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7.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直接印象造成的。
B.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对动物的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应的印痕行为。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这就是印痕行为的表现。
B.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C.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更愿意与由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D.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这是为了避免出生的熊喵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9.下列对文段内容、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本文由“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说起,可以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第⑤段中,“目前”“据估计”“可能”等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D.第⑦⑧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应的印痕。
7.B;8.C;9.D;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15-18题(18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5、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6分)
16、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4分)
17、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4分)
18、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4分)
[04058576861d7b4f.jpg]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9—33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5分)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⑵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⑶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⑷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⑸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⑹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
29.选文第⑴段有什么作用?(3分)
30.第⑵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31.第⑶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2.阅读选文第⑷段,找出飞机与地面保持联系的三种途径。 (3分)
33.请结合选文第⑹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2分)
29.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1分)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1分)
30.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2分)
31. 不能删去。(1分)“之一”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地面管制雷达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一种途径,不是唯一的途径,(1分)删去后不符合实际,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1分)
32.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ACARS系统。(3分)
33. 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2分)
示例一:不能,因为新一代空管技术的推广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
示例二:能,新一代空管技术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虽然它的推广遇到困难 ,但此次马航失联事件一定会促使人们警醒,使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
没有雾霾的日子更要抓紧治霾
作者 简岩
春风来了,雾霾溜了;阳光普照,小鸟歌唱;蓝天白云重现,人们赏心悦目。然而,艳阳高照之时,最不应该有的行为就是寒号鸟的行为。寒号鸟在寒冷的冬夜哆哆嗦嗦地哀号着,明天就做窝。但第二天太阳一出,气温变暖,寒号鸟又把筑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至后来被冻死冻僵。
在艳阳高照之时,不能忘了还有雾霾重现之日。痛下决心采取果断行动防治雾霾是人们未来病于和死于雾霾,还是战胜雾霾的关键。雾霾成因已经有初步定论,三大污染物是造成雾霾的主因。一类污染物是有机物,占四分之一,另外两类是无机物,分别为硫酸盐和硝酸盐,这三大类污染物占比达60%,是形成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PM2.5主要还是来自燃煤、机动车排放以及日常的工业排放。
针对雾霾的主要成因,____也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__治理雾霾的决心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雾霾之后,决策怎样落实到行动才是关键,这其中就不排除存在病急才投医、不病不投医的心态和行为。
在雾霾严重之时,环保部派出12支督察队伍赴北京和其他地区检查污染企业和建筑施工点,就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及《大气十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发现许多问题。
一是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烧荒、烧秸秆,甚至是工业废弃物,仍然可见。二是燃煤散烧、自建小锅炉现象依旧存在。三是建筑工地、砂石堆放场、煤堆、料堆等地面覆盖率低。四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污严重。例如,督察组仅在河北廊坊一天就发现18处问题,甚至霸州一家因污染物超标排放被当地政府责令停业整改的玻璃厂仍在违规生产。
发现这些问题怎么办?是严格按《大气十条》查处,还是纵容包庇和姑息?中央督察是不是只在发生雾霾之时才行动,而在艳阳高照时就收兵回营,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在2014年2月底,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一周的大面积严重雾霾污染之时,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应急响应,包括一系列措施,如对部分机动车实施限行,北京有关110家工业企业停产、减产。不过,在天气好转之时,所有应对雾霾的措施可能又会撤销,实际上又是在为下一次雾霾创造条件,如此,雾霾也将周而复始,难以终止。
因此,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之害和痛苦之中。
选自2014年第4期《百科知识》
19.雾霾的主要成因是什么?(3分)
20.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然而,艳阳高照之时,最不应该有的行为就是寒号鸟的行为。
