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段,完成(1)—(8)题。(16分)(自编)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本段重点说明的是 (2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依据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6分)
工笔长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泼墨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么?请试着写出它们将什么比做了什么。(4分)
________如________ ________似________
________犹________ ________若________
(1)平台 (2)列数字,可以精确具体的说明了建筑物。
(3)工笔长卷: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泼墨山水: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
(4)方山如屏 秦淮似带 城犹潜蛇 山若伏鳖
阅读《轻体育——世界体育新潮》一文,完成12—14题。(10分)(选自2012年春楚天、文昌7年级期中)
①大家知道,轻音乐能解除疲劳,愉悦心情,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运动锻炼,可否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像轻音乐那样愉悦心情,调节心理,培养乐观精神呢?完全可以。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兴起“轻体育”,这是大众体育不断适应人们需求和不断科学化的必然趋势。
②“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它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轻体育有自己的特点。除了运动规则和运动技术简单外,其主要特点是使运动锻炼轻松化。运动锻炼者能以愉悦的心情参加自己所喜爱的运动。比如跑步,可以慢跑,也可以边跑边说笑;可以单人跑,也可以全家老少一起跑,还可以在音乐伴奏下跑步。轻体育重视的是让参加者心情舒畅,力所能及。因此,轻体育往往多与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相结合,老年人早晨跳交谊舞就是轻体育的一种形式。
③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是轻体育的又一特点。传统体育观念,往往注重运动负荷,认为每周要锻炼5次至7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锻炼时要倾注全力,要让身体感到疲劳。体育界还有个口号:“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在发达国家,70年代兴起跑步热,成千上万人跑马拉松。美国的詹姆斯•菲克斯是马拉松运动员,曾获万米跑冠军,然而竟猝死在跑步途中。尽管他因潜在性心脏病发作而死亡,同跑步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跑步量过大是个诱因。
④体育学者的研究证实,为了增进锻炼者的身心健康,低负荷的锻炼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相反,高负荷的锻炼,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
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医学家认为:精神紧__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年龄在52岁到70岁的30名中老年人分成两组,这些人都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暴躁等疾病。试验时第一组15人,服用镇静药,另一组不服任何药物,只是每天进行15分钟轻体育活动。试验结果表明:轻体育比镇静药效果好。
⑥轻体育既可解决缺乏运动问题,又可解决精神紧张问题。让我们像热爱轻音乐那样热爱轻体育吧!
(1)本文中介绍的“轻体育”有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使运动锻炼轻松化 ②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 ③运动规则和运动技术简单 (每点
1分,3分)
(2)举例说明(1分)。列举著名马拉松运动员猝死在跑道上的事例,说明高强度的运动,往往会造成身体的伤害(1分),从侧面说明轻体育运动效果好(1分)。
(3)不能(1分)。“主要”一词说明“精神紧__缺乏运动”是产生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因素,还有其它原因(1分)。如果删去,就绝对化了,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阅读《扬州个园》,完成14—18题。(22分)(选编相关试题)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开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面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为什么该园取名为“个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能概括说明个园特点的一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结构形式是(2分)(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4)本文介绍个园,是按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文中用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语,试指出________ _ _。(4分)
(5)文中加点“相传”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6)作者每写一处景致,几乎都写到游人的感受,这是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个园因园内遍植翠竹,而竹叶又恰似一个“个”字而得名。
(2)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3)A
(4)空间 步入、绕过、转过、步下(因为这里的春夏秋冬不表示时间概念,而指四季的不同景色)
(5)不能删去。“相传”一词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还不是确实有据,只是辗转传说的。删去,那“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就是大画家石涛杰作。这就不符合事实。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景致是客观存在,只能给人以视觉的印象,再加上人的主观感受,就使得春夏秋冬更显逼真,从而突出个园的特色。
阅读语段,完成(1)—(8)题。(24分)(自编)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__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__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__亲自起草、周__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这段文字先台阶,后__________;先__________,后中间;先题字,后__________。按__________顺序说明,条理清晰。(4分)
(2)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2分)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4)“闪闪发光”四字有何深层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三十年以来”是指从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2分)
(6)“这是毛__亲自起草、周__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亲自”“亲笔”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段碑文分开写,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人民英雄”是指(2分) ( )
A.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人民英雄。 B.鸦片战争以来的人民英雄。
C.五四运动以来的人民英雄。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英雄。
(1)平台 四周 碑文 空间 (2)记叙 (3)列数字 作比较
(4)“闪闪发光”四个字不仅是写实,而且蕴涵着革命烈士精神在闪闪发光。
(5)1919 1949年
(6)不能删,说明毛__、__来对此事态度非常慎重,显示建碑的意义重大。
(7)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8)B
课内语段阅读(13分)
夕阳映照下,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显出惊人的气势与高贵的气质。大厦南面和东面两个入口各面宽54米,高9米,进深14米,上面的10层房屋是用两榀两层高的巨型钢架托起来的,下面一根柱子也没有。大厦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通过层顶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幕墙与室外联系,加上两侧玻璃大门的衬托,整个建筑显得晶莹剔透;而在夜里,厅堂内灯光闪耀,大厦更似一个充满诗意的水晶宫。好一个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
