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宠物狗的致命毒药

①在美国,流行一种说法:体型小巧的宠物狗不能吃巧克力,否则就有丧命的危险,哪怕只吃了一丁点。我的朋友养着一条“吉娃娃”,有一次我亲眼见到这条小狗在吃过巧克力后,在房间内疯跑。难道甜美的巧克力真是狗儿的致命毒药?
②犬类陪伴着人类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与狗有着同样的食物偏好。然而对于甜食,虽说人类可以轻松消化,狗儿却不能,人类最爱吃的巧克力对它们还有毒害作用,有时甚至会夺走它们的生命。狗儿食用的巧克力越多、越正宗,它受到的伤害也越大。可能由于抵抗力的原因,大型犬吃一点巧克力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而小型犬的主人就应该特别注意了,不能让你的爱犬食用一丁点儿巧克力。
③巧克力由可可豆加工而成,含有多种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咖啡因和可可碱就属于这类物质。这些物质会与细胞表面的某些受体结合,从而阻止动物体内的天然物质与受体结合。服用小剂量的甲基黄嘌呤类物质,狗儿会呕吐、腹泻,而人类却会有一种欣快感。巧克力含有大量的可可碱和少量的咖啡因,如果狗食用过多的巧克力,就会发生肌肉痉挛,甚至休克。服用可可碱和咖啡因后,狗的心跳速率会骤升至平常的两倍以上,某些狗还会四处狂奔,就像喝了一大杯浓咖啡。

④狗也能消化少量的巧克力,具体能消化多少,则要看它的体型和食用的巧克力种类。无糖烘焙巧克力含有的甲基黄嘌呤的量,是奶油巧克力的6倍以上。据专家透露,对一些小型犬而言,4盎司(约120克)的奶油巧克力就可能是致命剂量。
⑤在每一个喜庆气氛浓厚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复活节、圣诞节,都会有不少主人抱着自己的爱犬跑到动物医疗中心,为自己的狗狗看病。海克特是一位有着16年从业经验的兽医,他说:“虽然不少狗生病,但是真正死于巧克力的,这16年来我只见过1条。巧克力对狗的毒害作用,可能是一种慢性过程。”
⑥如果只是吃了少量的巧克力,小狗尚能抵抗,不用劳烦兽医们。倘若吃得又急又多,那就只有逼它吃下活性炭,把巧克力中的甲基黄嘌呤类物质清除掉,避免其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尽管巧克力不能在刹那之间夺走小狗们的生命,主人们还是少给自己的爱犬喂食巧克力。

16、根据说明内容,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图表。(2分)

17、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第④段后说说,对于小型犬来说,食用等量的无糖烘焙巧克力和奶油巧克力,哪一种危害更大?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开头写美国流行的一种说法以及朋友家“吉娃娃”吃巧克力后的疯狂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选文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饲养家犬有哪些思考。(3分)

链接材料:

⑴据报道:由于相关管理法规滞后,城市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较少。而每天被狗咬伤的人却很多,城市环境也受到污染。养犬已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应根据我市目前养犬的实际情况,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管理经验,尽快制定城市犬类管理规定,使犬类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⑵抗震救灾中见到这样的情景:要是废墟旁有赶不动的家养狗,说明下面一定埋着主人。不理睬它,它会不停地叫;掘地救人时,它直盯盯地瞅;等到主人的身体露出,狗会冲上去刨地,直到刨得脚掌流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  B、血液循环 (2分)

17、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比较说明人与狗吃了巧克力后的感觉不同(1分),从而突出说明了巧克力对于狗的毒害作用,以引起人们的注意(1分)。

18、无糖烘焙巧克力危害更大(1分)。因为危害狗的生命的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而无糖烘焙巧克力含有的甲基黄嘌呤的量是奶油巧克力的6倍以上。(2分)

19、开头写美国流行的一种说法以及朋友家的“吉娃娃”吃巧克力后的疯狂举动,运用了引用说明和举例说明的方法(2分),引出了本文说明的中心:犬类不能吃巧克力(2分),同时使说明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1分)。(共5分)

20、⑴从选文不能给小狗喂食巧克力可以知道,要了解宠物习性,正确饲养,避免伤害。 ⑵材料一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法律法规,规范养宠物,文明养宠物。 ⑶从材料二中,我了解到从动物身上我们能学到许多优秀的品德,狗的利他精神,信诚天性,依恋情怀,应该可以永远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9分)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

