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走红,“耳朵虫”作怪
1歌曲《小苹果》MV在优酷网首发之后,以燎原之势迅速跃居各大音乐、话题、视频排行榜前列。一时间,《小苹果》风靡全国。
2很多人对这首歌曲听一遍会哼,听两遍会唱,听三遍就已经在大脑中自动单曲循环。无论吃饭、睡觉,它都成了大脑中挥之不去的旋律。
3那么,人们究竟是怎样被《小苹果》“洗脑”的?心理学家认为是“耳朵虫”在作怪。“耳朵虫”(earworm)这个词是从德语单词ohrwurm直译过来的,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段在某人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的情况。“耳朵虫”并不是虫,而是大脑的一种神经活动,一旦被激活,便会引发“认知瘙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反应就像皮肤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片段,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让人忍不住回想这萦绕在心头的旋律。
4“耳朵虫”另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不自主的音乐想象”,于2007年由神经科专家奥利弗·塞克斯提出。这种现象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已被研究证实。如2008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11910名芬兰被试者播放5首熟悉的歌曲,结果发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有33.2%的被试者报告每天都会想起那些音乐片段,32.4%的被试者每周都会想起,累计有91.7%的被试者体验到“不自主的音乐想象”。
5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毕曼统计发现,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越是觉得音乐重要的人,越难以摆脱“耳朵虫”的纠缠。而且,“耳朵虫”对人的困扰成度和时间无关,你越注意它,他给你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达特茅斯学院的心理学家则发现,不同的人出现“耳朵虫”的概率也不尽相同。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耳朵虫”的骚扰,音乐家也比普通人更常注意到耳边徘徊的旋律。有趣的是“耳朵虫”中还存在强势者,这种被称作“消除旋律”的曲调,一旦在脑海出现,便势不可挡地盖过其他旋律。“耳朵虫”也是可以传递的,分享脑海中的旋律有时候也会让其他人产生类似的感觉。
6但“耳朵虫”也不是那么__的家伙,它是人类正常的身心反应。所以,那些竭力抵抗音乐“洗脑”的朋友,不妨放弃抵抗,好好享受《小苹果》之类的音乐带给你的乐趣吧。
(柯宣/文,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21日,略有改动)
1.第12段从歌曲《小苹果》写起,有什么好处?
2.第4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耳朵虫”有哪些特点?
1.由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小苹果》写起,既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耳朵虫”,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2. 举例子,列数字。通过真实的例子和确切的数字说明了“不自主的音乐想象”在人群中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已被证实。
3.(1)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2)“耳朵虫”对人的困扰程度和时间无关,你越注意它,他给你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3)“耳朵虫”可以传递。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APP
①随着“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两个软件的相继面世,引爆了出租车行业打车新模式。近日,嘀嘀打车微信公众公告称,迄今已支付打车补贴14亿元,用户数已增至1亿,“嘀嘀打车”自然登上了APP下载榜。
②App 是英文Application(应用)的简称,是第三方应用程序①。App软件就是应用软件。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正逐渐习惯于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APP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③当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服务企业的开发者,他们面临着诸如项目来源不稳定、服务能力有限、企业规模和渠道有限等无法突破的因素。在此市场环境下,需要第三方服务来解决企业及开发者双方的问题,起到双向需求汇聚、营销分发、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效用,并能针对双方提供相应的服务。APP即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④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在公交车、地铁上,在闲暇地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出手机阅读、玩游戏、逛商城。现在出现了用手机APP打车的应用、刷卡的应用,甚至澳大利亚还有可预测阳光对皮肤损害程度的应用……http://w ww.xk b1. com
⑤那么在众多的APP中有哪些是最受广大用户青睐的呢?通过调查分析,社交通讯、系统工具、阅读资讯、游戏娱乐和导航地图是较常使用的应用功能受到追捧。其中QQ、微信、微博等社交通讯工具以其沟通的便捷、及时、较少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特性,受到移动应用用户的大力追捧,69.7%的用户经常使用该功能。
⑥APP正在改变着生活,也在改变着生意。在APP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商家们也对如火如荼的移动应用程序展开了对其价值的思考。一些敏锐的企业看到了利用APP应用进行品牌、产品等信息展示和发布,以及维护商品营销的价值。如今,奔驰、宝马、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以及香奈儿、欧莱雅等各行业的知名品牌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APP。加之在前不久由韩寒创建的APP产品《ONE·一个》的上线,以及一些知名艺人如曹方发布的音乐类APP应用《浅彩虹》等的,让APP短时间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宠儿。
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将APP作为销售的主战场之一。数据表明,目前APP手机客户端给电商带来的流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C端)的流量,通过APP进行盈利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事实表明,各大电商平台向移动APP的倾斜也是十分明显的,原因□是每天增加的流量,□重要的是由于手机移动终端的便捷,为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用户,□为企业的创收和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APP应用的重要意义,企业移动营销对于企业的作用也进一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以各种形式展手机APP营销。企业WAP受到APP应用的极大挑战。技术的变革正在带来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APP正对游戏、艺术品、零售、新闻媒介、旅游等行业产生深刻变革。相信,APP的开发,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
注:①应用程序是指为了完成某项或某几项特定任务而被开发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的计算机程序。
1.通读全文,说说APP为什么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
2.本文开头段落从“嘀嘀打车”谈起,有什么作用?
