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19题。(共10分)

文段一

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而到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105年,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文段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首推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汉代起,尤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不断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使“纸”这个物质广泛应用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促使造纸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向我国周边乃至世界推广,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直接或间接外传。由于文字载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促使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抄书、藏书之风盛行,让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得以保留下来。造纸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总之,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请你说出造纸术在汉代得到发展的原因。(3分)

18.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记载文字的材料不断改进的表现(4分)

19.根据文段二内容,请你用“不仅……而且……”的句式,概括出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3分)

17.答案要点:(1)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2)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3)汉和帝的大力支持

 (共3分。每点1分)

18.答案示例:记载文字的材料由笨重不易携带的甲骨、竹片发展到轻便、昂贵的绢帛,再到西汉时期的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最后到轻便、取材广泛、造价低廉、质地细腻易书写的“蔡侯纸”。

(共4分。每点1分)

19.答案示例: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且还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共3分,每点1分,语言1分)

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

①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镉大米”危机瞬间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抽检自查,结果令人震惊:全国约有10%的大米镉超标。

②“镉大米”,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镉和大米的渊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镉。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在开采这些矿时,含镉工业废气扩散并自然沉降,蓄集于周围土壤中。即使距离较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入农田,污染粮食。镉也存在于一些化学肥料中,特别是磷肥中含量较大。如果过度使用磷肥,植物无法全部吸收消化,镉就会吸附到大米当中去。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约在0.1-2.9mg/kg,而美国为7.4-15.6mg/kg,澳大利亚则为18-91mg/kg。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但是中国的优质磷被出口,而进口国外的劣质磷,导致中国土壤中的镉含量升高,从而产出镉大米。灌溉水污染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杀伤范围和力度都非同小可。从地下挖出来的矿砂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遇到雨水,矿砂中的镉会随着雨水游走,污染了水源。用污染水灌溉农田,镉就会通过土壤进入粮食作物。

③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缺乏维生素D.会妨碍钙、磷在人体骨质中的正常沉着和储存,最后导致骨软化。人吃了含镉的食物不会马上有感觉,根据科学家__,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就是镉造成的后果。

④普通百姓虽然无法从肉眼上识别哪种大米镉超标,但只要购买大米时,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就可减少镉中毒。同时提倡膳食多样化,尤其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居民,适当增加主食品种以降低风险。另外,多吃海产品、豆类等含锌、钙量较高的食品,都可以降低人体对镉过量摄入而患病的风险。

17请分别概括文章③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4分)

18.请根据第②段提供的信息,用四字短语依次说明镉大米形成的原因。(6分)

19.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分别分析其作用。(6分)

20.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540e651174324301.jpg]

赋分。)

20.(4分)不能,(1分)“根据科学家__”表明“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一判断具有权威依据,真实可信。(2分)如果去掉,不能体现准确性、权威性(1分)。(判定不给分,分析2分。)

核辐射离我们有多远

①提起核辐射,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原子弹、氢弹爆炸,是广岛、切尔诺贝利,这些__的事件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直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才让许多人意识到,这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可怕东西原来有可能来到我们身边。核辐射到底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

②核辐射在我们身边存在吗?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包括水和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核辐射无处不在。在地面上,在岩石、土壤中存在着各种放射性物质。在空气中,有放射性的氡气。而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们。

③核辐射主要由哪些扩散途径呢?主要有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生物链三种扩散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的是:第一是污染食品和水的食入;第二是污染空气的吸入;第三是经皮肤吸收和沉积的灰尘。

④核辐射该如何预防呢?由于许多人缺乏对核辐射知识的了解,日本核泄漏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慌,抢购碘盐、海带、碘片、防辐射服等等据说能够防辐射的东西。专家指出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对预防放射性的作用甚微。专家建议人们应该避免食用被污染的海鲜,尽量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的食物,更不要自己随意大量服用碘片,只有政府发放碘片时才要按要求服用。

⑤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严重吗?从历史的核泄漏来看,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级为7级,有人形容像是原地引爆了一枚核弹。当时中国只在空气中监测到少量“蛛丝马迹”,没有对中国产生实质影响。而日本9级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日本官方确定的事故等级为5级,比切尔诺贝利要低两级。由此可见,人们应该多了解核辐射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正确的核辐射预防方法,没必要过度恐慌。

