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6题
每一个善意都值得尊重
王建兰
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皮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塘,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举着寻物牌,来回走动。写着“一万元悬赏,捡到棕色皮包内票据”的牌子像巨大的聚光镜,把游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她以为重赏之下定会催生出奇迹。
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
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被浇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她又急又上火,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捡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而脏乱,神情 。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整天在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皮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皮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有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那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曲解他的好意。
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她走上前去,缓缓地蹲下身子,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姐也谢谢你。”
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等她从惊惶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心急如焚,想用一万元悬赏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人心险恶,我真后悔把包给他。所以,当今天下午我又捡到包时,我就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倘若你也诬赖我,我就干脆让那些单据从你眼前消失。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要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泪流满面,为那个受了委曲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男孩。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姿态、言语和笑容流露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爱原本就是无求的付出,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每一个善意都应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
选自2007年第6期《做人与处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怒不可遏 龌龊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傲然B.漠然C.淡然D.安然‘
3.丢了包之后,她为什么雇来三个人,举着写着“一万元悬赏,捡到棕色皮包内票据”的牌子,来回走动?
4.民警为什么怀疑男孩?
5.男孩为什么先交上空包,为什么又交回了票据?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爱原本就是无求的付出,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这句话的理解。
1.è wò chuò
2.B
3.她以为金钱能打动人心,重赏之下定会催生出奇迹。
4.因为有次男孩捡到了皮包,来交还失主,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
5.小男孩曾经把拾到的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感到人心险恶。先交上空包,是在投石问路,看看丢包的人是怎样的。
小男孩认为失主没有歧视他,而是尊重和信任他,所以他交回了票据。
6.能联系实际,围绕着要尊重别人的善意谈谈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__
刘墉
家道中落的父亲,临终,把独子叫到床前,指指床下,颤抖着说:“这儿有一幅画,是唐代王维的真迹,你爷爷留下来的。”苦笑了一下,“这么多年来,家里的钱被人坑的坑,倒的倒,可是我始终守着这幅画。我心里很踏实。我告诉我自己,我还有路,真绝了,还能把这幅画卖了。就这样,我居然撑了下来,能把这幅画,好好地交到你手里。”话说完,老人就咽了气。
丧事办完,儿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拉出床下的铁箱子,打开来,果然有幅精裱的古画,象牙的轴头,织锦的卷首。展开来,虽然绢色早已变暗,但是笔力苍劲,一看就知道是一幅传世的无价之宝。
