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能见度在1000-10000米时则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具体含义是指 和 不相符。(2分)

17.第④段中 “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

18.第⑥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其作用是 (3分)

19.根据文章第①至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的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13日

A.雾天 B.霾天 C.雾霾天

20.本文⑤至⑦段依次说明了: 、雾霾的危害、 。其说明顺序是 。(6分)

16. 伦敦“雾都”的称呼  和    如今伦敦的天气变成了每年的雾霾天降至5天的事实     不相符。(2分)

17.不能,“常常”是经常的意思,是表示范围的词语;原文意思是“雾”和“雾霾”经常相伴出现,不是偶尔相伴出现;去掉后则表示“雾和雾霾相伴出现”,太绝对化了,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 举例子       其作用是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雾霾天气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并且危害很大  (3分)

19.(6分)12月5日   A    12月6日   C    12月13日  B 

20.本文⑤至⑦段依次说明了:  雾霾天气中PM2.5的来源  、雾霾的危害、   雾霾的注意事项    。其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6分)

中国大米(有改动)

石毅

①一般来说市面上所售的国产大米大体分为粳米和籼米,由于粳米多产自北方,而籼米所出南方,所以人们一般简单地以南方米和北方米概括之。

②聂凤乔所著的《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提供了最基本的判别原则:粳米粒型短而宽厚,一般呈椭圆形,腹白(大米腹部不透明的白斑)、心白(白斑在米粒的中心部分则被称为心白)较小,色泽蜡白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而籼米呈长椭圆形,腹白较大,色泽灰白无光,呈半透明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粳米口味好于籼米,我国最好的大米产区一般都在东北三省,蒸煮出来食味最佳,但籼米由于黏性较差,颗颗分明,南方的一些炒饭多用籼米来做。

③若是按照大米的生长期长短,大米又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3类。早稻生长期80-120天,多在7月份收获,米粒腹白较多,米质蓬松;中稻生长期120-150天,多在初秋收获;晚稻生长期150-170天,多在11月份收获,米粒坚实,腹白少。通常说来,生长期越长,大米的食味越好。

④中国在栽培水稻方面历史悠久,各地都有许多名优品种。天津出产的“小站米”洁白半透明,做饭柔软可口;江西南城的“麻姑米”,米色如银,形似珍珠,煮粥香甜黏稠;江苏的“薄稻”,米粒扁圆,质坚硬而淀粉含量高;江西万年的“贡米”,体大粒长似梭,做饭松软香浓;四川宣汉的“桃花米”,色白泛青,做饭晶莹光亮,香糯滑润;贵州榕江的“香禾”,煮饭熬粥溢香诱人,有“一地开花香满村,一家做饭香四邻”的说法。各地的大米品种不一而足,但必须承认,大米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小,______是训练有素的美食家,______很难将它们区别开来。

⑤除了产地、品种,市面上常见的大米根据加工程度还包括糙米、非抛光米、抛光米,后两者都属于精米,抛光米的加工程度又比非抛光米更高。

⑥《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载,稻米中大量的脂肪、维生素及部分矿物质主要分布于胚部和糊粉层内,粗纤维和矿物质主要分布于皮层,这些部分在研磨加工时多数或全部要碾去,所以除碳水化合物外,其他营养素几乎都随米加工精度的增高而相应减少,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说,加工精度越高的米,营养价值越低。可是在市场上,人们能买到的多是精米,尤其是精米中的抛光米。这又是为什么呢?

⑦抛光的米外形好,吃着口感也好,消费者就认这个。非抛光的米颜色不透,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以为这是米不好。至于糙米,口味差,市场需求非常小。

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许多企业不得不将大米抛光加工成极为精细的米,但这么做不仅是营养成分损失了,抛光中损失掉的部分也是对粮食的浪费。

文章第2段依次从形状、________、________、透明程度、________

及________这六个方面将粳米与籼米进行了比较,其中前四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请在第4段横线处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阅读⑤——⑦段:

根据右图,请写出A.、B.、C.对应的三种大米的名称。(3分)

营养

高 A. ( )

中 B.( )

低 C. ( )

口感

如果这三种大米都能在市场上买到,有没有一种食用方法能让人们既满足口感,又能

摄入较高的营养?请概述你想到的方法并说说理由。(4分)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粳米是北方的米,籼米是南方的米。