(2)雾霾之后,决策怎样落实到行动才是关键,这其中就不排除存在病急才投医、不
病不投医的心态和行为。
21.环保部派出12支督察队伍进行督察发现了哪些问题?(4分)
22.文中划线句中列举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2分)
19、有机物污染物和无机物污染物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是造成雾霾的主因。(3分)
20、(1)、把天气晴好之时不治霾与寒号鸟的行为作对比,明确指出的治理雾霾不能一推再推,即使在没有雾霾的天气里也要治霾。(2)、用比喻的方式(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落实到行动才是关键。(4分,每小题2分)
21、一是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烧荒、烧秸秆,甚至是工业废弃物,仍然可见。二是燃煤散烧、自建小锅炉现象依旧存在。三是建筑工地、砂石堆放场、煤堆、料堆等地面覆盖率低。四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污严重。(4分,每点1分)
22、说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污严重。(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凡尔赛宫(节选)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十八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约有222年的历史。 a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b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4.选文是围绕凡尔赛宫的什么特点来展开说明的?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凡尔赛宫的这一持点的?(4分)
15. 选文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a
b
16.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A.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B.正宫前面是宫殿园林中的大花园。花园东西宽约200m,南北长约1000m。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最南部地坪下降约5m,是一处桔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有绣花形花坛和树林,最北端是面积2万平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向西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点还有一条横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河边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
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相同,但语言风格迥异。B.段文字用平实的语言,准确说明了大花园的布局特点。A.段文字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17.结合选文内容,续写下面这段话,使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结构匀称。(3分)
我去过杭州,看到西湖那清清碧水,柔柔柳条,淡淡远山,我就觉得西湖是一位天生丽质的南国少女;我到过长城,登上长城之巅,看到长城雄踞于崇山峻岭之上,我觉得长城是一个刚毅朴实的北方汉子;我来到凡尔赛宫,
14、抓住“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或艺术价值高)来说明的。(1分)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的:①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或建筑宏伟、壮观);②内部陈
[0bd0d4bdafc21078.jpg]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6-19小题。(共10分)
文段一
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
公元2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后,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这条始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天山南北,横跨欧亚,连接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交通大道被后世学者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通过这条道路运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则利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同时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黄瓜、石榴等的传入为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丝路流通的不仅仅是商品。造纸术、印刷术、坎儿井和井渠技术等技术通过丝路西传至中亚和欧洲。fó jiāo 、yī sī lán jiāo 、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各种域外zōng jiāo 涌入中国。fó jiāo 传入中土以来,逐渐和儒家、道家的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随着丝路的开通,希腊人、印度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等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到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高峰,慕名前来交好的国家和地区达300多个。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凉州,都纷纷呈现出国际都市的风貌。当时全国各地的商品从四面八方先汇集到长安,再由各国浩浩荡荡的驼队通过丝路输往西方,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长安的商业中心为东市和西市,外来胡商多住在交通便利的西市,故西市比其他市场更为繁荣,有“金市”之称。
安史之乱后,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的大部;中国北方地区战火连年,丝绸、瓷器的产量不断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愿远行,丝绸之路盛景不再。
16.根据文段一,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丝绸之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各有着怎样的影响。(2分)
17.请阅读下面两个文段,然后根据三个文段的内容,推测丝绸之路在汉唐时繁荣的原因。
文段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降水量减少、河流断流等)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垦、天然植被的破坏以及盛唐以后民族纷争不断、战火摧残农业等人为因素,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已经荒废。西域各古国大多已不复存在,成为流沙之中的遗迹。
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相对稳定的南方对外贸易明显增加。随着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中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18.根据文段一和文段二,概括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直至荒废的原因。(3分)
文段三
