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成1—5题。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花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眼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_______________。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A.国王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让他们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B.国王深受人们爱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还没有一个孩子。
C.国王年迈而无子,想要挑选一个义子作为继承人。
D.国王年迈而又无子,他十分苦恼。
2.依据你的理解,在全文的最后一段补写上一句话。
3.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4.国王选雄日做接班人是因为雄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纳本文中心思想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国王才是贤明而受人爱戴的。
B.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追求地位与财富。
C.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D.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过坏事的人是一定会遭报应的。
1.C
2.示例:他们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感到羞愧。(意思对即可。)
3.因为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不可能萌芽,更不可能长出花朵。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的孩子都是不诚实的孩子
4.是个诚实的孩子
5.C
阅读,完成1—6题。
母亲
肖复兴
(1)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2)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3)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___________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4)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5)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俯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6)“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7)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8)“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9)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______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10)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11)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l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给__________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12)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13)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14)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15)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16)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17)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注释】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
1.在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______________在门口……
②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__________在她的背上。
③她看见了,一把给________________了下来……
A.①请②靠③扯B.①请②伏③拿C.①堵②伏③扯D.①堵②靠③拿
2.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3.第(3)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这是为什么?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阅读第(12)自然段,联系全文,分析“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的原因。
6.作者在文末说:“世上有一部书永远写不完,那便是母亲”,面对母亲这部“永远写不完的书”,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C
2.接受(好感) 感谢(感激) 怀念(思念、愧疚)
3.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也包含着对生母的思念。
4.写继母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内蒙。
5.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以前的无知而愧疚
6.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天下的母亲最大多数是值得歌颂的,我们要学习母亲的优良品质,努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到他的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子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1.上面所选文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了________,第二层写的是________。
2.请你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文段最后一句话,请问: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她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惭愧
2.①“镶嵌”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生命垂危的形态。②“强笑”流露出作者对老王的这种举动,内心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①虽然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但相比于身体有残疾,无固定收入、生活贫困的老王来说,作者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②这是因为作者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4.老王是一个始终不忘他人,急人所急,不图回报的善良无私的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瞄准一个点
小丑
在自然界,不管气候多么恶劣,都有生物在顽强地生存着。在撒哈拉沙漠里,因为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干燥的沙漠在阳光的炙烤下气温越来越高,就是极能耐高温的蛇也得小心翼翼,不然就有被烤熟的危险。
白天,蛇只能躲在沙子里,因为沙子的覆盖能使它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它还可伺机捕捉猎物。它的猎物都是些耐旱的小动物,有蜥蜴、甲虫,还有一些小型飞鸟。
如果必须走动时,蛇就将身子弯成“之”字形迅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皮肤长时间与炙热的沙子接触,蛇就是以这种方式顽强地在沙漠里生存下来的。
可是,令生物学家不解的是,有一种类似于麻雀大小的鸟,它的生命力比蛇更顽强。因为鸟儿要到沙地上找食物,所以也不可避免地成了蛇的猎物。鸟儿不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对付躲在沙子底下的蛇的袭击,如果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战胜这一切。
美国生物学家克林莱斯有幸拍到了一组这样的精彩镜头。当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停在沙地上准备找食物之时,潜伏在沙子里的蛇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鸟儿就要成为蛇的果腹之物,可是,顷刻间鸟儿便从劣势转为优势。克林莱斯惊奇地发现,鸟儿在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尽管鸟儿的力量有限,它的爪子对蛇的拍击似乎构不成什么威胁,并且蛇依然对鸟儿穷追不舍,但鸟儿并没有停止拍击。鸟儿一边躲闪着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拍击着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
就在鸟儿拍击了一千多下时,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鸟儿停在沙地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慢慢地飞走了。
鸟儿和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生物学家唯一能得到的答案就是,鸟儿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一个点——蛇的头部,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鸟儿以自己坚忍不拔的抵抗方式,在这次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中赢得了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瞄准一个点,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而成功者则往往是由于瞄准了这个点,并坚持走到了最后。这个点有时是从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有时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有时是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活积累。是的,只要能瞄准一个点,就能敲开成功的大门,哪怕力量微小,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1.文章的题目《瞄准一个点》说法非常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在沙漠里的生存方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战胜这一切”中的“一切”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和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它赢得胜利的诀窍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人们很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_____,___ 。
1.只要在生活中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抓住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运用自己长期形成的生活积累。就能敲开成功的大门,哪怕力量微小,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2.白天,躲在沙子里,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伺机捕捉猎物。必须走动时,蛇就将身子弯成“之”字形迅速前进,避免皮肤长时间与炙热的沙子接触。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躲在沙子底下的蛇的袭击。
4.那就是瞄准一个点——蛇的头部,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
5.示例: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问题
①一只燕子在晴空中振翅疾飞,自在翱翔。一片白云从它身旁经过:“燕子,你真棒,飞得好快呀!”燕子听了昂起了头,( )地答道:“哼!那算什么,要不是空气的阻力,我可以飞得更快!”
