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之“歌声”

①鲸是社会性动物,它们善于使用“歌声”作为交流方式,这种“歌声”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鲸有不同的部落,每个部落都有独具特色的“歌声”:有的发音是连续的滴答声;有的则是发几声,然后停顿,接着再发声;有的是发几声,快到末尾时停顿,然后发一声便终止了……

②这些“歌声”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座头鲸、虎鲸都会从它们的长辈那里习得本部落独特的“歌声”及生活习性。有资料表明,一头温驯的雌性座头鲸1981年以来一直在美国缅因海湾一带游弋,将世袭“技艺”——“水泡战术”传授给下一代。在这里,经常有一群群座头鲸聚在一起通过“歌声”实施独特的“水泡战术”来捕猎食物。它们时不时地探出水面发出“歌声”,接着用击起来的水泡扰乱猎物的视线;同时,狠命扑打水面,让水泡飞散,搅得水面“天昏地暗”,然后将陷入汹涌波涛中茫然不知所措的猎物吞噬掉。

③座头鲸甚至还可以传播“歌声”。夏威夷和墨西哥相距4500公里,两地的座头鲸却能唱出相同的“歌”。原来,每年夏季,不同的鲸群北上觅食,会有短暂的见面交流的机会,双方学习到了对方的“歌声”。澳大利亚鲸类专家甚至发现了虎鲸的“文化革命”:两头雄性虎鲸从印度洋带着新鲜的曲调来到太平洋,两年之后,太平洋的一大群雄性虎鲸的发音都与那两头外来虎鲸的音调一般无二。

④鲸的“歌声”是经过长期演化积累下来的一种生活哲学,它的传承有利于鲸这个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当然,在传播过程中也会派生出新的“歌声”,以使它们的生存达到最大的适合度。

18.阅读②~③段,具体说说你对加点词语表述内容的理解。(3分)

答:传承:(1) (2)

传播:(3)

19.请分别概括材料内容,并指出材料介绍的现象分别与文中哪种现象一致。(4分)

【材料一】在科特迪瓦的原始林带,幼小的黑猩猩在懂事以后,黑猩猩父母总会很耐心地给孩子演示各种谋生技巧的动作要领,尤其是用石头敲碎坚果硬壳的过程,小黑猩猩也会睁大双眼,一丝不苟地观察和模仿着父母的一举一动。3岁后,小黑猩猩便学会了用石头敲碎坚果硬壳等谋生技巧。

【材料二】研究人员将经过人工驯养的雌猴伊姆,放到了一个盛产马铃薯的小岛上。在吃马铃薯的时候,伊姆会先将粘在上面的泥沙用水清洗掉,边清洗边呼唤小岛上其他猴子,其他猴子就开始模仿伊姆的行为。不久,它们就能够很熟练地用水清洗马铃薯了。

答:(1) (2)

18.(3分)要点:(1)长辈将世袭“技艺”传授给下一代(2)晚辈从长辈那里习得本部落的“歌声”及生活习性 (3)不同的鲸群间互相学习“歌声”

(共3分。每要点1分)

19.(4分) 示例:(1)黑猩猩父母耐心演示动作要领,小黑猩猩从父母那里认真学习谋生技巧。这与文中座头鲸将世袭“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及晚辈从长辈那里习得“歌声”的传承现象一致。(2)伊姆清洗马铃薯上泥沙的行为影响到了岛上其他猴子,它们模仿伊姆的动作,学会了清洗马铃薯。这与文中所说两地座头鲸学习对方“歌声”及虎鲸“文化革命”的传播现象一致。

(共4分。每要点1分)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话不假。白蚁对江河堤坝可谓危害严重。2001年四川会理县大路沟水库因白蚁危害而垮坝,导致16人死亡,10人失踪,洪水冲毁良田770亩。2008年8月8日晚南宁市良庆区文笔水库也因蚁害发生漏水险情,不少人因抢险而未能观看奥运会开幕式。那么,小小白蚁怎么能使千里之堤毁于一旦呢?