“把画卖了吧,”母亲说,“好供你去留学。”
“不,”儿子说,“不能卖,以前家里那么苦,爸爸都撑下来,没卖,我也能撑下来,除非路走绝了……”
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居然靠为人补习,出国打工和得到奖学金,顺利地修到了学位,还交到一个可爱的女朋友。
“你有多少钱?能娶我的女儿?”女朋友的父亲不太看得上这个穷小子。年轻人一笑,说:“伯父,我家穷,但也不穷。说实话我们还挺有钱,因为我家传下来一张唐代王维的真迹,只是我妈不愿卖,卖了最少能买一幢房子。下次我拿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女朋友的父亲笑笑:“不用看了,瞧你说话的样子,就不假。我佩服你,那么苦,还能守住那幅画,我也相信,你能守住我女儿。"
他们结婚了,骈手胝足,打下一片江山,二十年后,成为大企业家。
他们有两个儿子,也都各有所成。每年春节,做父亲的都会拈香拜祖先之后,再去把手洗干净,在老妻的协助下,打开那张传家之宝:“瞧瞧,你们爷爷留下来的宝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爷爷早年经商失败,又被人骗,一穷二白的时候,明明把画卖了,就能过好日了,但是他咬着牙,硬是不卖。”老人笑笑,“爸爸也一样,明明卖了画,就有了留学的钱,可也舍不得,靠自己撑下来了。也幸亏如此,拿这幅画,赢得你外公的青睐,娶到你们的妈妈。将来这幅画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好好守着。”
多年后,夫妇俩都死了。画从保险箱里拿了出来,兄弟两人抢着要,甚至翻了脸。“得了,”做哥哥的一拍桌子,“把它卖掉算了,画不好分,钱好分,一人一半。”
这幅唐代王维的神品山水画,终于被两兄弟送到拍卖公司,收藏界早听说有这么一幅画,也早派人出来打听底价。只是,拍卖目录印出来,居然没有那幅画。据说两兄弟又后悔了,抽回那幅王维真迹。而且两人显然取得了谅解,古画归给老大。为这事,老二的太太还很是不高兴,觉得丈夫无能。
直到丈夫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又拿出拍卖公司的鉴定书,太太才笑了。
又过了几十年,老大也将逝。
临终,他把孩子叫到床前,如同他爷爷当年把他爸爸喊到床前一般,颤抖着说:“咱们银行保险箱里,藏着一幅传家之宝。你的太祖父靠它支撑着精神,熬过难关;你的祖父又靠它撑着克服万难;我又和你叔叔,从画里得到很多教训,彼此关照着过一生。而今,这画传给你了。困苦的时候常常想想你有这个宝,你就不会自叹不如人。但是,记住,你绝对不能卖了这幅画……”
1.文章中王维的古画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两句王维的诗在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三次写到临终嘱咐,而且嘱咐的内容基本相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兄弟俩最终没有拍卖古画并能取得谅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说题目“传__”在作品中有什么含义?(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不屈服、艰苦奋斗的精神已世代相传。
3.兄弟俩明白了古画是假的,不值钱;古画所代表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无价的,这种精神不能丢,所以兄弟俩取得了谅解。
4.(1)那幅古画是传__; (2)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真正的传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人活于世,总有些烦恼来敲你的心窗,总有些坑坑洼洼停在你的必经的路上。如此,我们是否在烦恼到来之前就摇头叹息,是否因道路崎岖就止步不前。
②一日上街,见一匆匆赶路的小男孩儿,可能是因为他走得太急,竟没有注意到前面有一块石头,待他行至石头前,猛地被绊倒。这一跤摔得很重,他足足在地上坐了两三分钟,眼窝里渐渐积满了泪水。尔后,他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受伤的腿,一边回头看他跌倒的地方,一边抹着泪继续向前走去。
③我也曾立在窗前,看一簇一簇上班的人群,他们各个行色匆忙。忽见一骑自行车的姑娘,由于人多挤掉了她的饭盒,霎时,她精心准备的饭菜洒了一地。她弯下身来,匆匆地拾起饭盒,苦笑一下又匆匆赶路了。我看罢不觉为之感慨,站在我身后的好友说:“跌倒也罢,掉饭盒也罢,还是赶路要紧。”我的心猛然一震:人生不也如此吗?
④的确,人伴着自己的哭声而来,又伴着别人的哭声而走,这期间不就是一次短暂而漫长的旅行吗?而我们所拥有和失去的不正是极平常极自然的过程吗?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有过什么,失去什么,都得向前走。
⑤那个男孩虽然重重地跌了一跤,但他还是站起来,虽然他哭了,但仍没有忘记前行,因为他要去上学或者有别的事情要他去做。那个姑娘虽然掉了饭盒,但没有牢骚,没有指责,因为在这道路的前方还有更灿烂的风景等待着她去玩味去阅读。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目标,是这个美好的目标鼓励他们不忘却前行。
⑥是啊,人生如斯,哭也好,笑也好,只是别忘了赶路。
1.联系全文,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总有些坑坑洼洼停在你的必经的路上。
坑坑洼洼:
②这道路的前方还有更灿烂的风景等待着她去玩味去阅读。
阅读:
2.小孩儿跌倒和姑娘饭盒被挤掉,和人生有什么联系?小孩哭了但仍没有忘记前行,姑娘苦笑一下又匆匆赶路,和人生又有什么关系?
