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5. 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16. 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 的论证方法。
17. 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15.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6.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7.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7-20题。(10分)
坦然看生活
①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②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
③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怎么说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有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④坦然是 。
⑤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怡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⑥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⑦忽然想起泰戈尔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正是对“坦然”作出的最好的诠释。
⑧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和宽容。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富贵的权利,却没剥夺你活得坦然的权利!
⑨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⑩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17.根据第③段文意,在下面空格处补全第④段的内容,要求与②、⑥两段的语句句式相同,不得超过8个字。(2分)
坦然是
18.第⑦段中,作者认为泰戈尔的诗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联系上下文,揣摩诗句的含义,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我已经飞过”指的是
②“不留下鸟的痕迹”指的是
③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
19.阅读⑧、⑨两段,请提炼出四种坦然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2分)
① ②
③ ④
20.文章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文中钓鱼人、纺织女工、扫地的老伯对生活的坦然态度都源于他们美的胸襟。从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举出一个由于有了美的胸襟而活得坦然的例子。(不超过50个字)(3分)
17.示例:(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或“一种创造后的满足”)
18.①我努力过,付出过。 ②没有什么成绩(成就、收获等)。 ③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努力过,付出过,不必计较成败、得失。(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19.①我们要尽心做事。 ②真心对待朋友。
③失去良机后要活得坦然。 ④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20.课文与课外读物中的例子均可。事例必须能够表明:人物形象因为有美的胸襟,从而能坦然面对生活。
示例一:被贬官外放的范仲淹,对遭受的挫折坦然处之,是因为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示例二:老渔夫桑地亚哥历经艰险捕获的马林鱼却被尾随而来的鲨鱼吞噬一光,但是老人坦然处之,因为他不会放弃对生活的信心。
阅读《信任的力量》,完成14-16题。(7分)
①某报曾登载过一则短文:作者在德国打工,某天房东要去旅游,请小伙子帮忙照看热带鱼,说着就把房门的钥匙交给了他。房东与他素昧平生,竟然对一个陌生人如此信任,让他又感动又颇有压力。
②某次他去买东西,不料已经到了闭店时间,老板说:“先生,你可以继续挑选,不过我要回家了,自动收款机就在出口处。另外劳驾您走时替我顺手把店门关好。祝您晚安!”
③读了这两则发生在德国的故事,我不会认为那里的一切都是阳光灿烂,或诸事均坦坦荡荡,墙角处肯定也会有蜘蛛网。但是这两个故事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令人羡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真诚。
④1991年我去德国参加华文文学研讨会,会后应歌德学院院长邀请去该院讲学。因经费不足,院长就私人掏腰包,把本应学院邀请的公务活动,变成了他“个人邀请”,因此接送或讲学期间的外出,一概由院长夫妇驾驶私家车出行,接待人员也全由院长的夫人与子女担当。像这位院长这么讲原则,守信用,在有些国家可能是凤毛麟角了。
⑤其实我国古往今来有诸多关于严守信用及对人信任的倡导。“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不论是什么人,有地位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也好,平民百姓或只是一般服务人员也好,首要一条,都应当是受公众信任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公众眼里的民族精神与社会财富。
⑥受人信任的人,自己的心灵深处有一个人格法庭。那里虽然没有法警看守,也没有廉价的信誓旦旦,却时刻有一颗滚烫的良心,当然事物有时也会走向反面,并不是所有的诚实都能收获信任,否则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就不会在狱中唱出:“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有着不可轻视的“不信任感”。有人说,假如__健在,他那些助人为乐的行为,一多半会惹来怀疑的目光。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社会现象。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诚实的人被欺骗得太多,诚实人也会怀疑诚实。一旦诚实人怀疑诚实,人的世界就会堕落。”
⑦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教师对学生如此,其他一切亲情、友情及干群关系,或邻里关系,乃至国际关系,无不如此。彼此有了互信,便可能获得一切,没有互信,便一切都无从谈起。“信任”是一件得之很难失之最易的品行。被信任者即是被信赖者,那也是人生的重要财富,这种财富积累的愈多,做事的成功率愈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信任富翁”愈多,其社会愈安定,愈同心,愈和谐。不论哪个领域、哪个角落,若是产生了信任危机,那么他便距“危机四伏”不太遥远了。
