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后的园林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祢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作者于坚,标题为编者所加)

15.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6.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

17.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2分)

18.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分)

19.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2分)

20.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2分)

[a641ebd42972e09c.jpg]

[fc95e68f9f3087ce.jpg]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什么。(2分)

12.根据你对第一段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2分)

13.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2分)

1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cb454090cb3983a3.jpg]

圆明园

北京的西北郊,有一片废墟。在那里,原来有一座古典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方圆连绵二十里。园中既有庄严宏伟的殿堂,也有玲珑精巧的楼阁亭台,幽径曲廊,还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无数个风景点,真算得上是步移景异,幽雅迷人。园中收藏有不计其数的珍贵历史文物——各朝代的名人书画、金银祭祀礼器、珍宝,应有尽有。它是中外闻名的艺术宫和博物馆。

可是,我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这座建筑精华,却被“欧洲文明者”彻底焚(fén)毁了。

1860年,英法侵略者不满足他们入侵中国后所得的利益,再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朝皇帝带领贵族大臣逃到热河一带避难去了。侵略军来去无阻,直闯到了圆明园。从10月6日开始,他们打开园中的仓库,将各种绫罗绸缎、金银翡翠抢走。法军司令孟托指着各种古董珍宝,无耻宣称这些东西全归他所有;有个叫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金花盆,盆中有一株约30厘米高的黄金树,树上挂着红玉做核的蓝宝石果子,加上其他珍宝,共装了七大筐,他统统占为已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高2米的金塔和其他宝物,找了七个士兵,替他运回兵营……园内的宝物,能拿的都被抢走了,不能搬走的,都被炮车碾碎。这里野蛮的掠夺,整整进行了一个星期!为了掩盖他们的强盗行径,10月18日,丧心病狂的侵略者3500人在园中到处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成了一片废墟。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记的屈辱史:政府无能,国家弱小,就要被欺负。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要发奋图强,振兴祖国,决不让圆明园的历史在我国重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步移景异:

(2)应有尽有:

2、用“——”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段。

4、用“//”给短文分成三段。

5、文中带点的句子在朗读中应该( )

A.语速要快,语气激昂。

B.语速要慢,语气平缓自然。

1、(略) 2分

   2、“它是中外闻名的艺术官和博物馆。” 1分

   3、第三自然段 1分

   4、1-2为一段;3-4为一段;5为一段。 3分

   5、A 1分

   6、(略)依托文章内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分

  

氡:隐形的杀手
①现在,癌症已是导致城市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肺癌作为主要癌种,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经过长期大量的统计分析和对动物的实验研究,现已认识到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中国,一项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因氡导致肺癌的在5万例以上。氡已成为我国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在美国,卫生局长也警告:氡是肺癌的第二诱因,估计每年导致14000人死亡。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氡气不仅可致肺癌,而且还可能引起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儿畸形和遗传变异等后果。
②科学家告诉我们,氡是由放射性核素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惟一的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它无色无味。氡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常温下氡及其子体在空气中形成放射气溶胶(附有这些物质的灰尘)而造成空气污染。人们吸入的氡极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积累。氡气可衰变成多种放射性核素并不断释放出甲种、乙种等射线。这些射线不停地轰击肺细胞,使肺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肺癌和其他疾病。
③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的土壤、岩石中存在着高浓度的氡,建筑物建在上面,氡就会沿着地的裂缝扩散到室内。二是从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1982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__,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如花岗石、大理石、瓷砖、红砖、青砖、陶瓷卫生洁具、水泥等都含有氡和放射性物质,特别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三是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氡。在室外的空气中,氡被稀释到很低的浓度,对人体不构成威胁。可是进入室内后,如果通风不畅,就会在室内积聚。四是在水和天然气中氡的含量较高时,从供水供气系统也可以释放出氡。
④对氡的危害有大致了解以后,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消除氡。事实上,由于氡的危害是无阈值的,它又是天然的,无处不在,所地理论上完全消除它的危害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减小它的危害。降低氡的危害实际上是降低氡的浓度。室外的氡浓度已被大气稀释到很低,不会对人造成可察觉的危害。如果室内氡浓度能降到很低,它的危害也就微不足道了。1996年我国发布的“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规定,新建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为每立方米空气中100贝克。如果室内氡农度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医学意义上的损害。
⑤降低室内氡的浓度最有效的措施是消除氡的来源入手。在思想上,强化降低氡污染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行动上,建房前选地基时,有条件的可以先请有关部门作氡的测试,然后采取降氡措施。在选择建筑材料和居室装修时,要填平、密封地板和墙上所有裂缝,特别是地下室和一楼以及氡含量较高的房间更要注意,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减少氡的析出。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氡度的有效方法 。