②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2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

③这种白蚁,离不开土壤和水。土质上要求酸、粘、硬、深和润:酸性土对菌圃微生物生长有利;粘性土则是构筑蚁路的重要材料,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防渗防燥;硬实土筑巢比较牢固;深土能屏蔽地面气温干扰,有利于菌圃培养真菌食料;潮润土含水量在14℅~30℅之间,有利于保持巢内温湿度的稳定。离不开水,是因为蚁体的含水量在80℅以上,白蚁吞食的纤维素也要通过酶的水解才能转化为葡萄糖,同时,培养真菌食料的菌圃,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使真菌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增殖。在食物上,主要啃食树木的表皮、茎草、半腐蚀叶片等。

(选文有删改)

18. 第①段为什么从白蚁危害堤坝的实例说起?(3分)

答:

19.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土白蚁能在水库堤坝中筑巢生存的原因。(4分)

【材料】

我国现有的84000多座水库,600多万个山塘和上百万公里的堤防中,90℅以上均为土质堤坝,其填土料比较密实、均一,其干容重一般都在1.4kg/cm3 以上,含水量一般都在14℅~33℅之间,其填筑材料一般为粘土和粉质土壤。一般土质堤坝坝坡均为草皮护坡,即使是干砌块石护坡,其缝隙中也会长出茎草。

答:

18.说明白蚁破坏力强且危害严重;引发读者对白蚁危害的重视;引出下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原因。

   评分:本题3分。每点1分。

19.我国水库堤坝具备土白蚁生存的基本条件:土壤、水和食物。我国水库90℅以上均为土质堤坝,土质为粘土和粉质土壤,且密实均一,这为白蚁筑巢和构筑蚁路创造了条件;而水库含水可使土质湿润,有利于巢内温湿度的稳定,有利于土白蚁培养真菌食料,而护坡草皮也为白蚁提供了食物。

   评分:本题4分。原因分析3分;表达条理清晰1分。

摩天大楼的防风

①近年来,中国各地摩天大楼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文化韵味,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受到不少大城市的青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比如防风方面的问题。

②摩天大楼的立面会受到风荷载(即风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风荷载不断增大,摩天大楼的横向振幅也随之增大,这与长竹竿遇风一吹会摇摆的道理相同。距地面越高,风所受阻力越小,风速会越大,摇摆就会越明显。当地面风速为10米/秒时,高空100米处风速可达22米/秒。

③为了解决大风引起的摇摆问题,有的摩天大楼会安装“风阻尼器”,如台北的101大厦,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在88至92楼挂置了一个重达660吨、直径5.5米的巨大钢球,像一颗秤锤稳镇中心,抵消或减缓风力所产生的摆动幅度。

④由于摩天大楼体型高大,风力不能透过大楼,必然会绕过大楼在它的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因此摩天大楼将使周围的通道及低层建筑物所受风荷载加大,形成所谓的“高楼峡谷风”。这宗“高楼峡谷风”使得大楼拐角处形成旋风,行人在经过大楼时会受到强风的冲击,也使街道上某些地方的风速特别大,影响到路人和行车的安全。

⑤目前,国内外已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在建造摩天大楼之前,设计者会根据当地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风力和风向进行试验,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为摩天大楼的设计提供参考,尽量降低对街区行人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⑥摩天大楼会产生风噪音,当地面徐徐轻风时,几十米高的大楼里却能听到呼啸风声。为什么摩天大楼内风声这么大呢?一方面摩天大楼很高风速很大,风声自然会大;另一方面与摩天大楼表面“风振效应”有关。简单地说,就是摩天大楼周围的风可以形成漩涡,与大楼产生摩擦,风力越大,摩擦声也就越大。因此,摩天大楼的风噪音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⑦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很好地解决摩天大楼的防风问题,以促进摩天大楼的健康发展。

18.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李冰对风力的实际感受与天气预报不符的原因。(4分)

【材料】

某日,北京的天气预报为:晴,最高气温22°,北转南风3级。在北京市200米高的摩天大楼“京广中心”上班的李冰,在走近大楼的时候,险些被风吹倒。到达位于26层的办公室之后,李冰将窗户半开通风,呼呼作响的大风扑面而来,听起来很吓人,他甚至怀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不是报错了。

18.第一段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摩天大楼快速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出下文对摩天大楼的防风的说明。

(3分。现状及原因,1分;安全隐患,1分;引出防风的说明,1分)

19.由于京广中心属于摩天大楼,它周围的道路及低层建筑物所受风荷载加大,形成所谓的“高楼峡谷风”,这是李冰险些被风吹倒的原因。距地面越高,风所受的阻力越小,风速会越大,摩天大楼表面所产生“风振效应”,这是李冰在办公室听到呼呼作响的风声的原因。所以李冰认为自己的感受与天气预报不符。(4分。每点2分)

①台风常常给人类以重创,因此,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畏惧。然而,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甚至台风的功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__控制,干旱严重,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想起台风,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雨水极大地缓解了旱情,并蓄满了江河湖泊,大小水库;它补充了地下水,减缓了地面沉降,确保了农业丰收。据统计,台风带来的丰沛的降水对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移行,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也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我国也就没有了昆明这样的春城和四季常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气候环境而灭绝。

