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死海不死》选文回答问题。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 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果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海边也寸草 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②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 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③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浮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它们全部释放。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一百三十五亿四千六百万吨氯化钠(食盐);有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钙;有二十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这样,就使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了起来,沉不下去呢。
1.在第③自然段中,两次用到“俘虏”一词,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
第一个“俘虏”:
第二个“俘虏”:
2.选文第④段中有两个“这样”分别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①第一个“这样”:
②第二个“这样”:
3.这四段文字中,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打比喻B.分类别、作比较
C.举例子、列数字D.列数字、打比喻
4.选文在说明“死海”得名的原因时,使用了“大概”一词,其作用是 。
5.文章在说明死海浮力大的现象时,引用了传说,这种引用的作用是 。
6.“死海”的显著特征是 。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23:39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烟台市招远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Word试卷
阅读《死海不死》选文回答问题。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 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果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海边也寸草 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②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 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③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浮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它们全部释放。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一百三十五亿四千六百万吨氯化钠(食盐);有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钙;有二十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这样,就使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了起来,沉不下去呢。
1.在第③自然段中,两次用到“俘虏”一词,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
第一个“俘虏”:
第二个“俘虏”:
2.选文第④段中有两个“这样”分别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①第一个“这样”:
②第二个“这样”:
3.这四段文字中,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打比喻B.分类别、作比较
C.举例子、列数字D.列数字、打比喻
4.选文在说明“死海”得名的原因时,使用了“大概”一词,其作用是 。
5.文章在说明死海浮力大的现象时,引用了传说,这种引用的作用是 。
6.“死海”的显著特征是 。
本题关键词:胎死不下,死胎,死脉,死骨,死菌,猝死,死亡,坏死性淋巴结炎,再梗死,坏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