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再次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奋斗了十年,又一部《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托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又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⑧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⑨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选自蒋光宇《灵犀顿悟》)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
3.请说出第5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链接材料:厄运这个词,似乎是专为贝多芬创造的,它纠缠了贝多芬一生。但面对厄运的万般磨难,贝多芬非但没有被击倒,反而在英勇的卡住命运喉咙的搏斗中,缔造了辉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