②这时白云慢慢变化,变身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神,原来白云正是天空之神的化身。
③天空之神对燕子说:“既然你认为空气( )了你,让你飞不快,这样吧,我就如你的愿。”只见天空之神开始用力吸气,将天空里的空气全部吸光,变成了一片真空。
④失去了空气的燕子,这时_____________。燕子这时才知道,一旦失去空气,它就无法借着拍打翅膀来扰动气流形成升力,不仅说飞得快,而且连飞都不可能。
⑤燕子之所以能飞,阻力,正是它的助力。
(1)在第①③段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应是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2)第④段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修改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在第④段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上文语意一致、连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骄傲,自豪,傲慢 阻挡,妨碍
(2)不要说飞得快,就连飞都不可能。
(3)示例: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了,重重地摔到地面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啊!闰土哥,——你来了?……”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儿,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⑥“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第①段的外貌描写揭示了闰土当时怎样的生活状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中反映出闰土怎样的矛盾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为什么?“厚障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饱经生活磨难、贫穷困苦。
2.“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说明闰土为与“我”相见而高兴,同时也因自己生活的艰难贫困而痛苦。
3.“我”为闰土称“我”为老爷而震动,“我”明确意识到封建等级观念已把“我”和儿时的亲密伙伴隔开了。 “厚障壁”指封建的等级观念。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中的昆虫餐
惟真
把昆虫当作食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发现的古人类排泄物化石来看,昆虫早已从草地跳上餐桌了。最近,有科学家建议,未来的太空农业中,应该把昆虫作为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太空中人类就不再喜欢猪、牛、鸡等家畜家禽的鲜美肥嫩的肉了吗?当然不是,科学家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小小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是如此不可或缺。
昆虫占据地球生物种类的70%~75%,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在太空农业中选择的主要农作物,科学家建议要在太空中养殖一批蚕、天蛾、窃蠹以及白蚁等昆虫。相比家畜家禽来说,这些昆虫不仅不与人类争夺食物,而且可以为人类实现不可食物质到可食物质的转换。
在4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然后生产美丽的丝绸。至少在3000年前,野蚕被驯化家养,逐步成为具有经济性状的蚕种。蚕在亚洲作为食品已经由来已久,人们把蚕蛹、蛾当作甜点吃。在日本,市场上还流行罐头蛹、罐头蛾等。科学家研究发现,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5~6枚蚕蛹相当于1个鸡蛋的营养,以相同的重量计算,蚕蛹中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鸡蛋;氨基酸含量也比猪肉、羊肉、鸡蛋、牛奶高数倍。蚕的生长周期短,仅需一个月左右。再加上蚕的生物转化效率高、活动所需空间小,饲养蚕的过程中气味小、不产生废水,因此,在狭小的空间基地养蚕的好处很多。专家估计,蚕有望成为长期生活在空间基地的航天员较理想的高营养食品。
用甘薯的叶子饲喂天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饲养模式。天蛾具有超强的飞行能力,经常飞翔于花丛间取蜜。天蛾的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人们多选择吃蛹。天蛾的蛹要比蚕蛹大2~3倍,并且油炸之后口感绝佳。天蛾不会作丝成茧,因此,从植物叶片上。吸收的氮大多数被用来合成动物蛋白,贮藏在脂肪里。再看看蚕吸收的氮,6 5%以上被用来转化成丝纤维。所以,天蛾转化糖分到生物蛋白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蚕。其实,甘薯叶、茎,可以凉拌,也可清炒,清淡爽口,可谓是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下酒小菜。不过,有一个问题让科学家很头疼,天蛾必须在飞行中交配,那么,成年天蛾在火星等星体的微重力条件下还能继续飞行吗?
