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轻轻地抱住母亲》,完成19—23题。(18分)
轻轻地抱住母亲
茹喜斌
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②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我低头给母亲梳理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滴泪水。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
③把一个人抱在怀里是因为心中有爱,那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描述的爱,一种比任何语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爱。小时候母亲经常抱我,抱着我下地,抱着我拾柴……我要是乖巧,母亲还会亲我的脸蛋儿,我这时就会搂住母亲的脖子,那是一种渴望,一种依赖,一种让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不愿再让母亲抱了,最多会让母亲扳着脸看看我胖了还是瘦了。当我长到渴望和异性亲热的时候,我会与女友激情拥抱,甚至热烈地亲吻,却不再愿接受母亲的双臂和胸怀了。这时的母亲,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欢的食物来表达她深深的母爱了,而我也再没有搂住母亲脖子的渴望了。但就在那个晚上,我抱着母亲时忽然感到,我就像重新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那么甜蜜,那么幸福。
④又一个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夜里10点钟时,母亲说:“我想睡了。”我说:“妈,我把你抱到床上吧。”母亲说:“中。”于是,母亲就搂住了我的脖子。母亲比过去明显胖了。我抱着渐渐康复的母亲向床边走去的时候,母亲满脸的笑容。我知道母亲在我的轻轻一抱中感到了甜蜜和满足。我感到我幼小时的形象和母亲叠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长的旅程,也是母子亲情的融合,更是母子之爱的结晶和升华。我把母亲放在床上时,母亲竟然出乎我预料地说了一句:“好幸福啊。”继而就是响亮的笑声了。
⑤我在这笑声里充满惭愧。我们会激情满怀地抱住亲爱的妻子去倾吐炽热的情恋,我们会喜不自禁地抱着儿女去倾吐脉脉的爱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去抱一抱年迈的母亲,去倾诉那份人间的挚爱和亲情呢?……
(选自《扬子晚报》)
19.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轻轻”一词的含义和作用?(4分)
20.说说文中画线句中子“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的原因是什么?(4分)
21.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你借鉴的一点是什么?试举例分析。(3分)
22.借用文中的词语,运用你的思维,发挥你的特长,将病中母亲的肖像(外貌)描写出来。(4分)
23.通读全文,换位思考,说说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3分)
19.(4分)含义:“轻轻”写出了儿子抱着母亲时动作的轻柔以及那种生怕有所闪失的心理。(2分)作用:“轻轻”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对母亲的敬重、体贴……(2分)(符合题意即可)
20.(4分)没有想到母亲是这样瘦小、虚弱;成人后“我”从来没有这样亲近过母亲,这一抱,我重新感到了一种幸福,一种甜蜜。(答到意思即可,答对一点给2分,共4分)
21.(3分)本文(1)描写细腻,(2)语言朴实自然,(3)线索清楚等(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分) 举例(略)分析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深的母于之情。(2分)
22.(4分)抓住“衰老”“虚弱”“瘦小”“散乱苍白的头发”等来描写。(有“衰老”,“瘦小”“头发苍白”,视语言表达酌情赋分)
23.(3分)可以喜欢,从“我”对母亲的孝顾、对母亲的真挚情感等方面来组织文字;也可以不喜欢,从“我”很长时间都不愿再让母亲抱了、没有主动抱母亲等方面来组织文字。(3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0分)
看云识天气(节选)
朱泳燚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6.第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7.第②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其中一种说说其作用。(4分)
18.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一般”“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6.(3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用原文或自己的语言表述皆可,意思对即可,3分)
17.(4分)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2分,写出其中两个即可)打比方突出生动性、形象性;下定义突出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列数字突出将事物具体化,便于理解。(2分,意思对即可)
18.(3分)不能。“一般”“左右”都是表示估计、猜测,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也就没有科学性。(3分,言之成理即可,只答“不能”,没有阐释不给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5.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2分)
16.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2分)
17.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8.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4分)
15.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6.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7.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8.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从
11.第一段找出描写小草质地、色彩、长势的相关语言(3分)
质地 色彩
长势
12.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春花繁密茂盛、 、
的特征。 (3分)
13.第二段中的“闹”字能不能改为“叫”,为什么?(3分)
1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次序是否颠倒?为什么?(2分)
11.嫩嫩的软绵绵的 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的
12.上,下 色彩绚丽 香气浓郁.
