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丹东市)
玻璃之王
⑴“玻璃之王”是这样诞生的: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⑵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⑶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以下;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⑷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因为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还被用于制造__容器、火箭等重要部位的零部件。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原文有改动)
29.从选文内容看,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玻璃之王”的?(4分)
30.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分)
31.选文第⑶段划线句“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32.选文第(4)段“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一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3.依据选文内容,找出作为“玻璃之王”的金属玻璃目前都得到了哪些应用。(2分)
29.①玻璃之王(或金属玻璃,后同)的诞生
②玻璃之王形成的原理
③玻璃之王的获得
④玻璃之王的应用(4分)
30.逻辑顺序(1分)
3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
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1分)
32.不能删掉。(1分)
“可能”表猜测,说明金属玻璃在将来也许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去掉了过于绝对化,与实际不符。(1分)
“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
33.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1分)
制造__容器、火箭等关键部位的零部件。(1分)
(2013年营口市)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⑥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⑦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⑧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22.请简要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2分)
23.选文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3分)
2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说明思路。(3分)
25.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选文第⑧段中加点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27.阅读链接材料,请你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并说明理由。(3分)
【链接材料】某食品配料表
原 料 | 比例 | 添 加 剂 | 比例 |
小麦粉 | 83% | 山梨酸钾 | 0.8% |
鸡 蛋 | 10% | 蛋 白 精 | 0.2% |
白砂糖 | 6% | 腐乳红曲 | 0.1% |
22.食品添加剂的概念、种类及在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功能(或作用)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分)。
23.不能(1分);这四段与第②段“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这句话中提示的顺序相照应(或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2分)。(只答“不能”,不说理由不给分;只说理由,没答“不能”扣1分)。
24.首先,用过渡句承接上文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保鲜功能,并引出本段的说明对象特征——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功能(1分);其次,解释了通常情况下,食品口味的形成与食品添加剂的关系(1分);最后,举面条、点心等食物口感形成的例子,来说明本段说明对象特征(1分)。
25.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1分)。
26.不能(1分);“一般来说”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在通常情况下,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1分);删掉之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过于绝对。因为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1分);“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分)。(只答“不能”不说理由不给分;只说理由,没答“不能”扣1分)。
27.不能(1分);因为该食品添加剂中的蛋白精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1分)此外,食品添加剂中的山梨酸钾的添加量0.8%,超出0.5%以内的规定标准量,而食用超标准量的添加剂,可能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1分)。
(2013年山西省)
解码汉字“行”
①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
②“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g)”,“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③“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字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衢”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④“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⑤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1. 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分)
19.本文围绕汉字“行”,介绍了四方面的知识,请写出前两个方面。 (4分)
(1)
(2)
(3)由“行”引申出的与“道路”相关的词义、词语。
(4)由“行”引申出的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
2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分)
21.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示例: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引出本文说明对象——解码汉字“行” (2分)
19.(1)示例:“行”宇本来的读音、词性、词义。(2)由“行”字构成的汉子,都和道路有关。 (意思接近即可) (4分)
20.逻辑(顺序) (2分)
21.示例:举例子。介绍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旁的店铺,用大家熟悉的生活常识介绍抽象的汉语知识,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意思接近即可) (3分)
(2013年陕西省)
丰图义仓
①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被御封为“天下第一仓”。
②丰图义仓在 、布局、构建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忧患意识和高超的建筑技能。
③丰图义仓建在朝邑镇(今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南寨子老崖顶上。义仓坐东面西,东、南、西三面系悬崖绝壁。所在的朝邑县地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黄洛渭三角洲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为丰腴之地,可为仓储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
④丰图义仓依山就势,雄伟壮观,似一座军防城堡,高出地面30多米,地势险要。仓基土层干燥,通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粮食储存。丰图义仓分为内城和外城。【A.】外城夯土筑城,三面绝壁,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B.】西城门顶及城角的角堡、西城墙外的护城水沟,均具有防御功能。【C.】内城为城中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是仓城合一的构筑形式,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内城城墙环绕一周,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分别为东仓门和西仓门。城墙内为仓洞,仓洞依墙而建,小而独立,相隔排列,共58洞。仓洞间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具有防雨、防潮以及临时储粮的功能。内城的中心是晾晒粮食的空地,空地边有一眼水井,供人畜饮水,方便至极。
⑤仓洞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由松木板铺成的仓洞地面,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排出潮气,保持仓体干燥。这种小而独立的仓洞,可将粮食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仓洞采取散粮储存的方式,洞门为插板式,随着洞内粮食的增高插板随着加高,顶端几个插板可以依据洞外天气打开,排出洞内湿气,保持仓内干燥。仓洞上面的地面由青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集于中间,由分段水槽排向院内,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雨水汇聚地沟,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由东小门砖砌水道排向崖下。仓顶、院内地面排水通畅,雨停即干。仓墙、仓顶均为厚实的砖体,使仓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年四季处于十七、八度的恒温状态,这种恒温状态符合粮食的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要求。
