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生日卡片
席慕容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一天,为了找一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和湿润的光泽。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圆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得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我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箱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
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
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1.“我”为什么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
2.“我”为什么制了一张生日卡片给母亲?
3.文段中“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中”的“证据”是指什么?而“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中的“证据”又是指什么呢?
4.“我”曾寄给母亲很多贺卡,为什么母亲保存“这一张”,还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
5.你是如何理解“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这句话的?
6.你母亲的生日很快到了,你准备自制一张生日贺卡给她,告诉她你爱她,你将怎样对她说?请把你对母亲说的心底话写出来。
1.“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故觉得母亲偏心,不喜欢自己。
2.因为“我”十四岁那年到台北师范学“我”就特意制了一张生日卡片给母亲。
3.前一“证据”指能够证明母亲爱“我”的言语和动作后一“证据”指“我”在十四岁那年,给母亲制了一张甜蜜的生日卡片。
4.“这一张”贺卡是女儿亲手制作的,花了女儿很多心思,表达了女儿对自己的依恋和思念,故十分珍惜这张贺卡。
5.世间所有的母亲都甘心为子女付出,从没想过索取。子女偶尔的回赠,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甚至只是不经意的随手行为,母亲都认为是孩子专程为她而做,使她觉得很满足。(意思符合即可)
6.合情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5题。
①接着我静默下来,我陷入沉思或回忆,判断自己或分析别人,捕捉念头或欣赏思维,这时的思想像白纸上似是而非的显影线条,也像冬日村庄上空最先升起的炊烟轮廓,还像一朵停留在无风的秋空之间的云絮,也像寒冷天气里汽车引擎刚发动时的声响。这时候思维很美,简洁纯净而又专注、飘浮、凝然不动,有令人舒适的享受感——像是一炉恰好的炭火那样,毫不费力地燃烧着,温暖着心灵。
②我知道这和婴儿仰脸凝视天花板时是同样的,我诞生了,我思故我在。单纯的思想宛如火烛一样小而红亮,它非常可爱,令人怜惜。
③然后我低声哼起一支熟悉的歌,甚至一些普通的歌也能使我感动,使我不能自禁,热泪盈眶。简单的旋律和音符,平常的一些词句,仿佛第一次接触似的,显示出原初的本质,使我一下轻易与之沟通,理解到远比这支歌丰富的内容。
④特别是早晨不能读好书,连平常的书也会打动我。我易感得像一个尚未发蒙的少年,读一些书时难以自持。有一次家中无人,我读着读着竞莫名其妙地痛哭起来,我哭得无所顾忌,酣畅淋漓。我哭够了,觉得胸中万里晴空,极其舒服。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最是反人性的玩艺儿了。我有泪腺,我想哭,哭如果让人舒服为什么不呢?
⑤我知道这和婴儿无端的哭是同样的,我诞生了,我在学习哭。哭一点儿都不可耻,丝毫也不值得羞愧,在没有外界力量的情况下独自痛哭是何等必要的课程啊!
⑥这叫“温英雄泪”。敢笑骂不足奇,敢哭才是真性情、伟男子。一切的一,譬如昨日死;一的一切,譬如今日生。我从夜的怀抱里归来,我在每一个早晨醒来,我忘记沧桑岁月、齿序年轮,我蹒跚学步,我满眼新奇,我仍然是婴儿,是赤子,扑向崭新的太阳。
⑦每天诞生一次。
⑧谁说不是呢?谁又不是呢?生命正是在每一早晨抖落尘埃,拂掉夜幕,复归它可爱的、新鲜的本质,抖擞精神,宛如一只小蝌蚪那样游向世界和大海……无须悲观,因为每天你都能够诞生一次一一和我一样。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
擎( ) 酗畅( ) 搵( ) 蹒跚( )
2.第①段中运用了比喻和排比。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表达了在早晨所独有的重新诞生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敢笑不足奇,敢哭才是真性情、伟男子”,你同意“男人有泪就轻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中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qíng hān chàng wèn pán shān
2.比喻,使语言生动优美,并且将看不见的思维形象化;
排比,使语言有了节奏,并增强了气势和思维的美感。
3.(1)思维方面的诞生; (2)哼歌时的感动; (3)读书时的易哭。
4.弹与不弹泪,哭泣与不哭,说出自己的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示例略。
5.启发人们抓住美好时光,全身心投入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大意同即可)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5题。
石缝里的生命
①石缝里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亲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急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第一自然段写到“石缝里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从全文看:
(1)作者为什么说石缝里的生命是“倔强”的?(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常会“感动得潸然泪下”,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请从文末两段中找出一句话阐释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义被环境改变着”,具体是指什么?