24、、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2分)

25、氡的特点是什么?(2分)


26、降低室内氡的浓度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通风换气”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采取的措施。(4分)
27、文中画线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28、文中“新建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为每立方米空气中100贝克”中的“每立方米”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29、防止氡的侵害除了上述所采取的措施外,你还有什么措施?请举一种。(2分)


24.氡的来源、氡的危害以及防御的措施。(少一点扣1分)

25.天然的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

26.从消除氡的来源入手    氡进入室内后,如果通风不畅,就会在室内积聚

27.举例子、列数字    为了说明“如果室内氡浓度能降到很低,它的危害也就微不足道了。”

28.因为去掉“每立方米”的意思就变成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为室内空气中低于100贝克即可达到标准,这与事实不符,语言既不准确又不科学。(意思对即可)

29.略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9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色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色、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2分)

7.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2分)

8.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卉的颜色,并作了分类(见下表)。从这一统计表中你能发现什么现象?请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分)

开放颜色

绿

花卉种数

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18

8

9.仿照选文的写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补写一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2分)

。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专门等着一种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6例:这是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工选择取得的显著成果。意对即可。7进程缓慢;花色、形态(或品种)单一。8从统计表中可看出,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最多,而橙色、茶色和黑色的花最少。或开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卉种数远远超过橙色、茶色和黑色的花卉数;或花儿开放的颜色由白色、黄色到黑色,数量逐渐减少。白色、黄色、红色(配着绿叶)比较显眼,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造成这几种颜色的花卉增多。反之,橙色、茶色和黑色的花不夺目,不易引起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少,这些颜色的花卉品种就少了。9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是花儿选择昆虫的结果。

我们身边的辐射(13分)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

生存的自然环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

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

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6.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7.“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8.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9.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4分)


6.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分,意思对即给分)

7.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分,意思对即给分)

8.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4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 2分)

9.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4分,表达完善即可)

阅读《转向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一文,完成l6~20题。(10分)

①“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②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这些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③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④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另方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⑤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目前我国国民的日常饮食,是以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而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长期还会有保持体型、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等益处。但由于目前国民的认识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转变。因此,低碳饮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过相信随着人民大众普遍认识水平的提高,低碳饮食将会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⑥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转向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几种途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①段中划线数字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第⑥段的内容,说说转向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要从哪些方面抓起?怎样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假如你家离学校不太远,而你父母每天都用小汽车接送你,根据本文的内容,你怎样劝说你父母,让你平时骑自行车上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17.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提倡戒除这种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18. “有节制地”表示有所控制或限制,不是泛滥式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 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怎样抓略。

20.略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①一些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届时将给地球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禁会问,这次太阳风暴是否真的会到来?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②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③空间天气和人类关系密切,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人造卫星。2000714日,日本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高新卫星”(ASCA)在太阳风暴中失去能源,姿态失控,几个月后便坠入了大气层。在几个小时内,太阳风暴就能使人造卫星的寿命缩短大约两年。此外,太阳风暴能量的注入会使得地球大气层膨胀,增加了低轨卫星的大气阻尼,让它们提早坠落。

④接下来毁坏的是供电系统。侵入的等离子体会造成地球磁场的快速变化,变化的磁场在电网中诱导产生电流。但是电网的设计无法应付这些直流电,于是最大的危险就会出现在电网中造价高昂且难于更换的变压器上。不断上升的直流电会产生强磁场,它会使得不堪重负的变压器磁核饱和,其结果就是变压器的铜线升温熔化。

⑤太阳风暴还会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它不仅会干扰传播信号的电离层,还会产生额外的噪音信号。在2003年万圣节的太阳风暴中,除了民航客机的导航系统受到影响,太阳风暴中的高能粒子还干扰了飞机的无线电通讯。特别是对于高纬度地区的航线,由于地球磁场的保护作用较弱,太阳风暴甚至会使得航班改变航线达数天之久。

⑥但是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并非那么“耸人听闻”。太阳风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太空,而由于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阻挡效应,生活在地球上并不会因此受到过于明显的干扰。专家们表示,当太阳风暴活动活跃时,黑子不断燃烧、爆炸,期间释放的大量紫外线会使地球上空的电离层浓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从而造成对短波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包括部分无线电都不通过电离层传播信号,因此一般的太阳风暴对地球表面的通信影响不会太大。理论上,一般的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成致命威胁。

(文/林泉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6期)

20.选文说太阳风暴“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3分)

21.选文③④⑤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分)

22.请分析第③段“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一句中“可能”的的表达效果。(3分)

23.有同学认为,选文最后一段可以删除,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20.人造卫星;供电系统;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

21.不能。它是按照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的危害程度安排的,从文章中“首当其冲”“接下来”“还会”等词语可以看出。

