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玉兔”自述

大家好,我是“玉免”号月球车。终于从着陆器肩膀上走下来跟大家见面,心情很激动呢。听说江湖上有很多关于我的疑问,今天就由我来一一解答好啦。

A.是不是只“胖兔子”?

大家都很关心我的长相。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虽然看起来分量不轻,但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跟小伙伴着陆器都辛苦地进行了“瘦身”,没有一丝“赘肉”。跟其他国家的月球车兄弟相比,我也是非常精致轻巧的。前苏联的“月球车一号”足足有756公斤重,美国有人驾驶的“巡行者1号”重量也超过了200公斤。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到达月球表面后,我就张开翅膀,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翅膀前面,是我的两只“前爪”,可以钻孔、研磨、采样。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最丰富的是我的肚子,里面装着红外成像光谱仪、避障相机、机械臂、激光点阵器……

B.

跟我们国家研制的其他航天器相比,我最大的特点是能走动。虽然叫做兔子,但我没有

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很惭愧,我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每小时平均走200米。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路上遇到的小障碍我不怕,因为我除了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外,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哦不,机器兔子。专家说,’走得不快不要紧,只要能顺利“翻山越岭”,我就是机智灵巧的“越野兔”。我的活动范围目前设定是10公里。据说除了美国“阿波罗号”的三辆载人月球车外,前苏联的月球车l号和2号也被留在了月球上。这里还有“嫦娥一号”英勇撞月留下的痕迹。虽然我也很想去看一看这些几十年前就来到月球的朋友们,但是月亮太大了,恐怕很难跑过去跟它们打招呼了。

(选自2013年12月16日《兰州晚报》)

13.仿照A.处小标题在文中B.处横线上拟一个小标题。(2分)

答:

14.文章主要介绍了“玉兔”哪两方面的特征?(4分)

答:

15.“玉兔”在月球上退到小障碍,有哪些解决方法?(3分)

答:

16.文章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

B.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文章亲切自然,生动形象。

C.文中加引号的词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我国月球车的特点。

D.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13.(2分)“兔子”跑得有多快?(能概括主要内容且以问句形式出现即可)

14.(4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玉兔”的体型大小与轻重及运动方面的特征。

15.(3分)“玉兔”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

16.(3分)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玉兔”号与前苏联和美国的月球车重量进行对比,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玉兔”号的精致轻巧。【来源:21cnj*y.co*m】

17.(3分)C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未来网络用灯光

①未来,网络或许是这样:只要有灯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VLC)。

② Lifi拥有很多特有的优点: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无电磁污染——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绿色环保、方便快捷——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无须开挖管道的市政许可,便携性强,便于维护,适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适合水下通信——基于蓝绿光LED灯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可用于水下高带宽通信;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Lifi作为一种照明和通信结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③回顾Lifi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也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2008年10月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VLC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国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在这一个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几乎就在英国做出产品的同一时期,我们团队也研发出了样机,演示了高清视频流传输。就传输速率而言,我们团队在2013年就研发出了3.75Gb/s的离线数据传输速率,这个速率发布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3.4Gb/s

④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另外,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新兴领域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⑤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 (选自2014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9. 下列对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列数字 作比较

C.举例子 下定义 D.列数字 摹状貌

10. 下列句子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A. 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

通信(VLC)。

B. 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

输的室内通信系统。

C. 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

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D. 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

下游整个产业链。

11.下列有关Lifi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

B. 因为没有电磁污染,所以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

C.只要获得无线电频率许可,就可以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

D. 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因此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A.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的梦想。

B. Lifi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欧美国家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C.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在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

D.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已经取代Wifi走进千家万户,并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9. B  10. D (其他三项属于平实说明。) 11. C (C项“只要获得无线电频率许可”与第②段“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不一致。) 12.A(B 项“欧美国家”与第②段“国内外”不一致。C项出自第③段,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的是“英国”而非“美国”。D项 “已经取代”与第④段“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一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8题。(9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因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若“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

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

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闻,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因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几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备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问”,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闻,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问,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因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5.简要说明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第②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

作用是什么?(2分)

17.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18.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分)

[482bb3b6bc820e3a.jpg]

[b0e3b91eb7c74191.jpg]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宣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5.文章先后从宣纸的弹性和韧性→湿染性→ →持久性等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