①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

②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周礼·司兵》写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战车上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

③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燕尾形及不规则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盾所用材料主要有皮革、木材、藤条、金属等。盾牌则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早期的盾都用木、皮革等材料制作,表面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50cm。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作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料制作,但其形状却有较大的变化,其上部大多做成对称的双弧形,表面涂漆,并常绘有精美的花纹,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宽45厘米。

④我国明代时期曾经发明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盾,它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6m~10m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20余枚,临敌时,突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⑤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兵器不易砍破射入。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兵用。

⑥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此外,盾牌还是当今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久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

10.我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与明代的盾,在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2分)

11.第②段引用神话传说和诗歌,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③段加点词“大多”“一般”“约”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

10.(2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其功能是防御(守),明代的盾,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

11.(2分)说明盾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黄帝时代就有了,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每个要点1分)

12.(2分)“大多”表示数量很多,但不是全部;“一般”表示通常情况,而不包括特殊情况;“约”表示大约数而非确定的数字。用上加点词符合具体事实,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3.(3分)时间顺序(1分)。先引用《山海经》等作品说明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防护兵器,再介绍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盾的材质和用途,接着介绍明清时期盾的功能,最后介绍盾在今天作为训练、表演的用具仍在使用的情况。(2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5分)

“零高度”飞行

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际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千米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风驰电掣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飞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

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这个间隙是使用气隙传感器来控制的。

⑥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⑦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N.极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转过来了,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这样循环交替,列车就可以持续向前奔驰了。

⑧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列车和导向轨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运行在曲线或者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保持这一侧向间隙,从而达到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目的。

⑨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千米,比普通列车要快好几倍。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

⑩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 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而最小的半径也达到1 300米,即使是高速行驶中的转弯,乘客也同样感觉平稳舒适。

⑪列车与轨道没有接触,安全制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磁悬浮列车的制动方式有三种:电磁制动、涡流制动、滑撬制动。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快速判断,对三种制动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使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

⑫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乎不可能。

⑬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有删改)

16.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零高度’飞行”的含义。(2分)

答:

17.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答:

18.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3分)

答:

19.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20.文章第⑫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

答:

1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①~④段,根据题干要求,抓住“零高度”“飞行”,结合重点语句回答。

答案:指磁悬浮列车能够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的地方悬浮运行,且速度极快。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抓住中心句“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总结回答即可。

答案:①磁悬浮列车如何腾空;②磁悬浮列车怎样前进;③磁悬浮列车如何保障行驶安全。

1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提取能力。紧扣题干“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寻找相关段落⑩~⑫段,抓住关键句子简要总结。

答案:转弯半径足够大;通过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安全制动;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先进的隔离装置,防止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

19.【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举了“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的例子,又用了“8 000米”“1 300米”等数字来说明。回答其作用要联系具体语境,想一想举例子和列举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案:举例子 列数字 用具体的例子和准确的数字说明了磁悬浮列车最大和最小转弯半径,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转弯半径要足够大。

20.【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能力。注意题干提示,从语言的“准确严密”和“生动形象”两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回答。若选语言的“准确严密”方面,就要注意限制词语的运用;若选语言的“生动形象”,就要从修辞手法入手。

答案:示例一:准确严密:“目前”表限制时间,说明磁悬浮列车的隔离装置在当前这段时间内是最先进的,表达准确严密。

示例二: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轨道平铺在地面上、毫无遮拦的样子。(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大意正确即可)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1)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

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2))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就称为放线菌。

(3)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4)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5)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6)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7)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索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8)放线菌的作用还至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20.请概括“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的原因。(2分)

21.说说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22.文章第(7)(8)两段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2分)

23.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

20,当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晴天时埋在土中的放线菌孢子,也因此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又由于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21,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出了放线菌的样子。(画线句子把放线菌比作“一棵树”“一根草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

22, 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可制作调味用的味精,如今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23,题目采用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文章要说明的内容。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题目一般都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标题“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是一个问句,读者遇到这样的题目要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雾霾下的中国不美丽

①这几天,多个城市再度被雾霾笼罩。这似乎已成常态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很焦心。恶劣的空气质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而是已成切实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雾霾的侵袭下,走进了医院。

②空气污染不停地亮“红灯”,这是中国社会在2013年甫一开年即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从个案、局部,上升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空气污染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少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首当其冲。雾霾之下,有叹息、有恐惧。

