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成1—5题。

悼念乔治·桑

雨果

我哀悼一位逝去的女性,向一位不朽的女子致敬。

我以往热爱她,赞赏她,尊敬她;今天,在死亡的宁静肃穆中,我瞻仰她。

我称赞她,因为她的创造是伟大的,而且我感谢她,因为她的创造是美好的。我记忆犹新,有一天,我曾经给她写信说:“我感谢您心灵如此伟大。”

难道我们失去她了吗?

没有。

高大的形象不见了,但是并没有销声匿迹。远非如此,几乎可以说,这些形象发展了。它们变成了无形,却在另一种形式下变得清晰可见。这是崇高的变形。

人形有隐蔽作用,它遮住了真正神圣的面孔,这面孔就是思想。乔治·桑是一种思想:这思想如今离开了肉体,获得了自由;她辞世了,而思想却活着。

乔治·桑在我们的时代享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其他伟人都是男人,她却是伟大的女性。

本世纪以完成法国革命和开始人类革命为其法则;在这个世纪里,由于性别的平等在人类平等的范围内,因此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必须证明,她可以拥有我们男性的所有禀赋,而又不失去女性天使般的品质:强大有力而又始终温柔可爱。乔治·桑就是这种证明。

既然有那么多的人给法国蒙上耻辱,就必须有人给它带来荣耀。乔治·桑将是我们的世纪和法国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这个誉满全球的女性完美无缺。她像巴尔贝斯一样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像巴尔扎克一样有伟大的头脑,像拉马丁一样有崇高的心胸。她身上有诗才。在加里波第创造了奇迹的时代,她写出了杰作。

用不着一一列举这些杰作。何必把大家记得的事再鹦鹉学舌一遍呢?标志这些杰作力量所在之特点的,是善良。乔治·桑是善良的。因此,她受到憎恨。受人赞美有个替身,就是遭人嫉恨;热情有一个反面,就是侮辱。嫉恨和侮辱既是表明赞成,又想表明反对。后人会将嘲骂看作得到荣耀的喧闹声。凡是戴上桂冠的人都要受到抨击。这是一个规律,侮辱的卑劣要以欢呼的大小作为测度。

像乔治·桑那样的人都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他们逝去了,他们一旦逝去,在他们本来那个显得空荡荡的位置上,便可以看到实现了新的进步。

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

大地像天空一样,也有隐没的时候;但是,人间像上天一样,重新显现,跟随在消失之后;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就像火炬一样以这种形式熄灭了,却以思想的形式重新放光。于是人们看到,原来以为熄灭的东西是无法熄灭的。这支火炬越发光芒四射;从此以后,它属于文明的一部分;它进入了人类广大的光明之中;它增加了光明;因为把假光熄灭了的神秘的气息,给真正的光提供了燃料。

劳动者离开了,可是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去世了,但是从他的坟墓里冒出了至高无上的哲学,而他又从坟墓的上方给人们提出劝告。米什莱谢世了,但是在他身后耸立着一部历史,勾画出未来的历程。乔治·桑长辞了,但是她给我们留下妇女展露女性天才的权利。变化就是这样完成的。让我们哭悼死者吧,但是要看到接踵而至的现象;留存下来的是确定无疑的事实;由于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思想先驱,一切真理和一切正义都迎我们而来,而这正是我们所听到的翅膀拍击的声音。

请接受我们逝去的名人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东西吧。让我们面向未来平静而充满沉思,向伟大的离去给我们预示的光辉前景的到来致敬吧。

【注释】①乔治·桑(1840~1876)法国19世纪著名女小说家,浪漫主义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

②巴尔贝斯,二战法国名将。

③拉马丁(1790—1896),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④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革命民主派领袖,军事家,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

⑤⑥埃德加·基内(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他和于勒·米什莱同是教权主义最激烈的反对者。

1.作者在文中说:“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请写出“巨大响声”、“逝去”的“东西”、“继续存在”的“东西”的含义。

(1)“巨大响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去”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存在”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治·桑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为什么雨果在悼文中却说“列举她的作品显然是毫无必要”,只字不提她的作品?(2分)

3.文中多处用到类比,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3分)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沉痛哀悼乔治·桑的逝世,高度评价了乔治·桑对她的时代和她的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感情哀婉细腻,催人泪下。

B.作者认为乔治·桑虽然去世了,但她的伟大思想将像火炬一样永照人间,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C.“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这两种“事物”前者是指生命,后者指

赞誉。

D.文中说乔治·桑完美无缺不仅因为她有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头脑和崇高的心胸,而且因为她的诗才、她的杰作,以及由此而受到的憎恨、侮辱和抨击。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24:23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Word试卷

阅读,完成1—5题。

悼念乔治·桑

雨果

我哀悼一位逝去的女性,向一位不朽的女子致敬。

我以往热爱她,赞赏她,尊敬她;今天,在死亡的宁静肃穆中,我瞻仰她。

我称赞她,因为她的创造是伟大的,而且我感谢她,因为她的创造是美好的。我记忆犹新,有一天,我曾经给她写信说:“我感谢您心灵如此伟大。”

难道我们失去她了吗?