⑥核电站损坏造成的核泄漏事故让人“谈核色变”,许多科学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核能仍要继续发展,与其他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相比,核能的效率最高、相对成本最低。历史上每次核事故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但过后人们会理性思考,我们是否需要核能,核能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展核能、维护核能安全代表着全世界的利益,世界各国应当联合推出全球性、通用性的核能安全体系,这应是本次日本核泄漏事故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1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1分)

14、请简要概括出选文第②③④段的说明内容。(3分)

15、选文中第④段中加点的“专家指出”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6、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说它有何作用?(2分)

17、面对此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带来的巨大伤害,请你结合选文第⑥段内容,谈谈你对核能运用的看法。(2分)

13、  核辐射    逻辑  (1分)14、(3分)②核辐射的存在 ③ 核辐射的扩散途径 ④核辐射的预防 15、(2分)不可以,“专家指出”体现说明内容的权威可信,删去后缺乏说服力,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                             

16、(2分)作比较,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级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级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算严重,人们没必要过度恐慌,而应科学地预防。                       

17、(2分)提示:围绕“核能的效率最高、相对成本最低”来论述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安全地运用核能,建立核能安全体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

【分类统计】

分类标准

巷 名

数量

用数字命名

二条巷、三条巷等

8

用人物命名

秦状元巷、黄状元巷等

10

用物品命名

箍桶巷、璇子巷等

18

用动物命名

饮马巷、宰猪巷等

9

用家宅命名

许家巷、许府巷等

9

表一:南京古都“桥”名分类统计表 表二:南京古都“巷”名分类统计表

分类标准

桥 名

数量

用数字命名

半边桥、二道桥等

14

用动物命名

龙江桥、锁龙桥等

10

用植物命名

莲花桥、花家桥等

4

与食物有关

盐仓桥、糖坊桥等

4

按材料结构

虹桥、宝塔桥等

16

【空间分布】

表三:南京古都范围内“桥”“巷”数量空间分布表

区划

类别

秦淮区

鼓楼区

玄武区

建邺区

桥的数量

45

21

18

11

巷的数量

22

21

17

5

【成因分析】

南京古都的“桥”“巷”名的命名及空间分布与 密切相关。

自然与生活有机统一。南京占据长江中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桥、巷代表了人口出行和生活的需要,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

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的桥、巷的地名反映了历史沧海桑田之变。如“逸仙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其所愿,葬于南京的紫金山。但因为南京当时的城市交通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为了便于运载孙中山先生灵柩,于是就修建了中山大道,当时,中山东路上的一座石桥十分破旧,国民政府下令,重建此桥,并改名“逸仙桥”。逸仙是孙中山先生的号。

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南京许多地名源于民间传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文化色彩,折射着昔日南京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态。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当然,南京的“桥”“巷”名还与“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浓郁的古商业文化密切相关。

【地图截图】

【生活链接】

2014年3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市选拔赛如期举行。参赛的小选手们听写生僻字词手到擒来,然而却被“逸仙桥”地名难住,究其原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哪里有座“逸仙桥”,又为何名为“逸仙桥”。

13.阅读【分类统计】,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南京古都“桥”名中按材料结构命名的最多,用植物命名和“与食物有关”的命名最少。

B.南京古都“巷”名中用物品命名的最多,用数字命名和用人物命名的巷名数量相差不大。

C.南京古都“桥”“巷”名中都有用数字和动物来命名的,其中用动物来命名的都极少。

D.南京古都“油坊桥”的命名应该是与食物有关,“沈举人巷”应该是用人物来命名的。

14.阅读【成因分析】,请将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0个字以内)(2分)

15.阅读材料,从“桥”“巷”名的数量分布推断南京古都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2分)

16.阅读材料,按要求下列答题。(4分)

(1)下面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2分)

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2)为什么先介绍“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再介绍“成因分析”?(2分)

17.结合【地图截图】和【成因分析】两则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小选手们介绍“逸仙桥”。(要求:从“逸仙桥”的地理位置和来历两个角度来介绍。)(2分)

13.(2分)C

14.(2分)地理环境(或“自然”)、生活、文化(少一点扣1分)

15.(2分)15.(2分)秦淮区人口分布密集,建邺区人口分布较少。(意对即可。此题先要归纳“表三”的主要信息:南京古都范围内秦淮区桥、巷分布密集度高,建邺区桥、巷密集度很低。再抓住材料中的“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这句话就可以做出推断。)

16.(4分)(1)“或许”表示不确定,写出了南京的每一条“老地名”可能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不排除部分不蕴含,体现语言的准确性。(2分)(2)“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的内容直观、明了,“成因分析”是基于“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的理性分析。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2分)

