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1分)
江山之助
据记载,隋代僧人书法家智永,“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得《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所退笔头五簏,埋作笔冢”。智永历来被视为勤学典范,心如古井的寺院生活,使他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沉浸在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事佛环境里。古今确有一些书法家,适应于室内的寂寞生活,离不开邮票般大小的家园。书法本来就是寂寞之道,临摹古帖,遥追古人,都是独自在宁静中进行的。室内的苦练遂成美谈,似乎,书法学习就是室内的产物。其实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游山玩水。山水之乐同样是书法家的本性,“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是何等的!山水之乐洗去了书斋枯坐的寂寞,场景转换了,心境也为之一变。老子曾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山水间徜徉和在书斋中勤奋,感觉是不一样的。山水对学书者好像是无所言、无所教,但人在周游目览中能“以悦为安”。王徽之称:“散怀山林,萧然忘羁”,山水美景洗去了琐碎杂念,使人能享受到回归天性的精神自由。像著名的竹林之游、兰亭修禊、西园雅集,文人都带有休闲交流的宽松。走出书斋,优哉游哉,一些佳作也在游山玩水间产生了。山水无语,处处都有玄机,滋润着书法家的性灵。譬如荷池的萧然远俗之美,在书法家眼里就构成了清幽脱俗的韵味。书法家对于景物有着天生的喜爱。王羲之爱鹅,支道林爱鹤爱神骏,王徽之爱竹,都钟情于清雅高洁的审美性格之物。它们传递着鲜活的信息,足以引发书法家遐想神游,使人脱略形迹而重精神享受,从而影响到书法之理、之趣。天地万物,品类繁盛,从不同的方向开启着书法心灵的通道,让书法家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很多书法家正是由于山水游历而得笔法章法,得形态神韵。这在外人看来,真是荒诞不经,但事实却一再证明着。怀素“观夏去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妙绝”;文中“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黄庭坚“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这些都是美妙的例证。(作者:朱以撒选文有改动)16思路分析——表示文章的转折、标示本文由此而分为两大部分的一个词是:(1分)
17. 文题揣摩——从全文内容看,本文标题“江山之助”的含义是:(3分)
18. 观点提取——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分)
19. 语境品味——“兴高采烈、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得意忘形”四个成语中,最适于用在第三段横线上的一个是:。(2分)
20. 笔法探究——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智永“闭门习书”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3分)
16其实
17游山玩水有助于书法家变化心境、享受愉悦,得到启迪,提高书法水平。
18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游山玩水。(或“其实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游山玩水。”)
19心旷神怡
20①增加文章的知识性、可读性②艺术地引出自己的观点。
《人生是立体的》(18分)
①人不仅能创造工具,而且能创造自己。比如:人生之长、宽、高这三个尺寸,便是我们自己建造起来的。
②人生的长度或曰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人生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而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健康的主人。他们是以无节制的行为违反健康的行事,这就是以自己的情欲背叛了健康。”真不愧为古希腊首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话与现代健康观何其相似!他的话令人想起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疾病,60%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即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你欲得到健康、享有长寿吗?请按巴尔扎克的“秘诀”:“有规律地生活”,自己去创造它们吧。
③人生的宽度或曰视野,是自己创造的。见多识广能够以往知来,以古知今,以见知隐,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以一知万。博学广涉之士翱翔于何其广阔的时空!人生宽度太窄,就成了狭缝——烦恼,也是人自己制造的。心理学家指出,烦恼有60%是因无知(或无才、无识)引起的。人生的深度或曰成就,是自己创造的。拿破仑一世说:“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世上绝无这样的人”。教育家、心理学家大体上认同: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智力因素的贡献只有20%,而非智力因素的比重即占80%。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代又一代伟大科学家,集人类优秀综合素质于一身,生发令人惊异的想象力,推动科学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④成功与幸福人生的极致,具有令人向往的长度、叹为观止的宽度,以及惊世骇俗的深度,意大利有句谚语:“应当以事业而不应当以寿命来衡量人的一生。”人生之成功与幸福是可以度量的,它等于人生长度、宽度与深度三者的乘积,或可将它称为“人生容积”。人生容积越大,里面盛装的成功与幸福就越丰富,越醇厚、越甜蜜。
⑤伽利略的人生宽度让人惊讶。他不仅在天文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诸领域均有建树,而且深爱音乐,还曾创作滑稽戏,并在剧中扮演角色。伽利略于1642年离开人世,但他的人生长度仍在延续:即使当年将他判为罪人的教会,也不得不于1979、1980年两次认错,纠正那个不公正的审判。这是一个拥有巨大容量的人生,容纳着银河与太阳,容纳着木星和月亮,容纳着许多运动学定律,容纳着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⑥在谈论人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将目光聚焦于“想象力”。人生还与想象力有关吗?人生深度的不同,源于想象力的差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认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确,人们至今知道他、记得他,不是因为他曾享有82岁的长寿,而是因为他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复活》那样的深刻作品。法国作家雨果比托尔斯泰年长26岁,也活到83岁,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想象就是深度。成功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拥有丰富生动、深刻奔放的想象力。
⑦人生多种多样:欢乐幽默或愁苦抑郁,成功充实或平淡无奇,丰富多彩或音调乏味。拥有怎样的人生,拥有多大的人生容积,不是父母所遗传,也不是他人所赠与。立体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懂得了这一点,人人都能争取更大的人生容积,人人都能创造一个充满欢乐、拥有成功、丰富多彩的人生。
10.文中“人生的容积”指的是什么?(4分)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12.“它等于人生长度、宽度与深度三者的乘积”这句话阐述的思想内容是什么?(5分)
13.请就“人生深度的不同,源于想象力的差异”这句话写下你的批注。(5分)
10.人生之成功与幸福。(成功与幸福人生的极致)
11.立体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12.人生容积越大,里面盛装的成功与幸福就越丰富,越醇厚、越甜蜜。(意似或意同即可)
13.(可就理解赏析、阅读感悟、主题把握、修辞运用等方面去写批注。如: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想象力越丰富,成就就越大;想象力越贫乏,成就就越小。
阅读《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回答13---17小题。(13分)
做个快乐读书人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3、从文章的第①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焦虑原因是: (2分)
14、第②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学”“习”“思”的话,请你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句原文: , 。(2分)
在平常的读书活动中,你也没少积累各类名言,请写两条你喜欢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1分)。
15、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作比方来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16、标题“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17 、作家刘墉喜欢读书,也善于读书,他在文章中提到的“精读”、“浏览”,是一般人常用的读书方法,相信你也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读书方法,请你向大家推荐推荐你的读书方法?(3分)
13、女儿为参加读书比赛而囫囵吞枣的读书(意对即可。)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关“读书”名句略
15、学以致用或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意对即可。)
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16、快乐的读,快乐的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7、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 分)
让孩子们刚强起来