“被环境规定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环境改变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写到“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石缝间的小花小草虽然表现出顽强的牛命力,但与松柏相比,它们就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
B.本文主要赞美石缝问的三种生命力倔强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C.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松柏所表现出的与小花小草不同的精神境界。
D.作者对石缝间松柏生长过程的具体描述,让人领会到“艰苦的拼搏能使生命辉煌壮丽”的人生哲理。
E.作者对松柏的赞叹,缘了:松柏经过艰苦拼搏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6.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石缝间的小草、山花,还有参天松树都能与环境顽强拼搏。
(2)石缝间的松柏艰苦拼搏,战胜环境,创造出自己的辉煌壮丽。
2.生命正是要在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3.环境使它只能生长在石缝间;环境使它成为战胜环境的强者。
4.生物在艰苦的环境中生长,又给人精神上的力量和启示。
5.B D
6.示例:生命的本能是尊贵的,无论生存环境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勇于拼搏、顽强地生活下去。
课内语段阅读
①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把它扔在桌上。
②“不要对我有任何误会,德拉,”他说,“不管是剪发、修脸、洗头,我对姑娘的爱情是绝不会减低一分的。但是,你一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你为什么把我愣住了。”
③白哲的手指敏捷地撕开了绳子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叫喊;紧接着,哎呀!突然转变成女性神经质的眼泪和号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尽办法来安慰她。
④因为摆在眼前的是那套插在头发上的梳子一一全套的发梳,两鬓用的,后面用的,应有尽有;那是百老汇路一个橱窗里的、德拉渴望了好久的东西。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美丽的发梳一一配那已经失去的美发,颜色恰恰合适。她知道这套发梳是很贵重的,她心向神往了好久,但从来没有存过占有它的希望。现在居然为她所有了,可是用来装饰那一向向往的装饰品的头发却没有了。
⑤但是她还是把它紧紧地抱在怀中,隔了好久,她才能抬起迷蒙的泪眼,含笑对吉姆说:“我的头发长得多快啊,吉姆!”
⑥接着,德拉像一只挨了烫的小猫似的跳了起来,喊道:“噢!噢!”
⑦吉姆还没有看到送给他的美丽礼物呢!她热切地把它托在自己掌心上递给他。这无知无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闪地反映着她的快活扣热诚的神情。
1.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麦琪的礼物》,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____,他和俄国的_________、法国的__________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2.“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东洒,把它扔在桌上。”一句中的“一包东西”指什么?为什么把它“扔”在桌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到吉姆的礼物后,德拉前后的反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这无知无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闪地反映着她的快活和热诚的神情”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段划线部分在塑造人物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麦琪的礼物”这一题目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欧.亨利 契诃夫 莫泊桑(顺序颠倒不给分)
2.这包东西是杰姆卖了祖传三代的金表为德拉买的“插在头发上的梳子——全套的发梳”。既然德拉的头发剪掉卖了,发梳没用处了,心血白费,所以杰姆沮丧地把它扔在桌子上。
3.收到杰姆的礼物后,德拉先是急于打开,接着是本能地狂喜,紧接着突然号哭起来。 因为看到梦寐以求的全套的发梳,所以狂喜;因为剪掉了头发,发梳派不上用场,又因为被杰姆对自己深深的爱所感动,再加上生活的困顿,各种复杂的情感骤然涌上心头,所以德拉号哭起来。(大意相同即可)
4.这句话借表链的闪闪发光形象地表现了德拉给杰姆送礼物时急切、激动的心情。
5.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6.首先是比喻德拉、杰姆夫妇在圣诞节互相馈赠的礼物。其次是赞叹德拉夫妇“他们就是麦琪”,赞美他们的无私和纯真的爱情。无论是馈赠礼物,还是接受礼物,他们都是最聪明的,就像给圣婴耶稣赠送圣诞礼物的麦琪一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业精于勤荒于嬉
要想精通学业,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不能稍稍懈怠①;而贪玩懒duò③必然导致荒废学业。
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有的同学无论是课堂听讲,还是课后做作业,都很认真、踏实,一丝不gǒu④,结果学到了很多知识。而有的同学平时不好好学习,做作业不认真思考,专抄别人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贪玩好耍,结果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只能望着辛勤劳动的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累累果实感叹。这难道不是勤与懒的两种结果吗?