③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事实上,雾霾的影响,也不仅仅伤害人的健康。看看媒体上那些占据主要版面的报道吧: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④这样的图景,伦敦曾出现,洛杉矶也出现过。雾霾下的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曾有过的情景并无二致。程度越来越深的工业化,加上汽车驶入千家万户,这是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升级滞后的油品、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罪魁”。

⑤没有一个人喜欢雾霾天。菜场的大妈不喜欢,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不喜欢,进入中国发展的跨国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欢,各级政府官员也不喜欢。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这已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⑥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就在昨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述评,称“雾霾天气敲响中国经济转型警钟”。这还算是一种温和的告诫。环境的破坏,对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伤害在不断增大,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也在急剧上升。这样的现实,在倒逼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为重,勿为眼前利益而失长远利益

⑦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⑧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为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当与个人自觉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结合在一起。这同样是挑战很大的一个工程。

⑨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⑩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15、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可以用原文回答)(3’)

16、雾霾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

17、⑥⑦两段文字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

18、这段时间网上流行着很多有关雾霾的俏皮语,如“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等,你能不能也写一句呼吁防治雾霾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或某种其它艺术手法)(2’)

15、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这已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16、伤害了人的健康,  严重影响了交通系统的运行,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一点1分)

17、不能。虽然两段文字都论述了面临挑战要有所作为,但第⑥段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的,第⑦段是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来讲的(1分),政府环境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个人与企业的环境行为的首要前提(1分),另外第⑦段和下文第⑧段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的论述相衔接。(1分),因此⑥⑦两段文字不能调换顺序。

18、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莫让雾霾天气如雾里看花,环境保护似水中望月

十面“霾”伏,四面楚歌       仙境楼阁把我绕,满街满眼是口罩……(每句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 --8题。(1 2分)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

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

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

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5.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3分)

6.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7.“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3分)

8.“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

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3分)

    5.(3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1分,意思对即可)。作比较,打比方(2分)。

    6.(3分)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2分,意思对即可)。举例子(1分)。

    7.(3分)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的(1分)。作用:增加层次感,

增加景致的深度(2分,意思对即可)。

    8.(3分)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用词准确(1分)。使用这

些表意肯定的词语时,建立在对说明的情况了解掌握得非常全面,非常准确的基础上(2分,意思对即可)。

 

为什么会知识越多越“反动”(12分)

①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世界上只有知识、只有学问才是与人相伴终生的最大、最恒久、最不易失去的财富,别的,地位、权力、金钱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因此,古往今来,众多优秀的民族、杰出的人才都把终生学习作为毕生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②然而,中国的现实似乎很令人沮丧。来自2010年11月24日《重庆晚报》的消息说,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而且是年龄越大、知识越多,越与创造性想像力“反着动”。记者拿出一幅无标准答案的无名抽象画,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在南坪实验小学1年级8班,10个同学有8种答案;在重庆工商大学一间自习室,10个同学的答案有6个与脸相关。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③“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__第二十次会议在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__副主任、市总工会__胡健康发出的感慨。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④一个人口大国不能成为创新大国、不能成为人才大国,的确是一个国家教育的耻辱。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方式方法都出现了根本性的问题:是把人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质疑和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还是把他们改造成唯唯诺诺、 ▲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镙丝钉?前者,需要的是自主性、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而后者,只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只需要学生的记忆力即可!

⑤想起西方一些教育和社会发达国家,他们的孩子,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就和家长、和老师一起去图书馆钻研,去查资料,去探索诸如二次大战的成因及后果,以及历史评价等等宏大的课题,不要预先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原因,分析答案。

⑥而我们的教育,则是观念先行,对标准答案不可越雷池一步。连高考作文,基本上也都是道德价值观优先于思辩和表达能力本身。这哪里是在培养“独立、完整的人”,分明是在制造记忆力超群、创造力和人格精神残缺的“精神病患者”。是典型的__教育而不是启蒙与智慧教育。中国的教育像是一把锁,而不是一把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

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

23.根据文意说说标题中“反动”一词的含义。(2分)

24.文章的主要观点是 (2分)

25.结合上下文,给第④段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2分)

26.第⑥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27.文末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请简要列举一个证明事例。(3分)

23、“反动”意指年龄越大、知识越多,越与创造性想像力“反着动”。(2分,意对即可)