17.(2分)“逸仙桥”在龙蟠中路和中山南路的交叉路口向西20米,以前是一座石桥,后因运载孙中山的灵柩而重新修建的。(地理位置1分;来历1分)

走进乌龙潭

【公园概况】

在南京城西,群山之中镶嵌着一颗明珠,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乌龙潭。它是一座集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古典文化园林。

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7万平方米,其中乌龙潭水面2.69万平方米。乌龙潭三国时为南京水系入江的一段通道,原名清水大塘、芙蓉池。相传晋时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潭中出现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以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园内花木扶疏,亭阁错落,一派诗情画意。【A.】这里植物资源丰富,花木品种达70余种,沿岸广种桃柳,潭内遍植莲花。【B.】潭岸肥月亭、妙香阁、放生庵、锁龙桥、武侯祠等建筑,古朴典雅,布局和谐

相传当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金秋之夜约友人魏源泛舟潭上赏月,陶公诗兴大发云:“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即和之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乌龙潭从此便有了“小西湖”之美誉。

千百年来,乌龙潭先后汇集了颜真卿、曹雪芹、魏源、吴敬梓、袁枚等名师大家,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如《海国图志》《随园诗话》等扛鼎之作,滋润了诸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名篇巨著。

乌龙潭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风姿绰约,令人神往,被誉为“西城之冠”。

(根据相关材料改编)

【重要景点】

武侯祠:与诸葛亮有关之历史遗迹,有诸葛饮马处、驻马坡等,皆为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所留。因仰诸葛之德,清代薛桑根于此建武侯祠,江宁知府赵公任在祠右立一石碑,上刻“诸葛武侯驻马处”。

放生庵:唐代著名书法大家颜真卿曾任昇州(今南京)刺史,在乌龙潭建放生池,亲笔书写《天下放生池碑铭》。乌龙潭即以放生名世。此庵面积虽小,但寄托了后人对颜的缅怀之情。

曹雪芹塑像:鉴于南京乌龙潭东首曾为曹家花园一角,为纪念曹雪芹,1985年,23位著名学者倡议在乌龙潭为曹塑像,并建纪念馆。塑像坐姿,身着长袍,手持文卷,气宇轩昂,饱含文豪神韵。

魏源故居:魏源系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此处撰写的《海国图志》对近代影响久远。人们称他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之先驱。

【网站调查】

游客游览乌龙潭公园的原因调查表

(目前共有282名游客参与本站调查)

项 目

人 数

比 例

人文历史

152

53.90%

园区环境

114

40.43%

他人推荐

10

3.55%

其 他

6

2.12%

【他山之石】

事件: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

这一调查,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甲:游客喜欢登临埃菲尔铁塔,欣赏的是它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

网友乙:埃菲尔铁塔的魅力在于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

网友丙: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8.阅读【公园概况】第三段,说说画线句【A.】【B.】两句不能颠倒的原因。(2分)

19.阅读【重要景点】,想一想四个景点有哪些共同点,写出你的发现。(3分)

20.选出对乌龙潭公园解说准确的一项( ▲ )(3分)

A.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2.69万平方米。

B.乌龙潭三国时名叫芙蓉池,晋代改名乌龙潭,后来不断更名,现在沿用晋代古名。

C.乌龙潭从清代开始获得了“小西湖”的美称。

D.乌龙潭公园就是因为有很多历史人文景观,被誉为“西城之冠”。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网站调查】表格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2.当前很多旅游城市,为吸引游客,获取经济收益,一方面拆掉了很多文化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建造仿古建筑。请写出你的看法,并运用【他山之石】的材料加以分析。(3分)

18. (2分)【A】句对应第一句中的“园内花木扶疏”(1分),【B】句对应第一句中“亭阁错落”(1分)(或这两句与第一句的顺序一一对应)

19. (3分)(1)四个景点的历史都很悠久(或都是文化古迹);(2)都与古代文化名人有关;(3)都寄托着人们对历史文化(或历史名人)的尊重和热爱之情。(1点1分,意对即可)

20. (3分)C

21. (3分)游客因为“人文历史”游览乌龙潭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一半(1分);因为“园区环境”游览乌龙潭的人数比例位列第二(1分);出于“他人推荐”或“其它原因”到乌龙潭游览的人数比例最少(1分)。

