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题。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那红军说。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 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 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 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珍爱的东西一一她的结婚的花烛一一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为什么“一个士兵”会“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2.文中多次写到老妇人披的大围巾的颜色,请说说为什么一再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 意味?
3.为什么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在经过红军士兵们的身边时,她又庄严地对他们深 深一鞠躬?
4.母亲的眼泪包含着怎样的内容?怎样理解“一个母亲的眼泪”,“一个儿子的英勇”,是永垂不朽?
1.因为他发现在炮火中耸立的坟堆,发现坟堆前闪烁的火焰。
2.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感情,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氛围,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大意如此即可)
3.“为什么不说话”:因为她心理充满了对苏联红军战士牺牲的悲痛、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
“为什么鞠躬”:对把南斯拉夫人民从德国法西斯侵略下解放出来的苏联红军表示崇敬、祝福。
4.包含着对儿子的爱恋和对敌人的憎恨。母亲对儿子的爱,对敌人的恨是亘古不变的,英雄儿子同仇敌忾的精神是永存不朽的。(大意如此即可)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良心是肉做的
唐歪从银行提着一包钱出来后,直接回了家。老婆问,这么快就给民工发完工钱了?唐歪将一沓沓钞票堆在桌面说:“我舍不得,这些钱都归我该多好啊!”老婆说:“不发工钱,他们肯定会找上门来的。”唐歪像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说:“我躲起来。”“那我怎么办?”老婆 急忙问。唐歪说:“你抵挡一阵。”“他们会打我的。”老婆害怕地说。“不会,我给你设计一下造型。”唐歪说。
头几天,唐歪家风平浪静。到了第五天,门铃就发疯似地响个不停。唐歪用手示意老婆沉着应战,自己一头扎进暗楼去了。
老婆战战兢兢地将门打开,只见门口站着二十多个民工,手中拿着“白条”,不等她说话, 一个为首的民工语气坚定地对挺着个“大肚子”的她说:“我们要找唐老板讨要我们的血汗钱。” 她稳了稳神轻轻地说:“他跑了!”“什么,他跑了?”民工拥进了唐歪的家。屋内的情况让民工们傻了眼,因为屋内已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家具。“这……这是怎么回事?”为首的民工小心地问。老婆一摸眼角的泪珠说:“他携款而逃,家已被有关部门查封了,还让我两天内搬出这套房子。”她样子十分可怜。民工们听到这儿,都收敛了愤怒的叫声。
屋里静得出奇,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忽然,那个为首的民工首先向屋外走去,紧接着其他的民工也一个接一个地朝屋外走去。
陡地,那个为首的民工停住脚步,问唐歪的老婆:“大妹子,这城里你还有亲戚吗?
唐歪的老婆摇头。那个为首的民工又问:“家都查封了,你一个孕妇能上哪儿?”唐歪的老婆又是连连摇头。
又是一段时间的安静后,为首的民工从口袋里摸出几张小钞,接着又向其他民工要了些, 然后将一把钞票往唐歪老婆手中一塞说:“我们就这么多了,拿去住个旅社吧,天寒地冻的,别冻坏了肚子里的娃儿!”唐歪老婆的手像触电般地抖个不停,她哽咽地吐出几个字:“大哥, 这……这……”那个为首的民工苦笑了一下说:“别啰嗦了,我们还要去找活干,否则老婆孩子就过不好年了!”说完,他领着其他民工头也不回地走了。
民工们刚走,唐歪就从暗楼里钻了出来,他望着已成为泪人的老婆和他手中的一把零钞, 猛地,他扇了自己一耳光,抓起那包钱追出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7年第l0期,作者朱胜喜)
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要求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第二段唐歪对老婆说:“我给你设计一下造型”,他对全过程作了哪些设计?