林治波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启动“阳刚计划”,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提高该区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男性教师的比重,将男教师的比例由目前的13%提高到50%。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女性的细腻柔美,同样需要男性的阳刚之气。”这是东城区教委出台“阳刚计划”的初衷。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意志品质不够坚强,是人们经常议论到的一个话题。有专家指出,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男教师的比例太低。东城区教委既看到了问题,也拿出了办法。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从长远看,育人比教书更重要。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铸造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内在气质。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尺度的教育,使人们往往忽视意志品质培养。在一些学校,凡稍微运动量大一点的体育项目都被取消了,甚至课间休息也只允许学生在走廊里活动,不得上操场玩耍。有些家长,更是对孩子百般呵护,生怕磕着碰着。
不少老师、家长都有一个共同倾向——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视人格、毅力、胆识、体质的培养。如此一来,许多孩子死记硬背有余,随机应变不足;考试成绩很好,动手能力较差。一些孩子善奏会画、才艺在身,却胆小怕事,娇气得不行。
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观念里,考试成绩好、课堂守纪律、生活中听话就是好孩子,这种好孩子被形象地称之为“乖孩子”。但是“乖孩子”的标准,是不是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值得深思的。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是充满机遇也是充满挑战的时代。要适应时代发展,恐怕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应具有勇敢坚强的品格。温室里的嫩苗和单纯的高智商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赢得胜利?这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杨振宁教授对清华的学生们说:“中国年轻人的胆子应当大一点。”“中美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而中国学生则相反。……将来要想取得成就,仅靠念书念得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向新的方向发展。”这番话可谓切中肯綮。
增加男教师是不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强品格,这还有待于实践检验。重要的是,我们应深思:在充满挑战、竞争激烈的新时代里,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只有把这个根本问题想明白了,并在此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进而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才会取得真正的效果。这也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7日)
5、本文是一篇时事评论,那它是针对什么事情而发表的评论呢?(4 分)
答:
6. 作者对东城区的做法持什么样的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 分)
答:
7文中引用杨振宁教授的话有何作用(4 分)
答:
8. 作者认为我国教育现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赞同吗?谈谈理由。(4 分)
答:
5、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启动“阳刚计划”,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提高该区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男性教师的比重,将男教师的比例由目前的13%提高到50%。
6、支持态度。“东城区教委既看到了问题,也拿出了办法。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
7、用权威人士的话来证明培养学生坚强品格的重要。增强文章说服力。
8、围绕“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坚强品格”这个观点来说即可给分。
如何给地球降温(14分)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12.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4分)
答:
13.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
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为什么没被采用呢?(4分)
答:
14.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答:
1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3分)
答:
12.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4分)
答:①全球变暖的程度及后果;②给地球降温的重要性。
13.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
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为什么没被采用呢?(4分)
答:(1)特勒的奇思妙想:①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②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③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④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2)伍德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因为耗资超过1000亿美元,没有被采用。
14.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答:不能。因为原句的数据只是特勒的个人估算,不是准确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删掉后是数据变成了确数,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
1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3分)
答:冬天没有大雪。植树造林,降低二氧化碳指数,给地球降温。(言之有理即可)
学会拒绝(10分)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__的__,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予,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__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__,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绅便是一例。和砷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未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__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10.文章第⑥段引用和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 (4分)
答:
11.(1)“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 (2分)
(2)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2分)
答:(1)
(2)
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学会拒绝
10.文章第⑥段引用和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 (4分)
答:①内容上:让文章内容更丰富;②表达效果上:从反面论证了不会拒绝的严重后果。
11.(1)“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 (2分)
(2)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2分)
答:(1)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他们的拒绝是对的,他们的清高和悠然自得值得学习。
(2)(言之有理即可)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卢新宇
⑴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⑵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⑶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⑷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⑸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⑹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⑺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⑻“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⑼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⑽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21.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9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死”指希腊文和拉丁文已经不再使用;“活”指汉语充满活力,仍在使用或指汉语一直涵养着中国人或指汉语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22.因为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承袭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在一代代中国人生活、生命中血脉相延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