⑧信任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责任,能增强人的自律意识。
(作者:高深 来源2012年4月2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4.文章开头就列举了三个事例,是不是重复?为什么?(3分)
15.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有何作用?(2分)
16.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信任有哪些力量?(2分)
[ac2ee6c41aabbcbc.gif]
守护人生的原则和底线
①在美国纽约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叫西蒙的孤单老人,他记性不好,出门经常忘了带钥匙,走在大街上也时常忘了回家的路,但他有个做人的原则,对帮助过他的人必须表达了谢意才安心。
②有一次,西蒙老人在邻居的陪同下去了一次医院。第二天邻居有事去了加州,而西蒙老人想到没有给邻居道谢,于是,他到邮局特地发了一封特快专递,偌大的一张纸上只有两个字“谢谢”。当邻居回来后对西蒙老人说,不必用特快专递的形式来表达谢意,而西蒙老人十分认真地说,什么都可以忘,唯独对帮助过我的人表达谢意不能忘,这是我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③可能有人会说,西方人就是做事认真,而《人民日报》近日就刊载了一位“守住底线”的东方人。那是国内的几名老年驴友到新加坡旅游,在花芭山观景时,一位游客拿出一支中华烟递给导游,导游微笑着谢绝了。随后,他拿出自己的烟抽起来,他抽的烟是十元一包的“万宝路”,明显比中华烟档次低。事后导游解释说,我知道中华烟在中国是很高档的香烟,但政府有规定,导游不能接受游客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支香烟,否则我就对不起国徽,这也是我做人的底线。
④西蒙老人的“谢谢”和新加坡导游的“谢绝一支烟”,从区区小事中让人感受到,人生有着最不能丢的东西,这就是人生的原则和底线。守护原则和底线,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生活对人的一种磨炼。作为一个人,不管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原则和底线,对于这些原则和底线,不仅要知其意,明其理,而且要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原则的__线。待人处事,从容淡定,与人为善,取得内心的平和,活得坦荡轻松。
⑤人以原则为崇高,行以正道为高尚。让我们守护好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清清爽爽的人。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举了西蒙老人和新加坡导游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选文第③段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偌大”的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具体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均可),谈谈你的做人的原则和底线。(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3befd6685b98f9.jpg]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
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__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bān ruò 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
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11. 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 。(不超过20个字)(2分)
12.孔子、庄子、shì jiā móu ní 、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4分)
13.通观全文,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4分)
14.在长达9年的学习生涯中,你是否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忘记了头顶尚有高远的蓝天,忘记了攀登有着永恒的意义。那么,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感悟呢?你应该怎样去接近精神的天空呢?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实际体验来谈谈读后的感受。(3分)
11.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2分
[7ec764d6b9b81403.jpg]
13. ①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②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4分
14.略。2分 结合本文和实际1分,言之有理说出自己的感受1分。
单 纯(11分)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
⑦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⑧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13.通读全文,找出表明文章中心的句子。(3分)
14.仔细阅读第③段,简述“灵魂猥琐,人格缩水”的含义。(3分)
15.结合语境,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论据,写在下面空格处,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不超过30字)(2分)
16.阅读⑤⑥两段回答,作者列举中外艺术精品意在阐述什么道理?(3分)
13.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答“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也给分)(3分) 14.人失去了最初的纯真和善良(或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 或世俗经验替代了单纯的心灵)(3分) 15.示例:贝多芬激情澎湃谱写了令人震撼的《命运交响曲》(要点:有人,有事,所叙事实典型,符合语境要求。写到人1分,写到具体事例1分,共2分) 16.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3分)
