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落 叶
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当在这个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树垭,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叫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可是,在这浓密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来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叶不必作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过那冷酷的冬。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时序如轮旋。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 而这时,我走在无论哪一片林子里,无论哪一棵树下,都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我看见新叶高标出老叶覆满的树冠。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
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
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
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一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答: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说:“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
3.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两幅落叶图,北国的落叶图和南国的落叶图有什么不同?
答:
4.你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启示?
答:
1、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枝叶的蓬勃生机。(意思对即可)
2、老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让位给新叶,实现新老交替。(或: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
3、北国的落叶图:①在秋季,呈黄金色;②速度快,很快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杆,气氛是悲壮的;③正孕育着新生命。南国的落叶图:①在春天,是苍青色;②气氛不是悲壮而是温馨的;③落叶同时新的生命已经出现。
4、围绕着落叶的贡献谈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甲】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⑤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乙】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甲、乙段从结构上看是什么关系?乙段的内容,可用甲段中的哪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段中第②句的“似乎”一词不宜删去,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段中第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
②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1.总分关系;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2.因为作者元法也没有必要去调查所有设计着和匠师,只能凭猜测。而删去后变为肯定语气,不符合实际。
3.举例子(或摹状貌);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赐了苏州圈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4.说明;议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①紫薇属于屈菜科,人们俗称它“怕痒树”,是树木中一种奇特的树种,为花叶乔木,又名无皮树、满堂红、百日红。由于花期特长,7月至10月花开不断。故名百日红。
②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赞颂:“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明代薛蕙也写过:“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
③紫薇树长大以后,树干外皮落下,光滑无皮,如果人们轻轻抚摸一下,立即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甚至会发出微弱的“咯咯”响动声,这就是它“怕痒”的一种全身反应,实是令人称奇。
④紫薇共有4个品种,有赤薇、银薇、翠薇等。以花瓣蓝色的翠薇最佳,为圆锥花序,花生新枝顶端,长迭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皱襞,似一轮盘。花开满树,艳丽如霞,故又称满堂红。结果为蒴果,状如大豆,内有种子多粒,11月成熟。
⑤紫薇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华南、西北、华北也有栽培,它的适应性很强。
⑥紫薇耐旱、怕涝、喜温暖潮润,喜光,喜肥。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氮气的抗性强.能吸入有害气体。据测定,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又能吸滞粉尘,在水泥厂内距污染源200米一250米处,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滞粉尘4042克。因此它是城市、工矿绿化最理想的树种,也可作盆景。
⑦紫薇还具有药物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其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作用。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的功效。叶治白痢、花治产后血崩不止、小儿烂头胎毒,根治痈肿疮毒,可谓浑身是宝。
1.读了上文,你认为紫薇树被称为“怕痒树”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②段引用杨万里、薛蕙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点评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据测定,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⑥、⑦两段的内容概括紫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果人们轻轻抚摸一下,立即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甚至会发出微弱的“咯咯”的响动声。
2.花期长,花开不断。
3.“据”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据测定”说明了“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这一信息是有科学依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提示:(1)净化环境方面的作用(2)药物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
刘心武
①情感世界好比一座蓊翳的森林,其中有着多种多样乃至复杂微妙的群落,爱与恨也许是其中最壮美与最森严的群落,但除了爱与恨,人的情感森林里还会有诸如钦慕与嫉妒、欣悦与懊恼、痛快与惆怅、祈盼与绝望、崇信与狐疑、满足与失落、狂喜与沮丧、快乐与忧伤等等互相纠结的乔木灌木藤萝草茵。大体而言,一个人的感情森林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树种,也不可能都是“落叶林”或都是“常青树”,并且也不可能只有比如说钦慕这种明亮的情感苗木,而完全没有嫉妒那样的灰暗草茵。
②我们首先承认,我们的情感世界难免有纠结杂芜、妍媸混生的状况,并且那情感的森林难免会在外界阴睛风雨、雷霆雨雹的影响下,波动翻腾,变化万千;但是,我们又应懂得,作为这个情感森林的主人,我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使这座森林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就是说,到头来,我们要使美丽有益的情感得以蓬勃润生,发展壮大,而使阴暗猥琐的情感受到抑制。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比如说膨胀不已的嫉妒,则应如同对待森林害虫与蚀叶霉茵一般,将其尽可能芟灭排除。
③上面我们讲到,你应当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那是巨大的情感树丛;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忽略或轻视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比如你在一个叶尖凝出露滴的洚晨,忽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欢愉,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这就好比在大爱的树丛中,还有些蕨草藤蔓、杂花蘑菇;这些情感因子的存在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更证明着你人生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珍惜你整座的情感森林吧,你的人生使命不是使它单一枯涩,而是让它摇曳多姿!