B.晚稻的食味通常要胜过早稻、中稻。

C.划分精米和糙米的标准是外形差异。

D.消费者的选择令企业蒙受很大损失。

这是一张市场上某品牌大米的营养成分表,请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分析一下精细加工对

这款大米营养成分可能造成的影响。(4分)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生米含

蛋白质

6.0g

脂肪

0g

碳水化合物

78.6g

0m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腹白大小、色泽、口味/食昧/口感、食用方法(4分,一点1分),突出地说明了粳米和籼米最基本的判别原则。(2分)

    17.即使/哪怕……也(2分)

    18.(1)A:糙米B:非抛光米C:抛光米(3分)

    (2)方法1:把糙米和抛光米掺在一起食用(2分)

    理由1:糙米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抛光米可以弥补糙米口感的不足(2分,大意对即可)。

    方法2:选择非抛光米食用(2分)

    理由2:非挑光米的营养价值比抛光米高,口感比糙米好,可以兼顾营养和口感(2分,大意对即可)。

    19.B(3分)

    20.由于稻米中大量的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主要分布于胚部和糊粉层和皮层,这

    些部分在研磨加工时多数或全部要碾去,所以经过精细加工,这款大米中的脂肪和钠为零,蛋白质相应减少,而碳水化合物则基本得到了保留。(4分)

蓝天保卫战:雾霾多发启动PM2.5监测之旅

①2011年入秋以来,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将PM2.5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其实PM2.5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美国便提出了PM2.5的标准。到2010年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②PM2.5究竟为何物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那PM2.5又是从何而来? 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工厂、燃煤到汽车尾气的工业燃烧,从树叶、藤蔓到秸秆的作物燃烧,从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的燃烧活动,都会产生PM2.5。

③秋冬季一直是我国雾霾多发季节,雾霾天气多发导致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重度污染。据气象部门统计,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确实偏多,先后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并具有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

④越小的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且对降低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的作用也越大。PM2.5容易被吸入人体,而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降低能见度上,PM2.5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灰霾天,PM2.5的浓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⑤PM2.5超标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员王亚强认为,“对农作物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比如在污染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等等。”

⑥据了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环保部门的网站上,对于PM2.5的监测与标准的制定过程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美国从1997年发布标准到2000年全国监测常规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澳大利亚2003年发布非强制标准,随后即开展全国监测。

⑦目前,上海、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已经展开对PM2.5的监测工作。早在2000年,上海便开始了PM2.5研究和监测试点,目前技术部门主要在做技术的比对工作。广州市共设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10个,各区、县级市自动监测站点28个。此外,青岛市从2012年开始在七区五市范围内启动雾霾PM2.5监测点的逐步布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了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⑧我国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在极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各种污染交织。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格外困难。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减排最大的难度,就是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⑨从1998年的北京“蓝天”计划,到2005年的首钢搬迁,北京等各大城市探索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路一直在进行,然而要真正实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用绿色发展之路换蓝天,仍然任重而道远。

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其用意是说明___ ___表达作者___ ___(3分)

17.第③段画线句“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表达作用是 (3分)

18.本文条理清晰,请分别概括第②段至第⑦段的内容。(9分)

(1)何谓PM2.5及其产生的原因。

(2) 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_______

19.根据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可入肺颗粒物。

B.PM2.5对于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对农作物也有直接影响。

C.上海在2012年开始全面启动PM2.5的研究和监测布控点。

D.消除环境污染任重而道远,关键是先要调整各种能源结构。

第⑧段写到:“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

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格外困难。”你还能想到上海这座城市哪些“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以及针对这些现实的改变措施。(5分)

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

针对这些现实的改变措施

(1)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

(2)以污染较少的绿色能源为主导

(3)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

(4)

(5)

(6)

16.(3分)排比(1分)人类的燃烧的活动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    对人们未能引起重视的强烈不满(2分)

17.(3分)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2分)

18.(9分)(2)雾霾多发导致多个城市较大范围空气污染加重。

(3)PM2.5危害人体健康、降低能见度、影响农业

(4)各地开展PM2.5监测工作,将实施拟定的新标准。

19.(3分)A

20.(5分)(4)实行机动车辆按不同牌号(如尾数单双)分层行驶等(2分)

(5)居世界第一的吸烟人数(2分)

(6)设置更多的禁烟场所等(1分)

竹子的“私密生活”

①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②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植物少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③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