22.“可能”是一个表示猜测的副词,太阳风暴是否会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并没有事实的依据,用上“可能”一词,语言准确恰当。

23.不能。这一段从“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并非那么‘耸人听闻’”这一角度进行说明,告诉人们太阳风暴并非是那么可怕,没有必要造成人为的恐慌。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

(1)有一种环境工作,需要在最短期限内,把一切腐败物清除干净。大自然为农村清洁卫生倾注大量心血,对城市福利却不屑一顾,当然, 这还说不上是敌视。大自然为田野安排了两类净化器,它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疲劳、报废。第一类净化器包括苍蝇、蜣螂、葬尸虫、皮蠹和食尸虫类,它们被指派从事尸体解剖工作。它们把尸体分割切碎,用嗉囊细细消化肉末,最后,将其再归还给生命。

(2)一只鼹鼠被耕作机具划破肚皮,已经发紫的肠肚脏腑玷污了田间小道; 一条横卧草地的游蛇被路人踩烂,此人还以为做了件大好事;一只没毛的雏鸟从树上的窝里掉下来,落在曾一直托举着它的大树下,惨不忍睹地摔成了肉饼;成千上万的类似角色,出现在田野的各个角落。如果谁都不去清理它们,污秽和臭气就要使环境遭到破坏。然而你不必担心,这类尸体刚刚在哪儿出现一具,小小收尸工便蜂拥而至了。它们处理尸体,掏空肉质,只剩骨头;至少,也可以把尸体制成风干的木乃伊。不到二十四小时,鼹鼠、游蛇 、雏鸟,一切都不见了,卫生状况着实令人满意。

(3)第二类净化器,工作热情同样高涨。村镇上几乎见不到有氨气刺鼻的茅厕。这种情况如果能在城市出现,我们的难言之苦也就立即消除了。当农民想独自一人呆一会儿的时候,随便一道矮墙,不管是一排篱笆还是一排荆棘丛,都可以成为他所急需的一处避人场所。不言而喻,在这等无拘无束的地点,你会撞见什么东西。陈年石堆上那些苔藓花饰、青苔靠垫和长生草穗,以及其他那些美丽的装饰,吸引你走过去,来到一堵加固葡萄树根土的装饰墙前。好家伙!就在布置得如此优美的掩蔽所的墙角一带,有一大堆可怕的东西!你拔腿便走,什么苔藓、青苔、长生草,一切都吸引不住你。不过,你明天再来。当你再度光顾这里,那摊东西不见了 ,那块地方干干净净。原来,食粪虫已经光顾过此地。

(4)这些掩埋工提供的服务,对卫生意义重大;而我们,则正是这持之以恒的净化工作的主要受益者。然而,我们遇到这些忘我的劳动者,投去的只是一种轻蔑的目光;不仅如此,还用民从俗语给它们起了种种难听的名字。这仿佛成了一条规矩:做好事的,到头来要受鄙视,背上臭名,挨石头砸,被脚后跟碾得粉身碎骨。蟾蜍、蝙蝠、刺猬、猫头鹰,还有别的一些动物,它们都辅助人类工作,却无一不遭到同样的悲惨下场。殊不知,它们为我们服务,可要求我们的只是多少能手下留情而已。

(节选自 法布尔 《昆虫记》)

20.“大自然为田野安排了两类净化器”,这两类净化器及它们所从事的工作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类净化器:

所从事的工作:

第二类净化器:

所从事的工作:

21.第(3)段“村镇上几乎见不到有氨气刺鼻的茅厕”一句中的“几乎”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

答:

22.第(1)~(3)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起什么作用?(6分)

(1)第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2)第二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23.《昆虫记》只是一本写“虫子”的书,却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影响着全世界的读者,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通过对本文的阅读,结合平时对《昆虫记》的了解,你认为它能够成为世界名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答:

20.(4分)

第一类净化器包括苍蝇,蜣螂、葬尸虫、皮蠹和食尸虫类。它们从事尸体解剖工作。

第二类净化器指食粪虫。它们从事粪便清理工作。

21.(4分)  不可以。(1分)  “几乎”是“非常接近,差不多”的意思,

这里指村镇上氨气刺鼻的茅厕很少,并非没有。如果去掉了,就变成“村镇上见不到氨气刺鼻的茅厕”,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22.(6分)   分类别(1分);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大自然为田野安排了两类净化器(2分)。 举例子(1分);生动具体地说明了第一类净化器为环境卫生所作出的贡献(2分)。(若答打比方及其作用也可得分)

23.(4分,答对其中两点给4分,答对其中一点给2分。)

(1)  书中生动地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3)法布尔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答出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亦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