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岁末,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词汇。位居第二名的是“PM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PM10相比,PM2.5粒径小,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如何应对PM2.5?专家指出,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采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气溶胶,将会使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表现得更显著,这将进一步增加CO2减排的压力。
9.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总分顺序
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2分)
A.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C.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D.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1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影响很小。
B.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
C.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的原因是它粒径小,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D.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PM2.5因国内空气污染严重而成为2011年度位居第二名的英文词汇。
B.PM2.5对人体的危害比PM10更大。
C.PM2.5可以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会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D.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有着完全相同的原因,即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
9.C
10. D
11.A
12.D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2012年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20.请你概括出第②段的主要内容?(3分)
21.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2分)
22.综合选文信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3分)
20.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
21. 1986年到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
22.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频发是正常的。
神奇的纳米(节选〉
①那么,什么是纳米机器人?什么又叫“纳米”?
②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所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键都不能看见它!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但是,也正是因为纳米机器人微小的个子和精确的控制能力,才使得它能自如地进入人体内,对人体进行手术。
③纳米技术指的是在1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最原始材料只有一种一一原子!通过排列原子制造出机器人(当然可以是微小的纳米机器人,也可以是大个子的纳米材料机器人)、电视、房子、高层建筑……
④不仅仅是外科手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会与一个称为“纳米”的名词紧紧联系在一起:
⑤当你早晨一觉醒来时,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入新鲜的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你不小心把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杯子却像有弹性一样蹦了起来;又重又厚的电视机已经不存在了,它们是直接印到墙壁上的由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你使用的计算机已经精确到原子水平,因为计算机的电路、存储器等都是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当然,机器人也是纳米级的;你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的太空被无数的纳米卫星包围着,因为一次卫星发射可以将数百万颗微小的卫星送入太空……
⑥当这一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
⑦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消失或随意变化的人吗?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话世界里,而是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因为纳米技术离我们已经太近了。这个崭新的学科,已经悄然兴起并迅速渗透到科学的各个相关领域,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材料学和纳米机械学等学科已陆续粉墨登场。再过几年,你就会看到,纳米技术才真正是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最具冲击力的科技!
5、下列对选文各部分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纳米机器人和纳米 B.纳米技术
C.纳米技术的运用前景 D.纳米技术走进生活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纳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B.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材料都是原子。
C.纳米技术既可以制造微小的机器人,也可以制造大型建筑物。
D.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材料学等学科已陆续出现。
7、第⑤段中,作者列举众多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物品是为了说明什么?下面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纳米技术能制造许多物品。
