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屏》里的几段文字,完成18—21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①屏也有大小之分。②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③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④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⑤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徒劳了。
18.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引资料B.作比较C.举例子D.打比方
19.对下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一句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A.总领下文,是艺术点缀,又可以挡风。
B.承上启下,屏就是挡风。
C.承上启下,是文雅艺术的展现。
D.总领下文,仅是艺术点缀。
20.选文第三段层次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D.)
A.只要屏的设置,符合实用,能遮挡视线,做到得体就行。
B.屏的设置,要考虑安放的位置与作用。
C.屏的设置,要考虑与整体的相称,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
D.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行。
18D19A20A21D
湿地:人类的生命之基
迟妍玮
①全球湿地面积大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是重要水源地。湿地是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其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可以有效贮存、滞留降水和地表径流,并补充地下水。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湿地还具有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
②湿地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有其他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物环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③湿地能存水,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这样就可以保持流域水量平衡。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④湿地能优化环境,是因为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流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起着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⑤湿地,更是个大物种库。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
⑥据资料显示,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类。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鸟类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⑦湿地,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食物,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通运输能力。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选自《工人日报》2013年3月23日)
5.阅读全文,之所以说“湿地是人类的生命之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湿地,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循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
B.湿地能存水,能优化环境,湿地,更是个大物种库。
C.湿地,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D.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①不能删去。“据初具调查统计”说明了下面提到的生物物种的数据是经过科学的计算的。使数据留有余地
②可以删掉。删掉了则表示数据是准确数据,说明了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高等动物,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的数据等,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不能删掉。删掉了则表示数据是准确数据,与事实不符。“据初具调查统计”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④不能删去。“初步”一词使“调查统计”的数据留有余地,“据初步调查统计”,是经过科学的计算的,用上这个词,不仅使数据留有余地,而且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5.D 6.C 7.D
计时手段的变迁
①古代人用日晷、漏壶等器具来计时。
②人们发现物体在阳光下能形成阴影。于是,人们根据太阳投射在地上影子的长短情况制成了“日晷”。这种计时的装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的中央装上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随日光照射的高度不同,在刻度盘上留下不同的指示度,以此表示时间。但日晷在阴雨天是无法计时的,而且夜里也不能用。
③于是,人们又制成了“漏壶”这种计时装置。漏壶用铜制成,分为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有刻度,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用以表示时间。漏壶不受天气的影响和昼夜的限制,但也有缺点,即计时不精确。
④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总结了以往计时工具的优、缺点,研制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计时器——时钟。短短的几个世纪,时钟家族成员日益增多。机械钟——靠发条提供动力的钟,它的准确性虽比古时的晷、漏准确多了,但还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石英钟——科学家利用石英晶体的振荡来代替普通钟摆的运动制成了石英钟,它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每天的误差小于万分之一秒。它的动力是电池,使用起来比机械钟要方便得多,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⑤现在,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研制高精度原子钟。原子钟主要依据原子能够以不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固定频率振荡的原理制作成的,是目前人类最精确的时间测量手段。新的超高精度原子钟误差可望达到10亿年不超过1秒。
11.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12.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目前”有何表达效果?(2分)
答: ▲
11.(3分)分类别(0.5分)、作比较(0.5分),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时钟家族的种类(1分),并通过比较让人们了解时钟发展的概况和优缺点(1分)。
12.(2分) “目前”的意思是现在(当前)(0.5分),用在原句中表明到现在为止人类最精确的时间测量手段是原子钟,但随着计时手段的变迁不排除今后还会出现更先进的(1分)。“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
微信改变生活