3.根据下面的细节,结合文中的情节,用一段话描写唐歪老婆的心理活动。
唐歪老婆的手像触电般地抖个不停,她哽咽地吐出几个字:“大哥,这……这……”
1.唐歪不愿发放民工工资。他设计让妻子伪装成孕妇,制造自己携款离家出逃、房子被查封的假象欺骗民工,民工上门追讨工资不得。民工资助了唐歪老婆。唐歪深感惭愧,拿钱发放工资。
2.①让老婆扮成孕妇; ②让老婆对民工撒谎; ③把家中东西搬空,制造被有关部门查封的假象; ④唐歪躲藏起来。
3.示例:我欺骗了这些民工,他们讨不到工钱还资助我,真是好人啊。我们夫妻这样做太 对不起他们了,也对不起天地良心啊。(此时的人物心理应有感动、羞愧、歉意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题。
人生不是一束玫瑰
文/陈文玲
我站在河的对岸观望我的人生,看得明媚而忧伤。
十七载,在这条路上前行,或风雨兼程、山穷水尽,或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在杏花村喝过酒,在凤凰台吟过诗,也曾杀进象牙塔,在千军万马中站成自己的风景。可是有谁不曾失落 过?
我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放声啼哭,医生说是为了呼吸,其实照我现在的理解,我踏上了人生之路,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开始,就没有后退的余地,所以我选择了前行。多少风光,是强忍着痛楚换来的;多少成功,是在辛酸的眼泪中成就的;多少喝彩,是在奋力攀登的高峰上赢得的。我们不要被保守的思想束缚了飞翔的高度,不要被失败的经历禁锢了彩色的想象,不要被鞋里的沙粒阻挡了前行的脚步。
我看动物:出去吃草的兔子可能会被吃掉,但躲在窝里的兔子却不会有草吃。我看他人:多少庸碌的人一生安逸却一无所成;爱迪生历经几千次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灯丝,从而使人生大放异彩。
所以我告诉自己只有奋斗才能成功,这就是答案。
人们都说项羽是一代枭雄,在阿房宫熊熊烈焰中,依然气定神闲。可我要说,千古霸王从此消失在人生的地平线上,原本只因鞋里的沙粒。
今夜,我的眼中噙满泪水。
今夜,我在乌江之畔独醉难眠。
历史的极光,请你穿透我的生命,赋予我永生的力量,我将离去,教J.将前行,我将不再回首。
我听到了历史长河的咆哮声。
我听到了人类心底的暗流在涌动。
我看到岸边那座巨大的青山,它在那里已有几万年,我费尽毕生精力就是为了站在山顶, 观望我这一生一世的青春和苍老,我希望它们成为开在历史原野上的白色小花。
人生不是一束玫瑰,它需要你的精神与力量,需要你迈着正步踏踏实实走过去。你可能曾 经穿越荆棘,迈过河流,路过花香,可你不能停歇,你要将心里的胆怯和留恋倒出,来换取成功的记忆。
蝉在地下做了3年苦工,才换来一个月的光明。
人类——亦是如此。
我向和我拥有相同姿态的人诉说。
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题“人生不是一束玫瑰”含义的理解。
2.“所以我告诉自己只有奋斗才能成功,这就是答案。”请分条归纳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三条理由。
3.“蝉在地下做了3年苦工,才换来一个月的光明。”请用一句格言或俗语阐释这句话。
4.每个人都有一个五彩梦。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1.人生就要勇往直前,不断奋斗。鲜花掌声荣誉不会凭空垂青于你,需要你艰辛的付出, 甚至要付出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2.①我明媚而忧伤的人生经历。 ②动物生存面临的危险。 ③他人成功历经的失败。 3.示例: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4.示例:人生应有百折不挠的执著,一旦目标确定,就义无返顾毫不迟疑地勇往直前。/人生应自信。没有自信,便是承认自己的弱小和可怜并不思改变。只要自信,一切便都在美丽的憧憬中孕育而生了。/正确面对人生的痛苦和磨难。没有经历过坎坷磨难的人生,永远不会走向深刻与成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从“吹面不寒杨柳风”中可知“杨柳风”就是“春风”,从“ ”中可知“春雨”又可称作“杏花雨”。
2、春雨的特点是 和 。
3、从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章所描写的雨中的气氛是 (用原文回答)。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闹”字能否改成“叫”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细密、轻柔
3、安静而和平
4、“闹”字不仅写出了声响,还写出了喧闹沸腾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春花的多、香、甜,感受到盎然的春意。改成“叫”字,只能表现声音,不够形象生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 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 )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与人何等艰难,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的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绝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qi,菜地)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须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一样洗掉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地抚摸你洋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 )的儿女,请赐给我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1、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要将“美丽”与“忠诚”分别填入括号中,其先后顺序应是 、 。
2、本文第二、第三、第四段分别从 、 、 三方面描写青菜品质。
3、本文咏物抒怀,第五段中有一句话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又概括了青菜的品质,此句是 。
4、本文采用第 人称的写法,有利于 。
5、请谈一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美丽、忠诚
2、色彩、姿态、根须
3、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即朴素又高贵吗?