(1)这1自然段是描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作者用了哪两个短语先对它进行概括性评说?(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句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10层房屋由巨型钢架托起的说明,旨在具体解说______
。(2分)
第3句写大厦室内与室外联系的物体以及白天和夜里给人的感觉,旨在显示它的
________。(2分)
(3)试分析这1自然段的行文思路和写作顺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高贵的气质”中的“高贵”能否去掉?你认为可以换用其他什么词语?试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①惊人的气势②高贵的气质
(2)惊人的气势 高贵的气质
(3)先总起一笔,叙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气势恢弘和不同凡俗,以领起下文。接下来第2、3句运用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承前分写它的“气势”和“气质”。最后以感叹句作结,盛赞了它的活力和情调。从白天写到夜里,由室外写到室内。
(4)不能去掉,因为去掉这个形容词,“气质”就失去了明确的界定,下文也因之而失去明确的叙写内容的依据。可以换成“不俗”,但表达效果远不及“高贵”。“高贵”,高雅华贵;“不俗”,不俗气。二者比较,前者程度高,用来反映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确切,后者就有些贬低了它。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2分)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4.决定一个人心情好坏,既与环境有关也与生理有关。与之有关的生理机制是什么?(2分)
15.“情绪污染”有哪些害处?(3分)
16.防治情绪污染的方法有哪些?(不得少于3点)(3分)
17.“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这个句子中“主要”一词能都去掉?为什么?(4分)
14、与人体内分泌的内啡肽多少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15、①使患病的风险加大。 ②加速人的衰老。 ③影响与周围同事相处。
④会给工作带来危害。(写出三点即可)
16、①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 ②善于克制与忍让。 ③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④扩大宽容,多点幽默。
17、不可以去掉。其作用是强调这种方法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方法。若去掉了,就会使人误以为只有这一种方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阅读《美食身上穿》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
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12.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⑴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保健的作用,免烫易洗,绿色无污染。(每点1分,3分)
13、举例子、作比较,(2分)具体突出地说明了用玉米纤维作为布料具有超强的吸汗性(或独特的优越性)。(1分)
14、⑴“不甘示弱”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玉米纤维跟大豆纤维一样受到人们的青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分)
⑵“基本上”表示绝大部分,但不是全部,(1分)这里突出了大豆蛋白纤维外层蛋白质含量高,对人的保健作用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阅读《天才的水利工程师——河狸》一文,完成文后12-14题。
①你知道会拦河筑坝、开凿运河的动物吗?在北半球森林河谷中生活着一种半水栖的哺乳动物——河狸,它能根据栖息环境的变化与自身活动的需要,拦河筑坝、开凿运河,改善居住环境,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②河狸又名海狸,是一种大型的啮齿类动物。河狸的身体肥胖溜圆,拖着一条扁平的披有细小鳞片的椭圆形大尾,足趾间生长有宽阔的蹼,使河狸成为水中蛟龙,游泳、潜水无一不精。它们全身披以粗长的针毛和浓密的绒毛,在林缘河岸挖洞穴居。河狸能根据栖息地水位的变化,伐树拦河,修筑堤坝,以保持生活区稳定的水位,堤坝可长达数十米;为了活动与取食的需要,它们常挖掘数十厘米宽,通行无阻的小运河,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师。河狸的居室多在岸边或孤岛上,通常洞穴有数个出入口,其中至少1~2个藏在水面以下,从而既能水陆两路出入自如,又有利于隐蔽。
③与大多数啮齿动物一样,河狸白天躲在舒适的洞穴中睡大觉,夜幕降临后才精神抖擞地外出活动觅食。杨、柳、榆的树皮和嫩枝,灌木的枝叶和水生植物,都是河狸餐桌上的佳肴。冬季来临前,它们将树枝、树皮堆放在洞穴旁或深藏于洞中,以备严冬时节享用。
④河狸毛皮光亮、结实保暖,是上等的裘皮原料,其鼠蹊部的香腺分泌物“河狸香”,是名贵的香料。河狸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多数啮齿动物,它们每年繁殖一次,每胎平均仅产2~3仔,其种群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⑤保护河狸,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2.阅读完文章后,请你概要谈谈为什么说河狸是“天才的水利工程师”。
13.文章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字“仅”能否省略?请说明理由。
14.文章第⑤段说“保护河狸,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生活所知,你认为我们可以为河狸提供哪些“适宜的生存环境”?
12.(4分)①虽是半水栖的哺乳动物,却善于游泳;②能根据栖息地水位的变化,拦河筑堤,保持生活区水位的稳定;③能挖掘活动与取食用的小运河;④居室的洞穴可以藏在水下,利于隐蔽。
13.(3分)不能省略。“仅”强调说明了河狸繁殖能力的低下,并且这一特点严重制约着其种群的发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
14.(3分)①注意水域的环保;②在河狸生活区多种植杨、柳、榆等树木;③不要因为想获得河狸的裘皮和香腺分泌物“河狸香”而对其乱捕滥杀;④不侵占和破坏河狸的栖息地。(可有其它合理答案,答到3点即可)
阅读钱国宏的《闲话白菜》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经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12.本文依次说明了白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药用价值三种特征。(4分)
13.第④段中引用古代医书《名医别录》和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记载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划线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一点2分,4分)
13、有力地说明了“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2分)。
14、不能去掉。(1分) “据考证”是根据资料考核证实并作出了一定的结论,(1分)说明“白菜栽培历史悠久”不是凭空捏造。(1分)若去掉,有可能让人觉得是杜撰的,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1分)。
阅读弗雷德皮尔斯的《 空气中取水》 一文,完成12 一14 题。(10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 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 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 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 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 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 ① 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2.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 分)
14.“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 分)
11.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
12.不能去掉(1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 ,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14.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每点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