答:
3.段④“这期间不就是一次短暂而漫长的旅行吗,”“短暂”和“漫长”是一对反义词,但在句中它们并不矛盾,这是为什么?(2分)
答:
4.你认为这篇短文在结构上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
5.请为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说明你拟题的理由。
答:我拟的标题是: ;我拟这个标题的理由是:
6.小孩儿跌倒和姑娘的饭盒被挤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者却从中悟出深刻的生活哲理。请简要说明这件事对你学习语文的启迪。
答:
7.仿段④中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句子的语气相同。
仿写:
1.①指人生旅途中的挫折和坎坷 ②指观察、欣赏
2.小孩儿跌倒和姑娘饭盒被挤掉了,就像人生道路上有坎坷、有挫折、有失误、有失足、有烦恼。小孩儿哭了但仍没忘记前行,姑娘苦笑了一下又匆匆赶路,如同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遇到了什么失败、挫折、烦恼,都必须赶路,必须向自怀的目标前行一样,因为生命是宝贵的,人生是短暂的。
3.因为“短暂”是人体生命相对于人类历史、相对于茫茫宇宙而言;“漫长”则是相对于个体生命的历程而言。
4.首尾呼应。如首段提出问题,最后一段“别忘了赶路”,与之照应;结构严谨。如段③结尾处“人生不也如此吗?”把生活中的两个事例和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5.如“别忘了赶路”。理由: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挫折,在挫折面前,不可摇头叹息、止步不前,而要向着美好的目标不懈努力。
6.要学好语文,就要关心周围的人和事,要多想多思。语文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自己身边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善于去发现。
7.略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题。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那红军说。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 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 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 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珍爱的东西一一她的结婚的花烛一一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为什么“一个士兵”会“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2.文中多次写到老妇人披的大围巾的颜色,请说说为什么一再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 意味?
3.为什么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在经过红军士兵们的身边时,她又庄严地对他们深 深一鞠躬?
4.母亲的眼泪包含着怎样的内容?怎样理解“一个母亲的眼泪”,“一个儿子的英勇”,是永垂不朽?
1.因为他发现在炮火中耸立的坟堆,发现坟堆前闪烁的火焰。
2.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感情,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氛围,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大意如此即可)
3.“为什么不说话”:因为她心理充满了对苏联红军战士牺牲的悲痛、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
“为什么鞠躬”:对把南斯拉夫人民从德国法西斯侵略下解放出来的苏联红军表示崇敬、祝福。
4.包含着对儿子的爱恋和对敌人的憎恨。母亲对儿子的爱,对敌人的恨是亘古不变的,英雄儿子同仇敌忾的精神是永存不朽的。(大意如此即可)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良心是肉做的
唐歪从银行提着一包钱出来后,直接回了家。老婆问,这么快就给民工发完工钱了?唐歪将一沓沓钞票堆在桌面说:“我舍不得,这些钱都归我该多好啊!”老婆说:“不发工钱,他们肯定会找上门来的。”唐歪像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说:“我躲起来。”“那我怎么办?”老婆 急忙问。唐歪说:“你抵挡一阵。”“他们会打我的。”老婆害怕地说。“不会,我给你设计一下造型。”唐歪说。
头几天,唐歪家风平浪静。到了第五天,门铃就发疯似地响个不停。唐歪用手示意老婆沉着应战,自己一头扎进暗楼去了。
老婆战战兢兢地将门打开,只见门口站着二十多个民工,手中拿着“白条”,不等她说话, 一个为首的民工语气坚定地对挺着个“大肚子”的她说:“我们要找唐老板讨要我们的血汗钱。” 她稳了稳神轻轻地说:“他跑了!”“什么,他跑了?”民工拥进了唐歪的家。屋内的情况让民工们傻了眼,因为屋内已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家具。“这……这是怎么回事?”为首的民工小心地问。老婆一摸眼角的泪珠说:“他携款而逃,家已被有关部门查封了,还让我两天内搬出这套房子。”她样子十分可怜。民工们听到这儿,都收敛了愤怒的叫声。
屋里静得出奇,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忽然,那个为首的民工首先向屋外走去,紧接着其他的民工也一个接一个地朝屋外走去。
陡地,那个为首的民工停住脚步,问唐歪的老婆:“大妹子,这城里你还有亲戚吗?
唐歪的老婆摇头。那个为首的民工又问:“家都查封了,你一个孕妇能上哪儿?”唐歪的老婆又是连连摇头。
又是一段时间的安静后,为首的民工从口袋里摸出几张小钞,接着又向其他民工要了些, 然后将一把钞票往唐歪老婆手中一塞说:“我们就这么多了,拿去住个旅社吧,天寒地冻的,别冻坏了肚子里的娃儿!”唐歪老婆的手像触电般地抖个不停,她哽咽地吐出几个字:“大哥, 这……这……”那个为首的民工苦笑了一下说:“别啰嗦了,我们还要去找活干,否则老婆孩子就过不好年了!”说完,他领着其他民工头也不回地走了。
民工们刚走,唐歪就从暗楼里钻了出来,他望着已成为泪人的老婆和他手中的一把零钞, 猛地,他扇了自己一耳光,抓起那包钱追出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7年第l0期,作者朱胜喜)
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要求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第二段唐歪对老婆说:“我给你设计一下造型”,他对全过程作了哪些设计?
