速度缓慢);二是外力的破坏(或人们的砍伐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动物的啃食)。(2分,一点1分)
15.甲处:作诠释,通俗易懂的解说了四合木被称为四翅油葫芦的原因。
乙处:举例子,具体说明了在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成功存活的四合木,在水分、氧分充足,温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生存。(说明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乙处答作比较,突出了说明了在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成功存活的四合木,在水分、氧分充足,温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生存也可以)
16.(1)生动说明,形象的说明四合木的外形漂亮。(2)平实说明,准确的说明了四合木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的时间之久。(4分,每小题2分。)
动物的眼睛(18分)
欧阳军
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__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一类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
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
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开放得像满月那样圆。
7.请简要说明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6分)
8.蝴蝶和蛤蟆“看世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9.猫的瞳孔晚间变得很圆是为了适应什么样的需要和环境?请仿照文中画线句的句式回答这一问题。(3分)
10.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动物眼睛的?(6分)
(18分)7.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动物眼睛与人眼不同,引起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文章的可读性。(6分)
8.都是通过自身的运动或周围物体的运动来看世界的。(3分)
9.由于猫主要活动在__的夜晚,这种开放得很圆的瞳孔可以帮助它们很远就能看清__中的老鼠。(3分)
10.①眼睛的构造(复眼的工作原理)。②“看世界”的特点(方式)。③不同的瞳孔构造或变化的原因(眼睛需要和环境相适应)。(6分)
条纹蜘蛛的巢
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它的卵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要比鸟类的巢神秘,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围着一圈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这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它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点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我们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的白缎子的作用,它是防水的,雨水或露水都不能浸透它。
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仅仅使巢远离地面或藏在枯草丛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让我们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雨缎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我们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小蜘蛛们在这张舒适的床上就不会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蜘蛛的卵是一种极小的橘黄色的颗粒,聚集在一块儿,拼成一颗豌豆大小的圆球。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着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那么蜘蛛是怎样造就这样精致的袋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做袋子时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时候,慢慢地绕着圈子,同时放出一根丝,它的后腿把丝拉出来叠在上一个圈的丝上面,就这样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织成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与巢之间用丝线连着,这样使袋口可以张开。袋的大小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妈妈如何能掌握得那么精确。
产完卵后,蜘蛛的丝囊又要开始运作了。但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只见它先把身体放下,接触到某一点,然后把身体抬起来,再放下,接触到另一点,就这样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毫无规则,同时它的后脚拉扯着放出来的丝。这种工作的结果,不是织出一块美丽的绸缎,而是造就一张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网。接着它射出一种红棕色的丝,这种丝非常细软。它用后腿把丝压严实,包在巢的外面。
然后它再一次变换材料,又放出白色的丝,包在巢的外侧,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层白色的外套。而且,这时候巢已经像个小气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种颜色不同的丝,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让你目不暇接,它就用这种华丽的丝线来装饰它的巢。直到这一步结束,整个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1.条纹蜘蛛的巢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全文简要作答。(3分)
12.文章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条纹蜘蛛织一个巢,要放出各种颜色的丝,经过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
B.条纹蜘蛛巢中央的袋子很精致,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
C.条纹蜘蛛织巢的顺序是:产卵——加白色外套——织外巢——华丽装饰。
D.条纹蜘蛛产卵后的工序杂乱无章、毫无规则,再也织不出美丽的绸缎。
11.(3分)整体呈蛋形(或倒置的气球形);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凹形的;白色并点缀着其它颜色的花纹。(任意回答三点即可得3分,语言不简洁酌情扣分)
12.(3分)答案示例:比较说明,如“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说明了红色的丝具有的松软舒适性和保暖性的特点(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其它方法还有打比方、举例子等)
13.(2分)B(A项“上百道工序”无中生有。C项织巢程序缺做袋子一项且顺序有错误。D项“杂乱无章、毫无规则“说法张冠李戴,“再也织不出美丽的绸缎”理解错误。)
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①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②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③今年4月22日,____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__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遥感作业时间是4月20日11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3个小时。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21世纪教育网
④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请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抗震救灾。
⑤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
⑥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PM2.5数值。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容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⑦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曼加精细的修复。
⑧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 等方面广泛应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13日 有删减)
9.请联系全文内容,将第⑧段空白部分补充完整。(3分)
10.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为什么说遥感技术是“千里眼”?)
(2)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11.第⑦段中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国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1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材料: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历经东西魏至宋,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fó xiàng 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其风化侵蚀严重,如何加以保护一直是个难题。
问题:请谈涉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这个难题。
9.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3分,每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10.(1)因为“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近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2分,“千里”指“远距离”,(1分)“眼”指“感知、探测、识别”。(1分)
(2)“至关重要的”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
监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2分,意思时即可)
11.生动而具体地说明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作用也不容觑。(2分,意思对即可)
12.(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散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温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21世纪教育网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B.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xK b1.Co m 21世纪教育网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15.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
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1)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
(2)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2分)
13.A
14.B
15.(1)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2)学习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可以减少功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海中变色龙
丁剑玲
①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爬行动物,体长约30厘米,能改变皮肤颜色)。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②章鱼挺着个圈圈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③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④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林”,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⑤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__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有些海洋公园利用章鱼给游客表演。只见它忽而萎缩成一团,忽而伸展开来,8条腕足不断摆动,摆出各种姿势,同时还不停地变换体色,让人们欣赏它那绝妙的变色术。
⑥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⑦雌章鱼可以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慈母,一产卵后,便不吃不喝,精心孵化小宝宝。在此期间,它不准其他任何动物靠近,即使章鱼爸爸不小心进入,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咬死。平时,章鱼妈妈会用腕足轻轻翻动孵粒,并从肚子里的“口袋”中喷出水来逐个给孵粒冲洗,使它们获得充足的氧气,并保持清洁。当小宝宝出世后,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
⑧章鱼中的“巨人”大王章鱼,其腕足可长达18米,是异常凶猛且好战的动物,在海中称王称霸。它不仅四处追逐鱼虾,而且经常自相残杀,甚至时常偷袭渔船,或将船拦腰斩断,或用大大的腕足冲上渔船抓住人,吞入口中,然后迅速消失。因而.渔民们称它为“海底恶魔”。
18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3分)
19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③段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3分)
20中哪句话最能体现雌章鱼“慈母”的特点?(3分)
21文语言有什么主要特点,试举例说明。(3分)
18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19鱼变色的生理机制(或章鱼变色的原因)。(意思对即可)
20当小宝玉出世后,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
21动形象。举例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