阅读《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6—8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新|课|标|第|一|网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6、对选段所讲的主要话题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B.有业之必要。
C.我们要讨伐没有职业的懒人。D.无业游民是无药可救的。
7、结合上下文内容,对百丈禅师的格言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告诫弟子,不干活就不给饭吃。
B.告诫弟子,人生不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做事。
C.惩戒无所事事的弟子。
D.以身作则,阐明生命的意义,与弟子共勉。
8、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X|k |b| 1 . c|o |m
A.作为一篇演讲稿,作者梁启超在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B.第③段中引用孔子的话和第④段中讲到的百丈禅师的故事,都是道理论证。
C.节选部分的结论是“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D.“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它可以被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B
D
B
成功只要一场雨
①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里长着一种蒲公英,它们并不按季节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老天爷长期不下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雨,哪怕这场雨很小很小,一旦这雨落下来,它们便会抓住难得的机会,迅速开出自己的花朵,并且在雨被蒸发掉的前一天,或半天,甚至两三个小时,做完孕育、结籽、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②这种蒲公英启迪我们: 。
③不由得想起这样两则故事。
④克里斯蒂安娜·阿曼波尔的姐姐报名参加了一个新闻培训班,可还不到两个月她就再也不想踏进这个培训班了。阿曼波尔觉得姐姐这样做是一种浪费,便独自一个人跑到学校去,试图讨回姐姐所交的那些学费。没想到的是,校方说从来都没有退还学费这样的事。阿曼波尔思道:我现在正闲在家里无事,何不顶替姐姐参加这次培训,说不定这是我人生的一次机遇呢?!也能让这些学费有所值。于是她当天就在培训班里认认真真学习了起来。就是这么一个培训机会,竟然使得阿曼波尔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女记者。这个培训机会,就是阿曼波尔人生旅程中的一场小雨。
⑤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小汽车,这可是一件新鲜事。全村的人都围了过来。这时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想演的就请站出来呀!”一连问了几遍,村民门都不敢吱声。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站出来说:“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但红扑扑的脸蛋中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中年男子问:“你会唱歌吗?”“会。”女孩子大大方方地回答。于是便现场唱了起来,并一边唱一边扭着。歌唱得实在不怎么样,但那男子却高兴地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
⑥她本来只演配角的,可有人写了一部名叫《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剧本,导演认为她很适合那个女主角,她便勇敢地接受了导演的安排,并且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演技,终于一举成功。她的名字很快传便了大江南北。这个女孩子就是魏敏芝,那个中年男子即是我国的著名导演艺术家张艺谋。张艺谋的出现和《一个都不能少》剧本的问世就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场雨。
⑦是的,在我们人生旅途的天空中,总是干燥,总是炎热高温,很难形成一片云彩:即使偶尔有几朵云,可很快就被狂虐的飓风吹得无影无踪。但只要我们不枯萎希望的绿叶,我们相信,我们人生行程的天空中总会遇到飘雨的日子。一旦遇雨,不论大小,我们都要像沙漠里的蒲公英那样,即在机遇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要大胆主动地迎上去,利落果决地抓住它,并顽强刻苦地表现自己,我们就一定会赢得机遇的倾心,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11.联系上下文,在文段②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句话。(3分)
12.文中的两个故事中,其人物的表现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13.请你写一段话反驳文段所阐述的观点,做到有观点鲜明,理由充分(4分)
11.联系上下文,在文段②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句话。(3分)
成功只要一场雨 (参考)
12.文中的两个故事中,其人物的表现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在机遇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大胆主动地迎上去,利落果决地抓住它,并顽强刻苦地表现自己,赢得机遇的倾心,取得成功。(参考)
13.请你写一段话反驳文段所阐述的观点,做到有观点鲜明,理由充分(4分)
成功并不只是需要一场雨。机遇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比机遇更重要的是有崇高的理想,锲而不舍的奋斗行动,长年累月的学习、积累、实践、运用,等到万事俱备,只欠春雨,雨还那么重要吗?(参考)
湛江的气度
①人们说城市是有个性、有魅力的,就像人一样。如果说广州是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深圳是个时尚的摇滚乐手,那么湛江就是一个男中音歌手。他虽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引领潮流,不具有时尚的风情,但他从容、谦和,有文化底蕴,举止投足中体现着一种独特的气度。
②湛江的气度来自天然气势。面向南海,依托大港,拥有特呈、南三、硇州、东海等大小海岛和富饶美丽的海湾,上天赋予湛江海的性格,海的胸怀,也赋予湛江海的气魄海的度量。可以说,在中国,在世界,繁华的都市不少,他们或许有铁路,有机场,或许有码头有港口,也或许有更发达的工商业,但象湛江这样同时拥有这样众多的岛屿,这样延绵几百里的海岸线,这样的深水良港,这样丰富的海产以及这样蓬勃的海洋产业确实不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形成和造就了湛江拥抱海洋,拥抱世界八方,拥抱美好未来的气势。