再说窃蠹和白蚁是害虫的话恐怕已经落伍了,现代科学证明,窃蠹和白蚁是转化纤维素等不可食的生物物质为动物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高手。在白蚁体内,共栖细菌负责把纤维素转化成小分子的糖物质,而糖物质被昆虫所利用。现在,饲养窃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窃蠹幼虫不仅可以喂养多种宠物,还可以被人们作为烤肉原料,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北非,还销售利用窃蠹做成的各种糕点和糖果。同样,白蚁个头虽小了点儿,但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而且繁殖能力强,数量多得数不清,不吃它们吃什么呢?
1.科学家为什么建议把昆虫作为人类未来太空中的主要肉食来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在3000年前,野蚕被驯化家养,逐步成为具有经济性状的蚕种”一句中的“至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蛾作为太空食物比蚕有哪些优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对“窃蠹和白蚁是害虫”的说法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些昆虫的营养价值高;这些昆虫不仅不与人类争夺食物,而且可以为人类实现不可食物质到可食物质的转换。
2.“至少”说明3000年是一个最保守的估计,表明了我国人民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的技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天蛾的蛹要比蚕蛹大2~3倍,并且油炸之后口感绝佳。天蛾转化糖分到生物蛋白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蚕。
4.窃蠹和白蚁是转化纤维素等不可食的生物物质为动物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高手。是人类理想的肉食来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愚茶
①20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征服自然”,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征服自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上去踩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二十个人准备上一年半载,满负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打好一个又一个前站营地,之后,仍惴惴不安地躲避暴风和雪崩,侥幸爬到了山顶插上旗子就可以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
②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她征服沙漠后为何还要跪下,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③同样的道理,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征服了高山,而是应该感谢山允许人攀登。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遗余力地要去爬高山,那么执著那么强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抒发“壮志”的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高山的魅力征服了呢?