④每个人的情感森林,应当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情感可能比较浓重,有的人可能比较淡薄,有的人可能比较细腻,有的人可能比较朗阔……你属于哪一种?在自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大家相处时才会有更多的乐趣与回旋余地。当然。情感过分枯涩祖糙,就像没有大树,甚至连灌木草丛也稀稀拉拉的植被,那会导致情感的“沙漠化”;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那会滋生瘴气腐物——都属病态,是我们应尽力改进的。
⑤到过丰茂壮丽的原始森林吗?至少,在影视或照片里,看到过从空中所鸟瞰到的广裹无际的山林,看到过那爽人眼目、动人心魄的景象。凡在平衡中健康发展的森林,都显得那么青翠葱绿!我们的情感世界,便应当如那般充实而鲜活,丰盈而瑰丽!
⑥年轻的朋友,祝你拥有一座永葆青葱的情感森林1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段中加点词的含义。
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对第③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上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用理性的思考,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情感世界的主人,使情感的森林充实而鲜活,永远青葱。
B.作者认为人的情感森林应该是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可以有“落叶林”和“常青树”,也可以保留蚀叶霉菌等。
C.文中强调每个人的情感森林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在欣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也应该学习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
D.作者认为,我们要极力赞美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等大爱的情感,也可以忽略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
1.“群落”喻指人的一类情感。
2.列举生活中的一个特定情境,生动说明了一个人在具有大爱情感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要点:①大爱;②微妙琐屑(或无伤大雅)的情感瞬间。
3.示例:“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
理由:把“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比作“森林中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病态的情感使人心灵失衡,须尽力改进。
4.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4题。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__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结合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①我对此完全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段中划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列举一例来验证第二段中划曲线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精通各种知识;探求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能答出后两点即可给2分)
2.①指代第二段文字。②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3.使用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导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结构更紧密,表达富有变化和波澜。
4.所举例子要符合两个条件:(1)有创造性;(2)富有学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4题。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只有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完美的句号才会在前方等待你。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竞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他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个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进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蹯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一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化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的那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了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__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加点的两个“句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填空)
3.综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要“拒绝句号”,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一观点?为什么?请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中止自己奋斗的步伐。
2.前者: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竞成,一种成果与收获。后者: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能答出加点词的即可)
3.人生不能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应该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把每一点成绩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
4.示例:赞同。正如文中所言,“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作为中学生。正是学习和成长的大好时节,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不断拼搏,不言放弃,拒绝句号。(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4题。
大年初一没下雪
去年三十的傍晚,我从广州坐火车回家过年。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个小女孩,对着车票仔细核对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儿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象说:打搅了!
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在火车上玩牌了,我只有看我的书。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连摆着手,说不吃,不吃。小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大鸭翅,笑着说:“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喝个痛快。
我边吃边问:“你们回家过年?”“嗯……不,小孩子没看过雪,带她去看雪。”
“喔。”我嘴里应着,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男人主动收拾桌上的碎骨。小女孩突然问我:“叔叔,你看见过雪吗?”我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说:“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的人说像盐……”
“你给我说说吧,说说吧。”说着话,我想去洗手间,路过洗手池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哭泣。
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在她四岁时母亲去世了,九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最后一个春节了。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有见过雪。《济南的冬天》那篇文章激起了她看雪的愿望,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想象着真正冬天的模样。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的车回,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和车上吃饭了。临走前,他们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有一场大雪。
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张灰黄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她那双黑眼睛就像在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我拿了三百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他们送我上了回家的中巴,在车旁拼命地摇着手。
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1.文章标题“大年初一没下雪”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插人了一段“男人哭诉”的情节,这段插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父女俩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结尾改为:“下车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和本文的结尾比较,哪一个好些?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标题暗含“我”为父女俩未能达到愿望而遗憾,也包含着“我”对父女俩的命运的关心和牵挂。
2.(1)交代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2)交代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或交代父女二人到杭州的目的。)(3)是陡“我”后来感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不屑(有些轻视)—-注意一关注(或感动)—担忧(或牵挂)(答对三个层次,符合题意即可)。
4.(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原文好,更加激起了读者对小女孩的同情,使文章更加深刻,更有感染力,也符合标题。示例二:改文好。下雪了是对小女孩美好的祝愿,可是标题也要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________ 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我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你能说说这时候妈妈的眼神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这么选?
