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未来孩子的信(12分)
张淑梅
①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的时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的时候,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人出众。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锻造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②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__。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③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伪;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好事太难,但决不要放弃。
④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你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在__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⑤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出类拔萃又往往隐藏在卑琐狂浪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得掩面而去,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⑥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给写信给你的朋友。不要老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人。
⑦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⑧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18.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希望。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19.文章第①段“理想锻造你的气质”一句中使用“锻造”一词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1分)
20.文章第①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出众”,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1分)
21.联系上下文,不改变原意,仿照例句,补全下面的句子。(1分)
例句: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你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文章第⑤段,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答案。(2分)
23.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2分)
24文学放飞(4分)
请你说说下面几副对联各咏的是谁。
(1)宋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具有正直、勇敢、独立等优秀品质的人。
19.用“锻造”可以更好的说明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20.自信,坚持不懈,越过重重障碍,克服困难不回头,无论别人怎样劝说都不改初衷。
21.略 22.略 23.略
24(1)苏洵、苏轼、苏辙 (2)李白
阅读《老妪》,回答问题。(9分)
老妪
梁晓声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
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的一种美德等……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猬琐的……
13、读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子,回答:(2分)
(1)我“不平”的原因是
(2)我产生“体恤”、“怜悯”的原因是
14.给文中结尾的“尊贵”一词找一个反义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的线索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对老妪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王》与《老妪》这两篇文章在表现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男人们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2)老妪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14、.猥琐
15.“我”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16.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如“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动作描写:“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递给我两毛钱……”;细节描写,如“袖着手。”)
17.都在表现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却有一颗善良的、诚恳的金子般的心。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过于“做作”“猥琐”了。
阅读《背影》文段回答问题。(10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在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太难。②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5、文中横线上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1分)
A.、探 穿 攀 缩B.、弯 横 扯 伸
C.、侧 走 抓 爬D.、弓 钻 勾 蹬
6、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A.、①③⑥ B.、⑥⑦
C.、①③D.、①⑦
7、①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A.、外貌 心理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D.、语言 心理
8、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1分)