16.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⑥节画波浪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引用孔丹造宣纸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对象。

B. 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后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即为生宣;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的是熟宣。

C. 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D. “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15吸墨性   胶着性(2分)

16.举例子1分,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2分

 17.(3分)不能删除。“通常”表限制,指“一般情况下”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不会沾染墨迹,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2分。如果去掉改变句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8.(2分)不能。第⑤节补充说明了宣纸的湿染性并阐述了宣纸吸墨性的原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或“⑤⑥节如调换就使文章结构不清晰,层次不分明”。)在内容上交代了第⑥节宣纸具有胶着性的原因,⑤⑥节如调换就违背了从因到果的逻辑顺序,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19.(3分)D

阅读《宜居城市》,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新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这样的规划,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侵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15.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了哪些了解。(3分)

答:

16.根据第第④段内容,在文中换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只填序号)(2分)

【甲】规划合理,再加之治安稳定,供给充足

【乙】规划合理,供给充足,再加之治安稳定

17.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一】

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汽车的出现,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

【材料二】

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

[e6e280247113758c.jpg]

[917d28f1c401da28.jpg]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玉兔”自述

大家好,我是“玉免”号月球车。终于从着陆器肩膀上走下来跟大家见面,心情很激动呢。听说江湖上有很多关于我的疑问,今天就由我来一一解答好啦。

A.是不是只“胖兔子”?

大家都很关心我的长相。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虽然看起来分量不轻,但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跟小伙伴着陆器都辛苦地进行了“瘦身”,没有一丝“赘肉”。跟其他国家的月球车兄弟相比,我也是非常精致轻巧的。前苏联的“月球车一号”足足有756公斤重,美国有人驾驶的“巡行者1号”重量也超过了200公斤。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到达月球表面后,我就张开翅膀,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翅膀前面,是我的两只“前爪”,可以钻孔、研磨、采样。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最丰富的是我的肚子,里面装着红外成像光谱仪、避障相机、机械臂、激光点阵器……

B.

跟我们国家研制的其他航天器相比,我最大的特点是能走动。虽然叫做兔子,但我没有

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很惭愧,我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每小时平均走200米。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路上遇到的小障碍我不怕,因为我除了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外,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哦不,机器兔子。专家说,’走得不快不要紧,只要能顺利“翻山越岭”,我就是机智灵巧的“越野兔”。我的活动范围目前设定是10公里。据说除了美国“阿波罗号”的三辆载人月球车外,前苏联的月球车l号和2号也被留在了月球上。这里还有“嫦娥一号”英勇撞月留下的痕迹。虽然我也很想去看一看这些几十年前就来到月球的朋友们,但是月亮太大了,恐怕很难跑过去跟它们打招呼了。

(选自2013年12月16日《兰州晚报》)

13.仿照A处小标题在文中B处横线上拟一个小标题。(2分)

答:

14.文章主要介绍了“玉兔”哪两方面的特征?(4分)

答:

15.“玉兔”在月球上退到小障碍,有哪些解决方法?(3分)

答:

16.文章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

B.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文章亲切自然,生动形象。

C.文中加引号的词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我国月球车的特点。

D.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13.(2分)“兔子”跑得有多快?(能概括主要内容且以问句形式出现即可)

14.(4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玉兔”的体型大小与轻重及运动方面的特征。

15.(3分)“玉兔”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

16.(3分)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玉兔”号与前苏联和美国的月球车重量进行对比,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玉兔”号的精致轻巧。

17.(3分)C

阅读 《黑匣子》一文,完成11~13题(7分)

①每当飞机发生空难,广播、电视或报纸总是在报道中提“黑匣子”。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呢?