⑥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大旱,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人无数,阎敬铭也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救时宰相”。如今的丰图义仓作为国家粮仓朝邑粮站,仍发挥着储粮功能,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储食史上堪称一绝。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8、依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第②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分)
9、下面这个句子是从第④段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C.】三处中的【 】处。(3分)
外城西北角有砖砌走廊,是粮仓管理人员通往对面大寨子住宅区的通道。
10、丰图义仓的砖窑式仓洞设计,满足了浪食仓储哪些方面的要求?( 3 分)
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有丰厚的粮食资源,这是丰图义仓建在朝邑县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丰图义仓不仅建造了用于长期储存娘食的仓洞和环形回廊,还专门设计有晾晒粮食的空地和方便人畜饮水的水井。
C.仓洞地面由松木板铺成,木板下面的通风道及木板上面的四个排气孔,可以排出潮气,保持洞内干燥。
D.仓洞上面的地面四周高中间低,配以分段水槽;院内地而四周低中间高,下设地沟,这种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
8、(3分)选址
9、(3分)【C】处
10、(3分)⑴防火、防盗、防入侵;⑵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⑶低温、低湿、低氧。
11、(3分)A
(2013年河南省)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有删改)
12.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14.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15.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3分)
12.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3.逻辑顺序(1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
(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
(共2分)
15.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2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3分)
(2013孝感市)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__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
19.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3分)
20.本文说明内容是“安全的空中旅行”,第②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
21.本文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22.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2分)
23.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3分)
[8d777730a0c81bd2.jpg]
(2013年包头市)
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
①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③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⑤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⑥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
⑦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
⑧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选自2013年4月15日《科技日报》作者:林小春、任海军 有删改)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分)
18.第②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说明其用意。(2分)
19.阅读④-⑦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20.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2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有人乐观地预测,到了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C.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
D.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仅仅增加了106种。
[50494e66e1467178.jpg]
(2013年宜昌市)
逐 梦
金红柳
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
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大脑到底是如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迄今为止,众说纷纭。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从生理上看,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梦的内客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但梦决不都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比如,梦见从山上掉下来,可能预示着害怕失败或者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但要记住梦是经过“伪装”的,现实只是梦形成的基础。
③梦,正是囤为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广大文人志士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李白借用“忽复乘舟梦日边”,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南朝乐府《西洲曲》吟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游子的思乡之苦黯然销魂,也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甚至__都感叹“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④梦,它不仅让我们充满希望,更激发我们的斗志与追求。如今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正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梦。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A. ,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B.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C.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大平”。
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的向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世界必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15.仔细阅读文段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形成的原因。(2分)
16.文段②为了说明梦的形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举出两种即可)(2分)
17.文段③中画横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1分)
18.“悲壮与豪迈”“浩然之气”“使命与责任”“一腔情怀”四个短语,是从文段④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的A.、B.、C.、D.处。(3分)
A B C D
19.文中说“广大文人志士更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请仿照文段③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横线上再补写一例(补写的句子中不得再引用文中已出现的诗词句)。(3分)
20.成大器者不管身处何处,梦想都不会消失。陈涉虽佣耕田垄,但面对同伴的嘲笑,发出感叹“嗟乎! !”请将陈涉的话补充完整。(2分)
15.(1分)梦形成的原因:从生理上看,人处于快波睡眠状态时,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从心理上看,梦的内容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它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
16.(2分)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答对一种得1分)
17.(1分)承上启下或过渡
18.(3分)A、—腔情怀 B、浩然之气 C、“悲壮与豪迈” D、使命与责任(对一处得1分,满分3分)
19.(3分)示例:陆游借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明自己为国戍边的渴望。(作者、诗句、主题各1分,作者名和诗句错一字扣0.5分;如果诗句内容与梦无关,其它内容正确,扣1分)
20.(2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错一字扣1分)
阅读《雾霾引起“城肺病”》一文,回答15-18题
①2013年1月13日的京津地区,俨然上世纪五十年代“雾都”伦敦的翻版,北京多个空气检测点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指数“爆表”,通州地区甚至达到950微克/立方米,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遭遇严峻挑战。
②据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统计,截止13日零时,在全国74个PM2.5浓度检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达到了“重度污染”,33个城市呼吸困难。(A.)在受影响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北京、石家庄、保定、邯郸、天津沧州、廊坊、唐山等地都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其余在山东、四川、安徽等地市也发布了黄色或橙色预警。河南新乡和开封甚至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在辽东半岛、湖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也都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③北京环保局将这次污染归为三个因素,其中,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源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近期天气极端不利,重要因素是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