3.根据下面的细节,结合文中的情节,用一段话描写唐歪老婆的心理活动。
唐歪老婆的手像触电般地抖个不停,她哽咽地吐出几个字:“大哥,这……这……”
1.唐歪不愿发放民工工资。他设计让妻子伪装成孕妇,制造自己携款离家出逃、房子被查封的假象欺骗民工,民工上门追讨工资不得。民工资助了唐歪老婆。唐歪深感惭愧,拿钱发放工资。
2.①让老婆扮成孕妇; ②让老婆对民工撒谎; ③把家中东西搬空,制造被有关部门查封的假象; ④唐歪躲藏起来。
3.示例:我欺骗了这些民工,他们讨不到工钱还资助我,真是好人啊。我们夫妻这样做太 对不起他们了,也对不起天地良心啊。(此时的人物心理应有感动、羞愧、歉意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题。
人生不是一束玫瑰
文/陈文玲
我站在河的对岸观望我的人生,看得明媚而忧伤。
十七载,在这条路上前行,或风雨兼程、山穷水尽,或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在杏花村喝过酒,在凤凰台吟过诗,也曾杀进象牙塔,在千军万马中站成自己的风景。可是有谁不曾失落 过?
我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放声啼哭,医生说是为了呼吸,其实照我现在的理解,我踏上了人生之路,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开始,就没有后退的余地,所以我选择了前行。多少风光,是强忍着痛楚换来的;多少成功,是在辛酸的眼泪中成就的;多少喝彩,是在奋力攀登的高峰上赢得的。我们不要被保守的思想束缚了飞翔的高度,不要被失败的经历禁锢了彩色的想象,不要被鞋里的沙粒阻挡了前行的脚步。
我看动物:出去吃草的兔子可能会被吃掉,但躲在窝里的兔子却不会有草吃。我看他人:多少庸碌的人一生安逸却一无所成;爱迪生历经几千次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灯丝,从而使人生大放异彩。
所以我告诉自己只有奋斗才能成功,这就是答案。
人们都说项羽是一代枭雄,在阿房宫熊熊烈焰中,依然气定神闲。可我要说,千古霸王从此消失在人生的地平线上,原本只因鞋里的沙粒。
今夜,我的眼中噙满泪水。
今夜,我在乌江之畔独醉难眠。
历史的极光,请你穿透我的生命,赋予我永生的力量,我将离去,教J.将前行,我将不再回首。
我听到了历史长河的咆哮声。
我听到了人类心底的暗流在涌动。
我看到岸边那座巨大的青山,它在那里已有几万年,我费尽毕生精力就是为了站在山顶, 观望我这一生一世的青春和苍老,我希望它们成为开在历史原野上的白色小花。
人生不是一束玫瑰,它需要你的精神与力量,需要你迈着正步踏踏实实走过去。你可能曾 经穿越荆棘,迈过河流,路过花香,可你不能停歇,你要将心里的胆怯和留恋倒出,来换取成功的记忆。
蝉在地下做了3年苦工,才换来一个月的光明。
人类——亦是如此。
我向和我拥有相同姿态的人诉说。
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题“人生不是一束玫瑰”含义的理解。
2.“所以我告诉自己只有奋斗才能成功,这就是答案。”请分条归纳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三条理由。
3.“蝉在地下做了3年苦工,才换来一个月的光明。”请用一句格言或俗语阐释这句话。
4.每个人都有一个五彩梦。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1.人生就要勇往直前,不断奋斗。鲜花掌声荣誉不会凭空垂青于你,需要你艰辛的付出, 甚至要付出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2.①我明媚而忧伤的人生经历。 ②动物生存面临的危险。 ③他人成功历经的失败。 3.示例: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4.示例:人生应有百折不挠的执著,一旦目标确定,就义无返顾毫不迟疑地勇往直前。/人生应自信。没有自信,便是承认自己的弱小和可怜并不思改变。只要自信,一切便都在美丽的憧憬中孕育而生了。/正确面对人生的痛苦和磨难。没有经历过坎坷磨难的人生,永远不会走向深刻与成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从“吹面不寒杨柳风”中可知“杨柳风”就是“春风”,从“ ”中可知“春雨”又可称作“杏花雨”。
2、春雨的特点是 和 。
3、从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章所描写的雨中的气氛是 (用原文回答)。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闹”字能否改成“叫”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细密、轻柔
3、安静而和平
4、“闹”字不仅写出了声响,还写出了喧闹沸腾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春花的多、香、甜,感受到盎然的春意。改成“叫”字,只能表现声音,不够形象生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 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 )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与人何等艰难,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的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绝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qi,菜地)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须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一样洗掉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地抚摸你洋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 )的儿女,请赐给我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1、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要将“美丽”与“忠诚”分别填入括号中,其先后顺序应是 、 。
2、本文第二、第三、第四段分别从 、 、 三方面描写青菜品质。
3、本文咏物抒怀,第五段中有一句话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又概括了青菜的品质,此句是 。
4、本文采用第 人称的写法,有利于 。
5、请谈一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美丽、忠诚
2、色彩、姿态、根须
3、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即朴素又高贵吗?