④由于台风的水汽源自热带洋面的海水,它是咸水,而降落的台风雨是淡水,因此台风还是天然的海水“淡化器”。研究表明,一个普通强度的台风登陆时即可带来约30亿吨的淡水资源。可见,台风在淡化水资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除此而外,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从而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

18. 文中第①段引用“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9.说说文章第③、④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2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中相关知识,简要分析9505号台风到来时,广东省发电量增加的原因。(4分)

【材料】

据报道,1995年夏,广东省水利厅根据准确天气预报,下令在9505号台风来袭之前,全省大、中型水库放水发电,结果9505号台风果然为广东省多发电800万千瓦时。

答:

18.答案要点:说明台风有过也有功;引起下文对台风“功”的说明。

(共2分。共2点,每点1分)

19.答案示例:

由于本文是按照台风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大小顺序进行说明的,台风调节地球温度的益处大于提供淡水的益处,所以,第③、④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

(共2分)

20.答案示例:

9505号台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大中型水库蓄满水,增加了水力发电量;同时,台风还使人们可以通过风力发电。因此,广东省在台风期间发电量得以增加。

(共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1题。(共7分)

①1979年,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在加州帕克菲尔德这个地方,似乎很有规律地定期发生5.5-6级地震,自1857年以来已发生了6次,平均间隔时间大约是22年。最后一次发生于1966年,据此预测下一次应该发生于1988年左右。1984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启动“帕克菲尔德实验”,并在1985年4月发布预测,有95%的把握认为,在未来的5-6年内,帕克菲尔德将会发生一次大约6级的地震,不晚于1993年1月。

②地震学家们认为,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个可以对地震的发生进行全程监控的机会。帕克菲尔德布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测量地震“前兆”,1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帕克菲尔德实验”。然而,该来的地震却没有来,反而在1989年和1994年分别在旧金山和洛杉矶附近发生了破坏性地震。2004年9月28日,帕克菲尔德地震终于姗姗来迟,比预测的晚了11年。

③日本地震学界同样经历了一次类似的“滑铁卢”,结果更惨。日本在1965年已开始一项地震预测全国性项目,起初是研究性质的,但是到1978年,日本地震学家们相信在日本中部将很快会有一场8级左右的“东海大地震”。这次预测的理由和“帕克菲尔德实验”类似。日本东海地区据估计平均大约12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此时距上一次大地震(1854年)已过了120年,大地震的发生似乎迫在眉睫。日本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严阵以待,却忽视了其他地区。但是“东海大地震”至今还没有发生,却在1995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死伤惨重的神户大地震。

④自这两次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地震学家意识到,想要对地震进行预测是不现实的,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改为研究地震机理和地震灾害的评估,而不是地震预测。1996年11月,“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在伦敦召开。与会者达成一个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无法预测,将来也无法预测。

⑤他们认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这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所谓“地震前兆”极其多样,不同的地震往往都有不同的前兆,而且一般都是地震发生后才“发现”有过前兆,缺乏客观的认定,既无定量的物理机制能把前兆与地震联系起来,也无统计上的证据证明这些前兆真的与地震有关。

19.日本地震学家预测“东海大地震”发生的依据是什么?(2分)

答: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中“滑铁卢”一词的意思。(2分)

答:______

21.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写出你对下面材料的看法并阐明理由。(3分)

【材料】

某次地震后,灾区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在地震前,他家的牛羊骡马不进厩,鸡不吃食狗乱咬;还有人说看到了大鼠叼着小鼠跑,鱼跃水面惶惶跳。这些现象,看来都是地震前兆。如果相关部门能注意到这些前兆,就可以准确作出地震预报。

答:______

19:答案示例:

日本东海地区有规律地每隔约12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

21:答案:地震预测失败。

22:答案示例: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灾区人们说的这些现象都是地震后才发现的所谓前兆,缺乏客观的认定。既无定量的物理机制等吧前兆与地震联系起来,也无统计上的证据证明这些前兆真的与地震有关。

①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用陶土制作的炊器——陶鼎。这一时期的鼎均为圆形,下设三足以支撑器腹,腹下加柴以烹煮食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钵形和盆形鼎。

③到了奴隶社会,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以青铜为原料制作的青铜鼎。其形状有圆有方,圆鼎三足,方鼎四足。《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由于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炊具,并有站立平稳等特点,其地位便获得了提升。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维系其政治体制,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鼎便成为祭祀上天和祖先的礼器。