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奋者。以我国的大文学家鲁迅来说,人们都说他是天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他却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从1912年起,无论生病、避难,他始终未停止过和反动文人的斗争,直至生命停止前的几分钟。又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有1300多种发明,人们祢赞他是天才。可他却说:“天才,就是一份灵盛加上九十九份的汗水。”
瓦特在23岁时就发明了蒸气机,对人类的生产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成名以后,当了老板,成了百万富翁,就不再勤奋了,不仅在科学上止步不前,甚至还压制别人的发明创造。土地虽然肥沃,但不勤于耕种,便不会得到丰收,俗话说得好:“最香甜的蝰蜜酒,辛勤劳动才能酿②成。”
总之,人们想精通学业,就离不开辛勤劳动。只有辛勤劳动,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埋头苦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那种走捷径,图省事,怕艰苦的懒汉必将一事无成,望洋兴叹。
1.给文义中①②两处加点字注上渎音,根据③④两处的拼音写出汉字。
①懈怠( ) ②酿成( )
③懒duò( ) ④一丝不gǒu( )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___;题目引用的是_____________(人名)的名言。
4.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论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两句是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请在横线上将原句补充完整。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再列举一个符合作者观点的事例,并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dài ② niànɡ(声韵调全部正确才能得分) ③惰 ④苟
2.业精于勤荒于嬉
3.立论 韩愈
4.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或对比论证
5.道理论据,作者引用爱迪生的名言来证明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奋努力的道理。或者说来论证“业精于勤荒于嬉”
6.①行成于思毁于随 ②学海无涯苦作舟
7.提示:事例正确,围绕“业精于勤荒于嬉”观点展开。具体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诺千金
秦文君
①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形象不外乎两种:一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②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早桥奔过来的。”
③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早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④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我们相处的这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⑤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⑥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蹒跚 ( ) (2)攒足 ( )
(3)酣睡 ( ) (4)严谨 ( )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评析一下“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 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这句话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那个“借钱男生”给你留下的印象—定很深刻。结合文中事例概括其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两个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那个借钱男生给作者留下的震撼是绵长深切的。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随意承 诺、习惯于把诺言当戏言时,这个“一诺千金”的故事就更让人感动。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一诺千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pán zǎn hān jǐn
2.这里指少年要日期还钱的急切心情。
3.围绕“比喻的修辞及作用来谈”。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借钱男生兑现承诺后的喜悦与欣慰之情。
4.借钱给母亲买葡萄糖表现他孝顺的品质;按时还钱表现他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
5.作者将少年的信守承诺、风雨无阻与自己朋友的失信于人、不守诺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扬了少年的真诚守信、坦荡无愧,含蓄地批评了朋友的不守承诺,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6.文中借钱男生具有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这是他日后走向成功的源头。一诺千金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重信守诺必将赢得别人的信赖与敬重,会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出熠熠的光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几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划线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下面这句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1、离别伤感的泪
2、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希望早日知道儿子的平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旱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________________——皮影制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泛流传。
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制作皮影的步骤。(每个步骤不要超过16个字)。
步骤一:将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涂油;
步骤二:
步骤三:
3、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
