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守”之义为()

A:太守 B:职守 C:守护 D:保守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方技:()。 守:()。

医药卫生类书籍职守;职务

“守中者无言,怀玉者不衒”《病家两要说》中的“守中”指(),“怀玉”指()。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生生),(守)。

“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中“六者”是指()。

A:乱、苦、疾、辱、忧、畏 B:乱、苦、疾、辱、痛、畏 C:乱、苦、窘、辱、忧、畏

守而必固者,守其()也。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B:守以畏者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裨补阙漏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行:操行 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淫漫:荒淫,怠惰。 ⑥励精:振奋精神。 ⑦意: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 非学无以广才( )

悲守穷( ) 又天子( )

2.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天下亦不轻矣( ) 往矣,子勿鲁国骄士( )

君子之行( ) 险躁不能冶性( )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在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就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成王封伯禽鲁 : ②吾于天下不轻矣:

恐失天下之士 : ④守之以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把、也、还、肃敬,谦逊有礼

2、①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② 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3、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1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2;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3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4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注释: 1 相:辅佐 2荣:荣华显贵 3畏:同“威”,威严 4由:奉行,遵从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慢则不能励精 (淫:淫乱)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薄)

B.年与时驰 (驰:迅速逝去)   非学无以广才 (广:增长)

C.子无鲁国骄士(以:因为)  守之以者(恭:谦逊有礼)

D.君子之行 (夫: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周公之曰 (诫:告诫)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

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

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2分)

1.A

2.(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3.D

4.要立德、修身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