22. (3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1)乌龙潭公园和埃菲尔铁塔等古迹,价值不菲,可见文化古迹价值比仿古建筑更有价值;(1分)(2)文化古迹附着其上的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有魅力,更能吸引游客;(1分)(3)保留文化古迹,可以反映出当地人民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极富文化品位。(1分)(意对即可)

阅读短文,完成21-25题。(12分)

纳 米 卫 星

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千克一500千克的为小型卫星,10千克~100千克的为微型卫星,10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

首先,纳米卫星的研制成本低。目前,平均每l千克卫星的研制费用为8万~10万美元;每千克卫星的发射费用为2万一4万美元。研制发射一颗质量为1000千克的卫星,其费用至少需要l亿美元,而一颗纳米卫星的造价不超过100万美元。其次,纳米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10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这样更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第三,纳米卫星不仅仅节约了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还节约了轨道空间。第四,纳米卫星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科学家正在设计由小卫星组成的星座, 其功能使不少的大卫星甘拜下风。发展高频段的、 高速宽带的低高轨道星座系统,构筑太空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21世纪的热点。因为它比光纤通信成本低、建造容易,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隔地布置648颗功能不同的纳米卫星,就可以保证对地球上任何一点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监视。

纳米卫星突破了传统的“一星多用,长久工作”的设计思想,不追求全面、综合、完美,而主张简化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和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所以,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广泛用于通信、遥感、天文等许多方面。这样就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介入纳米卫星的研制领域,从而扩大了卫星研制和应用范围。纳米卫星将成为未来卫星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它的研制会给空间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21、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4分)

(1) (2)

(3) (4)

22、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的改句,你认为哪个句子好,谈谈理由。(2分)

原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

改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需要两三年即可。

23、文中多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例,并说说运用这种方法的作用。(2分)

例子:

作用:

24、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分)

25、现代社会已离不开人造卫星,请列举人造卫星应用于生活的两个例子。(2分)

(1)

(2)

21、(1)成本低(造价低) (2)研制周期短  (3)不仅节约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节约空间轨道    (4)可以发挥群体优势

22、原句好,因为原句中“仅仅”一词更进一步强调了研制一颗纳米卫星的时间短。

23、略

24、为什么科学家想把卫星做得这么小呢?(意思对即可)

25、参与:①利用卫星观测天气情况  ②利用卫星转播电视节目  ③利用卫星航天育种

“三手烟” 揭秘
①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三手烟的说法,但很可能已经闻到了它。
②《纽约时报》中提到,这不可见但却有毒的气体颗粒混合在了吸烟者的头发、衣服、坐垫和沙发上,逗留的时间比二手烟还要持久。最近关于它的研究和报道都有上升趋势,其实早在1953年就有报道称,将香烟的凝聚物涂覆在老鼠身上会引起癌症,继而就有人提出烟的毒素有可能会在吸烟者离开后还停留在房间内。1991年有人在吸烟者家中的灰尘中提取出了尼古丁,因为过去3个月内有人吸过烟。2008年类似的调查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车上展开。2010年一项研究则指出,吸烟者的房子,即使空置两个月或搬入新主人,三手烟遗留的问题也还是明显。
③根据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处的界定,烟草烟雾中有250种有毒的气体、化学物质和金属,其中11种化合物被划分在一类致癌物中,属于最危险的物质。医学专家认为,这些“隐形杀手”很容易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吸烟者的头发和皮肤上,此时如果别人进入室内或室内有其他人,就等于在吸“三手烟”。致癌物质会在肺部循环逗留,人一旦过度疲劳以及营养不良或者机体免疫力迅速下降时,就会对肺部造成损害,这可能也是有些从不吸烟的人也会患上肺癌的原因之一。专家介绍,“三手烟”对孩子的危害最大。
④事实上,三手烟主要会通过三种渠道造成污染:在物体表面或灰尘中形成残留物,吸附后又被重新释放回空气,和氧化物或环境中的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科学家罗莱曼等人还发现,另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会和三手烟残留物结合,产生粒径小于100纳米的超细颗粒,这种尺寸对包括骨髓、淋巴结、脾脏、心脏和中心神经系统在内的一些组织结构都能造成威胁。
⑤霍建民教授表示:消除香烟危害的最好方法的就是禁烟。但是目前看来,全面禁烟还不太可能。由于“三手烟”沉积在室内家具、墙壁的表面,不易散去,即便散去也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应该尽量减少在吸烟场所里逗留,尤其是少年儿童、婴幼儿以及体弱多病者等特殊人群,尽量不在有“三手烟” 且封闭的室内长时间逗留,特别是吸烟者居住和工作的房间。

