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节选)

我手里zuàn( )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13、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zuàn( )

14、辅以人物动作、神态来写人物语言,是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请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处,并加以赏析。(3分)

我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赏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多处用“……”,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试分析下列句中“……”表达的意思。(3分)

①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② 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③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16、读完本文,相信你一定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段话。(2分)

例句:真正的友谊就是即使在冰天雪地里也能让彼此感觉到温暖;……

仿句:真正的友谊就是

13、(1分)攥

14、(3分)所选句子符合要求,即借助人物动作、神态更好地表现人物语言。如:“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1分)赏析能紧扣关键词,并言之有理。(2分)

15、(3分)① 表示短暂的停顿,不知道改如何跟万芳说这件事。(意近即可)(1分)

② 表示话已完意无穷,极度后悔和自责。(意近即可)(1分)

③ 表示话已完意无穷,万芳的大度、对我的理解跃然纸上。(意近即可)(1分)

16、(2分)有自己独到而正确的理解即可。

生 命 的 本 质(11分)

①夜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时而熟悉时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声。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④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人所有的词汇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⑦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3分)

(1)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应当是

(2)如果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应当是

(3)如果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可以概括为什么?(不超过30字)

2、仔细阅读第段,回答问题(2分)

(1)为什么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来形容这群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2)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3、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仿例造句(字数不要求与例句相等)(2分)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4、第段中说“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全命的舞蹈”。(2分)

(1)联系全文,说说两种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各自具体的内容。

(2)“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苍”“有意安排”的吗?说说你的理解。

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在“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中,作者特意加上“在夜幕之后”这一修饰成分,说明“那些残疾人”身残志坚,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夜生活。

B.第段开头“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赞美残疾人的音乐嘹亮、动听。

C.第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不但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并且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行。

D.对“残疾人”和“小姑娘”,作者开始都生有怜悯之情,后来发现这种怜悯是多余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怜悯。

E.本文作者先写残疾人,再写小姑娘,最后引发对整个人类生命史的思考。由点到面从而提示了生命本质的普遍意义。

1.①舞蹈 ②生命一降生就穿上一双红舞鞋。③面对一切困难,不畏惧,不悲观,始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意对即可)

2.①用“火的舞蹈”能形容残疾人舞蹈诗的忘情与热烈,也能形象的表现出残疾人积极乐观的生命张力。(意对即可)

②“燃烧”比喻人的生命,“火的舞蹈”比喻蓬勃乐观的生活。人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蓬勃、欢乐生活中去,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生命不息,蓬勃、欢乐、火热的生活就不会停止。

3.略

4. ①一种是残疾人乐观、忘情的舞蹈,一种是面对家境贫寒劳动艰辛,却全无一点悲愁的小姑娘劳动的舞蹈。

②不是上苍有意安排的,而是作者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其实只有我们留意生活,类似这样的舞蹈是很多的。

5.DE

《一个美丽的故事》(8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

1、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吗?(2分)

2、从文中看,你认为老师是怎样的人?(2分)

3、“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天气、时间外,还有别的意思吗?(2分)

4、文章最后缺少了一个揭示主题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运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补充(2分)

1、他希望得到肯定与尊重。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

2、老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充满爱心的人

3. 还有暗示作用,表明这是一个美丽的日子,将给人带来好心情。   

4. 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意思正确,语句优美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2~25题。(共10分)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2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2分)

23.“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4分)

24.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比写成“落”好,为什么?(2分)

25.你是怎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2分)

[633af2b99c5dff55.jpg]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17~21题。(10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野,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__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7.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 。(2分)

18.甲文第一段写了小草的情态以及它的质地、颜色、长势;乙文未写草,但写了春天植物的绿,如 。(2分)

19.甲文第二段与乙文写得色、声、味俱全,甲文表现“声”的词语是“嗡嗡”;乙文表现“声”的词语有“ ”、“ ”等。(2分)

20.甲文第二段和乙文都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请写出甲文虚写的句子。(2分)

21.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c0f9c850ff6d156f.jpg]

那时候我很小,独自去离家有20分钟路程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我迷路了。这时华灯初上。不知是恐惧还是羞涩,我不敢去问任何人,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这时走过来一对夫妇,那穿着薄呢大衣的女人低头拉住我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小姑娘?”我大哭起来,告诉他们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那女人随即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找找,好吗?”她又俯身拉起了我的手,我在__中感觉着她手的温暖。

原来我离家并不远。那对善良的夫妇将我轻轻一送,就送到了我母亲的身边。

我破涕为笑的时候,他们向我微笑一下,转身离去了。夜色笼罩了他们修挺笔直的身影,我手心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

爱幻想的我从此被幻想折磨着:当我所崇拜的老师在课堂上严厉而关切地注视我的时候,我想,会是她吗?当温和的女医生轻揉我疼痛难忍的身体的时候,我想,会是她吗?当我羡慕地望着一对对和谐、美丽、善良的夫妇的时候,我想,会是他们吗? ”

几十个寒冬酷暑过去了,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但他们留给我的温暖,仍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

十几岁时的我常独自一个人去粮店买粮。那一次,我努力想将一袋粮背到我单薄的肩上,可我却没有将它背上去。咬着牙,较着劲,试了一次又一次,始终差那么一点儿,我无望地站在这一袋粮食前。