④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

⑤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伸长的速度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⑥竹子不仅生长迅速,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

⑦竹鞭是特别高产的“母亲”。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因此,在合适的经营和砍伐计划下,竹林不仅“砍不败”,甚至会越砍越兴盛。以井冈山地区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里虽然砍伐了海量的竹子,但毛竹林仍以每年3%的速度在递增。比起地上青翠挺拔的竹竿,盘根错节的竹鞭不容易被利用,因此很少被人关注,如深藏功与名的隐士,默默支撑起伐不败的竹产业。

⑧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下列与第①段画线句意思一致的是(2分)( )

A.只要年产十亿竹产品,就会不少竹海一根竹。

B.因为年产十亿竹产品,也会不少竹海一根竹。

C.即使年产十亿竹产品,所以不少竹海一根竹。

D.虽然年产十亿竹产品,但却不少竹海一根竹。

16、第⑦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7、下面的图应该放在文中的什么位置?(3分)

A.第②段之后B.第③段之后C.第④段之后D.第⑤段之后

18、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⑴竹节的作用 ;

竹鞭的作用是 。(4分)

⑵纵观全文,说说竹林为什么被称为“第二森林”?(4分)

15. D 

16. 举例子、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竹林不仅“砍不败”,甚至会越砍越兴盛。 

17. B 

18. (1)云集大量能量,使每个竹节超快生长;为竹林存储大量养料。 

(2)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而竹林面积不降反升。竹子生长迅速且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以竹伐木前途光明,竹产业越来越受重视。 

中国茶

①中国茶种类繁多,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其中,名优荼品种就有600多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提并论。

②中国荼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观外形、评内质。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香气高、滋味醇、汤色清是好茶;反之, 嫩度差、锋苗少、 、香气淡、滋味杂、 ,是劣茶。

③有了好荼,还要有好的水质、好的器具和合适的冲泡方法,才能沏出色香味俱全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茶。泡茶用水一般宜用软水,烧水宜用硬质木炭或电,忌用有烟气及异杂味的燃料。冲茶水温要适当,高档茶水温控制在85℃左右,中、低档茶可用93℃—100℃水冲泡。冲泡时间与水温有关,85℃水温以4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2分钟。据试验,93'C、3分钟可作为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来掌握。为便于观赏,细嫩茶特别是毫尖茶宜用玻璃杯沏茶;其它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塑料杯、热水瓶等。冲泡时先冲入茶具容量的三分之一,然后迅速滤去,以清除杂质污物,接着便可将茶具冲满,并用杯盖或壶盖将面上的泡沫刮去,冲沏即告完成。

④中国茶艺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茶艺的最高境界是人与景、物的形神结合。饮茶是要在“品”字上下功夫,要以文化素养和灵感培养为基础。对于善饮茶者,只要呷上一口便会顿觉满口清香、香冲脑门,并会产生肺腑空灵的感觉;再呷一口便觉疲惫全消、神清气爽;再慢啜细品,胸中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冉冉升起,继而如风生两腋而飘然欲仙,心中的块垒愁楚便会一并消失。

⑤中国是茶的故国。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之富含近5 0 0种营养保健成分,应该成为人类最佳的纯天然营养保健饮品:让我们在继承优秀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共同作出努力吧!

16.阅读第②段,完成填充:(3分)

反之,_ __、嫩度差、锋苗少、__ __、香气淡、滋味杂、_ ___.是劣茶。

17.第③段运用了__ 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 __

。(5分)

18.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_ (4分)

A.中国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它是21世纪的饮料之王。

B.中国茶有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差别很大,选择方法不同。

C.选用茶具宜讲究,多数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

D.中国茶艺博大精深,一般饮者较难达到这种境界,故需要普及。

19.下面一段文字放入文中哪一段后最为恰当?请说明理由? (5分)

饮茶是很讲究环境氛围的。若在茂林修竹、空谷幽兰的环境中,邀上三五知己,品茗、赏景、赋诗,便会进入一种乐而忘归的境界。以茶醒脑助兴,以茶消忧解困,以茶联络感情,饮茶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一失乐趣。

“选段放在第 段后,因为

20.请介绍一种你知道的传统中国茶。 (3分)

16.条索松(疏)  色泽涩(燥、干)   汤色浑(浊)

17.列数字   准确具体介绍(说明)巾国茶的冲泡方法(答首句扣1分)