刘洪梅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年初推出一款集语音短信聊天、视频、图片和文字、多人群聊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聊天软件。2012年3月29日,腾讯微信注册用户突破1亿,这意味着微信已经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2013年1月15日,腾讯微信宣布已达到3亿用户。微信是以QQ好友、手机通讯录和以LBS定位的陌生人为用户基础建立起的一种新的社交工具,这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
②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手机用户群,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近两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微信正是在这种契机下,专门为智能手机提供的一种客户端应用软件,同时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在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信的出现使手机对受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影响。微信俨然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微信改变了沟通方式,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③微信让生活更时尚。“今天你微信了吗”逐渐代替了“今天,你微博了吗”,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用E.·卡茨的话说,人们选择使用一种媒体是有一定的社会动机和个人心理因素的,使用微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而言,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时尚一族。很多时候,大众选择使用一种新媒体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信息,比如说微博、微信的使用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用,为了和大家的步伐保持一致,与更多的人保持一种联系,于是更多的人就选择接触和使用新媒体。这种选择既是一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媒介使用者也会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
④微信是沟通的最佳方式。首先是微信打破了通信运营商和跨操作平台的壁垒,用手机进行远距离的沟通,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就拿发送短信来说,10元只可以发送100条手机短信,而同样的价格用来买流量用于微信信息的发送,则可以发送上千条不同形式的信息。而微信用户来自于手机通讯录、QQ好友和基于地理位置认识的陌生人,也就是说只要打开微信这一款软件就可以同时给通讯录好友、QQ好友或是陌生人发送信息,不需要使用不同工具进行信息分类传播。微信传播是一种跨操作平台的信息交流,这使我们和好友之间的交流更加地方便、快捷和私密,同时也充满生活的情趣。
⑤微信创造亲密纽带。低廉的费用以及操作的便捷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和好友分享每一刻的心情。一段语音信息,让对方听听自己的声音,感受心情变化;一张图片,记住每一刻的微笑和悲伤;邀请多人群聊,感受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的快乐氛围;组建一个自己的圈子,一起分享最近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事情。微信是跨平台操作的软件,在群聊的时候甚至可以将通讯录、QQ好友和微博好友聚在一起,更多的你的熟人从陌生人变成朋友,以你为中心的交际圈就像是“六度空间”理论说的那样扩散链接,在这个庞大的交互的圈子里,可以找到更多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群。
15.请根据文章内容给“微信”下个定义。
1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17.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去掉之后句子一样的通顺,并且更简洁。作者为什么不去掉?
18.改变我们生活的,不仅仅是微信。请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说明文阅读(11分)
15.(3分)微信是以QQ好友、手机通讯录和以LBS定位的陌生人为用户基础建立起的一种新的社交工具,是集语音短信聊天、视频、图片和文字、多人群聊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聊天软件。
16.(3分)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1.5分,答对3项得全分);
分类说明微信从哪些方面改变 我们的生活,使文章条理清楚,读者一目了然;将微信与手机短信作比较,说明微信的价格低廉。等等(1.5分)。
17.(3分)“很多时候”从时间上作了限制,“并不一定”是从对待媒体的作用(目的)上加以限制(否定),使语言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去掉之后显得过于绝对,反而不符合实际。
18.(2分)比如Wi—Fi,它使我们的手机上网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比如QQ,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借我一双慧眼吧
城市雾霾现象困扰人们的出行。“借我一双慧眼吧!”人们想在雾中把城市看清,更想清楚知道雾霾天气是怎么形成的,在生活中我们又怎么保护好自己。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针对北京、华北等地的具体气象条件,在较低的温度影响下,当近地面暖而湿的南__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形成雾。
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由于大雾本身呈现一种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市雾霾程度不同。大雾天气是间歇性的。“以北京为例,南部的雾平流到城区,造成城区能见度下降。而北面由于地势较高,出现雾霾的几率较城区少。”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气象专家提醒居民需适当防护,尽量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减少开窗,大雾中出行戴PM2.5口罩很有用,但不宜久戴。当发现呼吸困难或不适,口罩受污染, 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变大,口罩损毁等情况要立即更换。尽量少抽烟。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吃黑木耳和猪血能除体内灰尘。做好个人卫生,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脸,漱口和清理鼻腔。
9.选文的说明对象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我一双慧眼吧
B.雾霾天气是怎么形成的
C.空气质量恶化
D.雾霾形成原因和个人防护方法
10.选文分析说明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 作比较 列数字
B.分类别 打比方 摹状貌
C.举例子 下定义 分类别
D.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11.下面关于“霾”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霾在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同一天变化不大。
B.霾的水汽比雾的水汽小,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
C.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形成霾天气。
D.霾让人出行不方便,对人的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12.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吃黑木耳和猪血能预防雾霾天气。
B.雾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的空气混蚀的现象。
C.北京和华北地区一年四季容易产生雾霾天气。
D.雾本身对人体没有害,雾使空气中原有的尘埃散发不出去,人们被迫吸入才形成
危害。
9.D.