4、二 感情的直接抒发
5、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枝玫瑰
平生得到的第一枝玫瑰,是女儿送的。六年前的一个母亲节,女儿九岁。
那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大、开的时间最长的玫瑰,纯正的紫红,深绿的叶,清新的芳香里带着丝丝的甜,鲜亮、饱满,整整开了七天。如今这第一枝玫瑰成了干花,依然开在我的卧室里,每天早晨一睁眼就看见,微笑就从心里漾出来,流淌一整天。
那天其实很平常,5月的星期天,温暖而清凉,女儿和同学出去玩了。我正给我妈打电话,女儿回家了:“妈妈,闭上眼睛!快点闭上眼睛!”等我被允许睁开时,便看见了这枝玫瑰。
“卖花的阿姨非要我买康乃馨,还要我买一打。毛毛就买了十二枝送给她妈妈。可是我就想买玫瑰,而且只要一枝,才一块钱。”女儿认真地解释。“你是对的!早儿,一枝就够了,足够了,妈妈喜欢极了!”
我一把抱住了女儿,笑出了眼泪。
第二年的母亲节,女儿早早地送我一束红玫瑰,不是买的,是她自己用软软的类似绒布一样的材料做的。又是一个惊喜!我捧着花搂着女儿照了相,寄给了我的妈妈。
女儿十二岁的时候,我们已经搬了家,女儿有了自己的书、自己的卧室。所有的节假日我都在忙,那年的母亲节我忘的很彻底,我是在深夜回家看见女儿留在桌上的纸条才想起的。留言条一如既往地由美术字和画组成:“老妈,母亲节快乐!喜欢我泡的玫瑰茶吗?一定要喝!”紫红的玫瑰、淡黄的菊花、碧绿的龙井茶,绽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
我从此爱上了玫瑰茶,并命名为“早儿牌”玫瑰茶。不仅母亲节,过年我们也喝玫瑰茶。
去年的母亲节,我和女儿在采访中度过的。女儿的老师设计了一组问题,要求学生们采访自己的妈妈。
“年龄、生日、籍贯?最爱吃的水果?最爱吃的食品?还有最喜欢做的事情?——给早儿做饭。最高兴的事?——看早儿吃饭。最害怕的事?——早儿生病。最生气的事?——早儿到点不睡觉。最大的愿望? ——早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最想得到的母亲节礼物?——玫瑰茶!”
女儿问一句,就自己回答一句,跟我脱口而出的话一模一样。女儿说:“老妈还有我不知道的秘密吗?”……
1、若将文章题目改为“母女情深”,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述了女儿与“我”哪三件事,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如今这第一支玫瑰成了干花,依然开在我的卧室里,每天早晨一睁眼就看见,微笑就从心里漾出来,流淌一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子“我一把抱住了女儿,笑出了眼泪”,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母亲品味女儿泡的玫瑰茶时的心理感受吗?试用一、两句话生动具体地描述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二两个词语概括文中母女的形象。
答:(1)早儿娘:
(2)早 儿:
7、读了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章以“第一枝玫瑰”为题既生动又形象,又足见“我”对女儿所赠礼物和爱心的珍惜和难忘。
改为“母女情深”不好,文章侧重表现的是女儿对母亲的关爱及母亲的感动。
2、(1)送“我”第一枝玫瑰:
(2)请“我”喝玫瑰茶
(3)对“我”进行采访。
3、女儿所赠的玫瑰虽然枯萎,但女儿对“我”的爱带给我的愉悦幸福感却是永久的。
4、为女儿的孝顺、懂事的高兴,因感受到女儿的爱而惊喜。
5、提示:合乎语境,人物性格特征即可。
6、善良、慈爱等;孝顺、懂事等。
7、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壶水
我爷爷曾在国民党__里呆过,那一年内战,爷爷所在的排,30来人,艰难地行走在一片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爷爷是这个排的排长。顶头上司让他们横穿沙漠,将一被捕的__员押送至另外一座城市。
他们押送的这位__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国民党在一次扫荡中,接到密报,抓住了他。
爷爷还说,这个__员是条硬汉子,在国民党的严刑逼供中,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当然也没有在他的口中捞到任何秘密。气极败坏的国民党,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使这位__员再也不能从嘴里说出一个字来。爷爷有一副好心肠,每次在沙漠中几十号人喝一壶水时,爷爷首先让这位__员喝,然后大家再依次喝一点,润润喉咙。应该明白,人在沙漠中行走,水就是生命。
也不知爷爷他们就这样在沙漠中走了多少天,带着几十壶水也日渐减少,最后,仅剩下一壶水。爷爷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他知道,自己手下几十号人和这位__员的生命都系在这壶水上。
强忍着干渴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程,终于撑不住了,望着大家干裂的嘴唇,爷爷用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从行囊中拿出了最后一壶水。
爷爷望着手上的这个与其他水壶不一样的水壶,心颤抖了,这壶水等于是几十条生命啊。
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与众不同的水壶,看了看眼睛潮湿了。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将水壶递到这位__员面前,让他先喝第一口。
这些日子来,已与爷爷和爷爷的手下人渐渐熟悉的这位__员,睁着一双干枯但又有神的眼睛,看看爷爷,又看看爷爷手下的兵。忽然,他的一双大眼睛 水壶上的外国文字,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从眼神露了出来。