2013年9月7日上午,____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始。
目前,中国和中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稳定,未来这种强劲的经济增长有望得到保持,这将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而在基础设施方面,以铁路为主体,包括公路、航空、管道、通讯和口岸设施在内连接中国—中亚的交通走廊硬件设施也已经初步建成。
新丝绸之路地区能够为经济带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持,中国西北五省区和中亚五国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品位较高,质量较好,开采条件和空间组合较为理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建设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中国西北五省区已经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几个中亚国家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工业基础也较好;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建设具备结构较为合理的城市体系,在中国西部和中亚的丝绸之路沿线发育了八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群。这些支撑条件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中亚各国都有着开放的心态、区域合作的意愿。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双方民族成份相连, 血缘关系相亲,zōng jiāo 信仰相同,所持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近,彼此在民族、zōng jiāo 、文化方面有强烈的认同感,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此外, 一系列双边经贸协定为合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这都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19.根据文段三的内容,说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有哪些有利条件。(3分)
16.答案要点: ①经济交流:互通有无;推动大型城市发展(或“城市国际化”)
②文化交流:中国先进技术西传;fó jiāo 等域外zōng jiāo 进入中国,fó jiāo 思想本土化
(共2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
17.答案要点:国力强盛(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控制西域各国,交通畅通,保护了商旅往来;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开放的心态。
(共2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
18.答案要点:交通阻断(吐蕃控制西域地区或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经济中心南移;海上丝路的繁荣;西域环境的恶化
(共3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
19.答案要点:中国、中亚各国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新丝绸之路交通走廊初步建成(新丝绸之路的交通便利化取得重要进展);
具备形成经济发展带的资源、产业和城市等支撑条件;
经济文化交流便利,政策法律依据充分
(共3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13分)
没有雾霾的日子更要抓紧治霾
作者 简岩
春风来了,雾霾溜了;阳光普照,小鸟歌唱;蓝天白云重现,人们赏心悦目。然而,艳阳高照之时,最不应该有的行为就是寒号鸟的行为。寒号鸟在寒冷的冬夜哆哆嗦嗦地哀号着,明天就做窝。但第二天太阳一出,气温变暖,寒号鸟又把筑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至后来被冻死冻僵。
在艳阳高照之时,不能忘了还有雾霾重现之日。痛下决心采取果断行动防治雾霾是人们未来病于和死于雾霾,还是战胜雾霾的关键。雾霾成因已经有初步定论,三大污染物是造成雾霾的主因。一类污染物是有机物,占四分之一,另外两类是无机物,分别为硫酸盐和硝酸盐,这三大类污染物占比达60%,是形成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PM2.5主要还是来自燃煤、机动车排放以及日常的工业排放。
针对雾霾的主要成因,____也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__治理雾霾的决心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雾霾之后,决策怎样落实到行动才是关键,这其中就不排除存在病急才投医、不病不投医的心态和行为。
在雾霾严重之时,环保部派出12支督察队伍赴北京和其他地区检查污染企业和建筑施工点,就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及《大气十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发现许多问题。
一是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烧荒、烧秸秆,甚至是工业废弃物,仍然可见。二是燃煤散烧、自建小锅炉现象依旧存在。三是建筑工地、砂石堆放场、煤堆、料堆等地面覆盖率低。四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污严重。例如,督察组仅在河北廊坊一天就发现18处问题,甚至霸州一家因污染物超标排放被当地政府责令停业整改的玻璃厂仍在违规生产。
发现这些问题怎么办?是严格按《大气十条》查处,还是纵容包庇和姑息?中央督察是不是只在发生雾霾之时才行动,而在艳阳高照时就收兵回营,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在2014年2月底,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一周的大面积严重雾霾污染之时,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应急响应,包括一系列措施,如对部分机动车实施限行,北京有关110家工业企业停产、减产。不过,在天气好转之时,所有应对雾霾的措施可能又会撤销,实际上又是在为下一次雾霾创造条件,如此,雾霾也将周而复始,难以终止。
因此,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之害和痛苦之中。
选自2014年第4期《百科知识》
19.雾霾的主要成因是什么?(3分)
20.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然而,艳阳高照之时,最不应该有的行为就是寒号鸟的行为。
(2)雾霾之后,决策怎样落实到行动才是关键,这其中就不排除存在病急才投医、不
病不投医的心态和行为。
21.环保部派出12支督察队伍进行督察发现了哪些问题?(4分)
22.文中划线句中列举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2分)
19、有机物污染物和无机物污染物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是造成雾霾的主因。(3分)
20、(1)、把天气晴好之时不治霾与寒号鸟的行为作对比,明确指出的治理雾霾不能一推再推,即使在没有雾霾的天气里也要治霾。(2)、用比喻的方式(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落实到行动才是关键。(4分,每小题2分)
21、一是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烧荒、烧秸秆,甚至是工业废弃物,仍然可见。二是燃煤散烧、自建小锅炉现象依旧存在。三是建筑工地、砂石堆放场、煤堆、料堆等地面覆盖率低。四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污严重。(4分,每点1分)
22、说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污严重。(2分)
神州第一味 刘英敏
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此亦豆腐之谓乎?
