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从“节约”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
1.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2.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3.“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5.示例: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有关新解“上善若水”的文字,感念世事人生,不觉便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②平和心态静如水。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不如水,但不等于不可以达致。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人生如是,遇事当有平常心:知足者常乐——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能忍者常安——除非大是大非,少争我高你低.忍耐、忍让一下也就海阔天空、心平气和了;老实者常在——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行得端、立得稳,有时眼前可
能吃点亏,但最终不吃亏。
③正直为人明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磊落。东汉名臣杨震在任时,旧部王密夜晚怀揣十金拜见,并称:“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辞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四知”足见杨震磊落的胸襟!
④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须知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这正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虽身处闹市,耳畔却无车马之喧,超然物我之外,可谓人生一种境界。
⑤笑对坎坷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坚定者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坚韧者是水。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当淡泊从容,沉着应对,宠辱不惊。若此,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⑥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明,如水之善,如水之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第④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
3.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④段加点词“如此”指代什么?
5.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选文第⑤段作批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1.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2.不能,因为“平和的心态”是“轻看名利”的前提。
3.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为人要正直的观点。
4.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
5.提示:内容可批注具体启示:写法可答论证方法及作用;语言可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回答。例:多处引用诗句,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笑对坎坷韧如水”的观点。
阅读《晶莹的泪珠》,完成第1-3题。
晶莹的泪珠
陈忠实
①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②我要求休学一年。
③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④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着。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⑤"就是的。"
⑥"不休学不行吗?"
⑦"不行。"
⑧"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⑨"亲戚……也都穷。"
⑩"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11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12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用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误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开口。
13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土糨糊,贴在公文存根上。
14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叮嘱道:"装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15我把那张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了口袋。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忽然听到背后一声"等等",她跟上我,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我忽然心情很不好受,在争取得到了休学证书后,我很不愿意看见同班同学熟悉的脸孔,使低了头匆匆走起来,凭感觉可以知道她也加快了脚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16校门外拥来一拨偏远地区的学生,熟悉的同学便连连问我:"你来得平,报到了吧?"我含糊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她又喊了一声"等等"。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书弄丢了。"我点点头。她又安慰我说:"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17我抬起头来,猛然看见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她的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着劲儿说:"老师……我走咧……"
18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19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向她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了。
2025年后,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坐在他身边的我说:"我有一件事对不住你……"
21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22"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
23我浑身颤栗,久久无言。我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全都倒霉在休学那一年……"我1962年毕业恰逢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月,高校招生名额大大减少,我们班剃了光头,四个班也仅仅考取了几个人,而上一年我们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父亲说:"错过一年……让你错过了20年……而今你还算熬出点名堂了…
24我猛然想起休学那年,出校门时那位女教师溢满眼眶又流挂在鼻翼上的晶莹的泪珠。我对已经跨进黄泉路上半步还向我忏悔的父亲讲了那一串泪珠的经历,父亲听后喃喃地说:"可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女先生哩……"
25我今天把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今,各种欲望膨胀成一种强大的浊流冲击着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人的心扉,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选自陈忠实散文精选集《关于一条河的记忆》,有删改)
1.阅读第①-14段,请你用词语概括女教师在给"我"办休学证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结合第20—24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
3.阅读文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0字)
1.答案示例:
诧异 忧郁 惋惜 担忧
2. 答案要点:
①表达父亲对当年自己决定的后悔。
②引发"我"对女教师的回忆。
③表现当时女教师劝"我"不要休学的意义。
3.答案示例:
40年前,作者从女教师的泪珠中感受到的是对自己的关怀、安慰和期待?今天,作者认识到女教师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是滋养生命灵魂和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像女教师那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纯真和善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回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1017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每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元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O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0×10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96o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I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阅读第①段,说出"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的原因。
答:
2.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所反映的哪两个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
我国政府已将"南水北调"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
材料二:
3.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
1.答案要点:
①淡水总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
②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
2.答案:
材料一:解决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材料二: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3.答案:因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引发的危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争斗)将愈演愈烈。
阅读《创新不言败》,完成第1-3题。
创新不言败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
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能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疏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运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创新不言败"的?