停顿,短暂的停顿。猛地,这位__员接过爷爷手上的水壶,嘴对着水壶的嘴,咕咚,咕咚,咕咚,眨眼之间,一壶水让这位__员喝了个底朝天。
惊愕,愤怒的惊愕。在这沙漠地带,水是生命,比金子还珍贵。
就在爷爷的手下对这位__员的做法纷纷指责时,只见站着的这位__员的双腿软了下来,嘴里吐出肥皂沫状的泡泡,不一会,他倒了下去,闭上了双眼。
一脸惊讶的爷爷,发现这位__员的嘴角挂着一丝安详的微笑。
爷爷和他手下的人安葬了这位__员。
在以后的几天中,爷爷带领手下的几十号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
一直对__员喝水一幕念念不忘的爷爷,拿着那个水壶找到一位懂外文的大夫询问。
大夫接过水壶一看上面的外文,很吃惊地问爷爷,用这壶装过什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爷爷说装过水喝。大夫直摇头,连声说,不可能,不可能。大夫还说,壶上面写着外国一种剧毒药的名称,显然是装过毒药的,如果喝用这壶装过的水,人畜只要喝一小口,也会没命的。
爷爷听到这儿,彻底明白那位__员为什么要抢着把一壶水喝完。压在心头的疑惑是解开了,但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
后来,爷爷率领他的几十号手下,起义参加了__领导的队伍。
再后来,爷爷也加入了__。
1、文中画线短语“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表明了当时人们处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处“停顿,短暂停顿”,作者为什么在此作这样的强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 处填入的短语应是( )
A.、看了看B.、望了望C.、盯住了D.、看过了
(2)请你说说选择这个短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最后一壶水,文中那位__员从眼神流露出“恐惧”,也有过“短暂的停顿”,为什么牺牲后嘴角却挂着“安详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爷爷明白那位__员为什么那样做后,“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结合最后两段,请你说说爷爷在思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点)在大沙漠中,极度缺水。
2、(要点)强调时间的短暂,表明那位__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
3、(要点)(1)C。 (2)因为他学过医,懂外文,知道水壶上外文的意思,他内心的震惊是通过“盯”这一眼神表现出来的。
4、(要点)自己喝下这壶水,保全了其他人的生命,死的欣慰,死的坦然。
5、(要点)爷爷对__有了新的认识,思考着今后自己的路该如何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 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的叫。特别是妈妈叫得犹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的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l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的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可是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厢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指出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
2、第二段中“惊愕”一词表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3、在家里,每当听到妈妈喊“我”的小名,“我”有什么感觉?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
4、在车站送别部分,作者运用 描写、 描写和 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妈妈对儿子深深的爱。
5、妈妈该不该喊“我”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1、我的小名。
2、自己对儿子深深的爱,竟不被儿子所理解,因而感到意外,十分惊讶(意识对即可)
3、“有些不舒服”“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受”“有了几分不耐”。表现了“我”在成长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没有领会到妈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意识对即可)
4、神态、 动作、 语言
5、妈妈当然可以喊我小名,声声呼唤中体现了妈妈的爱。但随着儿子的成长,妈妈喊小名就应该考虑场合,尊重孩子。(回答不要求赞同或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色污染
目前,为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世纪风靡全球。