②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dào jiāo 是中国土生土长的zōng jiāo ,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这,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淮南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膏丹,后来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豆腐因而有了庙堂、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故,国人上上下下,神州东西南北,莫不深爱之。
③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红烧肉不能日日吃(犹如治国不能长期用法家),其它的,但食无妨。豆腐之味有容乃大,因其“几乎无味”,所以左右逢源:加点肉末,则具儒家韵味;油豆腐烧肉,别有法家风貌;白水煮豆腐,深得佛家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豆腐干豆腐丝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或者豆浆……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正如西方人在“啃得急”、汉堡包以及可乐中寻到胃的伴侣。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我想,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更因“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
④豆腐的温柔朴善,源自她的“娘”——黄豆的良善仁厚。黄土地,黄豆子。五谷之一的“菽”(大豆),中国是最早的栽培者。《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读之,思古之幽,五内俱热。豆子、豆腐为国粹。玉米、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外邦。菽,总让我们亲切。“煮豆燃豆萁”的心酸,“种豆南山下”的向往,“菽水承欢”的亲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家乐……这些,很中国。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它营养丰富,以至于军粮(含军马饲料)也少不了它。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因为自备了根瘤菌,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许多粮食用来做酒,大豆却“不参加这类派对”,甘心平凡,大智若愚。如此良善之“娘”,其“后代”能不好吗?豆腐“之前”的水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水豆腐“之前”的豆浆,外活泼内仁和,如史湘云。豆浆配油条,乃乾与坤、阴与阳、水与火、刚与柔……之配,因其含如许高度之哲理,方成就“油条加豆浆”之美味。豆浆和牛奶,国人宜豆浆。牛奶有游牧文明的冲动野力;豆浆具农耕文明的隐忍良善。豆腐呢,好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豆干像晴雯,性韧味厚。油豆腐,可比附一下王熙凤。霉豆腐像刘姥姥……
⑤“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档中滚雪花。”——唐诗的如此意境当永随国人。“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清·李调元《豆腐乳》),如此滋味当长存人间。“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⑥啊,豆腐,识君之味,百味可解!
20.本文一次介绍了豆腐的相关知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天空。(4分)
豆腐之源→ → →豆腐之韵
21.从实用角度看,国人乃至西方人喜爱豆腐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1)“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中“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3.文末说:“识君之味,百味可解。”结合全文,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4分)
20.豆腐之味;(2分)豆腐之性。(2分)
21.因其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2分,答到两点给1分,答到四点给2分)
22.(1)不能,“据说”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1分)表示“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的说法是不十分确定的,删去则过于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作比较,(1分)通过小麦的锋芒和高粱的张扬来突出菽的朴茂含蓄的特点。(1分)
23.“几乎无味”的豆腐原味(或豆腐之味);(2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家之味(或“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2分)
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节选段,完成12-13小题。(7分)
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
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大(太阳的密度是水的一点四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12.选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3.文中划线句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d61086d0fa9bdfc3.jpg]
阅读《和善开朗人长寿》一文,回答15-18题。(共8分)
和善开朗人长寿
①心理学家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美国心理学家杰尔曼和他的学生历时70余年对人的心理特征与其寿命进行对照,结果表明,那些少年时代就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的人,比不够自觉、不够踏实的同龄人要多活2-4年。研究还证明,说谎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说谎的人心慌意乱,会引起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兴奋,造成大脑机能失调,导致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紊乱,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人在说谎时,体内会分泌一种使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白血球数量下降的激素;和善待人、有良好人际关系者,大脑会产生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激素,心理学家称之为“快乐素”,这种激素使人心情愉悦,保持心理平衡。
②美国两位医学博士曾对45名医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按照心理行为方式,将这些学生分为三组:A.组喜争好斗,喜怒无常;B.组小心谨慎,文静含蓄;C.组活泼开朗,气质平和。经长达30年的观察,发现A.组的发病率为77%,而B.、C.两组的发病率合起来仅为22.7%。上海华东医院也曾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者进行过一系列性格调查,结果表明,B.型性格(悠闲、不好强、温和平静、从容不迫、深思熟虑、不慕功名)占83%,A.型性格(急躁易怒、缺乏耐心、竞争心理强)只占14%。
③综上所述,和善待人者,往往多为性格开朗者,这种人极易使高级神经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平静和善是我们应该学会的心态,这样才能永葆年轻。
15.结合第①段内容,解释为什么“悠闲、不好强、温和平静、从容不迫、深思熟虑、不慕功名”的人容易长寿?(2分)
16.第②段所举的两个例子能否只用一个,为什么?(2分)
17.第③段加点的词语“多”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18.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那么除了本文谈到的和善开朗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积极因素能促进人们健康长寿?(至少写出两条)(2分)
[2008190f2515c2e8.jpg]
[f47ad74b5573cdfc.jpg]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