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下列各项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黔驴之技 荡倚冲冒 B:奋袖出臂 鲜为人知 争妍斗燕 忍峻不禁 C:融融泄泄 运命蹇劣 刁奸猥鄙 引吭高歌 D:左顾右盼 蹑手蹑脚 三眼一板 空空如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技止此耳( )
2.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 、 。
3.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1)有(用船)
(2)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3) (用蹄子踢)
(4) (只、仅仅)
2.: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生龙活虎、虎虎生风
3.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阚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 ⑵ 远遁. (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 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2)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用原文句子在下面空格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虎见之——( )——( )——( )——( )
4、请运用“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三个成语简洁的概括本文内容
5、.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6、 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
1.⑴偷看 ⑵逃走 ⑶咬 ⑷用脚踢
2.⑴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2)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3、虎见之——(莫相知)——(甚恐)——(往来视之)——(技止此耳)
4、黔本无驴,虎初见驴,庞然大物也,甚恐。然识驴仅有黔驴之技,以黔驴技穷,食之,乃去。
5、蔽、窥……急于摸底好奇害怕 大骇、遁……恐惧
近之、视之、近出……一再试探、生性胆大 荡倚冲……工于心计
跳踉、断、尽、……干脆利落志得意满
6、(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2)做事要知己知彼,慎重对待,方能成功。 (3)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观察、考察到试探地完整的实践过程。
阅读《黔之驴》,完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3、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4、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5、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寓意(1)
寓意(2)
6、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虎见之—— —— —— ——
7、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1、(1)受到惊吓 (2)本领 (3)禁得住 (4)盘算
2、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3、一鸣,一蹄。
4、不设统一答案,
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
(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
(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
(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意对即可。)
5、不设统一答案。
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
6、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
7、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阅读《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蔽林间窥之 ( ) (2)驴不胜怒,蹄之( )
(3)以为且噬己也( ) (4)益习其声 ( )
2、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从虎的角度来写驴的外形的句子是:
(2)细致地描写老虎想了解驴子的急切心情的句子是:
(3)成语“黔驴技穷”中的“技”指代的就是驴的“ ”和“ ”
(4)老虎摸清了驴子的底细,深刻认识了驴的本质之后,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4、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
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1、(1)偷看 (2)用脚踢(3)咬(4)逐渐或更加
2、略
3、略
4、(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5、例如: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6、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够获得胜利。或:一定要有真实本领,过硬的本领是适应生存的法宝。意对即可。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1.解释加点的字。 (4分)
稍出近之: 稍近益狎:
蹄之: 尽其肉,乃去: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 ) (2分)
例句:放之山下
A.、黔之驴B.、计之曰
C.、驴不胜怒,蹄之D.、稍出近之
14.本文寓意深刻,由此演化出“黔驴技穷”“黔驴之技”等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驴”字的成语、谚语、俗语或歇后语。 (2分)
[72684bcafb6577c1.jpg]
[0fcdc65227ae7a8c.jpg]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③驴不胜怒,蹄之。( ) ④技止此耳。( )
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文: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① 、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② 、 。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2分)①船:用船 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蹄:用蹄子踢 ④止:只、仅仅
2、(4分)①译文: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②译文:老虎渐渐的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观察它,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3、(2分)①、 庞然大物 、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② 狐假虎威、藏龙卧虎、调虎离山、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为虎作伥 等(字写错不得分)
4、(2分)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__(课文名)。(2分)
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8.(1分)柳宗元(1分)《捕蛇者说》、《小石潭记》(任选一篇即可)
9.(3分)可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驴,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0.(3分)A
黔之驴(16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船载以入 ②蔽林间窥之
③蹄之 ④技止此耳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文: 。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文: 。
17.请从文中的划线句子里任选一句,进行想象描写。(150字左右)(4分)
答:
。
18.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老虎的形象。(4分)
答:
。
⒖①用船 ②偷看 ③用蹄子踢 ④罢了
16.①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②(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冒犯它一下。(意对即可)
17.答题示例:(1)老虎晃晃悠悠地来到山脚下,边溜达边想顺便碰个山鸡野兔什么的,打打牙祭。突然,觉得眼前有个什么堵住了去路。猛抬头,哇塞!好大的家伙。这方圆百里,我老虎可是大王啊,怎么还有比我还大的?哎呀,这是哪路神仙呢?老虎边想边躲树林里仔细端详,又轻轻地向前靠了靠,可到底还是不放心,心中直犯嘀咕,这个大家伙究竟是什么呢?
(2)老虎心中大喜,啊哈,你也就这么点本事啊,比起我老虎来差远了!看来我老虎今天可以好好地打打牙祭,饱饱口福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虎后腿下蹲,臀部下垂,整个身体重心后移,后腿猛一发力,如离弦之箭,一口咬断那家伙的喉管。饱餐后,打了个饱嗝,用舌头上下左右添了添嘴唇,看着剩下的一堆白骨,说了句“谢了”,就晃晃悠悠地走了。
18.答题示例:文中的老虎细心、机警,不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给人启示深刻。(例略)(总说特点后,能具体举出某些词或句子进行分析论证即可,没有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论证的,最多得1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