④环保部污染防治司指出,(B.)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但“十一五”末期较“十五”末期减排二氧化硫超过10%之后,每年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达到2200多万吨,和二氧化硫一样,其他污染物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排放水平,短期内仍不能满足群众的舒适度和健康需求。近十年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都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短期内针对“重度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无济于事。
⑤亚洲开发银行等发布的报告在表示,上述所有污染来自工业点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方面,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钢铁、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以上,大大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两一方面,由于包括PM2.5等多种污染,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而过去几年,民用机动车(即非军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15%速度增长,私家车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0%。
⑥具体到PM2.5,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认为,大型城市PM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以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⑦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更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我们生活方式。
15.通读全文,请给“城市肺”下定义。
16.第⑤段加点词语“大部分”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
17.请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8.为防止美丽家乡被雾霾笼罩,请你提出两种具体做法。
15.城肺病是指因为环境重度污染导致空气中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超标所引起的城市空气污染。
16.不能删去,“大部分”表示范围,起限制作用。文中是指绝大部分“二氧化硫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并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所有的的二氧化硫都来源于此,与实际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A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以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地区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为例,具体说明京津冀地区受污染影响最为严重。B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通过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
18.示例:爱草护绿,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瓷器的雅俗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
了的即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它什么工艺品可以媲
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
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
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
穷无尽的意味。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
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
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
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
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
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
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
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
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
精力去热衷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
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
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
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
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
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
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
器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
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
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
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
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
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
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
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文章有改动)
20.“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这是文章的第①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含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句说的是: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B.句中的“日子一好”是指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了,人们衣食无无忧了。
C.“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表层意思是人们喜欢瓷器、把瓷器当作工艺品欣赏,深层含意是人们对工艺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
D.句中的“现在”“越来越觉得”两个词语所寓含的意味:在现代文明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明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瓷器在追求精神品位和经济方面的价值。
21.请简要说明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分)
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表达效果:
22.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请按要求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填空回答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5分)
①从陶器到 ;
②从 到 ;
③从 到 。
23.整体把握全文,按要求梳理出作者的思路。(3分)
文章以“瓷器”为 ,先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再追溯 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后点出 的人生境界。
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仿句:
25.下面的文字摘自对作者的一篇访谈,结合上文,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记者:还听说你买瓷器的时候很少看走眼,但买其他古董就常常受骗上当。
作者:错了。我对瓷器经常看走眼。好在我不是收藏古董,是喜欢好看的瓷器。
记者:只要是好看的你就收藏,这种“不问真假”的态度与一般的古董收藏者不同。
作者:是啊,我几乎没有古董。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去鄂西山区辅导业余作者,在巴东小镇的土产门市部发现一只大花盆,景德镇瓷器,有托盘的,绘的是亭台山水,布局均匀灵巧,手法微妙。问一问,却是进货许多年,小镇无人购买。我大喜。五元钱买了,一路舟楫劳顿扛回来。我想这是对美的冲动,却谈不上古董收藏。
A.从上面访谈文字看,作者喜欢收藏瓷器,凶为有了对瓷器较为深入的认识,作者才能对瓷器的雅俗有个人的感悟。
B.“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这说明作者喜欢收藏瓷器是因为“皇家也是凡人”,都喜欢瓷器。
C.作者在巴东小镇买回一只精美大花盆这件事,生动说明了上文中“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这一观点。
D.作者收藏古董“不问真假”,是因为他“不是收藏古董”,买瓷器是出于“对美的冲动”,“是喜欢好看的瓷器”。
E.作者“喜欢好看的瓷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有对高雅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20.C。3分。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有无穷无尽的意味。2分。
22.①从陶器到瓷器;②从实用到艺术(或“从用品到玩品”“从俗物到雅物”);③从粗陋到精美(或“精致”)。5分,一空1分。
23.线索,瓷器由俗到雅;做人如瓷器,要追求尽自己本色(或“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3分,一空1分。
24.略。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3分。
25.B C。6分,正确一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