④从鼎的装饰上来看,鼎的纹饰种类繁多,有饕餮纹、夔龙纹等。饕餮是一种神秘狰狞的怪兽,它是辟邪平安的象征。最有代表性的是司母戊方鼎,该鼎四面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彰显崇高壮美之气势。夔龙是传说中的一爪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尊贵的象征。

⑤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华丽考究的青铜器铸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能力完成,鼎成为贵族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相传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青铜献给夏禹。夏禹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用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朝,九鼎是代代相传的国之重器,鼎也就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⑥自古以来,遇有政权变更、重大事件、盛大节日等,常习惯以定鼎、立鼎、赠鼎等活动形式来表达人们和平统一、团结发展的美好愿望。200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宝鼎”。鼎圆禁①方,象征天回地方;鼎总重量约13吨,寓意13亿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奋斗,共谋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⑦中国的鼎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财富。

【注】①禁:底座。

18.文章第②③两段介绍了鼎的历史、 、_ 等内容。(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章第④一⑥段的内容,说说“世纪宝鼎”的寓意。(4分)

【链接材料】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鼎圆禁方,四周有饕餮纹饰。鼎禁高50厘米,上面铸有56条夔龙。

答:

18.材料、形状、功用

(共3分。每空1分)

19.答案要点:

鼎禁高50厘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56条夔龙象征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饕餮纹饰有辟邪平安的寓意;夔龙纹饰有尊贵的寓意。鼎圆禁方,象征天圆地方。

(共4分,共4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3分)

17.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据考证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6.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药用价值。(3分,每一点1分)

17.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引用古代医书使“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更有说服力(1分)。

18.(1)不能去掉。其理由是:“据考证”是根据资料考核证实并作出了一定的结论,说明“白菜栽培历史悠久”不是凭空捏造(1分)。若去掉,有可能让人觉得是杜撰的,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1分)。(判断错,该题不得分;判断正确,不讲理由,也不得分)

(2)“仅”表范围小的副词,表示“白菜食用方法”只限制在“入书”范围内,不包括还没入书的。“全部”表范围大的副词,表示没有遗漏,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阅读《“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完成17-20题(8分)

(1)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设计的巨型体育场。它就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鸟巢”是建筑、体育、艺术完美的统一。

(2)美轮美奂的“鸟巢”,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3)这是因为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

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假设足球场是东西走向,如果在上午比赛,日出东方,则整个上午太阳都在偏东的方向,太阳光就会直射向东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照得眼花缭乱;如果在下午比赛,日落西山,则整个下午太阳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阳光就会正对向西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晒得直冒火花,运动员就不敢往上看,这当然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4)因此,只有足球场是南北走向的时候,太阳光才是从运动员的侧面照射过来的,运动员才能避免受到太阳直射,不至于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同样的道理,田径运动场也应该是南北走向,这样南北向的跑道就长些,东西向的跑道就短些,尽量避免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

(5)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赛场是南北走向,那么东西方向看台观众的视线是均衡的,因为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的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这样一来,东西两个方向留出来的空间就肯定多些,南北两个方向自然留出来的空间就少些。“鸟巢”东西方向有6层看台,南北方向是5层看台,所以它东西两头就高起来(最高为68.5米),南北两边就低了下去(最低点为42.8米)。另外,东西两头高还可以尽量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程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

(6“鸟巢”人性化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造型,使它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它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而又大度、简洁、典雅,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选自《百科知识》2007.11)

17、国家体育场被称为“鸟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___ _

18、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话语回答题目“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这一问题。(2分)

▲___ _

19、请说出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___ _

20、第(5)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 _

[6a34931a35ece7cc.jpg]

点有更为具体的了解。

黄 河(10分)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⑤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5、第①段中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2分)

16、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2分)

答:

17、本文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答:

18、本文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2分)

答:

19、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2分)

答:

15、气势雄伟,流程漫长,流域广大。 16、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 17、是为了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8、不能省略。因为“相传”表示所述的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之一”则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 19、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或: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意思相近均可)

走向3D时代

(1)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2)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3)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4)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目下午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5)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3D影像。

(6)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3D节目内容的话,3D电视就只是一个摆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选文有删改)

24.阅读第(2)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 (2分)

25、文中第(3)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26、阅读全文,说说真正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3分)

27.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请你发挥想象,举一例加以具体说明。(3分)

24、3D是由于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像。(3分)

25、“较为快速”是指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发展速度的程度。从程度上加以限制。(3分)

26、(1)3D资源相当有限;(2)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3分)

27、示例: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

中导航等领域。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3D显示技术进行手术,将大大提

高手术的成功率。(4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