④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更是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可以只用三分钟就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要花几百万年才能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作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
⑤老子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⑥从古猿到现代人,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力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使用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自身的“征服欲”,做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
⑦什么是真正的力量?这不禁让人想起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断。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盗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⑧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们没有伐倒它;一只珍稀野生动物,本来将被投进汤锅,但人们保住了它;一块如茵的绿地,人们没有让推土机隆隆地开进;一片清澈的湖水,人们让工业的废水远离;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下来欣赏她的神秘和美丽,并把她的神秘和圣洁代代相传……这,才叫做力量。
1.文中“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一句话中表现了女探险家对大自然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文字中作者对人类的种种行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一句中的“力量”一词为什么加引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真正的力量?请你认真地阅读全文,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胜人者力”是指用力量征服别人,不仅说明孔武有力,也证明是真正的强者。
B.登山者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能征服高山。
C.,在人类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继续使用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自身的“征服欲”,做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
D.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能够征服自然。
1.表现了女探险家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态度:嘲讽、否定、愤怒等
3.反语。这里的“力量”指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及所造成的后果。
4.①对大自然的敬畏;②自知之明或战胜自我;③善待他人
5.C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选文主要表现了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
2.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3.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4.“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_词。
5.“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1.济南冬天的温暖
2.(意思对即可)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4.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小”照应了“小山”的“小”。
5.济南的冬天特别温暖,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感到安适,充满了希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设置密码
孙道荣
为了防范儿子擅自使用电脑,我们可谓动足了脑筋。将房门锁起来,他总是能想办法找到钥匙;将房门钥匙带走,他竟然冒险从阳台爬进我们的卧室。即使我们都在家,他也会乘你洗澡或者上厕所时,钻个空子,溜进卧室过把电脑瘾。
无奈,我们将电脑设置了密码。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家的存折密码都是儿子的生日。电脑密码于是也设置为儿子的生日。给电脑上把锁,看他还有什么辙。
星期天,我们有事出门,留下子一个人在家。卧室门开着,省得他又干出什么冒险的事情来,反正电脑有密码保护。
我们失算了。下午回到家,小东西正埋头电脑前,眼睛玩得发直,连我们开门进屋,也浑然未觉。密码被他破解了。
我们赶紧修改密码。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必须弄点又好记又让他难以破解的密码。我们决定换成他妈妈的生日来做密码。这小子,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告诉他无数遍,可他就是记不住,这让我们很失落。
又一次出门,我告诫儿子,不准碰电脑。儿子很乖巧地说,我知道你们换了密码,想上也打不开电脑了啊。我暗自好笑,谅你也解不了,没心没肝的东西,谁让你连爸爸妈妈的生日都记不住?
晚上回家,儿子果然安静地在做作业,呵呵,密码有效。
可是,走进书房,我却大吃一惊,几只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就像被贼洗劫过一样,赭红色的户口薄,摊放在显眼的地方,我立即明白了。看来儿子为了破解我们的密码,真是煞费苦心啊。我相信他现在一定已经记住了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可惜不是因为亲情,而仅仅因为它们可能成为密码。
伤感,无奈,愤怒。
又得改密码了。简单的,对付不了儿子;弄个复杂点的吧,一不留神,连我们自己也会忘记。思来想去,颇伤脑筋。妻子忽然一拍脑袋,有了,用他奶奶名字的全拼,儿子不知道奶奶的名字,更不会想到我们会用他奶奶的名字来设置密码。
这其实仍然是一个简单的密码,母亲的名字只有九个拼音字母,但是,对儿子来说,这恐怕确实是一个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密码。
这次密码修改后,儿子果然一直未能破解。
电脑安全了。我却高兴不起来。
儿子不能解开我们的密码,无法擅自打开电脑,这固然是我的初衰,可是,他不能破解,也让我很矛盾,很失望。其实儿子只要对我们这个家,对自己的亲人多关注一点点,我们设置的密码,就都很容易破解的啊。孩子,你很聪明,但你缺少的,是对自己亲人的了解和关爱啊。
1.文中写“我”三次设置密码,三次密码各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伤感,无奈,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电脑安全了。我却高兴不起来”?
4.文章向我们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怎样的严重问题?
5.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父亲节里写给父亲的祝福语,请你结合语境,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祝您节日快乐!
1.第一次设置为儿子的生日,密码被破解。第二次换成儿子妈妈的生日来做密码,密码被破解。第三次用儿子奶奶名字的全拼,儿子一直未能破解。
2.儿子为了破解我们的密码,真是煞费苦心啊。我相信他现在一定已经记住了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可惜不是因为亲情,而仅仅因为它们可能成为密码。
3.对自己的儿子虽然聪明,但是缺少对自己亲人的了解和关爱感到伤感和无奈。
4.当今的青少年感情冷漠,缺乏亲情,不关注自己的亲人,对他们缺少关爱。
5.示例:设置明天的幸福,储存永远的爱心,粘贴幸福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