18. D

19.放存第④段后,从内容上与筇④段的饮茶是一致的;承接第④段的饮茶介绍茶

  艺(补充介绍了茶艺的最高境界足人与景的形神结合或从结构上符合选文从

      介绍选茶、泡茶、茶饮到茶艺的逻辑顺序).,

    20.名字1分,产地、颜色、形状、品质、滋味、功能任意介绍两点得2分

调好你的“食物钟”

(1)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2)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3)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人体有一种叫做PKCγ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协助调控食物钟。PKCγ基因是怎么调节食物钟的呢?原来,人体内有一种生物钟蛋白BMAL1,PKCγ基因可以结合BMAL1使其结构更稳定,然后共同结合在该蛋白上,促进周期基因和隐色素基因的节律性转录,由此调节人体内的食物钟,进而管理人们吃饭的时间。

(4)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 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哪些饮食习惯会造成食物钟紊乱呢?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5)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其实,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但还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广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区城市居民早餐行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发现,这三地区的居民早餐就餐率在74. 8%~90. 5%之间,35 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不吃早餐的人数较多。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它通常指在短期内会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而从长期来看,节食减肥会很快反弹甚至使人更胖,这个可能与食物钟紊乱有关系,节食造成饮食紊乱,很多人就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她们的食量,导致体重减轻后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发胖。

(7)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总会聚餐,节假日里大吃大喝是难免的。但研究发现,节假日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亲朋好友聚餐时尽量多一些跟感情的交流,而不是只顾着多吃一些美食。

(8)当然,目前关于食物钟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人们所知也很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过,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5.细读第(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第(1)(2)段内容,下列对“食物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

B.调节我们一日三餐吃饭习惯的器官。

C.人体内主要负责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的调节机制。

D.人的大脑、胃、肝等内脏器官中可以接受信号的感受器。

(2)第(2)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16.请根据上下文,填入第(4)段划线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

A.因为 所以B.只有 才C.虽然 也D.如果 就

17.第(5)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 ___

_(3分)

18.本文围绕食物钟,介绍的内容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9分)

15.(1)C(2分)

    (2)“几乎”说明了食物钟日常的运作程序与生物钟差不多保持着一致,删去后表示两

    者的运作程序完全保持同步,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16.D(2分)

17.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2分)

18.(1)食物钟的含义(2分)

    (2)协助调控食物钟的基因(2分)

    (3)食物钟紊乱带来的后果(2分)

    (1)坚持吃早餐(1分)(2)不过度节食(1分)(3)不暴饮暴食(1分)

浓茶解酒

①“浓茶解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近年来许多专家又说浓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伤身。茶与酒,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冤家?

②通常说的“解酒”,一般是指减轻喝酒过多的反应,比如头痛、呕吐、动作失调、反应缓慢等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反应,必须要“解酒物”被迅速吸收并且发挥作用才能消除。

③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转化为脂肪。如果喝下的酒精不多,这个处理流程运行良好,人体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反之,短时间内喝入大量酒精,超过了这一流水线的处理能力,就会导致体内乙醛含量升高。人体对乙醛比酒精还要敏感,于是就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手脚也不听自己使唤了。

④要“解酒”,就需要加强这条流水线的运行。茶水中有不下几十上百种的物质,最重要的是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然而,这些成分对这条“酒精代谢流水线”的运行无能为力。实际上,不仅是茶水不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也没有发现吃什么东西能够促进这条流水线的运行。

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喝茶对喝酒没有影响。我们知道,酒精的作用是让人晕眩、虚弱、运动能力失调,而咖啡因却可以刺激人兴奋和清醒。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是不是可以“对抗”醉酒反应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少,比如2006年《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上就发表了一项研究结论:喝下同样的酒之后,同时喝运动饮料的人在头痛、虚弱、口干以及运动能力失调这些“醉酒征兆”方面都要明显低于单纯喝酒的人。运动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运动饮料的这种“对抗作用”被归结于咖啡因的功劳。不过,人们会根据这些主观感觉来确定自己有没有“喝多”,这种“对抗作用”干扰了人对体内酒精量的判断,从而不知不觉喝得更多。因为有统计数据支持这一结论,所以美国甚至禁止了在酒精饮料中添加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⑥那一项研究中还检测了试验中志愿者的运动灵敏性,结果是虽然咖啡因使得喝了同样多酒的人感觉“好一些”,但是却没有帮助恢复运动灵敏性。一杯常规的茶比一杯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要少,但茶水的咖啡因含量跟茶叶本身、茶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密切相关。一杯“浓茶”,其中的咖啡因含量也就不容小视。

