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中的昆虫餐

惟真

把昆虫当作食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发现的古人类排泄物化石来看,昆虫早已从草地跳上餐桌了。最近,有科学家建议,未来的太空农业中,应该把昆虫作为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太空中人类就不再喜欢猪、牛、鸡等家畜家禽的鲜美肥嫩的肉了吗?当然不是,科学家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小小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是如此不可或缺。

昆虫占据地球生物种类的70%~75%,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在太空农业中选择的主要农作物,科学家建议要在太空中养殖一批蚕、天蛾、窃蠹以及白蚁等昆虫。相比家畜家禽来说,这些昆虫不仅不与人类争夺食物,而且可以为人类实现不可食物质到可食物质的转换。

在4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然后生产美丽的丝绸。至少在3000年前,野蚕被驯化家养,逐步成为具有经济性状的蚕种。蚕在亚洲作为食品已经由来已久,人们把蚕蛹、蛾当作甜点吃。在日本,市场上还流行罐头蛹、罐头蛾等。科学家研究发现,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5~6枚蚕蛹相当于1个鸡蛋的营养,以相同的重量计算,蚕蛹中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鸡蛋;氨基酸含量也比猪肉、羊肉、鸡蛋、牛奶高数倍。蚕的生长周期短,仅需一个月左右。再加上蚕的生物转化效率高、活动所需空间小,饲养蚕的过程中气味小、不产生废水,因此,在狭小的空间基地养蚕的好处很多。专家估计,蚕有望成为长期生活在空间基地的航天员较理想的高营养食品。

用甘薯的叶子饲喂天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饲养模式。天蛾具有超强的飞行能力,经常飞翔于花丛间取蜜。天蛾的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人们多选择吃蛹。天蛾的蛹要比蚕蛹大2~3倍,并且油炸之后口感绝佳。天蛾不会作丝成茧,因此,从植物叶片上。吸收的氮大多数被用来合成动物蛋白,贮藏在脂肪里。再看看蚕吸收的氮,6 5%以上被用来转化成丝纤维。所以,天蛾转化糖分到生物蛋白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蚕。其实,甘薯叶、茎,可以凉拌,也可清炒,清淡爽口,可谓是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下酒小菜。不过,有一个问题让科学家很头疼,天蛾必须在飞行中交配,那么,成年天蛾在火星等星体的微重力条件下还能继续飞行吗?

再说窃蠹和白蚁是害虫的话恐怕已经落伍了,现代科学证明,窃蠹和白蚁是转化纤维素等不可食的生物物质为动物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高手。在白蚁体内,共栖细菌负责把纤维素转化成小分子的糖物质,而糖物质被昆虫所利用。现在,饲养窃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窃蠹幼虫不仅可以喂养多种宠物,还可以被人们作为烤肉原料,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北非,还销售利用窃蠹做成的各种糕点和糖果。同样,白蚁个头虽小了点儿,但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而且繁殖能力强,数量多得数不清,不吃它们吃什么呢?

1.科学家为什么建议把昆虫作为人类未来太空中的主要肉食来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在3000年前,野蚕被驯化家养,逐步成为具有经济性状的蚕种”一句中的“至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蛾作为太空食物比蚕有哪些优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对“窃蠹和白蚁是害虫”的说法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29:08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徐州市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Word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中的昆虫餐

惟真

把昆虫当作食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发现的古人类排泄物化石来看,昆虫早已从草地跳上餐桌了。最近,有科学家建议,未来的太空农业中,应该把昆虫作为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太空中人类就不再喜欢猪、牛、鸡等家畜家禽的鲜美肥嫩的肉了吗?当然不是,科学家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小小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是如此不可或缺。

昆虫占据地球生物种类的70%~75%,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在太空农业中选择的主要农作物,科学家建议要在太空中养殖一批蚕、天蛾、窃蠹以及白蚁等昆虫。相比家畜家禽来说,这些昆虫不仅不与人类争夺食物,而且可以为人类实现不可食物质到可食物质的转换。

在4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然后生产美丽的丝绸。至少在3000年前,野蚕被驯化家养,逐步成为具有经济性状的蚕种。蚕在亚洲作为食品已经由来已久,人们把蚕蛹、蛾当作甜点吃。在日本,市场上还流行罐头蛹、罐头蛾等。科学家研究发现,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5~6枚蚕蛹相当于1个鸡蛋的营养,以相同的重量计算,蚕蛹中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鸡蛋;氨基酸含量也比猪肉、羊肉、鸡蛋、牛奶高数倍。蚕的生长周期短,仅需一个月左右。再加上蚕的生物转化效率高、活动所需空间小,饲养蚕的过程中气味小、不产生废水,因此,在狭小的空间基地养蚕的好处很多。专家估计,蚕有望成为长期生活在空间基地的航天员较理想的高营养食品。

用甘薯的叶子饲喂天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饲养模式。天蛾具有超强的飞行能力,经常飞翔于花丛间取蜜。天蛾的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人们多选择吃蛹。天蛾的蛹要比蚕蛹大2~3倍,并且油炸之后口感绝佳。天蛾不会作丝成茧,因此,从植物叶片上。吸收的氮大多数被用来合成动物蛋白,贮藏在脂肪里。再看看蚕吸收的氮,6 5%以上被用来转化成丝纤维。所以,天蛾转化糖分到生物蛋白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蚕。其实,甘薯叶、茎,可以凉拌,也可清炒,清淡爽口,可谓是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下酒小菜。不过,有一个问题让科学家很头疼,天蛾必须在飞行中交配,那么,成年天蛾在火星等星体的微重力条件下还能继续飞行吗?

再说窃蠹和白蚁是害虫的话恐怕已经落伍了,现代科学证明,窃蠹和白蚁是转化纤维素等不可食的生物物质为动物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高手。在白蚁体内,共栖细菌负责把纤维素转化成小分子的糖物质,而糖物质被昆虫所利用。现在,饲养窃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窃蠹幼虫不仅可以喂养多种宠物,还可以被人们作为烤肉原料,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北非,还销售利用窃蠹做成的各种糕点和糖果。同样,白蚁个头虽小了点儿,但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而且繁殖能力强,数量多得数不清,不吃它们吃什么呢?

1.科学家为什么建议把昆虫作为人类未来太空中的主要肉食来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在3000年前,野蚕被驯化家养,逐步成为具有经济性状的蚕种”一句中的“至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蛾作为太空食物比蚕有哪些优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对“窃蠹和白蚁是害虫”的说法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中的昆虫餐  惟真  把昆虫当作食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发现的古人类排泄物化石来看,昆虫早已从草地跳上餐桌了。最近,有科学家建议,

本题关键词:医学昆虫,昆虫传播,昆虫隔离,驱虫不当,昆虫叮咬传播,昆仑泉牌虫草酒,并殖吸虫,虫草太极酒(原名:虫草太极液),卫氏并殖吸虫,驱虫消食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