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母亲的目光
⑴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⑵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快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⑶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⑷“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⑸“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⑹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⑺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⑻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⑼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⑽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⑾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4.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分)
15.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⑴ 这段文字把母亲比做 、 、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 。(4分)
⑵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6.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17.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叹:“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3分)
14.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我的烦怪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隐蔽。
15.⑴天空 礁石 河床 执着和深情
⑵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16.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新课标第一网
17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题干提示的思考方向:①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②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③理解并珍惜亲情等。以上三个方面,只要答对一个方面表达流畅即可。
阅读《往事依依》,完成6-10题。(13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6.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的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你的老师“入情”时有怎样的表现?可以仿照上文,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2分)
6.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①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②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7.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8.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9.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10.略Xkb1.com
给我未来孩子的信(12分)
张淑梅
①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的时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的时候,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人出众。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锻造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②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__。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③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伪;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好事太难,但决不要放弃。
④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你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在__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⑤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出类拔萃又往往隐藏在卑琐狂浪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得掩面而去,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⑥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给写信给你的朋友。不要老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人。
⑦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⑧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18.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希望。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19.文章第①段“理想锻造你的气质”一句中使用“锻造”一词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1分)
20.文章第①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出众”,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1分)
21.联系上下文,不改变原意,仿照例句,补全下面的句子。(1分)
例句: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你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文章第⑤段,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答案。(2分)
23.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2分)
24文学放飞(4分)
请你说说下面几副对联各咏的是谁。
(1)宋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具有正直、勇敢、独立等优秀品质的人。
19.用“锻造”可以更好的说明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20.自信,坚持不懈,越过重重障碍,克服困难不回头,无论别人怎样劝说都不改初衷。
21.略 22.略 23.略
24(1)苏洵、苏轼、苏辙 (2)李白
阅读《老妪》,回答问题。(9分)
老妪
梁晓声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
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的一种美德等……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猬琐的……
13、读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子,回答:(2分)
(1)我“不平”的原因是
(2)我产生“体恤”、“怜悯”的原因是
14.给文中结尾的“尊贵”一词找一个反义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的线索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对老妪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王》与《老妪》这两篇文章在表现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男人们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2)老妪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14、.猥琐
15.“我”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16.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如“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动作描写:“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递给我两毛钱……”;细节描写,如“袖着手。”)
17.都在表现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却有一颗善良的、诚恳的金子般的心。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过于“做作”“猥琐”了。
阅读《背影》文段回答问题。(10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在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太难。②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5、文中横线上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1分)
A.、探 穿 攀 缩B.、弯 横 扯 伸
C.、侧 走 抓 爬D.、弓 钻 勾 蹬
6、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A.、①③⑥ B.、⑥⑦
C.、①③D.、①⑦
7、①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A.、外貌 心理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D.、语言 心理
8、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1分)
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9、“进去吧,里边没人”的含义是( )(1分)
A.、进去车内凑热闹B.、进去坐下,安静舒服
C.、担心车上的人都走了D.、怕儿子离开座位会丢失行李
1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中心内容(1分): 。
11、“我赶紧拭干了泪”的一方面是因为 ,另一方面是因为 。(2分)
12、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5a 6c 7c 8b 9d
10、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
11怕别人看见,难为情;怕父亲见了伤心
12、开放性题。要点:从“回头”这一细节感受到深挚的父爱;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护都是无微不至的。
父亲的游戏(14分)
两天前,儿子独自一个人来到这个城市。现在,父亲要送他回去。
他们来到火车站,却在候车室的入口停下来。两个人盯着安检仪的小屏幕,那上面不断流动着各种箱包和编织袋的轮廓。
男人说看到了吗,把行李放进去,屏幕上就会照出行李里面的东西……你看看,这是一个脸盆……这应该是一床被子……这个,一双皮鞋吧。可是,它为什么能照出里面的东西呢?男人低下头。问他7岁的儿子。
是X.光的原因……你昨天跟我讲过的。儿子说。
男人满意地点头。他说是,是X.光。只有X.光,才能把东西变透明了,我们才能看见它的里面。
男人穿一件蓝色的工作服,那上面沾着点点泥水的痕迹。男人头发凌乱,目光是城里人所认定的那种卑微。看得出来他在某个建筑队打工。
男人说要是人钻进去,内脏就会很清楚。这东西,就是你娘给你说的医院的X.光机。
儿子使劲儿点点头,表情很是兴奋。安检员不屑的撇了撇嘴。如果说一开始男人的话还有些靠谱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了。
男人冲儿子笑笑,你看好了。
然后他就做出一个让周围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举动。他突然扑向安检仪,蜷了身子,像一个编织袋般趴伏。安检员大喊一声,你要干什么?可是来不及了。传送带把男人送进安检仪,屏幕上出现男人趴伏的瘦小轮廓。几秒种后,男人被安检仪吐出。男人爬起来,满面红光。
安检员冲过来,朝男人吼叫,你发什么疯?
男人尴尬的笑。他说,我和儿子做游戏呢。
做游戏?安检员怒火冲天,你们拿安检仪做游戏?这东西对身体有害你不知道?
男人慌忙朝他眨眼。安检员正大喊大叫,忽略了男人急切的眼神。男人飞快地拉起他的儿子说,走,我们去等火车吧!
他们来到候车室,找两个座位坐下。男人问儿子,你刚才看清楚了吗?