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庭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这类聚酯可制成植物型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抗拉强度大,而且降低了成本。
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
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暴晒60天,使成为泥尘。
1、“除生物自毁塑料,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是从原文中抽出的一个段落,应该把它放回到自然段的前面?为什么?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3、本文的标题合适吗?那么最恰当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4、写出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说明理由。
A.、无公害塑料是可以自行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塑料。
B.、生物自毁塑料是以植物为原料,用植入塑料遗传基因的方法制造出来的无公害塑料。
C.、化学自毁塑料是用化学手段使塑料溶解的无公害的塑料。
D.、光学自毁塑料是一种遇光就会逐渐自动分解的无公害塑料。
1、放在第三自然段的前面:是个过渡段,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无公害塑料:自毁、无公害
3、不合适、文不对题;无公害塑料
4、B:以偏盖全(只是美国的方法,不是德、日的生产方法)
阅读《感谢鄙视自己的人》(张世普)一文,完成1—4题。
70年代的香港演艺圈看似华灯似锦,其实炎凉莫测。鲜花和掌声对于其貌不扬的演员来说,就像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初出茅庐的成龙,接演了一部戏,其中一位有名的女演员,坐在那边跟编剧讲,我怎么会喜欢他,大鼻子,小眼睛的。成龙强忍着泪,还要给坐着的她鞠躬。还有为了能让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给自己写一个剧本,成龙每天陪他喝酒,宴席上,敬古大侠左一大杯,右一大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拼命往下喝,喝完以后,古龙却说:我怎么会给他写这个剧本,我要写,也得找个好看点的。酒醉的成龙,跑到厕所吐,抱着同事哭得泪流满面。
岁月沧桑,世事变幻,时间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刻不停地改变着世界。30多年后,成龙已经拥有全世界的影迷超过三亿人,成为唯一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脚印、鼻印,被美国《人物》杂志评选为l00位当今全球最伟大影星的中国演员。在央视《艺术人生》节目中讲述那段往事时,他出人意料的说:
“ 。”
造物者其实是公平的,它赋予任何事物的都是一样的。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人,当然谁也没有权利要求自己生来就超凡脱俗,生来就光环围绕。同样,鄙视作为人性的一种弱点,谁也无法回避。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悲剧的根源都源自于鄙视。同样是被人鄙视,有的人,如生脓疮,自惭自愧,遮遮掩掩;而成龙则用它激励自己,点燃斗志,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孟子·尽心上》说“知耻而为人,知耻而后勇”,那就是了,鄙视唤醒自尊,被人鄙视或许能够算是一种耻辱,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
成功是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艰辛。感谢他们,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这短短几个字涵盖了成龙从影40多年的豁达与坚韧、奋斗与不屈。感谢鄙视自己的人,成龙的生命才铺满精彩,写满美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因别人的鄙视,或铤而走险,或自暴自弃而荒废一生。
《杂文报》2006年4月10日
1.请你用一句话写出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出人意料”一词,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话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成龙是成功了,但悲喜一瞬间,文章结尾也写到“不少人因别人的鄙视,或铤而走险,或自暴自弃而荒废一生。”请你据此续写一个事例论据。
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一句的理解。
1.对于鄙视自己的人,你心存感激,那他就会成为你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
2.应扣住“对别人的鄙视不生气,反而心存感激,才有自己的精彩与美丽”等内容来答,还应注意人称的使用。如“我经历了无数过种遭遇,但我没有生气,还感谢他们,请他们吃饭,因为不是他们这句话,我不会努力。”
3.扣住“铤而走险、自暴自弃”中的任意一点,举例即可,其他生活中的实例亦可。例如:大学生马加爵只因个别人的“嚣视”而心理失衡,残杀同学,以致自毁一生。
4.没有统一答案。扣住“在鄙视的眼光下,不是沉沦,而是奋起”的要点,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即可。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