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增多和公众意识的提高,现如今美国的租赁和购买行业也受到了三手烟的影响,一般来说,前主人是吸烟者的房子和汽车在被选择率和价格上都会因此而下降。 ( 选自《环境健康展望》 编译 锡兵 有改动)
12.文章揭穿了“三手烟”的哪些秘密?(4分)

13.结合文意,请说说什么是“三手烟”?(4分)

14.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的“这些‘隐形杀手’”指什么?作者这样称呼有什么作用?(4分)

12.(4分)“三手烟”比二手烟的持续时间长;“三手烟”的危害大,尤其是对小孩;“三手烟”的污染渠道有三种;消除“三手烟” 的危害难度大。(每一点1分)

13.(4分)“三手烟”是相对于“二手烟”来说的,就是香烟在燃烧后(1分)长期滞留(1分)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吸烟者的头发和皮肤上(1分)的有害物质(1分)。

14.(4分)这些“隐形杀手”指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其中的11种致癌化合物;(2分)作用:使用打比方说明方法,(1分)形象生动说明了这些物质的危害大且不宜让人察觉。(1分)

超越哈勃

①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世界上功能最强的地基天文望远镜曾一度是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马山的海尔望远镜的专利称号,但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相比,海尔望远镜还是相形见绌。

②海尔望远镜的5米反射镜可以观测到数十亿光年之遥的天体,哈勃的口径虽然只有2.4米,但却能观测到14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5米反射镜只能看到暗至23等的星星,相当于看到3公里的烛光亮度;而哈勃却能观测到暗至29等的暗弱天体,相当于看到500公里之外的烛光。是为重要的是,哈勃提供的图像比地面观测到的清晰10倍以上。

③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颖的地基天文望远镜取代了海尔望远镜在地球上的地位,新型的地基望远镜还可望从功能上超越遨游在太空的哈勃望远镜。

④在美国冒纳凯阿火山上,现在坐落着镜面直径超过8米的新皇望远镜和双子座北星望远镜,以及这座山上的望远镜之王--两台凯克望远镜,镜面直径达10米。此外,在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以及非洲的南非高山上,也坐落着功能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在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上,还有5台直径超过8米的望远镜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这些望远镜体积巨大、运转平稳,它们中的任何一台都可以获得与哈勃望远镜媲美的天文图像,在合适的天文条件下,其清晰度甚至可达到更高的水平。

⑤在这些地基望远镜中,凯克望远镜是其中的佼佼者。参与研制凯克望远镜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教授乔治·乔尔戈夫斯基介绍说:凯克望远镜的研究半径已经达到100亿光年,望远镜系统中配备的特制仪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比哈勃望远镜更清晰的图像。乔尔戈夫斯基曾利用凯克望远镜上的红外电子照相机发射出的光波,过滤掉宇宙中的尘埃,看到银河系核心完美的图像。

⑥目前,望远镜设计师还在构思下一代的超级地面望远镜,这类望远镜的直径将达到30-100米。同时,新一代的适应性光学系统正在开发之中,在这种技术的辅助下,未来的天文望远镜可望超越哈勃,从而再次使天文学发生一场革命。

12. 根据第②段内容,把海尔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比较的几个方面概括地写在下面。(3分)

比较一:____________

比较二:____________

比较三:____________

13.第②段作比较的目的是什么?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什么?(4分)

14.海尔、新皇、双子座北星、凯克、哈勃望远镜,都是________望远镜。按分类说明方法,把它们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_________望远镜,如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望远镜,如_________。(5分)

12.比较一:观测天体的遥远程度。比较二:观测天体的明暗度。比较三:观测图像的清晰度。(4分,答到一点的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抄原文而不作归纳的不给分)。

13. (1)说明哈勃望远镜功能强(说明哈勃望远镜,或,说明海尔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均不得分)(3分)     (2)凯克望远镜观测的图像更清晰。(2分)

14. 天文,地基望远镜,海尔、凯克等。空间望远镜,哈勃。两部分位置可以互换)(4分)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6.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 ,俯视呈____________,整个大院显得_____ _______。 (3分)

17.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8.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19.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3分)

20.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院这座三晋名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 (3分)

16.城堡式建筑群   “囍”字形   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3分)

17.打比方   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3分)

18.过渡作用,提示引出下文说明的重点。(3分)

19.不能。第⑤段交代了乔家大院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3分)

20.商界奇才乔氏致庸抱负远大汇通天下;华夏名宅乔家大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3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