5、近两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不断遗失。国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的文化遗产;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深思,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1、悠久历史、皮影表演
2、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用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连成一体。
3、一是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二是增强文章趣味性。
4、传到国外的中国传统艺术很多,去掉“之一”显得绝对,表达就不准确了。
5、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
英国少年艾金森,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的戏谑对象,甚至老师们都不愿意给他上课。
有位教“诗歌欣赏”的老师哀求他改选别的课。虽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但他朗读作品时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令老师无法继续上课。而给了他35分的历史老师则说:“他没有半点历史感,当然,他什么感也没有。”艾金森的父亲更是认定了他的脑子有问题,不是白痴就是智障,甚至从不跟他说话。
走向社会的艾金森又因为那张憨态十足的脸和笨拙而幼稚的举止找不到工作,极度自卑的艾金森四处碰壁,苦恼至极,于是他整天消极地躲在房间里喝闷酒。
只有艾金森的母亲认为他是优秀的。艾金森的母亲是个花匠,她将儿子带到她的花园里,指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说:“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有遇到适合你的时机。但是,花草在没有遇到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时,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所以,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那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属于你的季节一到,你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
艾金森从母亲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目光中站了起来。尽管后来的好长一段日子里,他找工作时依然碰壁,但他没有气馁,他深深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不是他无能,只是适合他的季节还没有到来。
直到英国《非9点新闻》剧组的导演看了艾金森的表演后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艾金森才知道,自己被录取了。他饰演的憨豆先生由于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向思维(脑筋不转弯)、有一点腼腆,深受观众喜爱,于是他在英国迅速走红。
如今,憨豆先生傻乎乎地飞往全世界,这个穿戴整齐,但是头脑简单,常常闯了祸就落荒而逃的家伙,以《憨豆先生》大闹好莱坞进军洛杉矶,进行他擅长的“捣乱工程”。该片票房在欧洲已突破1亿美元,在美国公开放映时,亦好评如潮。
艾金森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
1、“开花的季节”在文中的含义什么?以“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为题有什么好处?
2、艾金森的母亲对艾金森说“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这“足够的能量”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3、请你在读了上面这篇文章后,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NO:123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佚名 出处:《知音》2006.2 类别:叙事散文 内容要点:(起因、经过、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想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指成功的机会。采用比喻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耐人寻味,也向读者暗示了全文的主题。(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分。)
2、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
3、篇名: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
内容要点:艾金森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受到同学、老师和父亲的歧视,为找工作也四处碰壁。后来,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没有气馁,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演员。
联想感悟: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
[参考示例]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花草在没有遇到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时,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学习更多更好的知识,积累更多更好的人生智慧,等属于自己的季节一到,我们自然就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阅读第(1)段,回答问题。
(1)本段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春花,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线的3个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段,回答问题。
(1)本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
(2)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两段描写的内容,分别用4个字归纳景物的特点。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
1.(1)闭了眼,书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不可以。调换了就与前一句“桃树、杏树、梨树”各自开的花的颜色不一一吻合了。
2.(1)B
(2)是温暖的、轻柔的、幸福的、慈爱的、舒适的;让人觉得宁静;觉得向往;觉得安详。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春风像神奇的画笔游走大江南北,走过山川、掠过都市,为万物生灵和都市生活添加亮丽色彩。春风像一位调皮的孩子,把我披肩的长发“轻拢、慢捻、抹复挑”,飞扬起来的就不仅仅是一缕缕绸儿似的青丝,还有我洋溢着幸福的、像音乐一样流淌的心情。春风像一把巧剪,裁出山川一片新绿;又像一位高明的画师,绘出大地万紫千红。春风像绿绿的小草,渲染了冬天的白色长裙。春风像温柔的流水,滋润了干燥的世间万物。
3.春花竞放 春风温柔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