10.B.
11.C
12.D.
人类的火星梦
①遨游宇宙空间,是人类的梦想。进入航天时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天文观察和探索外星生命,而是开始有计划地了解外星生存空间,为人类开辟新的疆土。
②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谈到火星,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天文学家们对火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30多年来,多种空间探测器对火星展开逼近、环绕和着陆探测,初步揭开了火星的一些秘密。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火星现在或过去存在生命,但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明生命不存在的东西。这说明未来将有可能实现人类的火星梦,到火星上去生活。尽管火星比月球远得多,但随着对火星的不断了解,人们对未来定居火星的期望越来越高。
③火星、水星、金星、土星与地球一样,同处离太阳较近的温暖地带,且都主要由适合人类居住的岩石类物质构成。但它们之中,水星太冷,金星和土星太热,只有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水。这样一来,这几颗行星就被科学家们“打入冷宫”。与月球相比,火星大得多,足够人类立足,而且,月球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氢、氮、碳这三种生命元素。
④火星也有冰霜覆盖的南极和北极,由二氧化碳气体冻结而成。火星的土壤表面覆盖着氧化铁,因而火星看上去是红色的。火星也有稀薄的大气,大气的95%是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氢气、氧气等生命元素。尽管火星比地球寒冷,经常狂风肆虐,而且看上去无限荒凉,但它包含所有元素,因此是与地球生存环境最相像的太阳系行星。
⑤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在研究火星的同时,已经提出了把这个荒芜的星球变为适于人类居住的各种设想。火星的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60度左右,如果在火星轨道上放置一些太阳反射镜,就可以使火星表面温度增高。在火星上建一些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和臭氧的工厂,它的周围就会罩上一层厚厚的、温暖的二氧化碳,它们是培植简单生命体的必要因素。
⑥完成这些任务后,火星并非马上就能产生生命体,因为它们生长所必需的氧气和水还需要我们去“制造”。在人类登上火星后,可以携带一些细菌到火星上,使它们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产生绿色植物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氧气,一步步创造出复杂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据此,科学家计划着在火星上种草、种树。不过即使真能实现这个设想,火星上首先出现的绿色植物也不会是草和树木,可能仅仅是一些藻类、苔藓,然后是极地冻原。
⑦尽管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它的热心支持者们似乎已经把火星当成了人类的第二家园,但不少有识之士却为火星探险找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理由:了解了火星就应该更好地建设地球。移居火星并不是人类的必然命运,因为这不能让人类逃避人口过剩和生态恶化。看一看火星的荒凉、寒冷、狂风和稀薄大气,让还在不停破坏地球生态的人们早日醒悟吧!与其花巨资跑到一个生存环境被破坏殆尽的地方,为什么不把钱用来改善依然肥沃的地球生态呢?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这样一来,金星和土星就被科学家们“打入冷宫”。
②完成这些任务之后,火星上并非马上就能产生生命体,因为它们生长所必需的氧气和
水还需要我们去“制造”。
16.第④自然段中说火星“是与地球生存环境最相像的太阳系行星”,其根据是什么?