13.不能,因为“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还展现出了一副热闹景象;而“叫”仅表现声响
14.不能颠倒,因为是和“ 桃树 ,杏树,梨树”一一对应
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6.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2分)
7.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2分)
8.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9.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3分)
10.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3分)
6.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7.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8.“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9.(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10.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母亲的目光
⑴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⑵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快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⑶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⑷“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⑸“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⑹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⑺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⑻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⑼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⑽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⑾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4.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分)
15.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⑴ 这段文字把母亲比做 、 、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 。(4分)
⑵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6.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17.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叹:“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3分)
14.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我的烦怪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隐蔽。
15.⑴天空 礁石 河床 执着和深情
⑵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16.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新课标第一网
17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题干提示的思考方向:①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②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③理解并珍惜亲情等。以上三个方面,只要答对一个方面表达流畅即可。
阅读《往事依依》,完成6-10题。(13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6.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的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你的老师“入情”时有怎样的表现?可以仿照上文,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2分)
6.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①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②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7.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8.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9.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10.略Xkb1.com
给我未来孩子的信(12分)
张淑梅
①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的时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的时候,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人出众。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锻造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②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__。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③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伪;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好事太难,但决不要放弃。
④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你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在__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⑤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出类拔萃又往往隐藏在卑琐狂浪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得掩面而去,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⑥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给写信给你的朋友。不要老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人。
⑦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⑧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18.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希望。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19.文章第①段“理想锻造你的气质”一句中使用“锻造”一词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1分)
20.文章第①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出众”,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1分)
21.联系上下文,不改变原意,仿照例句,补全下面的句子。(1分)
例句: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你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文章第⑤段,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答案。(2分)
23.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2分)
24文学放飞(4分)
请你说说下面几副对联各咏的是谁。
(1)宋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具有正直、勇敢、独立等优秀品质的人。
19.用“锻造”可以更好的说明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20.自信,坚持不懈,越过重重障碍,克服困难不回头,无论别人怎样劝说都不改初衷。
21.略 22.略 23.略
24(1)苏洵、苏轼、苏辙 (2)李白
阅读《老妪》,回答问题。(9分)
老妪
梁晓声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
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的一种美德等……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猬琐的……
13、读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子,回答:(2分)
(1)我“不平”的原因是
(2)我产生“体恤”、“怜悯”的原因是
14.给文中结尾的“尊贵”一词找一个反义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的线索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对老妪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王》与《老妪》这两篇文章在表现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男人们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2)老妪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14、.猥琐
15.“我”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16.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如“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动作描写:“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递给我两毛钱……”;细节描写,如“袖着手。”)
17.都在表现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却有一颗善良的、诚恳的金子般的心。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过于“做作”“猥琐”了。
阅读《背影》文段回答问题。(10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在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太难。②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5、文中横线上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1分)
A.、探 穿 攀 缩B.、弯 横 扯 伸
C.、侧 走 抓 爬D.、弓 钻 勾 蹬
6、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A.、①③⑥ B.、⑥⑦
C.、①③D.、①⑦
7、①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A.、外貌 心理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D.、语言 心理
8、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1分)
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9、“进去吧,里边没人”的含义是( )(1分)
A.、进去车内凑热闹B.、进去坐下,安静舒服
C.、担心车上的人都走了D.、怕儿子离开座位会丢失行李
1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中心内容(1分): 。
11、“我赶紧拭干了泪”的一方面是因为 ,另一方面是因为 。(2分)
12、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5a 6c 7c 8b 9d
10、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
11怕别人看见,难为情;怕父亲见了伤心
12、开放性题。要点:从“回头”这一细节感受到深挚的父爱;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护都是无微不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