“我手里_________ (攥、拿、拎、抓)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把贵重的羚羊给了“我”,“我”把羚羊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焦急,期盼女儿去要回来。(或严厉、命令女儿去要回来)
2.破坏了孩子之间的友谊,影响了两家之间的关系,也伤了孩子的心。
3.攥;因为这是好朋友万芳送给我的,觉得珍贵;同时也表现了“我”当时无可奈何(被逼无奈)的心情。
4.烘托出“我”当时悲凉无奈的心情。
5.略。(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⑤“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到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⑥卑贱的树根说:
⑦“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我更深地扎根,就是为了更多的吸收,为了让我的地上部分长得茁壮茂盛。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⑧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⑨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⑩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
11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十分美丽。
12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13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14“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第⑤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突出树根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第⑨自然段中加点的“延伸部分”指的是 ( )
A.根的地上茎B.玫瑰的枝叶及鲜花
C.鲜花D.树枝
3.第⑦自然段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文后,除了正确认识美丑关系,你还会产生哪些生活或人生的感悟呢?请用简洁的语句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比喻;须根多、形态丑(意对即可)
2.B
3.示例:根深叶茂
4.开放题,可从看问题的角度、说和做、吸收与成长等方面思考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清爽的刘翔
彭瑞高
刘翔有一张清爽的面孔。
对于眼下的中国田径,我只关心刘翔一个人了:因为只有他才能给我带来惊喜。
刘翔很在乎冠军头衔。巴黎站败给古巴奇才罗伯斯时,他脸色难看,虽还保持着绅士风度,主动向获胜者致贺,但他连成绩牌都没有看一眼就离开赛场,这对刘翔来说是少有的。这天回答记者,他也显得言不由衷,那种意外挫折后的失落,让我看了有些难过。好在刘翔沉得住气,他在一个星期后战胜了罗伯斯,重新证明了自己。在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又看到了那张清爽的面孔。
刘翔令男女老少从心底喜欢,这种运动员全世界也为数不多。他赢得人心有多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两个字:正派。您看,他在世界田径场上驰骋了那么多年,曾经出过什么绯闻吗?从来没有。这点看来稀松平常,但比起那些两样驰名的锅星,您就能掂出他的难能可贵来。
在上海问起对某个孩子的评价,有时大人会说:“这孩子清爽。”这是个很高的评价。因为“清爽”一词在这里除表示干净、健康外,还有纯洁、正派的意思。刘翔这位青年,就无愧于“清爽”的评语。这次在英国谢菲尔德,连英国记者也惊奇于这一点,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清爽”,刘翔答道:“我觉得作为一个男生,不需要任何珠宝钻石之类的装饰品,我会给妈妈买钻石,但一定不会买给自己。至于文身,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这并不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因为文身在很多人看来是环孩子的标志。”听了回答,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刘翔时时警惕远离“坏孩子”,他的“清爽”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洁身自好、清醒追求着的。
这就使我想起另一些明星。他们运动成绩也不错,但您一看就知道,他们心地不是那么纯,隔三岔五会闹出些事情来让您吃惊,打架啊,酗酒啊,乱交朋友啊,等等。平时您也许会过问一下他们的成绩,但您不会从心底里喜欢他们。这类明星,跟刘翔年龄相仿,但品质上差距太大。刘翔在体坛上的形象已经定型,他是个内秀的年轻人,有一种令人感动的纯,这种纯本色、真诚,发乎内心,不虚夸、不作秀、不张扬,既有传统的熏陶,又有教养的根基,更有年轻人新鲜活泼的特质。男女老少都喜欢他,绝不是偶然的。
我相信,今后无论与罗伯斯之间战绩如何,刘翔清爽的面孔将永久在大家心中微笑。
(选自2007年8月22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标题里的“清爽”一词在文章里有哪几层含义?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2.第二段说“他也显得言不由衷”。“言不由衷”是一个略含贬义的成语,这里是在批评刘翔虚伪吗?
3.第四段说:“他赢得人心有多重原因”,除了文章里明确提到的原因之外,请再写出两条。
4.请仿照“不虚夸、不作秀、不张扬”的写法,也用三个“否定式的褒义词”评价你心目中最喜欢的某位明星。
明星: 评价:
5.2007年8月31日,刘翔夺得他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这使他成为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集一身的大满贯得主。这一喜讯传来,相信你也激动不已。假设给刘翔发一份电子邮件,请在下面正文空白处写下你内心的激动和感受。署名:小叮当(正 文内容40个字左右)。
收件人 Liuxiang@126.com(虚拟)
抄送 (无)
主题 翔哥,为你喝彩 小叮当
正文
1.干净、健康;纯洁、正派;洁身自好,真诚。
2.不是。是表现刘翔“那种意外挫折后的失落”,说明他有很强的进取心。
3.答案示例:①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气息。
②积极卜进,勇于追求,不断超越自我。
4.提示:符合三个“否定式褒义词”标准,并且与某明星特点基本吻合即可。
5.答案示例:翔哥,你好!看到你再次夺冠,我和同学们都欢呼雀跃,激动无比。你真棒!相信凭着这样优异的表现,08年奥运,你一定能成功卫冕。(要点明确,语言通顺,即可酌情得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