没有。

高大的形象不见了,但是并没有销声匿迹。远非如此,几乎可以说,这些形象发展了。它们变成了无形,却在另一种形式下变得清晰可见。这是崇高的变形。

人形有隐蔽作用,它遮住了真正神圣的面孔,这面孔就是思想。乔治·桑是一种思想:这思想如今离开了肉体,获得了自由;她辞世了,而思想却活着。

乔治·桑在我们的时代享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其他伟人都是男人,她却是伟大的女性。

本世纪以完成法国革命和开始人类革命为其法则;在这个世纪里,由于性别的平等在人类平等的范围内,因此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必须证明,她可以拥有我们男性的所有禀赋,而又不失去女性天使般的品质:强大有力而又始终温柔可爱。乔治·桑就是这种证明。

既然有那么多的人给法国蒙上耻辱,就必须有人给它带来荣耀。乔治·桑将是我们的世纪和法国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这个誉满全球的女性完美无缺。她像巴尔贝斯一样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像巴尔扎克一样有伟大的头脑,像拉马丁一样有崇高的心胸。她身上有诗才。在加里波第创造了奇迹的时代,她写出了杰作。

用不着一一列举这些杰作。何必把大家记得的事再鹦鹉学舌一遍呢?标志这些杰作力量所在之特点的,是善良。乔治·桑是善良的。因此,她受到憎恨。受人赞美有个替身,就是遭人嫉恨;热情有一个反面,就是侮辱。嫉恨和侮辱既是表明赞成,又想表明反对。后人会将嘲骂看作得到荣耀的喧闹声。凡是戴上桂冠的人都要受到抨击。这是一个规律,侮辱的卑劣要以欢呼的大小作为测度。

像乔治·桑那样的人都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他们逝去了,他们一旦逝去,在他们本来那个显得空荡荡的位置上,便可以看到实现了新的进步。

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

大地像天空一样,也有隐没的时候;但是,人间像上天一样,重新显现,跟随在消失之后;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就像火炬一样以这种形式熄灭了,却以思想的形式重新放光。于是人们看到,原来以为熄灭的东西是无法熄灭的。这支火炬越发光芒四射;从此以后,它属于文明的一部分;它进入了人类广大的光明之中;它增加了光明;因为把假光熄灭了的神秘的气息,给真正的光提供了燃料。

劳动者离开了,可是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去世了,但是从他的坟墓里冒出了至高无上的哲学,而他又从坟墓的上方给人们提出劝告。米什莱谢世了,但是在他身后耸立着一部历史,勾画出未来的历程。乔治·桑长辞了,但是她给我们留下妇女展露女性天才的权利。变化就是这样完成的。让我们哭悼死者吧,但是要看到接踵而至的现象;留存下来的是确定无疑的事实;由于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思想先驱,一切真理和一切正义都迎我们而来,而这正是我们所听到的翅膀拍击的声音。

请接受我们逝去的名人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东西吧。让我们面向未来平静而充满沉思,向伟大的离去给我们预示的光辉前景的到来致敬吧。

【注释】①乔治·桑(1840~1876)法国19世纪著名女小说家,浪漫主义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

②巴尔贝斯,二战法国名将。

③拉马丁(1790—1896),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④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革命民主派领袖,军事家,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

⑤⑥埃德加·基内(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他和于勒·米什莱同是教权主义最激烈的反对者。

1.作者在文中说:“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请写出“巨大响声”、“逝去”的“东西”、“继续存在”的“东西”的含义。

(1)“巨大响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去”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存在”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治·桑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为什么雨果在悼文中却说“列举她的作品显然是毫无必要”,只字不提她的作品?(2分)

3.文中多处用到类比,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3分)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沉痛哀悼乔治·桑的逝世,高度评价了乔治·桑对她的时代和她的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感情哀婉细腻,催人泪下。

B.作者认为乔治·桑虽然去世了,但她的伟大思想将像火炬一样永照人间,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C.“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这两种“事物”前者是指生命,后者指

赞誉。

D.文中说乔治·桑完美无缺不仅因为她有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头脑和崇高的心胸,而且因为她的诗才、她的杰作,以及由此而受到的憎恨、侮辱和抨击。


  阅读,完成1—5题。  悼念乔治·桑①  雨果      我哀悼一位逝去的女性,向一位不朽的女子致敬。      我以往热爱她,赞赏她,尊敬她;今天,在死亡

本题关键词:乔治,雨果,亚宝牌乔桑胶囊,乔治亚阀,马桑果中毒,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治疗效果,乔将军牌松果体素胶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