B.最小的是最好的。
C.纳米技术将会与生活紧密联系。
D.纳米技术是最具冲击力的科技。
5、D 6、B 7、C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没奶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5.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16.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 。(2分)
17.第④段首先采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分)
15.(1)引出说明对象;
(2)使文章的语言富有文采,有吸引力。(评分:2分,每个要点1分)
16. 人们用艾招百福、辟邪祟、袪害等。(评分:2分,大意对即可)
17. 举例子 艾的药用价值(评分:2分,每空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9小题。(10分)
冬眠动物的秘密武器
韩吉辰
①动物的冬眠非常奇妙,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冬眠的动物,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
②加拿大山鼠冬眠长达半年,钻进地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呼吸几乎停止,脉搏也变得
极为微弱,体温下降到仅有5摄氏度,简直像死去一样。松鼠睡得更死,把一只冬眠的松鼠
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怎么摇都不会张开眼,用针也刺不醒,只有把它烘热
才能动起来。刺猬冬眠的时候,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
③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动物冬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冬季环境温度的降低,天寒地冻需要散发大量的能量;二是冬季极度缺乏食物,动物生存受到威胁。一些动物在长期自然演变中,产生出一种适应性休眠状态,用以抵御冬季的低温。
④生物学家发现,冬眠动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奇特的生理变化。心脏的跳动特别缓慢,肺的呼吸减慢,一次呼吸最长达10分钟……科学家们还发现,动物冬眠的时间差别很大,
一般为3个多月,西伯利亚的旱獭和我国北方的刺猬,一次冬眠达200天,而黑貂却只有20多天的冬眠。
⑤虽然人们至今仍在探索冬眠动物调节的机制,还远远没有揭开动物冬眠的深层秘密。不过,对动物冬眠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了。
⑥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先用人工条件使黄鼠进入冬眠,抽取其血液,注入到其他欢蹦乱跳的黄鼠体中,这些黄鼠也马上进入了冬眠。实验还表明,已连续冬眠几周的动物血液,比刚进入冬眠的动物血液,其诱发冬眠的作用更强烈。科学家利用电脑、示踪原子、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发现:冬眠动物血液中存在三种奇异的微小颗粒,简称DADLE物质,都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被称为“冬眠素”,具有诱发动物冬眠的作用。
⑦动物的冬眠现象促进了关于“睡眠”的研究。生物学家在研究普通动物的睡眠时做了一个试验:把一只狗或山羊累得筋疲力尽,长时间不让它睡觉,然后抽取一些血液或脑脊髓液,再注入其它的猫、狗体内,仅仅万分之一克,就能使后者沉睡几个小时。利用精密的分析方法,得知组成这种睡眠素的成分是一种胞壁肽,称作“S.—因子”,其结构与“冬眠素”相似,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⑧睡眠素不同于安眠药,安眠药的副作用令人担忧,而“睡眠素”是在脑内生成的内源性化合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睡眠素”可以为无数失眠病人解除痛苦,还为医生找到一种新疗法:手术后给病人注射微量睡眠素,根据需要使病人熟睡几天或十几天,这时睡眠就是最好的镇静药物,病人一觉醒来,伤口已然愈合了。
⑨目前,科学家正在加紧研究睡眠素结构,以便找到人工合成的方法,一旦揭开其中的奥秘,意义极其重大。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5.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题目中动物冬眠的“秘密武器”。(2分)
16.选文按照逻辑顺序,先列举动物冬眠的 ,再依次介绍动物冬眠的原因、生理变化和科学家对睡眠现象研究 。(2分)
17.第③段中,将加点词语“对付”改为“应付”行吗?为什么?(2分)
18.第④段画线句列举出三个数据,有什么作用?(2分)
19.有人认为“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利弊两面,人类对睡眠素的研究也不例外。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9小题。(10分)
15.(2分)动物冬眠的秘密武器是“冬眠素”。这是冬眠动物血液中存在的三种具有诱发动物冬眠作用的微小颗粒,简称DADLE物质,它们都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意思对即可)
16.(2分)现象 取得的进展
17.(2分)不行。“对付”有“应对”和“应付”两方面的含义,表示动物用冬眠的方式主
动“适应”环境并作出“防御”;而“应付”只是被动接受、“消极对待”。此处用“对
付”更准确。(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
18.(2分)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列出“3个多月”“200多天”“20多天”等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动物冬眠的时间差别很大。
19.(2分)示例:科学家研究睡眠素结构,为长期失眠的人带来了福音(1分)。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1分),如,睡眠过度会导致生物钟混乱,影响生活和工作;犯罪分子利用控制睡眠时间实现犯罪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让其造福人类(1分)。(分析出利弊,有“正确对待”这一项措施,言之有理即可)
江南在哪里
周有光
江南在哪里?
地理学者说:江南是丘陵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江南指江南丘陵区。南陵以北,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这一片丘陵和盆地相间的区域,就是江南。
气象学者说:江南是梅雨区。梅雨所覆盖的地区就是江南。淮河以南,南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
语言学者说:江南是方言区。南方六个方言区都是江南,其中吴语区(江浙)是狭义的江南。
历史学者说:江南是历史沿革。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富区。
文学家说:江南是人间天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在江北,怎么也是江南?