③湛江的气度来自文化品位。积淀厚重的雷高文化如一条历史长河滋润着这片土地,又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着这片土地。其实,湛江的文化并不仅仅体现在一首雷歌,一尊石狗,一座祠庙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几所省内外有名气的高校、一张老牌的报纸、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站……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为湛江人对文化的崇尚和追求。在文化艺术领域,湛江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人才,有闻名海内外的民间艺术。
④湛江的气度来自包容和涵养。漫步湛江街头,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湛江的饮食包罗全国,什么北方水饺、云南米线、兰州拉面……当然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包容其实还有更深更宽广的意义。这里不说别的,先说湛江市区的人口构成。有人说10个人中,有一个港务局人,一个南油人,一个__人(当然包括家属),一个高校人,还有一个是农垦人。如果说港务局、农垦早期为湛江的发展注入了时代的生机,那么__、南油和高校就是源源不断地为湛江的文化、观念和精神输入新鲜的养分。未来的湛江还会有石化人和钢铁人,他们将为湛江带来新的科技和文化元素。有包容就有涵养。不说别的,就说普通话的普及和流行,湛江就比相邻的很多城市要好得多。
⑤湛江的气度来自优悠和从容的生活态度。多少人走一趟深圳和珠海回湛江就唉声叹气,妄自菲薄,这是不必要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的客厅,而未看到他们的犄角旯旮。前不久前香港一个旅游团来湛江观光,他们对湛江的清新空气和蓝天情有独钟,那种羡慕与贪婪的欣赏真让我骄傲。更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竟然在一天内决定购房以日后养老,那利索和豪爽,分明让人读懂了她对湛江的神往。民以食为天。湛江人吃得天然,活得自然与滋润。尤其对海鲜,湛江人对吃得科学,也吃出了传统,吃出了文化,“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名符其实。清晨的茶楼,黄昏的公园,假日的海滩……处处可看出热闹而不拥挤,有活力而不浮澡,几分淡定、几分优悠与从容。
⑥湛江的气度来自进取和不甘落后的精神。湛江人把海湾当作城市建设的主轴,描绘了“一湾两岸”的城市建设蓝图:围绕海湾形成一个片区、四个组团----西岸形成赤坎至霞山片区以及麻章、临港工业基地两个组团;东岸形成坡头组团;南岸形成东海岛组团。这幅蓝图标志着港城的发展方向:工业南移,城市东扩,港城由带状向块状发展。这幅蓝图是绿色的,它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海滨特色和生态宜居的魅力。这幅蓝图是宏大的,它充分展现了大都市的气魄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
⑦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厚重的史诗,年轻城市是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那么湛江应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他令人难忘,耐人寻味;又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陈年老酒,年轻城市是时尚的易拉罐,那么湛江就是一壶酽茶。就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享受湛江的醇厚,湛江的甘芳吧。
7、作者说湛江是一个有气度的城市,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的?(5分)
8、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这幅蓝图是绿色的,它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海滨特色和生态宜居的魅力。
9、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举例简析文章末段语言运用的表达效果。(5分)
10、湛江的气度来自海洋,但是现在社会对大海的污染十分严重,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两点关于防止海水污染的建议。(4分)
(1)
(2)
7、(1)天然气势 (2)文化品位 (3)包容和涵养 (4)优悠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5)进取和不甘落后的精神(答对一点得1分,共5分)。
8、“绿色”不仅指湛江的城市建设注重绿化、环保建设,更是指湛江具有活力和生机。(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9、(1)从表达方式上,文章末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如“湛江应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他令人难忘,耐人寻味”“就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享受湛江的醇厚,湛江的甘芳吧。”抒发了作者对湛江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答对一种表达方式可得1分,共2分,举出例子得1分,分析效果得2分,共5分)
10、(1)减少废水、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流入的排放量。
(2)健全海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
(3)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
(4)发展效率高、能耗低的污水处理等技术来治理污水
(大意对即可)(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如今,网络已经迈进了人们的工作乃至生活中,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是与人交流体验社会的一种新的方式,但有些人沉溺于此,就本末倒置了。很多人已经把网络当成了游戏交流的平台,沉溺在其中,自然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从而引起来更多的弊端。
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 。
网络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19.请你为本文拟一个题目:
20.根据文意,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话。
21.你认可小作者分析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原因吗?你觉得怎样解除网瘾呢?
19.如:网络利弊谈等
20.中学生的自制力还不能抵御网络的__。
21.开放题,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