答:
2.根据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常用语(成语、俗语等均可)。
答: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答:
1.答案:
①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
2.答案示例:
失败是成功之母
3.答案:这一段的论证过程是:首先指出创新之路充满艰险;然后用王安石的话证明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接着提出创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4)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l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5)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6)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 。
2.选文条理清晰,第(3)段说明的内容是 。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了 (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4.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中国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链接材料二: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l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链接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1.(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
2.“海底飞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举例子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4.“大体上”是限制性的词语,表示这是大致的分类,还有其他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类型。这个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示例:加快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究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海洋安全不容乐观,存在着危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快深海科技研究,为中华民族的腾飞、祖国的富强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安全保障。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做自己的预言家
(1)回顾成长的岁月,有三件事情神奇中又有点冥冥注定,每当想起来的那一刹那,就会令我汗毛竖立、鸡皮疙瘩骤起,不得不对宇宙与自我之间的互动油然而生敬意!其中,两件是好事,一件是遗憾的事。
(2)几年前,住家过于老旧需要重新装潢,我在整理珍藏多年的书籍时,在自己高中二年级的国文课本最后一页,发现我在联考之前密密麻麻重复写下l00次的预言:“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
(3)当时,我的功课并不是顶尖的,每个学期在班上的排名大约第10名到第20名,模拟考的成绩时好时坏,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全校第40名,加上高中联考时曾遭受重挫,对升学一直没有信心,唯一能凭借的信念只是不断用功苦读。我是不懂读书方法、只会死读书的那种小孩,在事倍功半的情况下,能如愿考上国立政治大学,实在是一个奇迹。
(4)而更令自己觉得神奇的是: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如此认真地写下对命运的预言:“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只是冥冥中的一种信念的力量在催促着我用功而已。
(5)事后,跟朋友聊起,他们都笑说:“如果当年你写的是‘我会考上国立台湾大学’,也许命运又会不同。”
(6)我同意他们的说法,也因此得到一个经验——要做梦,就做大梦,只要你意志坚定,并付诸行动,美梦就会成真。
(7)第二次神奇的经验,发生在刚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五年。当时我转战于不同的职场,做了几份自己很喜欢、但别人并不看好的工作。有一位十分关心我的长辈特别约我用餐,想要了解我为什么跳槽工作,还在百忙之中为杂志撰写专栏。
(8)记得那是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他的身后,我面对他,很 A. 地说:“我要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
(9)他的笑容中,带着几许 B. 。在传统的观念里,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10)十几年后,再碰到这位长辈,他依然记得那个午后的对话,不过他的笑容里多了些 C. ,他说:“没想到所有的‘不务正业’都变成了你的‘正业’。”
(11)其实当年对他说“我要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时,只是一个概念,心中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后来能够美梦成真,的确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忙。
(12)第三件事,想起来就只有遗憾了。母亲被高血压、肾脏等慢性病缠身多年,又有家族遗传性的糖尿病,我常担心她的病情恶化,或可能导致中风。虽然也曾多次提醒她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多做运动。但我一忙,也就没有每天特别留意她的状况,倒是经常悲观地想起:“万一她意外中风时,我要怎么处理?”
(13)几年前,当母亲在菜市场因为脑血管破裂而昏到,我被通知前往抢救时,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14)经过急救后,母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幸好有父亲陪伴她接受长期的治疗与康复,病情在医生的掌握之中。每当我看见父亲扶着母亲颤巍巍走路的样子,我十分后悔当时有那个“万一她意外中风时,我要怎么处理”的坏念头,更遗憾的是,我既然有过这种坏念头,为什么没有适时预防它发生。
(15)这些经验带给我很大的启示:除非天灾,否则生命没有意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预言家!信念的力量,往往可以跨越现实的阻碍,结合所有对你有利的条件,构成一个神奇莫测的磁场。
(16)只要你愿意立定志向,努力付诸行动—
(17) ;
(18)噩梦可以避免,它是最值得警惕的“寓言"。
(19)作家保罗·科贺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说:“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的忙。”
1.文中A.、B.、C.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肯定 恭谨 诧异B.诧异 恭谨 肯定
C.恭谨 诧异 肯定D.诧异 肯定 恭谨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3.(17)段是与(18)段并列的段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写在原文中。
4.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三件“遗憾”的事?
5.第(7)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转战”若改为“辗转”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6.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书的收获。或写下感悟理解, 或生发联想想象,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进行质疑问难。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选句:
批注:
7.生活中你有与作者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例(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如果 没有,古今中外名人的类似故事也可以。
1.C.
2.示例:
①“我”立志考上政治大学,经过努力真的如愿以偿。
②“我”立志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经过奋斗终于美梦成真。
③“我”担忧妈妈病情恶化,结果她真的因脑血管破裂而昏倒。
3.示例:美梦可以成真,它是世间最美丽的“预言”。
4.从反面启示人们:除非天灾,否则生命没有意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预言家;或告诫人们:噩梦可以避免,它是最值得警惕的“寓言”。它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5.“转战”是主动的,写出了“我”积极奋斗的状态,与下文“做了自己很喜欢”的工作相呼应;“辗转"是被动的,指因生活所迫到处奔波。
6.示例:选句:要做梦,就做大梦,只要你意志坚定,并付诸行动,美梦就会成真。
批注: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梦想是最好的前进动力。
7.开放性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秋末晚菘
傅丽清
①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霜降以后,白菜味道最鲜,故赞美“秋末晚菘”。
②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7000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
③鲁迅先生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风景。
④真是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每亩万斤以上,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①之想”吧!那年,我们几个北京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第二天一上桌,如风卷残云,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
注:①鲷(diāo),即山东所产肉味鲜美的 “加吉鱼”
1.请各用—句话,概括每段大意。
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第④段写了白菜的哪些优点?请分条说明。
3.请写出第④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
1.
①秋末的白菜因好吃而得到赞美;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和培育白菜的国家;
③白菜以山东所产最好;
④百菜不如白菜。
2.①营养丰富;②产量高;③耐贮存;④价廉物美
3.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我家最富的时刻
[美]约翰·格立克斯 田小戈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晚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让我清静清静!”
