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更有效
①一些学生询问我,怎样读书更有效呢?这个话题不好回答,我得分几点来谈。
②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的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文艺小说,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③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辨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④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质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本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⑤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
⑥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是何等的广阔无边,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⑦其二,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⑧总之,只有爱读书,会读书,读书才会更有效果。
(选自《读书文摘》2014年12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下面的链接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B.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C.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D.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佚名
3.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你为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句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5.结合选文,列举出你读书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32:14
免费下载:《2017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四)含答案》Word试卷
怎样读书更有效
①一些学生询问我,怎样读书更有效呢?这个话题不好回答,我得分几点来谈。
②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的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文艺小说,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③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辨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④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质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本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⑤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
⑥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是何等的广阔无边,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⑦其二,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⑧总之,只有爱读书,会读书,读书才会更有效果。
(选自《读书文摘》2014年12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下面的链接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B.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C.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D.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佚名
3.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你为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句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5.结合选文,列举出你读书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本题关键词:有效焦点,资质证书有效期,变更报价书,变更意向书,变更建议书,有效度,有效率,有效碘,心肌有效不应期,无效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