请分点概括回答。(4分)
17.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③段中将水星、金星、土星、月球等行星与火星作比较,是为了说明这些行星的特点。
(2)第6段中加点的“可能”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可能”说明火星
上首先出现的绿色植物就是藻类、苔藓及极地冻原。
18.有识之士反对移居火星的理由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15.(1)科学家不把水星、金星和土星作为让人类居住的研究对象(考虑对象)。(2分)
(2)在火星轨道上上一些太阳反射镜,提高火星表面温度;建立能够产生温室效应气体和臭氧的工厂,制造二氧化碳。(2分)(分号前后的内容答到一部分得1分)
16.火星具有许多与地球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同处离太阳较近的温暖地带,都主要由适合人类居住的岩古石类物质构成;可能有水;也有冰霜覆盖的南极和北极;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少量的氧气和氢气。(4分,每个要点1分)
17.(1)作比较不是为了说明这些行星的特点,(1分)而是为了说明这些行星中,只有火星具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1分)
(2)“可能”一词不是说明火星上首先出现的绿色植物就是藻类、苔藓及极地冻原,(1分)而是说明火星上出现这些植物只是一种推测,并不确定。(1分)
18.移居火星不能逃避地球上出现的人口过剩和生态老化的问题;花费太大,不如用来改善
地球的生态。(2分)
陨石来袭(12分)
日前,俄罗斯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陨石侵袭事件,导致千余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
10亿卢布。一时间陨石和陨石灾难成为全球热点。
【陨石是什么】
在浩瀚广阔的茫茫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恒星、行星、小行星及其他太空碎片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但仍然有不少星体“不守规矩”,甚至闯到地球。与其他星体不同的是,我们的地球有着厚厚的大气层作为保护伞,当外来物质高速进入大气层时,通常在145千米向下至ll0千米的高空与大气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我们常常看到的天空中那一条条转瞬而逝的亮线即是流星体,名曰流星。一般情况下,流星体在下落至80千米的高空即已耗尽,但是也有少许流星体剩余残片坠落在地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陨星。
从化学成分上讲,陨星很普通,只不过是矿物的集合体而已。目前,我们在陨星中已发现的矿物有80多种,绝大多数矿物在地球岩石中都有,仅有几种是陨星特有的。陨星矿物大多是镁铁硅酸盐,并且普遍含有少量的石墨,个别陨星中有金刚石。按照其成分和结构分类,陨星可以分为铁陨星(几乎全由铁镍合金组成,又称陨铁)、石陨星(主要由铁镁硅酸盐组成,又称陨石)和石铁陨星(由铁镍合金和硅酸盐混合而成)。比如,现存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展览馆的一块陨星,体积为3.5立方米,其主要成分就是铁,占88.67%,其次为镍。另有少量钴、磷、硅、硫、铜等化学元素。而这次坠落在俄罗斯的陨石是所含的物质为橄榄石、陨硫铁、铁镍等寻常陨石矿物物质,是最普通的陨石,价值并不高。
【毁屋伤人极少见】
虽然经常有陨星袭向地球,可实际上,人们被陨石碎片击中的可能性很小。此次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之后,俄当局也只找到了50多块体积很小的碎块。有关学者指出,此次俄罗 斯陨石造成的房屋损坏和人员受伤,其元凶是冲击波——这颗直径约l 5米,重7000吨的 陨石.在距离地面20一25千米的高空发生爆炸,爆炸释放的强大冲击波导致建筑物倒塌及玻璃破碎将人割伤。
研究发现,每年到达地球附近的质量大于l 00千克的流星体约有l 500颗,但到达地面上时大部分质量残留不过l 0千克。发现率不过每年4—5块。俄罗斯科学家在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尔湖附近。发现了2月15日坠落的53块陨石碎片。53块陨石残片中,最大的残片直径达7毫米。大块陨石撞击地球的概率其实很小,并且长期以来是保持稳定的。
(《知识就是力量》2013.4)
【淘宝网上卖陨石】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引发全球关注,也带来了新一波陨石热。
近日,淘宝网出现一些店铺和卖家,自称售卖“俄罗斯陨石碎片”,价格从8000元到l 0万元不等。一名卖家还在淘宝跳蚤街对陨石进行展示,重量约3公斤,自称刚从国外空运回国仅此一块,“标价8万元,当面交易”。记者联系售卖者,对方拒绝接受采访。(《新京》2013.2.24)
【恐龙灭绝或许源于陨石撞击】
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被大多数人所采信的是“陨石撞击 说”。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有一颗巨大的陨石或小行星以极大的速度撞击了地球,宇宙尘埃覆盖地球表面达若干年,暗无天日导致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灭绝。
【杞人忧天新解】
杞人忧天常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但经考证,杞人忧天或许有历史依据。《左传》载,鲁庄公七年四月(公元前687年),是夜,天空中有燃烧的流星划过杞国南部,一颗大陨石坠入神灵湾(山东新泰市高西村),山谷化为灰烬,形成的巨型水坑。碎片随处都是,之后又发生过两次天降陨石雨,杞人举国惊恐。(宋一欣腾讯微博20 13.2.19)