(选自《选贝集》,有改动)
9.“江南”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张的是哪一种?为什么?(3分)
9.广义的江南。因为作者把江北的扬州也归为江南了。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在文中,作者把江北的扬州归入“江南”,所以江南是广义的“江南”。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2分)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4.决定一个人心情好坏,既与环境有关也与生理有关。与之有关的生理机制是什么?(2分)
15.“情绪污染”有哪些害处?(3分)
16.防治情绪污染的方法有哪些?(不得少于3点)(3分)
17.“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这个句子中“主要”一词能都去掉?为什么?(4分)
14、与人体内分泌的内啡肽多少有关。
15、①使患病的风险加大。 ②加速人的衰老。 ③影响与周围同事相处。
④会给工作带来危害。(写出三点即可)
16、①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 ②善于克制与忍让。 ③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④扩大宽容,多点幽默。
17、不可以去掉。其作用是强调这种方法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方法。若去掉了,就会使人误以为只有这一种方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我们身边的辐射(13分)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
生存的自然环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 对人体的影响 |
小于100 | 对人体没有危害 |
100~500 |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
600~1000 |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
2000~4500 |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
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
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6.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7.“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8.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9.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4分)
6.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分,意思对即给分)
7.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分,意思对即给分)
8.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4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2分)
9.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4分,表达完善即可)
下水道成巴黎景点
程刚
有人说,法兰西是个好打洞的民族,看看巴黎的下水道,你会深信不疑。在繁华的地面以下 50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地下排水管道总长竟达2347公里,远超过巴黎地铁的规模。巴黎多雨,出门需带伞,但不必担心鞋子会浸湿。2.6万个井盖一开,滔滔雨水顷刻尽无。单论长度不能说明什么,巴黎下水道的宏大是举世无双的。它的平均宽度在3米以上,高度在2米以上,有的地段更加宽敞,宛如宫殿。很多渠段可以行船,两岸有宽约1米的人行便道,可供两人并行。巴黎的下水道里有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用于污水的拦蓄和沉淀;2个电脑控制的污水压力提升厂,它们能加速废水的流动,同时负责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11个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来保证经过净化又流回到塞纳河水的质量;50个专门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导流渠。这个庞大的系统每天要处理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同时,巴黎的供水管道也铺设在下水道里,它的触角同样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寸肌肤。几乎所有的通讯管线都规整地匍匐在下水道里,所以巴黎的天空没有密如蛛网的电缆笼罩。此外,城市的采暖、照明、燃气等管线,尽可以在宽大的下水道中轻松铺设,从而避免在地面将城市开肠破肚。有趣的是,国民议会的议员们至今仍利用架设在下水道内、连接议会和官方文件出版社的两条特殊管道,将议会通过的法律用“一股风”“吹”送到出版社付印、出版。这条长达3公里的古老管道传送文件需要3分钟,比起传真和电子邮件来可慢多了,但法国人却乐此不疲。
在巴黎,总共有1300多名下水道维护工,负责下水道各种设施的保养、维护、修理和清洁工作。同时,他们还承担救助落水者,寻找迷失在下水道里的人,打捞失物,灭鼠杀虫,充当导游等工作。他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制服,在世界上最美的“阴沟”里忙碌。
巴黎的下水道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聪明的巴黎人可不会让它沉默于地下,他们将其建成宏大的下水道博物馆和下水道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巴黎的下水道里面昼夜灯火辉煌,五光十色。它的砖石结构的四壁牢固平整,地面干净整洁。有人说,其洁净程度可与香榭丽舍大街媲美。下水道里水光潋滟,空气清幽,绝无腥臭异味。每条下水道两侧都贴有许多相关图片,指明路径,恰如地铁站的线路图。每走过一个“驿站”,都有工作人员在游人的门票上盖个戳。排水道两旁还设有一些纪念品商店,它们以实物和照片的形式构成了“下水道博物馆”的展览长廊。如今,地下空间也是巴黎文化与创意的聚集之处,并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诸如电影院、酒吧、水族馆、闭路电视等大众娱乐设施都纷纷到地下世界安营扎寨。
巴黎下水道既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法国独特艺术和文化的混合体,是现代巴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一个完全不同,却又能与巴黎美丽市景相媲美的全新的、充满艺术与文化的世界。巴黎下水道堪称所有城市下水道的典范。“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如今成了巴黎所有旅行指南推荐的必游景点之一。
(选自《知识之窗》2011年2期)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
13.判断下面句子中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城市的保暖、照明、燃气等管线,尽可以在宽大的下水道中轻松铺设,从而避免在地面将城开膛破肚。
14.下面句子中“阴沟”一词加引号有何用意?(3分)
他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制服,在世界最美的“阴沟”里忙碌。
15.文章最后一段称巴黎下水道是”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可以把它换成题目吗?为什么?