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9、“进去吧,里边没人”的含义是( )(1分)
A.、进去车内凑热闹B.、进去坐下,安静舒服
C.、担心车上的人都走了D.、怕儿子离开座位会丢失行李
1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中心内容(1分): 。
11、“我赶紧拭干了泪”的一方面是因为 ,另一方面是因为 。(2分)
12、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5a 6c 7c 8b 9d
10、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
11怕别人看见,难为情;怕父亲见了伤心
12、开放性题。要点:从“回头”这一细节感受到深挚的父爱;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护都是无微不至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赌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4.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6分)
暴君:
哲人:
15.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6分)
一鼓作气 、 、 、_____、癫狂失常
16.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5分)
17.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5分)
14.暴君:张狂(盛气凌人)、傲慢、自大(自负)、浮躁(急躁、意气用事);哲人:沉稳(沉着)、谦卑、耐劳(坚韧或坚毅)、心态平和。
15.不堪重负 自负傲慢 恼羞成怒
点拨: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非四字短语亦可。要按顺序答题。
16.表层意思是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为王者。深层含义是人生就像一场赌注。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
17.可从学习哲人的明智之举这一角度谈启示,如:谦卑、坚毅者才能达到心仪的彼岸;也可从暴君的直横做法这…—角度谈教训,如:目空一切的狂妄者的结果一般不妙。
点拨:不管选哪一个角度都要联系实际,写出启示。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20分)
“你没有心。”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啊,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
后来一切又都消失了:墙壁、拿药的女人和那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现在我面前是敞开着的牢房的门。一个肥胖的党卫队队员把我拖进去,脱掉我那被撕成碎片的衬衣,把我放到草垫上,摸了摸我那被打肿的身子,吩咐给我裹伤。
“你瞧瞧,”他摇晃着脑袋对另一个人说:“你瞧,他们干得多利落。”
然后又是从远方,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他活不到明天早晨啦。”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10.党卫队队员和“我”的对话表现了什么?(5分)
11.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实际意思是什么?(5分)
12.“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对死亡预告的声音感到如此美好?(5分)
13.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状态?(5分)
10.表现了敌人的束手无策和我要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
11.他们打得够凶狠的,够毒辣的。
12.因为作者在宁死不屈的前提下,在这生不如死的情况下对死亡充满了渴望。
13.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意志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好雨随风(11分)
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忽然想起昨日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镜子,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22.雨来之前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3分)
2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2分)
24.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3分)
我选( )句,赏析:
2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简要阐述: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3分)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季羡林《听雨》)
22.( 3 分)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23.( 2 分)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24.(3分)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语言特点1分,表达效果2分)
25.(3分)都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意思对即可)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12分)
⑴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⑵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⑶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⑷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⑸老师说,性别。
⑹女。大家刷刷写下。
⑺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母亲的年龄。
⑻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⑼……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⑽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儿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⑾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⑿老师说,请同学们再接着写,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⒀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⒁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写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⒂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⒃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