2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分,意对即可)

25、例:固步自封(2分,意对即可;未写四字短语不给分)

26、例: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将中国的教育比作一把锁而非钥匙,恰当、生动地表明了中国教育对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禁锢、阻碍作用。(共3分。分析了句子的写法及作用即可)

27、例:瓦特发明蒸汽机,正是在看到了水壶里的水将盖子顶起的启发,由此想象并发明了蒸汽机。(共3分,人物及故事与要求相对应即可,人物1分,故事2分)

种子的生存策略

①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在植物的生存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高效地利用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周围环境资源,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

②从形态上来说,种子可以简单地分为大种子和小种子。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巨籽粽的种子。目前发现最大的巨籽粽种子有17.6公斤重,堪称“世界之最”。然而,世界上还有微若尘埃的种子。世界上最小的种子——热带雨林中附生兰的种子,一粒的重量仅有一盎司的百万分之三十五。(1盎司=28.350克 )

③种子的生存策略首先表现在它们自身的生理特点上。大种子带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背着一个大大的旅行袋,以确保抵达目的地时有足够的能量供其发芽,在竞争中以质取胜,但通常含油量更高,能保证它们在轻装旅行的同时,还带有一定的能量。

④其次,因为“个头”的不同,种子采取的传播方式也不同。许多大种子既是动物的食物,同时也依靠动物传播。例如壳斗科栎树种子的传播就依靠啮齿类、鸟类,甚至鹿等大型哺乳动物。小种子则像一群勇敢的士兵,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总会有幸运儿落地成苗。

⑤当种子陷入困境时,它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大种子在依靠动物传播的过程中,随时有被取食的危险,但是它们凭借较多的营养物质,能够迅速萌发、发出幼苗。它们的幼苗可以在土地相对贫瘠或较为荫蔽的森林环境里生长,被动物取食后,也有较好的恢复能力。此外,大种子也相对更耐干旱。与大种子相比,更多的小种子则采取休眠的方法度过困境。有时候,环境太干燥了,不适宜生长,它们便选择休眠。或许风会把它们带到更远的地方,或许再等一年,会有一场大雨将它们呼唤。它们一旦醒来,便立刻长出芽来。

⑥大自然就是这样一个舞台,各式各样的种子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表演着一支又一支精彩的生命之舞,永不停息。(选自《大自然》有删改)

24.文章从 三个方面介绍了种子的生存策略。(3分)

25.分析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4分)

(1)大种子带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

装备精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是一群勇敢的士兵,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总会有幸运儿落地成苗。

前赴后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生理特点、传播方式、应对困境的方法
25(4分)(1)“装备精良”是指大种子含有更多营养物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种子自
身的生理特点。(2)“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也紧跟上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种子随风传播时连续不断的情形。

26.(3分)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世界上最小种子小的程度。

27(3分)不能删。“或许”表示猜测(估计、不能确定),删去后就变成了肯定语气,和事实不符。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我们身边的荧光增白剂

①近日,有报道说,有些颜色极为亮丽的服装中含有荧光增白剂,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同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部分纸质餐具仍存有安全隐患,多家知名方便面品牌外包装仍然含有荧光增白剂。

②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③它是一种具有亮白增艳作用的色彩调理剂。其作用原理是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与物品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互补形成白光,使物品发出的白光增加,人们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物品明显变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④在纺织服装行业,纤维自身的白度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天然纤维如羊毛、蚕丝、棉花、麻等。由于环境与生长周期的差异,纤维的白度差别很大,特别是白色纤维,会轻微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从而造成蓝色不足,使白色的纤维看起来稍带黄色,给人以陈旧之感。为此,人们在洗涤剂中或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加入荧光增白剂,从而达到使衣服颜色更亮丽的目的。

⑤现在,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塑料、涂料、皮革等多个领域。

⑥那么,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安全隐患呢?