我决定再试一次,忽然粮袋顺利地上了肩。我诧异地转过头,发现一双苍老而虬筋毕露的手正托住我的粮袋,一双同样苍老却充满慈爱的眼睛在亲切地注视着我。给了我这一把力气的竟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的老人。那力气化作一股暖流汩汩地流进我的心里。

一次,我生病在床,心绪异常烦躁,嘴唇干裂出一层白皮。突然听见“啪”的一声脆响,什么东西摔碎了。我恼怒地大喊起来:“妍妍,你又在淘气!你能不能让人安静一下?你真太不懂事了。”屋内静了半晌,才见女儿怯怯地走到我身边嗫嚅着说:“妈妈,我看你嘴太干了,想给你倒点热水喝,我不是故意弄碎杯子的,你别生气好吗?”我一下子把女儿那溢满莹莹泪水的眼睛紧紧地吻住了。我吮吸着女儿的泪,暖暖的,有点咸。

人的一生可能经历过许多喜怒哀乐,但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却可能是那一次次温暖轻柔的抚摸。它就像那徘徊在你周围的微风和细雨,让你体味着人生的温暖。

这温暖的感觉浸润我的心许久了,我常被它逼得扪mén心自问:你曾向迷路者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吗?你给了对你也许并不重要,但却是别人所急需的一把力了吗?你能谅解和宽容那些无意中伤害了你的人吗?只要感觉到那一丝丝温暖存在,人生就会轻松多了。能够给人以这种温暖,我想快乐一定会更大些。(作者孙苏,本文选用时有删改)

22.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3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扣紧“浸润”和“逼”这两个词语,简要分析第1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他人给予的温暖长时间地包围着“我”,让“我”内心有愧。

B.“逼”字显示“我”不得已才去帮助别人的感情。

C.长久以来,他人给予的温暖不仅温暖着“我”的心,而且时时提醒并激励着“我”给他人送温暖。

D.“浸润”表明“我”被别人给予的温暖感动了

24.本文最能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一句话是:(抄原句回答)(1分)

25.给本文加一个标题:(限四个字) (1分)

22、 ①一对善良的夫妇把迷路的“我”送回家;

            ②一位老人帮“我”把一袋粮食背上肩;

           ③女儿想为病中的“我”倒水却打碎了杯子。

23、C

24、能够给人以这种温暖,我想快乐一定会更大些。

25、温暖人生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7.根据课文内容,按照示例的格式填空(不超过5个字)(2分)

多彩的春花 ( ) ( )

18.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2分)

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 )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

19.请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1分)

(   )  黄(   ) 

20.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作用:

21.第二选段为了写春花,却描写了蜜蜂和蝴蝶,这属于什么描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17、和煦的春风 ;细密的春雨

18、①比喻、排比 ②拟人、反复

19、 hè ;  yùn ;

 20、运用了比喻、引用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特点。

21、侧面描写;突出描写花开之盛,动静结合使花更富生机;

清 明(13分)

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汾河河谷。
雨像是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没一个角落。乡间小路上,打着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
远处的柳荫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短笛。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四周有酒家吗?”
少年抬起握着的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静静摇曳;杏花村。
这时候,酒店的灯忽然亮了,像母亲慈爱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
8、写出本文记叙的要素:(3分)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写得有声有色,试各举一例。(2分)
(1)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模仿画线的句子,以“雨”开头,写一个运用相同修辞方法的句子。(3分)
11、文章结尾说:“诗人有点醉了”,诗人未喝酒为什么会醉?请对此作一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描写春雨的句子。(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时间:三月或四月  (2)地点:乡间山村  (3)人物:诗人、牧童  (4)事件的起因:下雨  (5)经过:诗人见牧童,问是否有酒家  (6)结果:诗人有点醉了    9、(1)断断续续的短笛音符 (2)绿色的叶子 10、示例:雨像一位多愁善感的琴师,敲一串丁丁咚咚的音符,。11、因为诗人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 
12. (1)沾衣欲湿杏花雨(2)斜风细雨不须归  (3)多少楼台烟雨中   (4)好雨知时节。

阅读《春》选段,完成文后第1-7题(13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_(A.、绊B.、伴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__(A.、嘹B.、缭C.、燎)亮地响着。

  1、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l)卖弄:

  (2)宛转:

  3、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内,它们分别是( )( )(1分)

  4、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a、句:

  b、句:

  5、"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

6、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何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2分)

7、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至少两句,2分)

1、春花图 2、(1)炫耀。(2)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3、B  A 4、a、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各种花争相开放的情景。b比喻、排比,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鲜艳多彩。5、春风。6、生动。通过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暖轻柔。7、(1)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阅读文章《阳光,是一种语言》完成22-25题。(11分)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像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便不用铜号和鼙(pí)鼓,即使是喁喁(yónɡ)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22.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1)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①—④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友情提示:可从原文中找)(2分)

答:

24.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2分)

答:

25.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3分)

答:

22.(1)词语:攀谈、颤抖、炫耀、兴奋     (2)作用:赋予阳光照射绿叶的现象以生命的活力,(意思对即得分)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形象性。

23.①明亮、透彻(清纯亲切 令人振奋)  ②动情(动听、温馨)  ③充满智慧(有才华、美丽、丰富)

24.①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切感知;②做阳光的朋友。

25.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