19.第⑼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2分)
20.体会第⒀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21.说说第⒃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3分)
18、(3分)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19.( 2 分)示例:“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 “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 “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可)
20.( 4 分)“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 3 分) 委婉地批评了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意思对即可。)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季羡林
夜里有雷阵雨,转瞬即停:“薄云疏雨不成泥”,门外荷塘岸边,绿草坪畔,没有积水,也没有成泥,土地只是湿漉漉的。一切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我早晨出门,想到外面呼吸点新鲜空气,这也同平常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然而,我的眼睛一亮,蓦地瞥见塘边泥土地上有一行用树枝写的字:
季老好 98级日语
回头在临窗玉兰花前的泥土地上也有一行字:
来访 98级日语
我一时懵然,莫名其妙。还不到一瞬间,我恍然大悟:98级是我今年的新生。今天上午,全校召开迎新大会;下午,东方学系召开迎新大会。在两大盛会之前,这一群(我不知道准确数目)从未谋面的十七八九岁男女大孩子们,先到我家来,带给我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一番深情厚谊。但他们恐怕打扰我,便想出了这一个惊人的匪夷所思的办法,用树枝把他们的深情写在了泥土地上。他们估计我会看到的,便悄然离开了我的家门。
我果然看到他们留下的字了。我现在已经望九之年,我走过的桥比这一帮大孩子走过的路还要长,我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面还要多,自谓已经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然而,今天,我一看到这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我却真正动了感情,眼泪一下子涌出了眼眶,双双落到了泥土地上。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生平靠自己那一点勤奋,做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对此我并没有多大信心。独独对于青年,我却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我认为,我们中年人或老年人,不应当一过了青年阶段,就忘记了当年穿开裆裤的样子,好像自己一生下就老成持重,对青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应当与努力理解青年,同情青年,帮助青年,爱护青年,不能要求他们总是四平八稳,总是温良恭谦,我相信,中国青年都是爱国的,爱真理的。即使有什么“逾规”的地方,也只能耐心加以劝说,惩罚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青年失掉了信心,那它就失掉了希望,失掉了前途。我常常这样想,也努力这样做。在风和日丽时是这样,在阴霾蔽天时也是这样。这要不要冒一点风险呢?要的。但我人微言轻,人小力薄,除了手中的一支圆珠笔以外,就只有嘴里那三寸不烂之舌,除了这样做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大概就由于这些情况,再加上我的一些所谓文章,时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上,有的甚至被选入中学教科书,于是普天下青年男女颇有知道我的姓名的。青年们容易轻信,他们认为报刊杂志所说的都是真实的,就轻易对我产生了一种好感,一种情意,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甚至穷乡僻壤、边远地区青年们的来信。大中小学生都有。他们大概认为我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而又颇为值得信赖,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简直石破天惊;有的向我倾诉衷情。我想,有的事情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未必肯讲的,比如想轻生自杀之类,他却肯对我讲。我读到这些书信,感动不已。我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对人生看得透,只等造化小儿给我的生命划上句号。然而这些素昧平生男女大孩子的信,却给我重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确实有‘再少’之感。”这一切我都要感谢这些男女大孩子们。
东方学系98级日语专业的新生,一定就属于我在这里所说的男女大孩子们。他(她)们在五湖四海的什么中学里,读过我写的什么文章,听到过关于我的一些传闻,脑海影子。所以,一进燕园,赶在开学之前,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一份情意,用他们自己发明出来的也许从来还没有的方式,送到了我的家门口来,惊出了我的两行老泪。我连他们的身影都没有看到,我看到的只是池塘里面的荷叶。此时虽已是初秋,却依然绿叶擎天,水影映日,满塘一片浓绿。回头看到窗前那一棵玉兰,也是翠叶满枝,一片浓绿。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青春的颜色,绿是希望的颜色,绿是活力的颜色。这一群男女大孩子正处在平常人们所说的绿色年华中,荷叶和玉兰所象征的正是他们。我想,他们一定已经看到了绿色的荷叶和玉兰。他们的影子一定已经倒映在荷塘的清水中。虽然是转瞬即逝,连他们自己也未必注意到。可他们与这一片浓绿相得益彰,溢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将来左右这个世界,决定人类前途的,正是这一群年轻的男女大孩子们。他们真正让我“再少”,他们在这方面的力量决不亚于我在这方面提到的全国各地青年的来信,我虔心默祷——虽然我并不相信造物主从我眼前的八十七岁中抹掉七十年,把我变成十七岁的少年,使我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共同分享普天下的凉热。
9.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2分)