⑦医学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最明显一点就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⑧值得欣慰的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服装学院,目前正就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开展相关标准的申请与制定,并提出建立生态环保体系标准,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阅读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2. 文章第②-⑦段主要从哪些方面对“荧光增白剂”进行了介绍?(2分)

答:

23.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原理。(4分)

【材料】

妈妈为小明买了一件纯棉白衬衫,小明觉得白衬衫陈旧发黄。妈妈使用某品

牌的亮白增艳洗衣液洗涤后,白衬衫变得鲜艳亮丽。

答:

21. 要点:①用具体事例说明荧光增白剂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危害,引起人们警醒。

          ②引出下文对荧光增白剂的说明。

22. 要点:定义、作用原理、应用范围、危害

23. 要点:①白色纤维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后,造成蓝色不足,会使白衬衣看起来稍带黄色。

         ②洗衣液中的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释放蓝颜色的光,与衣服发出的黄光叠加           形成白光,增加衣服的白光,使衣服显得鲜艳亮丽。

走,到图书馆“读人”去

肖如

①图书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没有书、只有人,而且每个人都被当做是一本书的“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你去过吗?与传统图书馆类似的是,这里也借“书”,只不过这些“书”是活生生的真人。在这里,一人皆一书,一书一世界,每本“书”身上有着各自特色的标签,你可以根据需要预订不同的“书”,借阅他们的人生经历,分享他们的故事。

②在重庆的这家真人图书馆,每本书搁放的地方,就是一个独立的书房。书房不大,不到10平方米,一个小圆桌,七八个凳子,读者和真人图书的交流无需话筒,即使声音很小,也能清楚地听到。这里的真人图书强调的是“可读性”,几乎都是有故事的重庆人。比如刑侦专家蒲红兵,就像一本侦探小说,一位法医;独行的沙发客上官小乖,像一本驴行指南,又像一本旅游攻略,还像一本活的地理书。免费阅读的真人图书,还包括探险家、养生专家、时尚达人、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美食家、留学生等等。

③与纸质图书馆不同,读真人图书更有针对性。而和讲座相比,真人图书离你距离更近,而且中间可以不停地提出问题,甚至岔话,表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互动性更强。

④真人书图书馆有数据库处理系统。被收录的书被精细地分成了很多类,诸如工具书、旅游书、职场书、烹饪书等等;书中的内容包括教你如何做手工、如何玩降落伞、摩托艇……如同有声读物,但更妙的是,真人书还会结合实物现场做示范。

⑤那如何成为一本真人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都可以读别人或者被别人读。但由于 “真人书”是免费被借阅的,这些书不光要有充足的时间,还得具备相应的人生经验、出众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助人为乐的思想,当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招募到一本理想的“真人”书并不容易。一般情况下,真人书上传个人信息和简历后,就算是“图书入库”了,也可通过网络征集、朋友推荐等方式收集“图书”,再根据读者预约情况免费“外借”。有些热门书籍会同时被多人借阅,这样的阅读活动类似于“读书会”。

⑥在国内,真人图书馆也悄然兴起,相继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

真人书的构成更加多元,普通人的一段经历或者生活方式都可以成为交流内容。比如MeLibrary真人图书馆即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本有故事的书!”他们的宣传主旨是“把真人的故事包装成一本书”,然后出租出去,与读者分享。北京星辰海真人图书馆的宣传主旨则是“奉行尊重,独立和积极的原则,分享各种有趣有益真人故事书的互助互动平台。让同类遇见同类。”

⑦所以如何招募到更多的真人书,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吸引读者,这是一个大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真人图书馆的未来一定会很火爆。正如某些书虫所言:“真人比书精彩多了。”

18.根据文章对“真人图书馆”的介绍,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2分)

“真人图书馆”与纸质图书馆相比,具有 的特点。

19.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这里的真人图书强调的是“可读性”,几乎都是有故事的重庆人。

(2)一般情况下,“真人书”上传个人信息和简历后,就算是“图书入库”了。

20.指出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21.文章结尾说“如何招募到更多的真人书,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吸引读者,这是一个大问题”,请你为重庆真人图书馆推荐一本真人图书,并说说推荐理由。(3分)

18. (2分)更有针对性、互动性更强。

19.(4分)(1)“几乎”表示差不多,绝大数,但不排除特殊情况(1分),用在文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2)“一般情况”表明还有一些特殊情况(1分),用在此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0.(3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MeLibrary真人图书馆的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真人书的构成更加多元,普通人的一段经历或者生活方式都可以成为交流内容”的特点。

21.(3分)李雪芮(1分),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完成了惊人的“三连跳”,先是从2012年2月起突然爆发,连夺4站冠军。取得30场连胜,接着在最后时刻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而现在又问鼎奥与会女单冠军。(根据对真人图书馆的理解,选取合适的人物,通过具体事例展示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