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
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
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
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
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
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
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
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
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
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
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
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
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
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
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
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
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
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
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
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16、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2分)
17、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 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4分)
18、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19、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
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3分)
16、(2分)前例说明没有挫败使人孤独、痛苦;(1分)后一例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惊喜、幸福。(1分)(意思对就得分)
17、(4分)(1)“这份绝望”指的是对宇宙的伟大,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处的光体。(2分)
(2)“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也永远不会失去追求和理想。(2分)(第二问答“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但绝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意识到人类虽然永远不能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处的光体,但绝不会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意识到人们有时无法追摹到某种境界,但会在追求和发现中心悦诚服”也得分。意思到就得分)
18、(2分)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更探得勾魂摄魄的美景,(1分)好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1分)
19、(3分)①有必要。(1分)作者广泛举例,可以证明“寻求挫败”不仅是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且具有普遍意义。(2分)
②无必要。(1分)既然写“我”寻求挫败,就应该只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2分)
阅读《把愤怒变成葡萄园》,完成20-22小题。(共8分)
把愤怒变成葡萄园①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名人,有时也会为一件小事而怒火中烧,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先生就是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为了提醒自己,他干脆把“息怒”二字镂刻在自己的宝剑上。
②愤怒本身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一旦发作,对外界的破坏极大。【甲】其实,人为了捍卫正义、尊严“拔剑而起”,倒不失为大英雄本色。而吴三桂的“为红颜一怒”和楚霸王激怒之下把华美富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的举动,只能给后世人留下笑柄和一声叹息。
③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而易于动怒的人,往往在事情的关键环节处,一遇到麻烦,就会因心情浮躁而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乙】我有个远房舅舅,修理家里一个破损的木盘,当他把木条一片一片对接好,几番试验后发现木盆仍在漏水,于是盛怒之下,竟取来一把斧头把木盆砸碎。后来遇到失败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舅舅的这一段往事。
④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侮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学院和书房,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⑤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愤怒变为葡萄园”。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生命的价值只有两种,要么熊熊燃烧,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要么窝成一团黑烟,到头来一无所获。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
⑥生命本身蕴藏着巨大能量,【丙】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能量和资源,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间播洒一片绿阴。
【注释】①葡萄园在西方人的词语中有平息愤怒、平和心态的意思。
20.结合文章①-③段,概括说说作者为什么提倡“把愤怒变成葡萄园”。(3分)
21.结合文章④-⑤段,说说应怎样“把愤怒变成葡萄园”。(2分)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如同“瀑布”和“大树”。
②犹如天庭之怒,则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山崩海啸。
③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诸最后的一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0.①愤怒会招来祸患,②酿成悲剧,③让人功亏一篑。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1.①身处险恶、苦难、无奈的境遇,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②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2.② ③ ①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积极面对无奈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③ A.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 B. 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C. 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 D. 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6、 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2分)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17、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8、文章第①自然段说“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请你概括一下是哪两种态度。(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第一种态度:
第二种态度:
19、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还原进去,应在标有序号的哪一处?(2分)
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答: 处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简要谈谈你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无奈”时会持一种什么态度。(3分)
16.灰心丧气 截然不同
17、提出本文的论题,列举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论述。
18.积极的态度;消积的态度
19.C
20.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无奈,才是真正的强者。)
21.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