4、二 感情的直接抒发
5、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枝玫瑰
平生得到的第一枝玫瑰,是女儿送的。六年前的一个母亲节,女儿九岁。
那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大、开的时间最长的玫瑰,纯正的紫红,深绿的叶,清新的芳香里带着丝丝的甜,鲜亮、饱满,整整开了七天。如今这第一枝玫瑰成了干花,依然开在我的卧室里,每天早晨一睁眼就看见,微笑就从心里漾出来,流淌一整天。
那天其实很平常,5月的星期天,温暖而清凉,女儿和同学出去玩了。我正给我妈打电话,女儿回家了:“妈妈,闭上眼睛!快点闭上眼睛!”等我被允许睁开时,便看见了这枝玫瑰。
“卖花的阿姨非要我买康乃馨,还要我买一打。毛毛就买了十二枝送给她妈妈。可是我就想买玫瑰,而且只要一枝,才一块钱。”女儿认真地解释。“你是对的!早儿,一枝就够了,足够了,妈妈喜欢极了!”
我一把抱住了女儿,笑出了眼泪。
第二年的母亲节,女儿早早地送我一束红玫瑰,不是买的,是她自己用软软的类似绒布一样的材料做的。又是一个惊喜!我捧着花搂着女儿照了相,寄给了我的妈妈。
女儿十二岁的时候,我们已经搬了家,女儿有了自己的书、自己的卧室。所有的节假日我都在忙,那年的母亲节我忘的很彻底,我是在深夜回家看见女儿留在桌上的纸条才想起的。留言条一如既往地由美术字和画组成:“老妈,母亲节快乐!喜欢我泡的玫瑰茶吗?一定要喝!”紫红的玫瑰、淡黄的菊花、碧绿的龙井茶,绽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
我从此爱上了玫瑰茶,并命名为“早儿牌”玫瑰茶。不仅母亲节,过年我们也喝玫瑰茶。
去年的母亲节,我和女儿在采访中度过的。女儿的老师设计了一组问题,要求学生们采访自己的妈妈。
“年龄、生日、籍贯?最爱吃的水果?最爱吃的食品?还有最喜欢做的事情?——给早儿做饭。最高兴的事?——看早儿吃饭。最害怕的事?——早儿生病。最生气的事?——早儿到点不睡觉。最大的愿望? ——早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最想得到的母亲节礼物?——玫瑰茶!”