⑦茶中不仅有咖啡因,更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些成分对喝酒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当酒精代谢不畅,体内乙醛含量增加,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会引发一连串的氧化反应,最终损害细胞膜、蛋白质和DNA。而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制止这种过氧化反应的进行,因而起到保护细胞活力的作用。

⑧这种损害与保护都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对“解酒”也没有明显的作用。不过对于长期喝酒的人,这种保护作用可能就有相当的价值。不过目前的结论只是,“如果不得不经常喝酒,那么经常喝茶可能有助于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氧化损伤”。但是,“减少”也不是“消除”。要健康,最好的选择还是不喝酒。

(摘自《新发现》,有删改)

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其作用是 。(3分)

17.联系第①段内容,简要说说这一段的作用是 。(4分)

18.对文中加点短语梭织带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中的加点短语“这个处理流程”指的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

B.第④段加点短语“这些成分”值得是咖啡因和茶多酚。

C.第⑤段加点短语“这种‘对抗作用’”值得是咖啡因可以“对抗”醉酒反应。

D.第⑥段加点短语“那一项研究”值得是2006年关于酒精的研究。

19.第⑤段画线句“不过这并不以为这喝茶对喝酒没有影响”中的“影响”,从下文看,积极的“影响”有 和 ;消极的“影响”有 。(6分)

20.下表是医学专家对饮酒的相关研究。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文末画线句,完成下列题目。(6分)

酒的种类

每天的饮用量

长期饮用的作用

啤酒

1杯

心情愉悦,美容养颜

黄酒

1——2杯

开胃活血,通络美容

葡萄酒

1杯左右

保持食欲,有助消化

白酒

1小杯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

(1)表格内容说明了

(2)文末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是

(3)文末画线句应改为

16.(3分)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喝酒过多后的多种常见反应

17.(4分)写出民间说法和专家们说法之间的矛盾(看法不一),引发读者对茶与酒之间关系的好奇(思考),引出本文说明的中心问题:浓茶是否可以解酒

18.(3分)C

19.(6分,每空2分)茶水中的咖啡因能让喝酒的人感觉好一点  茶水中的茶多酚可以起到保护细胞活力的作用  茶水中咖啡因的“对抗作用”干扰人对体内究竟量的判断,从而不知不觉喝得更多

20.(6分)(1)(2分)就的不同种类,每天适量饮用,对人体健康有不同作用

(2)(2分)“最好”、“不”字用得太绝对,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要求

(3)(2分)要健康,比较好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适量饮酒

快的与滴滴的 “烧钱大战”

【新闻摘要】

近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得到互联网两巨头腾讯和阿里的巨额投资,从而引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烧钱大战”。腾讯方面,乘客只要使用嘀嘀打车叫车并使用微信支付就可获得10元的补贴,同时司机也可获得相应补贴;阿里方面,乘客只需要使用快的叫车并使用支付宝在线支付就可以获得11元补贴,司机也有相应补贴。对此快的打车官方人士称:补贴永远比同行多1元。此后价格战不断升级。

【网友微博】

①我刚刚用了快的打车,车还真的很快来了,哈哈,下车时直接手机一刷,稍后支付宝还返钱!算下来10块只要付0.01元就够了。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打不到车了!

②今天见到最牛的士司机,边开车边竖起耳朵听订单,为抢单,只用一只手把控方向盘,的哥右手拿着手机不停地刷,方向盘、挂挡,全都左手操控!我坐在一旁,心惊胆战。

③马云:“几天前,我妈和我说她在路上打出租车,很久都没有车停下来。她说,老人不会用手机打车软件,不仅不能享受到‘竞争红利优惠’,连起码的打车服务也没有了。”

④天上不会掉馅饼,打车软件背后的数据库资源,或许正是IT大佬们所垂涎和争夺的。利用用户在打车APP里留存的信息定向推送广告和促销信息,瞄准大城市的核心用户,后续可进行很多O2O(线上到线下)领域的尝试。

【专业术语】

打车软件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平台,面向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两个终端,能够较准确地定位出租车和乘客位置,为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提供打车供需服务。它是一种利用IT技术的平台,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多对多”运作模式。它将形成基于“收入分成”、基于“眼球经济”和基于“生活服务平台”的三种盈利模式。