②“黑匣子”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有普通鞋盒那么大。它里面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其中一种是无线电话记录系统,可以把飞机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机场地面指挥及外界的通话全部接收下来,记录在“黑匣子”中的磁带上。飞机一起飞,无线电话记录器便开始不停地工作。由于磁带最大的录音量只有30分钟,录满30分钟,就会抹去旧的声音,再录下新的声音,因此磁带上总能保留飞机出事前最后30分钟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通话的信息。

③“黑匣子”中另一个系统是数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飞机起飞后的飞行速度、方位、高度和航向,发动机工作参数,驾驶员动作反应时间等多种数据。它的记录时间为50分钟,以后就除掉旧的数据,再记录新的数据。

④一旦飞机发生灾难,专家便可以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各种声音和数据来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因此,空难发生后,除了营救机上人员,寻找“黑匣子”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⑤早期“黑匣子”的外壳是黑色的,后来为了便于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寻找,它的外壳已不再是黑色,而是涂成了国际通用的荧光橘红色。它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黑匣子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能耐受1100的高温30分钟,在30米深的水下30天内匣子不渗水,能承受近2吨的静压力不变形。匣子里记录的多种信号和数据还不受外界无线电波干扰和磁力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有些“黑匣子”还装有用电池作能源的微型声波发射机,可连续发射一种超声波信号。由于有这么多特点,在飞机机毁人亡后,“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即使“黑匣子”随飞机残骸散落在丛林、沙漠、海底、深谷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能迅速被人发现寻获。

⑥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11.第五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些‘黑匣子'还装有用电池作能源的微型声波发射机,可连续发射一种超声波信号”句中“有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有一次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强看电视里报道说,某国某航空公司一家“麦道”飞机失事,有关方面正在对飞机失事前30分钟黑匣子记录的信号和数据进行分析。小强不解地问:黑匣子那么聪明吗?它怎么能预知半小时后飞机要失事了,就事先及时记录下了讲话声音和数据?请你根据文章的介绍,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小强的疑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344593669bba8b.jpg]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15题。(9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1)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3)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4)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5)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2.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分)

13.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4.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2分)

→② 氧化碳=>二氧化碳→③ →④硝酸+雨水=>氮肥

[8f287f39489e0dda.jpg]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完成12-16题。(14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王稀君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2.第①段从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说起,有哪些好处?(3分)

13.结合上下文,思考第⑤段与第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4.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读过文章,你觉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品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

(这是一个什么关系的复句?在行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2)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

(加点的词“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d4f5c7921bbbd078.jpg]

阅读《哈尔滨老火车站》,回答11-14题(10分)

哈尔滨老火车站

①哈尔滨老火车站是城市创建初期最早修建的几座大型建筑之一。1899年10月,在今哈尔滨站行李房的位置临时搭起一座小房子,作为站长室、电报室和行车人员休息室。1903年哈尔滨老火车站站舍始建,1904年旅客候车室即迁入新站舍。

②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它位于南岗区、道里区和道外区三个主城区的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由车站街(今红军街)、铁路街(今曲线街)、松花江街及医院街(今颐园街)相交而成半圆形的广场,交通便捷。这个半圆形广场视野开阔,便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建筑。每当广场上鲜花盛开,繁茂的树木成为衬托建筑的绿色飘带,建筑优美而舒展的丰姿则尽现眼前。

③作为火车站建筑,从功能上看,其平面布局比较严谨而合理。建筑由一二三等候车室、中央门厅及处于最右端的中国人候车室等五个大厅构成,围绕着这五个大厅分别布置了售票室、行李房、服务员室、警察室、站长室、小卖部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总面积为1619.78平方米。建筑正中是中央门厅,高9.07米,宽敞明亮。门厅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其它几个候车室通过门厅联系在一起,成为流动而连续的空间。

④哈尔滨老火车站建筑立面设计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其设计极尽生动之势,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独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曲线装饰的运用上。一眼望去,建筑通体的曲线装饰令人目不暇接——曲线的门窗、曲线的墙墩、曲线的女儿墙甚至曲线的车站名称,犹如各种曲线的海洋。这些曲线的弧度富有变化,如一首乐曲,跳跃着,盘旋着,时而高昂,时而低回。

⑤驻足于哈尔滨老火车站之前,你会发现,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是那样生动奇异,整个建筑舒展而大方。可惜的是1959年火车站扩建时老站舍被拆毁了,它迷人的风采已随风而逝。

(选文有改动)

11.(3分)为什么说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请简要概括)

12.(3分)哈尔滨老火车站建筑平面布局有什么特点?这样布局的依据是什么?

13.(2分)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建筑正中是中央门厅,高9.07米,宽敞明亮。 ( )

(2)其设计极尽生动之势,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 )

14.(2分)阅读第④段,说说哈尔滨老火车站在建筑曲线装饰的运用上有哪两个特点?

[5213c9792b5c06ab.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