女儿问一句,就自己回答一句,跟我脱口而出的话一模一样。女儿说:“老妈还有我不知道的秘密吗?”……
1、若将文章题目改为“母女情深”,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述了女儿与“我”哪三件事,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如今这第一支玫瑰成了干花,依然开在我的卧室里,每天早晨一睁眼就看见,微笑就从心里漾出来,流淌一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子“我一把抱住了女儿,笑出了眼泪”,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母亲品味女儿泡的玫瑰茶时的心理感受吗?试用一、两句话生动具体地描述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二两个词语概括文中母女的形象。
答:(1)早儿娘:
(2)早 儿:
7、读了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章以“第一枝玫瑰”为题既生动又形象,又足见“我”对女儿所赠礼物和爱心的珍惜和难忘。
改为“母女情深”不好,文章侧重表现的是女儿对母亲的关爱及母亲的感动。
2、(1)送“我”第一枝玫瑰:
(2)请“我”喝玫瑰茶
(3)对“我”进行采访。
3、女儿所赠的玫瑰虽然枯萎,但女儿对“我”的爱带给我的愉悦幸福感却是永久的。
4、为女儿的孝顺、懂事的高兴,因感受到女儿的爱而惊喜。
5、提示:合乎语境,人物性格特征即可。
6、善良、慈爱等;孝顺、懂事等。
7、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壶水
我爷爷曾在国民党__里呆过,那一年内战,爷爷所在的排,30来人,艰难地行走在一片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爷爷是这个排的排长。顶头上司让他们横穿沙漠,将一被捕的__员押送至另外一座城市。
他们押送的这位__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国民党在一次扫荡中,接到密报,抓住了他。
爷爷还说,这个__员是条硬汉子,在国民党的严刑逼供中,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当然也没有在他的口中捞到任何秘密。气极败坏的国民党,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使这位__员再也不能从嘴里说出一个字来。爷爷有一副好心肠,每次在沙漠中几十号人喝一壶水时,爷爷首先让这位__员喝,然后大家再依次喝一点,润润喉咙。应该明白,人在沙漠中行走,水就是生命。
也不知爷爷他们就这样在沙漠中走了多少天,带着几十壶水也日渐减少,最后,仅剩下一壶水。爷爷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他知道,自己手下几十号人和这位__员的生命都系在这壶水上。
强忍着干渴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程,终于撑不住了,望着大家干裂的嘴唇,爷爷用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从行囊中拿出了最后一壶水。
爷爷望着手上的这个与其他水壶不一样的水壶,心颤抖了,这壶水等于是几十条生命啊。
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与众不同的水壶,看了看眼睛潮湿了。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将水壶递到这位__员面前,让他先喝第一口。
这些日子来,已与爷爷和爷爷的手下人渐渐熟悉的这位__员,睁着一双干枯但又有神的眼睛,看看爷爷,又看看爷爷手下的兵。忽然,他的一双大眼睛 水壶上的外国文字,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从眼神露了出来。
停顿,短暂的停顿。猛地,这位__员接过爷爷手上的水壶,嘴对着水壶的嘴,咕咚,咕咚,咕咚,眨眼之间,一壶水让这位__员喝了个底朝天。
惊愕,愤怒的惊愕。在这沙漠地带,水是生命,比金子还珍贵。
就在爷爷的手下对这位__员的做法纷纷指责时,只见站着的这位__员的双腿软了下来,嘴里吐出肥皂沫状的泡泡,不一会,他倒了下去,闭上了双眼。
一脸惊讶的爷爷,发现这位__员的嘴角挂着一丝安详的微笑。
爷爷和他手下的人安葬了这位__员。
在以后的几天中,爷爷带领手下的几十号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
一直对__员喝水一幕念念不忘的爷爷,拿着那个水壶找到一位懂外文的大夫询问。
大夫接过水壶一看上面的外文,很吃惊地问爷爷,用这壶装过什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爷爷说装过水喝。大夫直摇头,连声说,不可能,不可能。大夫还说,壶上面写着外国一种剧毒药的名称,显然是装过毒药的,如果喝用这壶装过的水,人畜只要喝一小口,也会没命的。
爷爷听到这儿,彻底明白那位__员为什么要抢着把一壶水喝完。压在心头的疑惑是解开了,但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
后来,爷爷率领他的几十号手下,起义参加了__领导的队伍。
再后来,爷爷也加入了__。
1、文中画线短语“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表明了当时人们处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处“停顿,短暂停顿”,作者为什么在此作这样的强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 处填入的短语应是( )
A.、看了看B.、望了望C.、盯住了D.、看过了
(2)请你说说选择这个短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最后一壶水,文中那位__员从眼神流露出“恐惧”,也有过“短暂的停顿”,为什么牺牲后嘴角却挂着“安详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爷爷明白那位__员为什么那样做后,“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结合最后两段,请你说说爷爷在思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点)在大沙漠中,极度缺水。
2、(要点)强调时间的短暂,表明那位__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
3、(要点)(1)C。 (2)因为他学过医,懂外文,知道水壶上外文的意思,他内心的震惊是通过“盯”这一眼神表现出来的。
4、(要点)自己喝下这壶水,保全了其他人的生命,死的欣慰,死的坦然。
5、(要点)爷爷对__有了新的认识,思考着今后自己的路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