11.阅读上面的文字材料,请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厚厚的大气层作为保护伞,地球会被更多的陨石砸中。
B.文中所举的现存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展览馆的一块陨星,从其成分和结构来看,应该属于石铁陨星。
C.到达地球表面的陨石比它原来在太空的时候体积变小了。
D.俄罗斯陨石降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不是因为陨石直接砸中造成的。
12.为什么文中加点字“不守规矩”要加引号?请作简要点评。(3分)
13.小王叔叔是个“陨石迷”,看到淘宝上有俄罗斯陨石出卖,想要购买那块重约3公斤的陨石来做收藏。请你运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有关信息,对他进行劝阻,语言要求得体。(3分)
14.有人认为“杞人忧天”是有根据的,你觉得我们现在有必要担忧陨石撞击吗?请你简要阐述理由。(3分)
11.B(应该是铁陨星)(3分)
12.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文中“不守规矩”运用了拟人手法,意思是偏离轨道或不按照原有轨道运行,这样写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分,意思相同即可)
13. 示例:王叔叔,这次坠落在俄罗斯的陨石是最普通的石陨石,价值并不高;俄科学家总共才发现53块残片,而且最大的才7毫米,网上叫卖的肯定是假的。我看您还是不要轻信(购买)。(3分,理由任选其一即给1分,表明态度1分,语言得体1分)
14.回答“没必要”并阐述理由得两分,回答“有必要”并阐述理由得3分。
没必要:到达地球表面的陨石数量极少,体积也很小,危害不大(1分);大块陨石撞击地球的概率很小(1分)。所以没有必要担心陨石撞击。
有必要:虽然陨石撞击地球并且造成巨大灾难的几率很小(1分),但是,地球和人类历史上也曾有过陨石袭击造成灾难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防患于未然,寻找对策,以防万一(2分)。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饱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举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8.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出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
B.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
C.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
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8.三代同堂对社会(或人粪)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分)
9.(1)④段与⑤⑥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或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2)⑤段和④段的说明内容是按照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顺序说明的(或按照“研究”的时间顺序说明的)。(4分)
10.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
11.D(3分)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
(1) ▲ ;(2) ▲ ;(3) ▲
20.说说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1)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
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
19.(3分)(1)乞巧节的来历 (2)历代乞巧活动(各种乞巧活动、各种乞巧形式) (3)得巧的真谛(辩证地看待乞巧)(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3分)共同点:引用古诗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韵味(1分)。不同点:第②段崔颢的诗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1分),也说明了乞巧习俗在唐代更为盛行(1分)或也说明宋代乞巧风俗之盛(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第④段钱惟演的诗说明宋代有搭建乞巧楼来乞巧的风俗(1分)。
21.(3分)(1)说明“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是有明确的依据的(1分);(2)对七夕这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的说法表示一种揣测(1分)。加点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2.(3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