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⑥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今,奔驰、宝马、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以及香奈儿、欧莱雅等各行业的知名品牌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APP。
4.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B.第②段“逐渐”一词,是“渐渐”意思,说明了说明了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APP已经深入人心。
C.第⑦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不仅……更……从而……”。
D.数据表明,目前移动客户端给电商带来的流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C端)的流量,通过APP进行盈利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
5.本文结尾说“相信APP的开发,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如果你就是我国APP程序研发者,针对于“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这个话题,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会开发一个什么样的APP软件,会有哪些“创新”?
思路示例:我想设计一个有关控制体重的APP软件,人们下载到手机上,可以通过二维码随时随地扫描出食物的卡洛里,并立即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配餐方案。
1、①从诞生背景看。APP在市场环境下应运而生,来解决企业及开发者双方的问题。
②APP 应用功能广泛,因其便捷性,实用性,娱乐性而受宠。
③APP 改变生意,一些商家看到其价值,甚至可以改变经营模式,所以称为新宠。
2、开头写了“嘀嘀打车”的例子,从大家熟知的事物说起,点击热点话题,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APP,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举例子。列举了奔驰、宝马等企业拥有自己的APP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一些敏锐的企业看到了利用APP应用进行品牌、产品等信息展示和发布,以及维护商品营销的价值。从而说明了APP在改变生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增强文章说服力。
4. C
5. 答案示例:我想设计一个有关保护眼睛的APP软件,人们下载后可以通过扫描书籍中的二维码,根据当前环境设计三维立体图,从而调节眼部肌肉,缓解视疲劳,保护视力。
(2015届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D.身体免疫系统虽然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2)下列对“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免疫包含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3)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1 )D
(2)B
(3)C
(2015届湖北孝感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周的太阳能集热器也能面对直射的阳光,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4倍。当风吹过,“马蹄莲建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年第11期,原文作者:吴旭阳,有删改)
(1)作者为本文拟题时,在“仿生建筑”和“会呼吸的建筑”这两个题目上反复推敲,难以确定,请你帮他从中选定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2)说说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从文中看,“马蹄莲建筑”的功能可以概括为 和 。
(4)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
(1)示例一:我选“会呼吸的建筑”,题目新颖,运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形象生动;
示例二:我选“仿生建筑”,题目直接简明。
(2)示例:从结构上看是总领下文,三个分句分别和③、④、⑤段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读者理清阅读层次;从内容上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种建筑的总体形态特征。
(3) ①供热(集热、送热)②发电
(4) 示例:变色龙建筑——仿照变色龙生态特征,具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功能
(2015届湖北天门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③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 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1)与大型机器人相比,微型机器人的优势有哪些?
(2)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3)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其作用
(4)微型机器人批量生产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
(1)微型机器人造价便宜得多;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2)“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排除了有的机器不能取代机器人做工的可能性;“自我牺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微型机器人用身体堵裂缝或漏洞的现象。
(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气功涡轮机形体小与转速快的特点;作比较,更加突出说明了气功涡轮机转速快的特点。
(4)示例:能轻松地清洁高层建筑外部的玻璃。能自如地从高大树木上采摘果实
(2015届贵州遵义中考)
太阳能飞机
①近日,一架来自瑞士的奇怪飞机引起了国人的持续关注。这架名为“阳光动力”2号的飞机,其翼展达72米,但重量仅有2.3吨,狭小的机舱只能容纳一名飞行员。单看这些数据指标,“阳光动力”2号简直不值一提,但这架飞机却有个绝活——不需要传统燃料,因为它是一架太阳能飞机。
②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辐射的光能为动力的飞机。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太阳能飞机由于不需传统的石化燃料,因此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通常在白天爬升至平流层20千米至30千米的高度,将太阳能最大限度地转存到储能电池中,夜晚则逐渐降至15千米至18千米的高度,低速、半滑翔飞行。太阳能飞机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它一次飞行可长达数月乃至数年。同时,由于太阳能飞机以太阳能为动力,故其燃油、维护和维修费用基本为零。
