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人生如月
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的很。渐渐地,它大起来了,亮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了起来。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即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脸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若能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如此立身处世接人待物,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大益。
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暗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论,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白发搔短,或牢骚满腹,怨无天佑。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那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礼忘义为虎作伥。
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选自《佳作鉴赏》)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或第③段,依据该段所谈观点举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首诗。月,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情感。在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纪念日之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读其中一段文字,选用后面有关月亮的诗句填在语段的空处。选项为( )
“ , ”。当年,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两岸人民团结抗战,共御外侮,谱写了民族解放、国土光复的历史篇章;今天,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依然是明月共赏,休戚与共。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有人说,人生是一幅画,一百个人看它就有一百种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我说,人生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