儿子说,不是很清楚。
男人说没关系,你看个大概就行了。得了肺病的人,肺那儿会有一个很大的黑影,你看见我有吗?男人跟儿子比划着肺的位置。他比划的并不准确。
是,你那儿没有黑影。儿子认真的说。
这就对了。男人满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看我们多聪明,我们骗那个没穿白大褂的大夫说我们在做游戏,他竟信了,他竟没收我们的钱。
是啊是啊。儿子两眼放光。
回去,你娘问你,你陪你爹去看X.光了吗,你怎么说?男人问。
去看过了。儿子说。
在哪个医院看的?男人追问。
去火车站医院看的。儿子回答。好儿子,我们拉钩吧!父亲伸出手,钩住了儿子的小指。
告诉你娘,我的肺病早就好了,别再让她担心,也别再让她把你一个人送过来,陪我去医院。男人站起来。火车马上就要来了。
好。儿子使劲地点头,你的肺上没有阴影,我和娘都知道你的病早好了。
男人笑了笑。他使劲儿捏了捏儿子红扑扑的小脸。
男人把儿子送上了火车,往回走。他走得很快。他还得赶回去干活。他还得在这个城市里拼命赚钱。他要把赚来的钱全部带回家。家里需要钱,他不敢去医院检查他的病。哪怕,只是挂个门诊,然后照一张X.光片。
男人走得有些急。他轻轻地咳起来。咳出的痰里,夹着淡淡的血丝。他紧张地回头,却想起儿子已经上了火车。于是男人笑了。刚才他和儿子做的那个游戏,让他满足和幸福。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游戏”的主要内容。(2分)
8.你认为选文末句父亲“满足和幸福”的原因是什么?(3分)
9.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词语。(4分)
⑴儿子使劲儿点点头,表情很是兴奋。
⑵安检员不屑的撇了撇嘴。
10.作者写“父亲的游戏”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假如文中的男人应邀来到了义乌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现场,你打通了热线电话,你最想对男人说什么? (5分)
7.(2分)父亲有意把安检仪当作X光机检查身体,以此向家人证明自己是健康的。
8.(3分)他如愿对家人隐瞒了病情,免除了家人的牵挂:既节省看病的钱,又能继续打工。
9.(4分)⑴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1分)突出儿子为即将完成母亲交给的陪父亲做x光的任务而感到激动的心情(1分)
⑵表明安检员认为男人很无知(1分),表现了她对男人的鄙夷(歧视、看不起等)(1分)(意思对即可)
10.(5分)引发了读者对于农民工的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思考。(2分)第二问要点:要写出对男人的关心、劝告、帮助(写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得全分)。如:叔叔,您的病怎样了,您还是上医院看看吧,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您怎么能挣更多的钱养活家中的妻儿?您病倒了,他们怎么办啦?去吧,叔叔,我可以帮您!(3分)
狼山脚下(选段)(20分)
余秋雨
狼山在南通市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__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濛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2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狼山”山名。(3分)
2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文章第节写各处风景的秀雅名称有什么作用?(4分)
24.阅读第节,简要回答作者笔下的狼山风景有怎样的特点?(3分)
25.古人认为诗文要避俗避热,求生求新,请从写作内容、表现手法、语言表达、文章立意等角度,任选两项,分析本文的新意。(4分)
26.“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濛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读这句话,你联想到哪句诗表现的气概?请默写下来: , 。(2分)
27.有一批游客要游览狼山风景区,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你将怎么说?(4分)
22.野拙狞厉、生动有劲、适合江尾气象,显得不凡俗
23.将这些秀雅名称和狼山山名形成对比,突出狼山山名的虎虎生气与野拙,表达了作者对此山名的喜爱欣赏之情。
24.不高,但风景开阔实在,显得真实。
25.结合内容,分析出其独特性与新意即可。示例:写作内容上,作者否定大多风景名的文雅之气,挖掘出狼山山名的特有的野拙与生气,不流于凡俗。表现手法上,本文采用对比手法,将秀雅山名、“琅山”与“狼山”进行对比,突出狼山山名特色。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写狼山并不美,为下文赞狼山的独特的美铺垫。文章立意上,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散文细绘优美风光,而独辟蹊径表现狼山风景的开阔与实在,用人生巧妙设喻,表现狼山一带山水的缓和平淡的独到之美。语言表达上作者善作新句,比如“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用“开玩笑”显得诙谐幽默,表现出狼山山名没有文明气息,不矫揉造作。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略。问候语1分,介绍具体2分,语言流畅1分。
阿里山纪行(选段)(8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15.本段所写阿里山景区的特点是 (2分)
16.“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这句话体现了什么?(2分)
17.文中用“如蝉、如蝇、如蚊”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安宁(静谧、宁静)
16.阿里山的原始森林没有遭到人为破坏,(1 分)体现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1分)
17.不能。(1分)这是按照声音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1分)运用比喻和排比,以声衬静,(1分)衬托出山林的静谧。(1分)
平分生命 (6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5、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答: (2分)
16.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答:
2分)
17.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15.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
16.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17.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春(13分)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B.)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C.)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D.)着。
9、第二自然段中漏掉了一句,这句话是 (2分)
“ ”。
10、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
A B. C. D. 。(2分)
11、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 、“ 、“ 、“ ”。(2分)
12、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2分)
A.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
B.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
C.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
13、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意选出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所写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14、写出含有“雨”字的一句完整的诗句(要求有连续性的上下句)(2分)
9、这句话是“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10、A 酝酿 B 卖弄 C 烘托 D 静默 。(2分)
11、“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分)
12、C。 13、略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