③为获得较高升力,以便在高空持续飞行,太阳能飞机在设计上通常采用大展弦比机翼,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能飞机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机翼。这样设计,使太阳能飞机具备了很高的升阻比。目前,各国研制的太阳能飞机的升阻比普遍达到30至40左右,而常规飞机中升阻比最高的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升阻比也仅达到30左右。
④与常规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相比,太阳能提供的能量却十分有限。以“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例,其机身太阳能电池面积达270平方米,但全部功率只有50千瓦左右,仅相当于一辆排气量为1.0升的小汽车。同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还比较低。“阳光动力”2号飞机上使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国际上属于领先产品,厚度只有135微米,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其能量转化率仅有23%。在经过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电机等能量传递环节的消耗后,实际传递给螺旋桨的能量达到20%就不错了。由于这些限制,太阳能飞机的巡航速度普遍较慢,一般只能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
⑤任何新技术的实用化都充满了无穷潜力,太阳能飞机也是如此。我们相信,只要在未来突破制约其发展的一些技术障碍,这种新能源飞行器必然会在应用中大放异彩。(摘自《世界军事》,有改动)
(1)请简要概括太阳能飞机的主要特点。
(2)导致太阳能飞机巡航速度普遍较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分析第④段加点词“只有”的表达效果。
(1)①翼展大、重量轻、空间小;②持续飞行时间长;③燃油、维护和维修成本低;④巡航速度普遍较慢。
(2)①太阳能提供的能量十分有限;②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还比较低。
(3)作比较。用常规飞机中升阻比最高的美国“全球鹰”无人机与太阳能飞机比较,突出强调了太阳能飞机大展弦比机翼的作用。
(4)“只有”一词说明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非常的薄,更能体现它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意近即可)
(16届山东省禹城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③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 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1.与大型机器人相比,微型机器人的优势有哪些?
2.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型机器人的发动机沉重昂贵。
B.许多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是一般机械无法比拟的。
C.机器人微型化的所有问题是动力问题。
D.微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3.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4.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其作用。
答:
5.微型机器人批量生产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
答:
1.微型机器人造价便宜得多;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2.C
3.“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排除了有的机器不能取代机器人做工的可能性;“自我牺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微型机器人用身体堵裂缝或漏洞的现象。
4.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气功涡轮机形体小与转速快的特点;作比较,更加突出说明了气功涡轮机转速快的特点
5.能轻松地清洁高层建筑外部的玻璃。 能自如地从高大树木上采摘果实
(16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四校九年级10月联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大气污染造就的“幽灵”
1930年12月3日,在比利时名为马斯河谷的狭长纵深地带,一场浓雾与河谷四周众多工厂排出的烟尘混合在一起,形成类似米汤的混合物直落地面。与此同时,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几乎同时生病,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呼吸急促、持续咳嗽,很多人恶心、呕吐,3天内有60人死于急性心力衰竭。事后的调查表明,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工厂排放的有毒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氟化物在浓雾中难以扩散而导致的。这就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在我国,虽然没有上述那种短期内致人大批死亡的典型报道,但在酸雾污染最严重的重庆,发现人群的总死亡人数与雾的发生日数具有极密切的关系,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受雾的影响非常显著,在雾高发的一月份,人群死亡数比其他月份大大增加。
严重的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雾的直接原因。雾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清洁的雾本身是不含杂质的,但由于雾能够在低空长期悬浮,因而能凝聚和富集大气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现代工业生产、频繁的交通运输以及居民使用的生活炉灶,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氢氧化物、氟化物、有机酸等,其中二氧化硫是最常见、含量最高的污染物质。它们被雾富集后使雾变成一种酸性混合物,当浓集的雾水pH值小于5、6时,我们就称其为酸雾。
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中心重庆市,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又是中外驰名的雾都。据测定,该市酸雾的发生频率高达 69%~100%,雾水pH值最低时达2、8。在雾水中已检测到多种污染物,如氯离子、金属铅、甲酸等,其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最高时达到16000毫克/升。如此高浓度的污染物,被长期吸入,势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一般说来,酸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二氧化硫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轻者可引起咳嗽、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炎症表现;重者由于受到强烈刺激产生呼吸急促、胸痛等,受长期作用可发生肺气肿及肺心病。原本有呼吸系统疾患和心脏功能障碍的人,可因病情加重而死亡。
此外,长期吸入酸雾对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及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调查发现,与清洁地区相比较,酸雾污染区儿童血压有下降趋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低,而白细胞数较高。某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鼻塞、鼻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儿童哮喘发病率增加尤为突出,甚至有6个月的婴儿患哮喘的报道。