【运作程序】


【媒体分析】

这场大战实际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的竞争,目前打车软件拿着投资人的钱狂烧,将打车软件与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绑定,目的就是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争夺移动支付市场,短期内获取大量用户,最终垄断市场。现在的价格战,其实是双方产品和服务差距太小导致。打车软件最终要做好产品和服务,寻找健康的商业模式才可持续。

《浙江日报》

中国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在3月15日全国消费者权益日当天播出了一篇有关阿里巴巴支付平台的节目,宣称该平台存在许多安全漏洞,智能手机被盗后小偷可能通过__取用户储存在支付宝账户的资金。阿里巴巴则对其支付服务进行了辩护。阿里巴巴称,该公司拥有强大的安全和风险管理系统,一天24小时运行并监督支付和交易活动,而且双密码系统需要多个身份验证步骤。

《华尔街日报》

【政府行为】

杭州市物价局指出,“快的”、“嘀嘀”两大出租车软件给部分乘客带来便利,但它的加价功能影响出租车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杭州从3月8日起,取消杭州范围内“快的”、“嘀嘀”的加价收费功能,要求软件公司严格执行出租车价格政策,共同维护出租车市场价格秩序。“快的”、“嘀嘀”随即取消“愿付(给)小费呼车”功能。

14.什么是“打车软件”?请用一句话解释。(3分)

15.请简要归纳竞争期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的运作程序。(4分)

16.依据材料信息回答:腾讯阿里两巨头为何要围绕打车软件上演“烧钱大战”?(4分)

17.近期多地叫停打车软件,根据材料中介绍的打车软件的弊端,你认为打车软件该做哪些改进?(3分)

14打车软件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面向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两个终端,能对双方准确定位、提供打车供需服务的“多对多”运作模式的IT技术应用软件平台。
15乘客用打车APP叫车(可加价),打车软件自动定位并查找出租车,司机通过成功抢单并将用户送目的地司机,乘客用绑定的移动支付平台付款并获得返利,司机获得相应的现金或话费补贴和赚取用户加价部分的钱。
16 争夺打车软件背后的数据库资源,定向推送广告和促销信息,对用户进行更多O2O(线上到线下)领域的尝试;垄断打车软件市场,从中收入分成;与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绑定,增加用户对这几个运用的使用黏性,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争夺移动支付市场。

17改进行车安全隐患、老年人打不到出租车等问题;加强安全和风险管理,保护用户支付宝微信等账户安全;取消其影响出租车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加价功能。

附听力材料

“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用多了会笨”,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脑子用多会笨”的事情。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着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让我们养成勤于用脑的习惯吧!



1.短文没有使用的是那些说明方法?请选择(     )(3分)
A.举例子  B. 摹状貌  C.列数字   D.分类别   
E、下定义  F、 作比较  G、打比方   H、作诠释

2.“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掉吗?为什么?(2分)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
A.由浅入深  B.由小到大  C.由果导因  D.由此及彼
5、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

6、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体会?(2分)

2、B、D、E、   3、不能。删去后表的就不准确了。  
4、C  5、人脑用多了会笨吗?    6、(略)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作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而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其释放的激情与能量,犹如生命在燃烧,具有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让人双眼一亮,印象深刻,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______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______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非常完美。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式。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筑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1.第①②段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2.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13.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横线处的词语是( )。(2分)

A.只要 因为B.即使 何况C.既然 何况D.倘若 因为

14.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分)

篇名:__(1)__

作者:×××

出处:_____(2)_____

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

____(3)____

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

生物学原理

________(4)________

____(5)____

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的崇拜。

社会习俗

________(6)________

11.解析:从“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这句话中就可推断出是什么说明方法,因为有“比较”二字。其作用也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所要说明的对象。

答案:作比较  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12.解析:说明文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做此类题一般方法是把删去后的句子与原句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依次”是按顺序的意思,表明人眼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是有顺序的。如果删去就变得无序了,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不能删去。

13.D  解析:考查关联词语的用法,先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14.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归纳和应用的能力。(1)、(2)注意标题和文后的节选部分,(3)~(6)要注意所给的事例,审清题后再作答。

答案:(1)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2)《科学画报》  (3)(物理学原理)光学  (4)红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5)文化心理  (6)中国红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而形成的集体心理定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