(1)蓦地( ) (2)湿漉漉( )
(3)素昧平生( ) (4)虔心默祷( )
10.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强调“一切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异之处”?(4分)
11.作者为什么说98级日语新生的留言是“一个惊人的匪夷所思的办法”?(4分)
12.“望九之年”为什么自谓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而作者又为什么没做到“总无情”呢?(4分)
13.季老对自己平生所学极为谦逊,但对青年自信地认为有套看法,这套看法的实质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
14.作者是怎样将话题引到荷叶与玉兰方面的?面对季老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你做为一个“将来左右这个世界,决定人类前途”的青年人,对这句话有哪些想法和感悟?(6分)
9.(1)mò (2)lù (3)mèi (4)qián
10.先两次强调平常,是为了后面的不平常做铺垫。为了突出后面所说的青年学生的“一个惊人的匪夷所思的办法”。
11.这种做法符合学生们的快乐活泼的天性,有一股青春的气息:既表达了心意,又不会影响老人的休息。
12.季老对人生、对社会也包括对自己看得很透,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但季老做为一名教师,他始终以关心学生为己任,所以不会对学生的举动,以及学生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无动于衷的。
13.我们应当努力理解青年,同情青年,帮助青年,爱护青年。
14.在前文做了很好的铺垫,由“我连他们的身影都没看到,我看到的只是池塘里面的荷叶。”想法和感悟围绕着“将来左右这定人类前途的,正是这一群年轻的男女大孩子们”来谈。
圪崂面 祁玉江
洛川塬是陕北黄土高原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塬区,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原地貌之一。在塬的北头、翻上界则河塬坡,行不多远,便出现一个村子,名曰圪崂村。几十户人家依次坐落在210国道北侧沿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村有人便开了饭馆,专卖菜盖面。同行几个人凑在一起,一碗滚烫的面汤,几碗扯面,再配上几盘家常炒菜,搅拌在一起,味道纯正、香美可口,喝汤、吃面的人满头大汗,一人花上五六块钱,就能吃得大饱,既省时又省钱还实惠,成为过往行人歇脚、吃饭、补充体力的向往之地。不几年,便一个效仿一个,满村里全都开起了面馆,一溜烟足有四五十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圪崂面”品牌,成为南来北往行人的中转站。从此,圪崂村便热闹非凡起来,一时名声大震。
这期间,我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了这里的常客。不管是从延安去西安,或者是从西安返回延安,我和小李师傅总是要在这里停车驻足,吃上一顿圪崂面。时间久了,便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餐馆。这家餐馆名叫“清雅餐馆”,由主人张红喜和他的爱人共同经营。红喜当年30多岁,风华正茂,热情好客,落落大方,扯得一把好面;妇人干脆利索,朴素大方,一看就是红喜的贤内助和好搭档。我和小李师傅每次到来时,红喜夫妇俩总是满脸笑容,道一声好后,就舀来滚烫的面汤,让我们先喝。接着便开始准备饭菜。扯面不软不硬、不粗不细,很是坚韧;菜的品种也很多,诸如蒜薹炒肉、青椒炒肉、蘑菇炒肉、豆芽炒肉、醋溜白菜、烧豆腐、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等等,足有二三十种,任你随意挑选搭配。面菜做好后,我们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红喜和妻子就坐在一旁和我们拉起家常,要不就站在一旁乐呵呵地笑着。就这样,我和小李师傅只要路过这里,每次都要美美地吃上一顿,一直坚持了10来年。
2006年9月,西延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高速公路从洛河川穿越而过,将圪崂村远远地甩在高速公路之外。从此,路过洛川塬圪崂村的车辆愈来愈少,我们也由于来去匆匆,为赶路程,再也无暇顾及圪崂面了。而圪崂村的“菜盖面”生意也渐渐冷落下来。
前不久,在无意闲聊中,听一位朋友讲,洛川县城有人开了圪崂面餐馆,他吃了一回,味道很是不错,建议我以后路过此地可以品尝一下。
前两天,我正好从西安到延安。路过洛川时,时间已到晚上七点多。我们几人遂商量,出高速路口,直达洛川县城,去寻找那家圪崂面餐馆。刚下高速公路行不多远,一眼就看到靠公路北侧一排简易的民房中间有一间门店正挂着“正宗圪崂面餐馆”牌子。我们便停下车,快步走进去,一打问,正是那家圪崂面餐馆。主人见我们到来,笑嘻嘻地提着一壶热面汤,一一倒在我们面前的碗里,让我们先喝着暖暖身子。接着便指着挂在对面墙上的菜谱问我们点什么菜。我们很快点了青椒炒肉、蘑菇炒肉、烧豆腐、西红柿炒鸡蛋、大豆芽炒肉五个家常菜,每人要了一碗扯面,相互搅拌起来,有说有笑地吃起来,味道依然是那样纯正,和原来的圪崂面不差上下。前后不到半个小时,每人仅仅花了12元,就吃了一顿地地道道的美餐,了却了几年来吃一顿圪崂面的心愿。
在返回的路上,我禁不住想,如果将圪崂面引进到高速公路服务区,无论对路人还是当地群众,都是一件非常经济、实惠的大实事、大好事!但愿我的这一想法能够变为现实。
13.文章以“圪崂面”为题有什么好处?
14.文章第二段重点叙写了在“清雅餐馆”吃圪崂面的情景,请把红喜夫妇招待客人吃面的过程补充出来。
红喜夫妇笑脸相迎à à à坐在一旁和我们拉家常
15.文章第三段写道:“而圪崂村的‘菜盖面’生意也渐渐冷落下来。”请你把红喜夫妇在生意冷落后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16.倒数第二段中的句子“前后不到半个小时,每人仅仅花了12元,就吃了一顿地地道道的美餐”,突出了洛川圪崂面的什么特点?
17.反复揣摩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一是简洁明了,二是圪崂面是全文叙事的线索。
14.舀来滚烫的面汤 准备饭菜
15.示例:唉,过去我们这里人来人往,门庭如市,如今因为西延高速公路的建成,顾客少了。我们的生意就这样冷落下去吗?不能,我们要再想想办法,把圪崂面生意做的更好。
16.省时省钱实惠,味道纯正香美。
17.表达出对洛川圪崂村圪崂面的依恋和对洛川圪崂面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能够兴旺起来的渴盼之情。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0.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1.第一段中的句子“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可否删去?为什么?
12.“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0.高邮鸭蛋名闻遐迩。
11.不删为好:①一个我并“不喜欢”、又“不会做菜”的文人却也在书中辑录了高邮鸭,足见高邮鸭蛋深受人爱,声名远播。②这“随意”之笔,体现着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
12.不能。这里“吱”字表现出筷子一扎下去的动感,以及吃鸭蛋时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