酸雾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很明显。对重庆市的调查表明,污染区的成年人平均患病次数、病假天数、医疗费用等都明显高于清洁区,其中患呼吸系统疾病者是清洁区的4、4倍,患心脏病者为清洁区的1、68倍。实验室研究表明,酸雾对呼吸道中起主要防御功能的肺巨噬细胞有严重损伤作用,其后果将会使呼吸道感染、肺部肿瘤等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
另外,酸雾对农业、生态、金属材料、城市建筑、交通运输等许多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如何才能制止酸雾“逞凶”呢?从根本上来说,酸雾的成因源于大气污染,所以控制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污染是防止酸雾产生的最有效措施。一是对耗能设施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发展少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核能,并普及民用固硫型煤等。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讲述“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请给酸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酸雾的危害有哪些?请紧扣文章内容归纳作答。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4.“酸雾”和“雾霾”有何异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作简要分析
1.举例说明大气污染的危害之大,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2.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被雾富集后,使雾变成一种酸性混合物,当浓集的雾水PH值小于5、6时,就称为酸雾危害。可以引发呼吸道,肺气肿等疾病;长期吸入酸雾对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和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对人体免疫系统有不利影响;对农业、生态、金属材料、城市建筑等许多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逻辑顺序:先介绍酸雾形成的原因,再说明其危害,最后分析制止酸雾“逞凶”的措施,由原因到结果,体现了严谨的逻辑顺序。
4.略
(16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括三点即可)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①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②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能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③向世人传播了“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电池板具体的厚度,将电池板的厚度与人类发丝的宽度做了比较,准确说明了电池板的厚度,强调了电池板之薄。
(16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一辆镶有红边、流线型的白色列车在轨道上启动,当火车加速到每小时100千米的刹那间,整辆列车竟然升离路轨,在离轨面30厘米处继续向前加速行驶,此时滑行速度已超过每小时500千米,但火车行驶十分平稳,没有震动,更没有废气和噪声。这便是日本和德国制成的超导磁悬浮列车试验时的情景。
②从理论上讲,超导磁悬浮列车可以达到每小时1万千米的速度,这一速度远远超过子弹从枪膛里射出的速度,可以与洲际导弹的速度相媲美。这样,从北京到上海只需10分种,而以同样的时间,一架普通的民航客机只能飞很短一段距离。科学家们希望,在21世纪实施这一项先进的运输系统。
③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底部装有超导材料做成的超导磁体,它会产生强大的磁场,并且使地面的轨道上产生相同的磁场。由于磁的同性相斥的道理,于是整辆列车就由看不见的磁场支撑起来,悬浮在轨道上面。同时,在轨道上装有大型线圈,能在列车的前方产生一个磁极相反的磁场,利用磁的异性相吸的原理,吸引着车底的超导磁体,从而达到使列车飞驶向前的目的。
④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性能、速度都超过了飞机,所消耗的能源又极少。而且列车的能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因为正在减速的列车可以将车身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人们就可以将这个电能重新用来推进另一列列车。科学家估计,磁悬浮列车的动能利用率可以达到97%。
⑤超导磁悬浮列车是在地下的真空隧道中运行的。采用真空隧道,可以免去气流与车身产生的摩擦,既加快了行车速度,又能使动能的损耗减小到很小很小。
⑥超导磁悬浮列车既然有这么多的优越性,那么什么时候它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呢?目前,超导磁悬浮列车还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难题是,最好能再进一步提高超导体的临界温度(-190℃),这样,人们就有条件得到比较便宜、比较多的超导材料。在这方面,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使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突破性进展。
⑦另一个难题是,要让超导磁悬浮列车通车,需要挖掘工程浩大的地下隧道,以便它能通过高山、雪地、平原、沼泽等不同的地理环境,达到便利交通的目的。
⑧为了降低开挖地下隧道的成本,科学家提出一个设计方案,名叫组合隧道方案。就是说,让隧道除了能使磁悬浮列车通行以外,还把输油管、电缆、光纤通讯等同时放进去,一道多用,这样就可以让各有关方面都来投资。
⑨将来,超导磁悬浮列车会是地球上一种主要的运输工具,因为它的高速度和低污染是人类社会所希望的。在地下行走还可免得受自然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有雾、刮风、下雨、下雪都不必担心。当然,从现在看,建造这样一个运输系统,需要天文数字的高额经费,这样多的费用应该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投资。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有用价值和贡献,比任何数量的投资都更为可贵。这就为超导磁悬浮列车早日投入运行奠定了基础。
⑩当然,如能让超导磁悬浮列车到地面上来行驶,这更是科学家们求之不得的事,他们正在为此而不懈地努力着,预计2020年将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1.作者认为超导磁悬浮列车将会是地球上一种主要的运输工具,那么它有哪些优越性?
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高速度、低能耗、低污染、在地下行走还可免得受自然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
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磁悬浮列车同从枪膛里射出的子弹和洲际导弹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理论速度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