我回到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一张彩票的角落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凯特立克,爸爸的老板?”我有些不解。“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凯特立克说,买彩票的时候可以帮他买一张,凯特立克同意了,过后也没再问这件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
可凯特立克是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中彩汽车的。“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说。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
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
1.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坤”?请作简要分析。
2.“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首尾两次出现,用意是什么?
3.请说说文章“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一段在写入叙事上的作用。
4.请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
1.当“父亲”准备放弃汽车留下诚信(或“骨气”)时,“我家”就赢得了道德的胜利。诚信非金钱可买,是无价财富。
2.开头此话意在表明,这是一个重道德修养、重精神财富的家庭,为下文故事的结局预设了伏笔。
结尾此话意在点题,骨气、诚实是财富,谁拥有它谁就富有。
3.写人:侧面写出“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选择时内心的矛盾斗争。(以父亲的动作、语言表现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的矛盾心理。)
写事:写“父亲”对“我”的态度,写“我”的困惑,自然引出“母亲”解释原委的情节。
4.在中彩事情发生后,母亲表现得平静而沉着,这和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开始就把彩车的去留提升到道德的高度来认识,虽未明确表态,但态度不言自明。对“我”的困惑,母亲充满耐心,教育子女温柔而有法。她不强加观点给别人,而是对父亲充分信任。她对家人常说的话:“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都表现出她的品德高尚,识见高远,非同寻常。(意对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粉丝是一种公害
王小峰
每年的12月8日,全世界的人都会纪念一个人——约翰·列侬。1980年的这个日子,他被发疯的歌迷枪杀,至今杀手还在监狱里服刑。每到祭日前后全世界都会掀起一股纪念热潮。
人们只会用温和的方式来纪念这个冤魂,或者谴责那个失去理智的马克·查普曼,除此之外,大概也只能一声叹息了。倒退20年,中国人知道列侬被枪杀的消息后肯定大惑不解,为什么一个非常热爱自己偶像的人会亲自杀掉偶像?大概资本主义真的堕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按照查普曼当年的供词意思是:我不想让别人跟我一起分享我对他的崇拜。如今,咱们越来越能理解查普曼的行为了,因为他太喜欢列侬了,喜欢一个人,做出什么荒唐的举动都不为过,哪怕是失去理智。
中国内地大约是在90年代初期出现追星族现象的,当时最明显的是香港四大天王,在内地形成了第一批追星族群。那时候,媒体上关于追星族的讨论有很多,尤其是老师们都很担忧追星带来负面效应。现在,当年追星的孩子有些可能都当老师了吧,老师不会再担心追星问题了。90年代初期的追星现象,我们可以解释为新一代人释放个性的结果。因为再早以前,年轻人就像谷建芬写的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想唱歌我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可见追星族现象,至少是个时代的进步。
今天,人们基本上不用“追星族”这个落伍的词汇了,正如这些追星群体的表达方式升级一样,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粉丝”。互联网的出现,使这些过去处在散兵游勇状态下的粉丝们更容易物以类聚到一起,壮大规模是转瞬间的事情。而且,粉丝们的种种行为也表现得越来越极端,最突出的就是超级女声比赛,当这个马拉松式的电视节目最终成为一场娱乐盛宴后,它终于验证了中国内地的粉丝绝对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粉丝差,而随后的超女演唱会,频频出现粉丝过火的事件,在武汉,连保安都加入了粉丝行列,据说天娱公司的老板王鹏上前维持秩序竟被保安粉丝__在地。
更要命的是,不同明星的粉丝开始势不两立,相互攻讦。如果说当年出现追星族现象是对过去个性的释放,那么今天的粉丝现象则是极端自我主义膨胀后的结果——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这种排他性貌似很合理,可以区别出粉丝们相互之间的身份,但是变成对峙和冲突就成了狭隘心理的表现了。当这些年轻的粉丝们从小就培养出狭隘心理后,这对社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东西不可能你都喜欢,但是你得容许你不喜欢的事物存在,这叫宽容。但是现在粉丝们的种种拙劣表现让人看不出这个社会的宽容性在哪里。
粉丝们表达自己的爱恨已经成了一个时尚,他们可以通过民间组织或互联网把这种滥情方式发挥到极致,所以,不管是爱还是恨,都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讨厌,成了一桩社会公害。
1.细读全文,请简述作者写作的思路。
2.探究文意,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说90年代初的追星族现象是个时代的进步?
②为什么说粉丝现象是一种社会公害?
3.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你谈谈对粉丝现象的看法.
1.先说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偶像崇拜,再说90年代初的追星族现象,然后重点谈当今的粉丝现象,从现象描述到本质分析,最后结论点题。
2.①从传统社会的压抑个性到新一代人的敢于释放和张扬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个进步。②粉丝们行为表现极端而过火,因互相排他而造成对峙和冲突,毫无节制地放纵爱恨情感,是狭隘自我主义的极端膨胀,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是:
①从作者的观点谈开来;
②表达流畅;
③言之成理,能表现出考生的思考和思想;
④世界观正确,情感、态度积极。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