(3分)
16.文中说“巴黎多雨,出门需带伞,不必担心鞋子会浸湿”,而近年来一到夏季大雨爆发,中国许多大城市就被水淹,网友戏称“到北京看海,来成都划船”,对此,你有何感想?(要求:或感情深入、或说理清楚)(3分)
12.(2分)巴黎下水道规模宏大,功能多。
13.(4分)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避免将道路挖开而造成一片狼藉的局面。(答出说明方法2分,分析作用2分)
14(3分)阴沟指下水道;贬义褒用(阴沟很脏,而这里的下水道很干净);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意思对即可)
15.(3分)不能。因为“博物馆”只强调了参观的作用而忽略了排水功能,不符合文章内容。(判断1分,分析原因2分)
16.(3分)答案略,提示:可从规划的角度,从比较的角度,从期望的角度等入手。要求:或分析问题,或有合理的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兴奋剂:没有结局的战争
方舟子
①这次的伦敦奥运会已查出一名阿尔巴尼亚举重选手和一名乌兹别克体操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而取消其参赛资格。为什么他们要铤而走险,兴奋剂究竟是怎么回事?
②其实我们对兴奋剂并不陌生,每个人都用过,很多人每天都用——茶、咖啡、可乐等。很多饮料里含有咖啡因,那就是一种兴奋剂。只不过它是合法的。运动员非法使用的兴奋剂有一类和咖啡因相似,但是作用更强。兴奋剂,顾名思义能引起全身心的兴奋,让人不感到疲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兴奋剂都是起兴奋作用的。
③目前用得最多、查得最严的是类固醇类的激素,多数是雄性激素的衍生物。它们不是用来兴奋神经,而是用来增强肌肉的生长发育,让肌肉变得更加发达。这类激素要长期使用才有效,在比赛前反而可以不用。这样靠运动会期间的检测很难以查出来,而要靠平时的突击抽查。阿尔巴尼亚举重选手被查出服用司坦唑醇就是一种类固醇药物。
④有些体育项目按体重来分级别,例如举重、拳击项目,在低重量级比赛会占便宜。有的运动员就会非法使用利尿剂,大量地排尿,让身体脱水,体重减轻,让自己通过体检进入低重量级级别,之后再补充水分让身体恢复正常。使用利尿剂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掩盖其他兴奋剂的使用。现在对兴奋剂的检测通常是查尿液,使用利尿剂后,大量地分泌尿液,兴奋剂残留物在尿液中的含量大大降低,就不容易被查出来了。乌兹别克体操运动员被查出服用呋喃苯胺酸,那是一种利尿剂。体操比赛并不按体重分级别,所以她服用利尿剂应该是为了掩盖服用了其他兴奋剂。
⑤还有的运动员会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来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在体内是携带氧气用的,红细胞数量多了,身体的耐力也增强了。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身体本身就有的,所以是很难分清是不是使用了外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上个世纪90年代,没有技术手段能够鉴别外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那些需要耐力的项目,例如自行车、游泳、长跑项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情况非常普遍。后来发现外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内源的在生化属性上有所差异,通过尿检(有时配合血检)能够识别出来。
⑥比促红细胞生成素更难检测的另一种激素是生长激素。这也是因为生长激素身体本身也分泌,而外源的生长激素和内源的没什么区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为通过血检有办法检测出运动员使用生长激素,也有过被检测出的个别例子。但实际上目前的检测方法并不可靠。
⑦兴奋剂的品种非常多,已经被列入禁用目录的就有两百多种,它们进入人体后,又会代谢成别的物质,这样要检查的物质,就有好几百种,查起来很麻烦。检测的精度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纳克,也就是十亿分之一克级别甚至更低,这相当于在一个游泳池里倒入一勺糖,搅匀了,还要能把里面的糖分子检测出来。
⑧兴奋剂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这与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宗旨相违背。但总有人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提高比赛成绩。兴奋剂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技术会越来越高超,检测会越来越困难。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又不能不禁止。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战争。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8月3日,有删改)
14.阅读完全文,兴奋剂有哪些特点?(2分)
答:
15.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6. 下列说法与原文表述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用得最多、查得最严的兴奋剂并不是用来兴奋神经的。
B.利尿剂这种兴奋剂能使体重减轻,因此只对按体重来分级别的体育项目例如举重、拳击有意义。
C.作者认为目前对生长激素的检测方法并不可靠。
D.使用兴奋剂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与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宗旨相违背。
17.。(3分)
14.(2分)种类繁多(1分)、检测困难(1分)。
15.(3分)打比方。(1分)将检测的精度用形象的语言说出来,能让读者更清楚地明白兴奋剂的检测的精度有多高。(2分)
16.(3分)B(利尿剂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掩盖其他兴奋剂的使用,并非仅对按体重来分级别的项目有意义)
17.(3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